农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7篇)_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030587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7篇)_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农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7篇)_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7篇)_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7篇)_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精选7篇)_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第1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状况汇报 XXX镇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状况汇报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支配布署,XXX镇在上级业务部门的细心指导下,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切实加强领导、细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动,坚持“统筹规划、群众自愿、公开公正、分批实施”的原则,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展顺当,现将XXX镇2011年危房改造工作状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状况 XXX镇位于马关县南部,距马关县城19公里,国土面积191平方公里,边疆线长0.8公里,人均耕地面积1.41亩,平均海拔1500米。全镇辖13个村委会184个村民小组,居

2、住着汉、壮、苗、彝、回、瑶、傣等11个民族8077户33794人,农夫人均有粮271公斤,人均纯收入达2538元。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XXX镇2011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共170户,现已完成170户的信息录入工作,并已与140户农户签订协议,并上传了相关照片。现已竣工92户,兑现嘉奖资金92户92万元。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XXX镇政府高度重视,把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作为镇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刚好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3 - 家园图纸和标准建立房屋。农村危房改造已成为我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标准要求较高。农村危房改造最低标准要求

3、浇灌地圈梁,支砌二四墙,并要有木柱结构,不能实行墙架梁形式,按这一标准要求,农村改造一间房子最少也须要4万多元钱。 二是群众贫困面较大。XXX地处边疆,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群众手里的现金较少,拿不出钱来配套进行危房改造。据统计,2011年全镇共有347户已报名申请进行危房改造,但均无实力筹措资金参加建设。同时,全镇8077户农户中,共有3024户群众住房特殊困难,急需进行改造,但均无力担当自筹资金部分。 三是建设补助资金较低。随着钢筋、水泥等建筑物资物价及工价的持续上涨,每户补助1万远远满意不了建设的须要。 四是改造指标较少。建设指标与广阔群众的需求相差较大。 五、下步工作准备 一是本着先急后缓

4、、逐步推开的原则,主动争取国家建设资金,着重先解决极度危急、极度贫困的农村危房户,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全面解决全镇农村危房户改造。 二是整合资金、捆绑运用,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主动整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动等项目建设资金,不断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的投入。 三是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按期完成。 四是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平安高效运行。精打细算,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严防资金挪用、挤占、流失。 五是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主动引导危改户发展新产业,尽快脱贫致富。 这些问题,应当说是前进中的问题,但务必引起高

5、度重视,我们要比照以上问题,查找差距和不足,仔细探讨,切实加以解决,进一步增加做好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今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第2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篇1: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危房改造实施3年来,青海省已有超过43万农牧民告辞危旧房,喜迁新居,探究出农牧区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节能炕,封廊窗,住进新居喜洋洋” 寒风萧瑟,朔雪飘舞,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夜晚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而这个州同仁县加吾乡吉仓村藏族牧民华青加家的新居内却热乎乎的。这源于政府在危改房里推行的一项新型节能技术。 “过去我们住的是土坯房,

6、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政府补助近两万元帮忙盖的3间新居,对我们来说,就是暖心房华蜜房,住着舒适,大冬天也不怕着凉。”45岁的华青加满心高兴地说。 华青加领着记者参观了新居里的“节能炕”。这种炕距离地面8至10公分,可防止热量散发,节约了燃料,提高了取暖温度,而烟雾通过烟囱排放出去,可有效避开平常暖炕易发的空气污染。 与华青加一样,两年多来青海农牧区完成政府投资208亿多元,已有11万余户、逾43万名困难群众告辞危旧房,乔迁新居。青海省民政厅危房改造办公室主任耿晓弟说,自工程实施以来,青海就瞄准节能技术和产品,主动推动危房改造的“绿色发展”。结合互 助土族自治县的试点阅历,把借鉴其他省区的节能热炕

