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实践》阶段总结.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 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高效课堂的探究与实践课题阶段总结 广西南宁市南宁外国语学校 林万春 “互教互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可以有效改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互教互学”被看作为治疗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这一“顽疾”的灵丹妙药,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于运用“互教互学”。为了进一步提升“互教互学”效果,扩大“互教互学”的应用范围,本文拟从“互教互学”的准备、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一、多维准备:“互教互学”的支持性策略“互教互学”的实施需要充分的前期准备,需要搭建支持性的教学平台。实施“互教互学”
2、不仅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同时还需要学校和学生都做好精心的前期准备。(一)学校的准备策略 1.加强教师培训“互教互学”理念与方法的接受需要经历一个理解、认同、接纳、模仿和创新的漫长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培训,他们对“互教互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的理解就会非常有限口川在实施“互教互学”之前,学校需要对教师 进行“互教互学”理论和实践操作的系统培训。当前的教师教育计划应以课程教学和现场体验的方式,向教师传授“互教互学”的方法。因此,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掌握和运用”互教互学”,学校可以以教师”互教互学”小组为基本单位,采取微型课程、系列讲座、观摩课等培训形式。2.促进校本研究“互
3、教互学”在进入课堂时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校本化”的过程。很多教师需要一项支持系统以帮助他们提高运用“互教互学”的能力,而校本研究可能正是这样的支持系统。在校本研究过程中,要强调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通过“互教互学”的校本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和提升“互教互学”的教学经验,从而可能将学校建设成互助性的学习组织。3.增进多方“互教互学”学校要构建“互教互学”思路,整合教育资源,营造互动氛围。学校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的“互教互学”,理顺沟通渠道;加强专家与教师的“互教互学”,要创造条件将专家请进来,并使教师有机会走出去;加强领导与教师的合作,领导应以合作者的角
4、色与教师进行平等交往;加强教师之间的“互教互学”,发挥集体育人的优势;加强师生之间的“互教互学”,变单向交往为双向互动;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互教互学”,凝聚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合力。就本质而论,“互教互学”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更应该扩展为一种生活方式。(二)教师的准备策略 1.对“互教互学”理念和实践操作的内化创新 在实施“互教互学”之前,教师要自觉接受“互教互学”的系统培训,对“互教互学”的形式、方法和程序进行发展和创新。每个教师都会面对一个复杂而独特的教学环境、学生群体与教学需求的组合,因此,“互教互学”需要被改编和精制以更好地适应每个教师的具体情况。教师需要创造适合学生,且有自己特色的“
5、互教互学”的方式方法,积极寻求“互教互学”的生长点。2.对学生进行“互教互学”知识和合作技能的培训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互教互学”知识的相关培训,向学生介绍“互教互学”的原理、过程和要求等,这可以使学生做好“互教互学”的心理准备。为了确保学生将来能有更多的合作,必须对学生进行正式的小组合作技能的教学。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技能,才可能顺利开展小组“互教互学”。因此,2 教师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可以利用学科教学、班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3.对学生进行“互教互学”分组 在确定小组规模时应综合考虑学习任务、学生年龄、合作技能及参与程度等因素。“互教互学”通常采用
6、异质分组的方式。异质分组被“互教互学”普遍接受,以至于它已成为“互教互学”概念的一部分。困组内异质将含有更多的合作性思维、更多的信息输人和输出,能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推理的质量,为“互教互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借助组内异质连带产生的组间同质,则为各组之间开展公平的学习竞争创造条件。异质分组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成绩、性别、能力、气质、性格与家庭背景。4.对“互教互学”进行充分的教学设计(l)设计教学目标,一是学术性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二是社会性目标,主要指合作技能目标。学术性目标必须根据学生的整体水平而定,而且要与教学任务和教学水平相符。(2)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7、设计“互教互学”的教学过程和具体方法。(3)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方法确立评价标准。总体来看,“互教互学”倡导小组集体计分、奖励集体的评价方式。(4)选择适当的“互教互学”材料,精心编制作业单和测试题。(三)学生的准备策略 1.创建小组形象 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创建小组形象:(1)取好组名。较好的组名能象征小组互助共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还能昭示小组发展的方向。(2)创建组训。组训能激发学生的凝聚力和进取心。(3)设计组标。组标可以把小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让老师和其他同学对本组能有较为直观的印象。(4)确立小组奋斗目标。小组奋斗目标对成员具有一定的驱动力和向心力,使学生能拥有一个宽松而易于
