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单元作业设计第四章《生命之源-水》.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90741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6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单元作业设计第四章《生命之源-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九年级化学单元作业设计第四章《生命之源-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单元作业设计第四章《生命之源-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单元作业设计第四章《生命之源-水》.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单元作业设计 第四章生命之源水 学科:化学 学段:初中九年级 课标要求 1.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纯水与天然(自来水)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2.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3.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4.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5.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6.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属于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这一章通过了解水资源、探究水的组成,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学科特点。以“4.1我们的水资源”和“4.2 水的组成”奠定感

2、性基础,通过“4.3质量守恒定律”奠定理论基础,进而学习“4.4 化学方程式”,知识结构紧密。设计思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增强作业实施的有效性,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结合科粤版教材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生命之源水,设计了本套单元作业。本套作业设计力图体现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弹性化原则、培养兴趣的人性化原则、以及学以致用的实效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发展,进一步激发与巩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具有自主选择性、不同形式与内容的作业,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与挖掘

3、,突出化学作业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性,在学生与生活实际的接触中开发智慧、提升认识、增长能力。我所设计的综合类作业与实践类作业,都有一定的探究性内容,力图让学生多参与实践活动,体验由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学科特点。作业目标 核心知识目标:1.了解水的净化和纯化方法,知道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推断出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3.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4.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科素养目标:1.树立保护珍贵水资源的意识。2.培养宏观和微观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从定性到定量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时长 书面作业 1015

4、 分钟(其中实践类作业利用周末完成)作业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类作业 设计意图、学科素养 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答案:A 设计意图:了解如何爱护水资源,了解水的净化和纯化方法,知道硬水如何软化。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学科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应用 操作 2.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

5、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C 设计意图:认识水的组成 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学科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答案:A 学科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应用 操作 第二部分:综合类作业 设计意图、学科素养 5.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流程如图:结合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上述过程中吸附池内起吸附作用的物质 A的名称为_,其具有吸附作用的原因是它具有_的结构;(2)杀菌消毒时加入的液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这个变化属于 _(“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3)要鉴别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向

6、自来水样品中加入适量的 _,搅拌,如果观察到 _,设计意图:在自来水厂净水的真实情境中,了解净水的方法及软硬水的鉴别。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学科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应用 操作 则样品为硬水.答案:(1)明矾;疏松多孔(2)化学变化(3)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 6.观察老师演示实验,完成下列内容。(1)接通电源后观察到的现象是:两极有 产生,且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2)通 电 后,正 极 产 生 的 气 体 (可/不可)使带火星木条 ,它 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 (可/不可)燃烧,它是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4)由电解水实验所得数据经

7、过分析可推导出水分子的构成是:。(5)小结:由实验得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由此可指导我们在日后的学习中,可通过鉴定反应设计意图: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推断水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 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学科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应用 操作 的 来推断反应物的元素组成。答案:(1)气泡;1:2(2)可;氧气;可;氢(3)(4)H2O(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的元素组成 7.一个密闭容器中有 X、Y、Z、Q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已知X和Q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 M,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反应后物质

8、Z 的质量为 9g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为 1:1 C.应生成 Y 的质量为 21g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中,物质 X 与 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3 答案:D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8 10 1 21 反应后的质量/g 0 21 待测 9 设计意图:分析质量数据的关系,综合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学科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应用 操作 8.已知6.2克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8克求:(1)生成多少克的氧气?(2)原混合物中有多少克的氯酸钾?(3)剩余固体有哪些物质组成?质

9、量为多少?答案:设计意图:掌握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规范格式和解题方法。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学科思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应用 操作 第三部分:实践类作业(任选一题)设计意图、学科素养 1.请你利用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制作一款简易净水器。所需实验用品:空塑料饮料瓶、打几个小孔的配套瓶盖、蓬松棉花、纱布、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红墨水、泥土、杯子 2 个 实验步骤:1.取空塑料饮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提前打好孔的瓶盖盖设计意图:结合课内所学水净化和软硬水检验的知识,亲自在家做家庭实验,既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又拓展了自己的化学视野,从课本走向生活,体会到化学 好,将瓶子倒置 2.

10、瓶内由下到上分层放置蓬松棉、纱布、活性炭、石英砂、小卵石 3.在水杯中加入适量水,滴入一滴红墨水,加入适量泥土,搅拌 4.将水杯中的浑浊液体倒入做好的简易净水器中,下方用干净的杯子承接净化后的水 5.观察现象并记录 注意事项:石英砂找不到可用小米代替、小卵石找不到可用黄豆代替 2.请你在家中完成软、硬水的检验。所需实验用品:肥皂水、自来水、娃哈哈纯净水、玻璃杯两个、筷子 实验步骤:1.用玻璃杯分别取小半杯家用自来水和娃哈哈纯净水;2.向其中加入相同量的肥皂水,用筷子搅拌观察现象。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生活,极大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接下来进一步学习化学打下基础,学科素养:化学观念 学科思

11、维 探究实践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力维度:了解 理解 应用 操作 效果分析 本次单元作业设计,立足于整章学完之后的一次巩固复习,将平时每个小节的同步习题精选出其中的典型题和易错题,重新汇编,再次落实,是一次有效的章节复习,学生的完成情况比同步练习时好很多。本次作业设计分三种不同类型的内容,基础类作业主要是再次强化本章的核心知识点,综合类作业和实践类是具有适度综合性、探究 性的作业,以促进知识与方法的应用和迁移,凸显启发性、典型性和迁移性。注重联系生活、生产、科研等实际,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学习规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化学思维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12、促进学生化学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案例反思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次作业。这次单元作业设计是针对九年级第一学期后半学期的一次章末复习,化学上册课程内容很重要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都在这章呈现,学生这时两级分化已经较明显,会有一些学生出现学习化学懈怠的情况,正好利用这次复习作业,设计精简的书面作业,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时布置了实践性作业,既是对所学课内知识的一次有效巩固,同时也做到了后续化学知识的延伸,更是及时抓住学生兴趣的一次机会,孩子们可以利用周末任意挑选一项自己感兴趣的作业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将化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既巩固了知识,也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