7、和太阳能暖廊技术引入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努力达到“平安、节能、环保、好用”的目标。 特殊是今年以来,青海省西宁市和海东地区制订出台政策,要求每个危改户必需推广运用两项节能技术的一或两项。其他地区借鉴西宁市和海东地区的做法,加大对两项节能技术,尤其是太阳能暖廊技术的推广应用。据统计,今年青海危房改造户中实行上述节能技术的共有43万余户,占到了总户数的75。群众自编歌谣赞道:“节能炕,封廊窗,住进新居喜洋洋” “授人鱼”还要“授人以渔” 有了平安好用的新家后,假如后续产业跟不上,守着新居也是穷。为此,青海部分地区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在农牧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中,更多地注入了“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维

8、,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安家立业。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乡是省定贫困乡,也是省会西宁通往海南州南部三县和青南地区的咽喉要道。过去,西久马路(西宁久治)湟贵段沿线尕让乡蓆芨滩等村的群众想在自家门前的马路边盖房经商,但苦于缺乏资金难以施行。自去年起先,贵德县相关部门对尕让乡困难群众除实施危房改造外,还赐予其他惠农项目和资金,并根据群众个人意愿,引导、激励他们在马路边盖商用房,经营芦苇花枕头、花椒壳枕头、无公害辣椒等特色产品。 “在政府的大力帮扶下,我家在靠近黄河湿地的马路旁建立7 间新居经营芦花枕头,去年凭这一项创收1万6千元,今年发展势头更好。”尕让乡蓆芨滩村50岁的村民卜有芬说。 尕让

9、乡乡长许建昌介绍说,在享受危房改造等惠民政策后,不少困难群众起先着手操办“农家乐”等后续产业项目,还把子女送到西宁、兰州等地学习烹饪技能,现在这已成为他们脱贫致富的新门道。 “我县根据整村推动的要求实施危房改造工程,集中精力把西久马路贵德段建立成为展示民俗生态的风情线,助推旅游发展的景观线,带动经济建设的动力线,以及造福沿线群众的富民线。”贵德县副县长才让说。 破解“只见新居、不见新村”怪圈 2011年以来,青海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将危房改造纳入“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工程中,并与游牧民定居工程、小城镇建设、地质灾难搬迁、农村嘉奖性住房等项目统筹结合,系统实施,真正解决了“只见新居、不见新村”的问

10、题。 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乡把危房改造与库区移民搬迁项目紧密结合,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最高补助标准达到55万元,一步到位建成了一批移民新村。 在危房改造中,青海省湟源县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整合资源,整体搬迁,推动新农村建设。这个县在规划的引领下将浅脑山区4乡6村320户农夫,根据土地、生产和生活“三集中”的要求,开展整村推动和异地扶贫搬迁,在县城周边为他们盖起新的平房和楼房,并扶持搞起“农家乐”、高智能温室、皮绣制作和昆仑玉加工等 产业,当前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新型农村雏形已基本形成。 据初步统计,今年青海累计落实危房改造财政补助资金111亿元,带动社会和农牧民仅用于

11、建房方面的干脆投资就达到178亿元,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主动作用。 青海省民政厅厅长更阳告知记者,两年多来,青海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不断完善和丰富危房改造的政策和内涵,有力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农牧区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 依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青海将完成55万户农牧区住房建设任务。围绕这一目标,该省将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从明年起先,依据国家下达任务,结合农牧区实际状况,每年将按45万至5万户的规模支配危房改造项目。 【篇2:县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去年9月份以来,在中心、省、市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程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12、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紧紧围绕“一个目标”,重点突出“两个倾斜”,严格把握“三个环节”,重点抓好“四项管理”,坚持落实“五项原则”,坚决狠抓“六个到位”,至春节前,我县9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面结束,其中建房竣工835户,修理竣工65户。共发放补助资金113705万元,农户自筹建房资金29357万元,县、乡(镇)财政配套资金784万元。绝大多数农改户春节前搬进了舒适、平安的新居,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13年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紧扣“一个目标” 我县是西部扶贫开发政策延长县,2013年,被新增列入全省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县,全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900户,对于我县农村困难群

