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第十周周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第十周周练.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六年级语文第 10 周周练 班级:_ 姓名:_得分:_ 一、看拼音,写词语。(20 分)一连连长心里始终有个 g da()。明明是二连 di y()不力,导致阵地失守,他们却把责任甩给一连。这天,二连长再次 bo yun()一连太早撤离致使防守失利。一连长忍不住 bo l()了,他 po xio()道:“你还是党员吗?能不能按事实说话?”吓得二连长连忙闭嘴。二、选择题(44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 分)A.拍摄(sh)沮丧(q)抽屉(ti)汹涌澎湃(bi)B.拘束(j)衣襟(jn)日寇(ku)势不可当(dng)C.笨拙(zhu)眼帘(lin)旗帜(zh)
2、技高一筹(shu)D.稍微(sho)幽雅(yu)沙哑(y)恍然大悟(hung)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 分)A.悬涯 外宾 倒霉 叱咤风云 B.缀满 颓然 磁场 全神贯注 C.绿毯 彩虹 花蕾 威风禀禀 D.马蹄 检阅 忧虑 别出心栽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 分)A.顾影自怜 三顾茅庐 B.硕大无朋 高朋满座 C.翠色欲流 摇摇欲坠 D.日薄西山 厚此薄彼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4 分)A.他早先做了坏事,现在风声紧了,自然每天心惊肉跳,睡不好觉。B.你别老是用那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的口气跟我说话。C.这个会议厅人真多,座无
3、虚席,一望无际。D.你看,孩子们在草坪上一个个玩儿得忘乎所以。5下列各项中,病句修改正确且修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4 分)A.夜深人静,想起今天 一连串 发生的 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普及 B.近两年来,他们在全省 推广 了袁教授坚持的科学种田。C.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 健康和 疾病就有保障了。D.小明的姐姐陆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的称号 6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4 分)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 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 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 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_;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_;不是所有
4、的顺从都表达虔敬_;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_。2 A.B.C.D.7古人常借月亮表达自己的心情,下列带月的名句中表达诗人孤寂心情的是()。(4 分)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C.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8刘军爱长跑,想参加校运会,又怕拿不到奖牌。你怎么开导他?()(4 分)A.不就是一场比赛吗.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就去跑一跑呗。B.咱们班这次拿奖牌就全靠你了,你要是不参赛,大家会很失望的。C.你是大家公认的实力派选手,平时训练比别人充分,一定没问题的。D.你不要太在意比赛结果,像你这样的拿不到奖牌很正常,重在参与。
5、9下列对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A.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一首歌,弹奏着美妙的音符;生活是一首诗,充满着万丈的豪情。(比喻、排比)B.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对偶、拟人)C.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反复)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问、比喻)10下列句子中分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A.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B.学习贵在自觉,要积极主动,自我加压;学习贵在刻苦,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C.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以为可
6、以凉快些;谁知没有凉快下来,反而更热了。D.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11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4 分)(1)狼牙山五壮士 X 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2)爱的教育中善良、乐观、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冈”,是阿廖沙的朋友,最终被十字架砸中,失血过多,悲惨地死去。()(3)穷人中的环境描写既有对天气的描写,也有对桑娜与西蒙两家环境的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三、根据所学知识填空。(35 分)(1)_,听取蛙声一片。(2)儿童相见不相识,_。(3)为了老百姓,他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_”(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_,_”两句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眼前一亮。(5)七律长征中,“_,_”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巍峨雄伟、绵延不绝的大山写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