8、接受的集体氛围,能帮助学生克服一种勉强去寻求帮助或提供帮助的心态。因为如果没有一个高于一切的小组奋斗目标,学生可能会觉得羞于向同伴寻求帮助。2.进行角色分工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行角色分工。角色分工使所有学生都承担一定角色,并履行相应职责。这能保证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学习,而且能有力地保证“互教互学”的基本程序和合作课堂的基本秩序。如监督员负责控制噪声,制止违纪现象,督促同学专心学习;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结果,撰写小组发言提纲;统计员负责记录、统计、公布个人与小组成绩,并参与全班成绩的统计和奖励工作;检查员负责检查成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确保成员全参与学习活动;协调员负责调解组内、组间
9、纠纷。二、具体实施:“互教互学”的过程性策略 实施“互教互学”时,教师既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教学管理过程。教师要采取高效策略实施课堂教学、管理,关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理解程度、“互教互学”的氛围与学生的参与程度等方面,切实提升“互教互学”的效果。(一)教师的教学策略 1.全班教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全班教学阶段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也是“互教互学”的前提和基础,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互教互学”的知识背景,并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互教互学”。一般而言,全班教学阶段分为导人、展开和指导练习等部分。导人部分要向学生明确“互教互学”的基本任务和具体目标,重在唤起学生的好奇心
10、、求知欲,并简单复习有关的预备性知识和技能;展开部分要求教师善于精讲,用简明扼要的教学语言讲解重点难点;指导练习部分要求教师根据精讲内容,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练习。2.组内“互教互学”阶段的教学策略 组内“互教互学”阶段主要包括分配学习任务、独立学习、完成个人任务、小组讨论和汇报等部分。教师要说明“互教互学”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把握“互教 3 互学”学习的时机。在教学任务较多或需要突破重点难点时,在学生意见产生较大分歧或思维受阻时,都可以组织“互教互学”。教师要合理控制“互教互学”的次数和每次“互教互学”的时间。在组内“互教互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作业
11、单,并努力确保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小组“互教互学”中去。3.组间交流阶段的教学策略 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报告的形式进行组间“互教互学”,参与全班交流。“互教互学”的形式不仅是生生“互教互学”,还有生组“互教互学”、组组“互教互学”、全班“互教互学”和师生“互教互学”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间竞争学习。组间竞争学习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问题式的,可以采用随机提问、抢答等形式进行组间竞争;另一种是测验式的,全班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单或测试题来进行组间竞争。竞争学习从形式上看,不仅指小组之间的竞争,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个体竞争、学生个体的自我竞争和小组的自我竞争等。4.“互教互学”的巡查调
12、控策略 在“互教互学”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小组“互教互学”的积极调控者。为了确信小组已经理解学习任务并使小组活动贯穿始终,为了诊断学生的学术问题并解决小组的实际困难,在小组“互教互学”开始阶段的监控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观察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做好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并给学生和小组提供帮助,积极协调人际关系,减少和避免组内、组间冲突,并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监控。必须注意的是,对学生的巡查和调控不能过于频繁,以免学生丧失信心,过分依赖教师。(二)学生的学习策略 1.明确学习责任 所有的“互教互学”方法都包括这样一种思想,即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并对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负责。图在“互教互学”中,教师首先要向学