13、众改善住房条件,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特殊是遭遇了“7、13”特大洪涝灾难,部分农夫住房受到了严峻损毁,农夫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了影响,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已燃眉之急。9月份省下达了任务后,县委县政府马上召开会议,刚好向各乡(镇)下达了安排任务,争取早动工、早完工、早入住,并与各乡(镇)签订了工作责任状,要求在12月底改造任务全面完成,这是钢指标,硬任务。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一项政治任务、民心工程,是各乡(镇)党委、政府“两个一把手”工程,工程完成得好坏与详细分管抓落实的领导业绩干脆挂钩,与各乡镇全年工作考评考核挂钩,考评结果列“倒数三位”的乡(镇)不得评先评优。通过明

14、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目标任务的顺当完成。 二、突出“两个倾斜” 根据“最困难群众,最危急房屋”的改造原则,我县2013年落实任务重点向重灾区,重点向边远山区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特困户倾斜,大港镇、鸣山乡、中馆镇、土塘镇的改造任务占全县任务近1/3。确定对象留意轻重缓急,真正做到“雪中送炭”,体现惠民工程的价值所在。政府把最要紧的地方考虑在首位,切实为民解决困难,极大地调动了困难群众重建家园的主动性,同时增加了干部把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办好,办实的信念。 三、把握“三个环节” (一)加大发动舆论宣扬工作。开展工作,舆论在先,全县各级组织自开展工作以来,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

15、召开会议、书写标语、办宣扬栏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扬,让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深化人心。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满足,这是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根本要求。 (二)合理确定补助对象和标准。各乡(镇)、村委会在确定对象时,严格根据“农户自愿申请,村级集体评议,乡(镇)把关审核、县级审批、三榜公示”五个程序进行,坚持公正公允,阳光操作。肃穆查处优亲厚友的现象,凡涉及到干部亲戚挚友一律严格审查,出现上访一律取消,群众有异议概担心排。村级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结果全部在村小组、村级公示栏进行公示,我县同时在今日公示了全部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名单,接受群众监督,防止”该改的没改,不该改的却改了“的不公允现象发生

16、。严格补助标准,因灾倒房重建属五保户、低保户补助2万元,一般贫困户补助15万元;危房改造新建重建对象属五保、低保户补助13万元,困难残疾户补助18万元,一般贫困户补助11万元;修理加固补助不超过1500元。严禁乡(镇)、村、组擅自更改发放补助资金。 (三)强力推动工程进度。我县从9月份才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到工程全面结束不到三个月时间,各乡(镇)严格根据时间节点,倒排工序,强力推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工程进度评比检查,评比结果在全县通报,对工作不力的乡(镇) 领导由县进步行诫勉谈话。分管副县长,主要成员单位领导亲自到各乡(镇)督察指导,各乡(镇)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落实

17、责任到人,确保工程进度。 四、抓好“四项管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城建部门负责抓质量管理,组织建筑工匠进行技术培训,供应建筑设计方案,由建筑质量检测中心派人到工地进行抽样检查,每个乡(镇)派1名建筑工程技术骨干负责指导和质量验收,保证建房质量,防止“新居变危房”现象的发生。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是由各级政府、各部门共同筹集的,对财政来说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对于农户是“一生的积蓄,一辈子的事情”。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负责资金管理运用,探讨制订资金管理方法,严格按规定要求,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纳入“财政社会保障基金专户”,实行分户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实行资金“一卡通”社会化发放,保证项目动工时先预

18、付50%的补助资金,工程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补助资金余额。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负责档案管理和电子信息系统的录入工作,档案资料做到一户一档,并将各户资料分类别,按次序入档,对不同类别的建房对象的材料分别作了统一规定,保证了档案资料规范统一,精确有序。物价部门协作乡(镇)进行建材市场价格管理,统一出面协调,防止建材商哄抬物价,投机倒把,牟取暴利,有效地限制了损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 五、坚持“五项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经济适用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要求改造 后的房屋只须要符合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居住条件,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将农村困难户建房经济压力降到最低点。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19、(二)坚持公允公正,阳光操作的原则。县、乡(镇)、村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坚持公开政策,公开申请,公开程序和公开结果,实行阳光操作,接受监督。 (三)坚持群众自愿、自建为主的原则。农户在危房改造申请过程中坚持自愿,充分敬重群众的意愿,优先支配主动性高的困难群众先改造。改造房屋以农户自建为主,对建房却有困难的由政府、村民委委会统筹协调,托付直系亲属代建。 (四)坚持节约用地,原地重建的原则。要求农户尽量原址翻建,做到一户一宅,建新拆旧。异地新建尽量支配在空闲地、荒坡地进行建设。 (五)坚持统筹协调,整合资金的原则。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将农业、水利、民政、发改、建设、交通、广播电视、文化、水电等

20、部门的项目资金有机整合,集中用于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为农改户供应更多的支持。 六、确保“六个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层层抓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根据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要求,县级负主要责任,乡(镇)负干脆责任,村级负详细责任,各级领导亲自过问,个个肩上有压力,人人工作有支配。 二是机构到位。县、乡(镇)、村都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县级 机构由县长担当组长,分管城建,民政的副县长担当副组长,各成员单位统一协调,主动协作。乡(镇)长为乡(镇)机构第一责任人,分管民政的领导抓落实。各村委会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 三是人员到位。各级组织都抽调了专班人马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县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从城建、民政、财

21、政、残联、房管各抽调了一名业务骨干集中办公,乡(镇)民政所详细负责各乡(镇)工作的开展。村干部落实、分村包干、包干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措施。 四是保障到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办公经费全部由县财政、乡(镇)财政统筹预算进行配套。各部门通力协作,主动协作,在房屋鉴定、统一督查、验收等工作中,要物给物,要人给人,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五是措施到位。除制订了各项管理监督制度和严格的操作程序外,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还建立了各成员单位挂点督查制度,每个成员单位挂点督查到乡(镇)。 六是工作到位。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切实履职,在工作中主动开展“一帮一”活动,有钱出钱,

22、有力给力,2013年,我县帮挂单位为特困户筹集帮扶资金共225万元,确保不出现一户因经济缘由停建,坚决杜绝“半塌子”工程。乡(镇)、村实行担保赊购建材、统一协调组织技术工人等方式进行帮扶,保证了困难户建房工作顺当开展。 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党和政府的关切如春风化雨、润雨无声,2013年,我县900户农村危房改造 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切实解决了247户因水灾倒房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让390户农村五保、低保户和残疾人家庭重新住上了新居,解决了263户特困户因建房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彻底杜绝了农村贫困户因房屋陈旧而造成的平安危害,对于维护农村长治久

23、安,统筹城乡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非常主动地意义。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不仅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生活生产问题,而且让一部分困难群众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美妙生活建设中去,让他们尽早脱贫致富,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有着非常主动地意义。通过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促进生态发展,让更多农村老百姓告辞贫困,享受着今日农村面貌变新带来的美妙生活。“危房变新谢党恩,新居新屋全家喜”,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干部亲力亲为办实事让百姓喜在眉头、乐在心里。 过去的成果成为今日动力,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将面临着更繁重的任务,须要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扎实

24、工作。我们要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英勇面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进一步改善工作中的薄落环节,主动开展我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这一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好、办实。 【篇3:芮城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辖7镇3乡,172个行政村,总人口39万,国土面积1176平方公里。今年,我县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是700户,我们以芮政发201151号制定了芮城县危房改造 工作领导组,县、乡(镇)、村三级对农村困难群众中的住房困难户进行调查、摸底、公示、审查,严格程序,公允、公开、公正的确定危房改造对象,细心组织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同时加强档案管理,确保一户一档,档案资料全面、真实、精确。农村危

25、房改造验收工作中,我们要求严把标准,杜绝空户、漏户现象发生,确保把这一民生工程办好、办实,让居住在危房中或无房的困难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阳光暖和。目前,我县的7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体现了党和政府关注弱势群体、关爱贫困家庭、关切困难群众的真情厚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一、基本状况与成效 近年来,我县共完成800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完成投资2725万元,这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凝合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提高了,更加促进了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 二、做法和阅历 (一)加强组织领

26、导,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我县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城建、民政、残联、财政、国土以及10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建立定期协调会议制度,详细对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考核。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住建局,主任由住建局长兼任,负责危房改造工作的规划、指导、 协调和组织等相关事宜,负责确定住房困难户以及危房改造的详细组织实施工作,办理领导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深化调研,摸清底子,制定危房改造安排 各乡镇仔细搞好调查探讨,摸清住房困难状况,根据家庭住房困难程度排出危房改造先后依次,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住建局在全面、精确驾驭农村困难