13、生明确必须承担个体责任。个体责任把每个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和小组集体利益联系在一起,个人成功可能成为被小组同伴接纳的条件,而不负责任的失误则可能成为被同伴排斥的因素。其次,学生还必须承担小组责任。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奖励评价是以小组集体成绩为依据的。同伴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要想获取小组成功,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同伴,以保证小组所有成员都能学会。2.进行互助共进 在“互教互学”过程中,小组同伴需要相互帮助。被辅导者得到同伴的解释和帮助,提高了认知水平;辅导者通过重新组织、加工和建构材料进行讲解,使其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互教互学”的研究表明,那些给予和得到精细解释的学生比那些仅仅给予和得到正
14、确答案的学生学得更好,因为他们通常比教师更清楚同伴对什么内容不理解,更能关注到问题的有关特征,并给同伴容易理解的解释。给予同伴的精心帮助可以鼓励辅导者进一步明晰学习材料,以便其填补知识理解的缺口,拓展新的观点,建构更为精细的知识。(三)课堂的管理策略 1.发挥小组长的职责 小组划分后,教师要为各组指定一个比较有领导才能的小组长。小组长主要负责召集并主持小组学习、分配学习任务、组织讨论、做好总结等。在“互教互学”的开始阶段,小组长应该由能力强、威信高、人缘好的学生担当。教师要对小组长进行相应的角色和技能培训,既要给他们一定的权力,又要预防他们成为垄断和包办小组学习任务的“小权威”。2.遵守“互教
15、互学”规则 我们认为,“互教互学”规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自我管理,包括不离座位、不讲废话、控制音量、不扰他人;(2)听人发言,包括不要插嘴、听完再议、记住要点、恰当评价;(3)自己发言,包括独立思考、先想后说、围绕中心、口齿清楚;(4)互帮互助,包括虚心请教、关心同学、主动热情、耐心细致;(5)说服别人,包括学会质疑、先同后异、尊重诚恳、以理服人。三、总结反思:“互教互学”的评价性策略 4“互教互学”不能只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而忽视教学后的评价反思。要想提升“互教互学”效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做好课后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认可、奖励并促进总结反思。(一)教学评价策略 第一,从评
16、价标准看,“互教互学”把传统教学模式下个人之间的过度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适度竞争,把个人计分、奖励个人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小组计分、奖励集体的评价方式,从而有利于形成“组内成员“互教互学”,组间成员竞争的良好格局。第二,从评价内容看,“互教互学”既重视评价学习结果,如学习成绩、社交技能、问题意识、情感态度及社会性发展等,还注重评价实施过程,如小组活动方式及秩序、组员参与情况和学习气氛等。第三,从评价主体看,“互教互学”不仅要进行教师评价,更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组内互评。第四,从评价方法看,“互教互学”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如个别测试法是对所有学生分别进行测试,获得个人分数,从而评价个人和小组;
17、成果共享法是随机将某一成员的分数作为小组各位成员的分数,即小组所有成员题,以保持小组合度、学习方法、活动能力、课堂纪律、活动方式和效果等问共同的分数。(二)认可奖励策略 在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学生进行奖励和认可。从奖励对象看,教师既要奖励个人,还要奖励小组,甚至可以奖励全班学生;从奖励类型看,既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如分数奖励(如提高分、奖励分)、时间奖励(如自由支配时间、额外休息时间);从奖励范围看,不仅要奖励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奖励合作技能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还可放宽奖励范围,如帮助他人、遵守纪律、作业良好等积极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统计个人及小组在课堂
18、学习和课外活动中的成绩,并将各组“互教互学”的成果以图形、表格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呈现到教室最显眼的地方,以唤起学生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强化小组“互教互学”的效果。(三)集体反思策略 教师首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进一步明确后继教学的方向。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高人一等的教师。其次,教师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小组反思的过程也是小组加工的过程。总的来看,小组加工能产生以下效果:一是简化学习过程;二是消除不熟练和不适当的行为;三是继续提高学生作为小组成员的工作技能;四是给小组成员提供庆祝成功的机会。一般来说,教师在每天放学前都应选留几分钟时间,让各组学生进行全天的总结反思,每周五下午进行一周的总结反思。在小组反思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讨论他们的学习、活动、合作技能发展的情况,评价学习态作学习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