27、群众住房状况的基础上,坚持“分期分批推动、分户分类实施”的原则,依据农村困难群众“平安、适用、经济”的居住标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订危房改造工作的总体规划及年度安排。 (三)严格程序,仔细审查,公允、公开、公正的确定危房改造对象 住建局抽调5名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两个乡镇,对全县摸底调查上来的1300余户农村贫困户中的住房困难户进行调查确认,综合各乡(镇)农户数及困难户摸底调查状况两个因素,将危房改造任务安排到各乡(镇)。危房改造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各乡(镇)在上报危房改造对象户时,可依据乡(镇)详细状况上浮安排任务户数的10%15%左右,凡能在8月10日前动工建设的,列入今年危房改造安排内,

28、不能在8月10日前动工建设的,将依据开工建设时间的先后依次,列入下年的危房改造安排。在危房改造对象确定中,我们严格根据“个人申请村委评议乡(镇)审查县复查核准”的程序实施。同时严格了公示、监督制度,欢迎广阔群众对村、乡(镇)、县领导组总共三次公示的程序及内容进行监督,真正把危 房改造政策落实到最困难的群众中,使全县广阔困难户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暖和。 (四)细心组织,严把质量,确保进度 详细施工中,由于村庄多,困难户分散,点多面广,我们要求各乡(镇)择优选择施工人员,全权负责工程现场管理,住建局质监站不定期进行质量监督,对困难户建房的防震抗震措施进行指导,仔细组织施工,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

29、提下加快工程进度。如今改造房屋已全部竣工。在危房改造实施过程中的好人好事也数不胜数。阳城镇常村的赵怀忠,今年44岁,常年居住在危窑中,仅靠土地的微薄收入,镇村干部帮助他联系砖料和泥瓦匠,新居竣工后,在新居前久久站立的赵怀忠,喃喃自语:“没想到,政府帮我盖起了新居子,我真是有福之人啊!”。陌南镇韩家村的韩旭生,本人是残疾,老伴常年有病,家庭极为困难,在危房改造前还住在解放前所修的窑洞中。虽然给了他危房改造的名额,但单靠自己还是不能盖起房子。党委书记杜步奇得知此事后,亲自到现场查看,号召韩家村党员干部义务劳动,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盖起了新居。每次提及此事,韩旭光都热泪盈眶,直夸党的政策好。因前段时间

30、雨水较大,学张乡杜家村村民杜海东,九月十四日其土木结构房屋在晚上八时许突然倒塌,当时其正在上初二的女儿正在房内学习看书,被压在废墟中,当时乡党委书记杨小召、乡长张云鹏及机关干部第一时间到达出事现场,消防队战士刚好到场,最终在晚上九时许救出压在废墟下的女儿,县委王正风书记得知状况后,也在其次天亲自到杜海东家中探望慰问,并询问受灾状况,乡党 委政府当即确定将杜海东作为今年危房改造对象进行补助,杜海东表示肯定尽快开展生产自救,刚好拆除旧房,并在验收前刚好完工,现其新修房屋已竣工。董旭光县长在检查危房改造工作时,结合存在的问题明确表示,对于个别特困户除组织亲朋和各级帮助外,县财政再拿出专款予以扶持,彻

31、底解决好危房问题,促进了这一工作的顺当开展。 (五)加强农户档案管理 我们严格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刚好、全面、真实、精确地做好农户档案的信息采集、录入上报及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县财政特地拨付10万元工作经费,用于危房改造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系统相关数据、照片的采集录入工作。分管县长张自刚在听取危房改造工作汇报时也多次提到:肯定要加强危房改造的档案管理,确保实行一户一档,批准一户,建档一户,分户归档,规范有关信息管理。 (六)严把验收标准,严格验收程序 我们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肯定要仔细负责,组织验收,严把标准,严格程序,同时将验收合格的危房改造户的惠农卡和身份证复印件(惠农卡和身份证复印到同

32、一张A4纸上)一并交回县危房改造领导组办公室,确保惠农卡姓名、危房改造户姓名及身份证姓名一样,避开危房改造补贴发放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七)资金发放 我县严格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芮政发201151号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把中心、省、市、县四级财政拨付资金干脆打入危 房改造户的惠农卡中,增加了危房改造补贴资金的透亮度,保证了专项资金的专项运用。受益的困难群众深受感动,发自内心感谢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切和帮助,实行各种方式表达感恩之情。南卫乡山底村村民吴敏强家新居上梁时,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一家人喜气洋洋地把上联“共产党为人民着想”,下联“新社会享华蜜生活”,横批“和谐社会”的对联帖在新居

33、门上。 三、存在不足 个别农户危房改造有超面积现象。个别农户危房改造时,亲戚挚友帮忙,有子女即将结婚及家中三代人等不同缘由,面积超大到8090平方米,验收过程中,定为不合格将会引起上访事务,定为合格将与政策有偏差。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1、广泛宣扬,引导困难群众建设“平安、适用、经济”住房。 2、强化乡(镇)、村职能,加强调研,科学编制危房改造规划,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动员全社会力气,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我县困难群众彻底告辞住危房的历史,真正住上平安房、满足房,过上好日子,构建农村和谐社会。 【篇4:关于2013年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总结】 2013年,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

34、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细心指导下,紫溪乡切实加强领导、细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动,坚持“公开、公允、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肯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夫的居住条件,现 将紫溪乡2013年度农村危房改造自查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状况 紫溪乡地处川陕结合部,辖5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乡总户数553户,总人口2241人,总面积39。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715亩,主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核桃、板栗为主。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最低海拔773米,最高海拔2490米,高山气候明显,无霜期仅为230天。群众居住环境恶劣,生存条

35、件极差,自然灾难频繁。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状况 市政府下达紫溪乡2012年第五批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户,2013年危房改造任务13户,全部为其它贫困户,通过村民一事一议,逐户核查,张榜公示,确定了危房改造农户。在危房改造中,上级补助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79。56万元,动工率为100%,竣工率100%。此次改造之后紫溪乡还有危房户25户,总人口102人,危房72间,其中,分散供给的五保户3户3人;农村低保户11户45人;一般困难户11户54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紫溪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和驻村

36、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紫溪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 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扬,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扬,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20户危房改造对象参与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扬,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阔农夫群众自愿进行危房改造。通过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政策宣扬,主动协调帮助解决建房户的实际困难,协调贷款27。53万元,激发了他们主动投身农村危房改造的热忱,发挥群

37、众的主体作用。 三是注意审核,选准危改对象。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阔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根据“户主申请、村委会和驻村干部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乡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分别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仔细分析探讨,依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类型。 四是科学规划,突出地方特色。本着“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从改善人居环境、变更农村面貌的实际动身,把农村危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整合资源、扶持群众发展生产相结合,与乡村规划和环境整治相结合,与通电、通路、通水、便利群众

38、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推动中,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风貌打造。 五是加强督促,注意质量监管。始终把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作 为重点工作来抓,制定危改工作督查方案,成立危改工作督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对施工中发觉的质量不符合设计标准的建房点,要求建房户限期整改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六是建立信息档案,完善危改资料。根据上级精神,紫溪乡建立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数据资料档案库,由专人负责,做到完整、真实、精确。仔细做好项目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的收集,分类存档工作。 四、工作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根据现在的改造速度,坚持510年将有效解决农村的危

39、房,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困难群众基本可以告辞危房,因自然灾难而发生居住担心全的状况将有效削减,实施危房改造是一项德政工程,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是引领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与改造村容村貌相结合、与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相结合、与拓宽乡村道路、改善人畜饮水、美化环境、农村卫生和农村文化等生产和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三是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居住观念。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紫溪乡农村住房从建房面积、质量、美观等方面都比较滞后,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群众的建房观念的转变,极大的调动了农

40、村建房的主动性,农村有肯定经济条件的农夫参照生态文明家园图纸和标准建立房屋。 四是激发了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念和决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解决了群众想建房而又资金不足难题,缓解了群众建房资金压力,可以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发展经济、投入小康社会建设的热忱。 五是亲密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帮助群众解决建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老百姓变富有了,亲密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五、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少,项目投入单一。有的危改户自身积累较少,加上本级财力有限,危改资金不足部分难以解决。 二

41、是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少。很多须要改造的危房得不到资金支持,从而难以启动改造。 紫溪乡2013年度危房改造工作已根据上级要求,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但紫溪乡属典型高寒偏远乡镇之一,群众居住条件非常恶劣,仍有一部分困难群众居住在危房中,严峻威逼着困难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紫溪乡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危房改造力度,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平安。 第3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沙头镇2011年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2011年,我镇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级部门的细心指导下,我镇切实加强领导、细心组织,坚持“群众为主、公开公正”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肯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夫的居住

42、条件。2011年我镇危房改造对象共440户,包括第一批370户和其次批70户,惠及沙头镇20个行政村,涉及补助资金704万元。截止11月30日,我镇危改网上资料录入已达100%,开工率100%,一层完工380户,完工率86.3%。余下的预料12月底可以全部完工。详细做法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明确各部门职责。对于危改工作,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镇的主要工作之一,并且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民政办、建设站以及各村负责人等有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注意审核,选准危改对象。

43、在确定危房改造对象上,实行阳光操作,始终把调查摸底和对象确定置于广阔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根据“户主申请、村委会和调查小组调查核实、村民小组会议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张榜公示、镇政府审核申报”五个程序进行。对象审定后,由镇民政办对每户农户家庭的经济状况等仔细分析探讨,依据统一的标准,确定了“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和一般户四种补助类型。根据“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居住房屋极度危急、家庭极为困难农户的房屋先行改造建设。初步确定名单后,在各村村委张榜公示并要求上交公示相片,务必做到不漏一户,实事求是,使得危改工作顺当、有序的进行下去。 三是专人跟踪,责任到人。由于今年我镇重建户较多,出现了材料供

44、不应求,专业建房人员缺乏的现象。为了保证重建任务的完成,重建户、各村包片的村干部,镇包村干部、包村领导签署了一份重建协议书,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对于重建户在重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跟踪人员刚好收集上来并且主动为重建户出谋划策,务求任务顺当完成 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做好验收工作。各重建户根据重建进度下拨重建款项,由各跟踪负责人、包村领导等核实各重建户重建进度,拍好照片并存档,然后由民政办根据各户的实际建设进度申请重建资金。并且规定重建资金必需划拨到重建户的银行存折,确保重建资金用到实处。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对危改工作进行督查、检查,了解各重建户在重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成立了特地验收工作组,由分管的副

45、镇长带头,连同民政办、城建站以及村干部对重建房屋进行验收,拍照留底,督促已建成房屋的重建户早日入住。 沙头镇危改办2011年11月30日 第4篇: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上洞街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总结 2011年,我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细心指导下,我乡切实加强领导、细心组织、务求实效、统筹推动,坚持“公开、公允、公正”的原则,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肯定成效,从根本上改善了部分农夫的居住条件,现将有关状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上洞街乡位于桑植县西南边陲,辖11个行政村。2011年末,全乡总户数2512户,总人口1.1万人,总面积53平方公里,2011年农夫人均纯

46、收入1400元。现有劳动力0.6万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 二、农村危房改造实施状况 2011年,根据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精神,我乡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0户,131人。其中低保户12户,47人,残疾家庭1户6人,其他贫困户17户,78人。上级补助资金24.9万元,群众自筹180.4万元,动工率为100%,竣工率100%。此次改造之后我乡全乡共有危房户182户,总人口804人,危房390间,其中,分散供给的五保户3户6人;农村低保户38户152人;一般困难户141户651人。 三、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各级职责。我乡把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列为乡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成立了由乡长任组长,乡财政、民政、国土林业、信用和包村干部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协调指挥。同时,制定印发上洞街乡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宣扬,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通过广泛宣扬,召开了两次乡村干部会、并且还召开了30户建房对象参与的会议,并且将建房标准给每户发了一份,各村也召开了村民代表会、群众会、进村入户等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宣扬,让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家喻户晓,让广阔农夫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