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dldo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dm%dldo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adm%dldo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我们打败了敌人。我们把敌人打败了。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冲击钻成孔灌注桩的工程。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水泥:宜使用 32.5 级或者 4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2.1.2 砂:中砂或者粗砂,含泥量不大于 5。2.1.3 石子:粒径为 0.53.2cm 的卵石或者碎石,含泥量不大于 2。2.1.4 水:应用自来水或者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2.1.5 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 I17 的粘土。2.1.6 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2.1.7 钢筋:钢筋
2、的级别、直径务必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复试报告。2.1.8 焊条:焊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2.2 要紧工机具 冲击钻孔机、翻斗车或者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电焊机、切割机、泥浆车等。2.3 作业条件 2.3.1 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2.3.2 场地标高通常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通过夯实或者碾压。2.3.3 制作好钢筋笼。2.3.4 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通过预检签字。2.3.5 要选择与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与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2
3、.3.6 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很多于两根。2.4 作业人员 2.4.1 要紧作业人员:钻机操作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焊工、测量工、技术员、电工 2.4.2 钻机操作工与电工应持证上岗,其于工种同意安全与技术培训,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 3.2.1 甲方完成施工区的三通一平工作,根据甲方提供资料完成施工方案编写。3.2.2 测量定位:根据设计桩位图纸用全站仪放出桩位。3.2.3 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务必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操纵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者机管上做出操纵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3.2.4 埋设护筒:在
4、孔口埋设圆形 6-8mm 钢板护筒,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 200mm,深为 1.2-1.5m,然后冲击钻机就位,冲击钻应对准护筒中心,要求偏差不大于20mm。3.2.5 钻孔及注水:调直机架挺杆,开动机器钻进,边注清水边钻进,直至设计深度。3.2.6 孔底清理及排渣 3.2.6.1 在粘土与粉质粘土中成孔时,可注入清水,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操纵在 1.11.2。3.2.6.2 在砂土与较厚的夹砂层中成孔时,泥浆相对密度应操纵在 1.11.3;在穿过砂夹卵石层或者容易坍孔的土层中成孔时,泥浆的相对密度应操纵在 1.31.5。3.2.6.3 吊放钢筋笼:钢筋笼放前应绑好砂浆垫块;
5、吊放时要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慢下沉,钢筋笼放到设计位置时,应立即固定,防止上浮。3.2.7 二次清孔:在钢筋笼内插入混凝土导管(管内有射水装置),通过软管与高压泵连接,开动泵水即射出。射水后孔底的沉渣即悬浮于泥浆之中,再用掏渣桶将之清除。材料进场 钢筋笼制作 钢笼检验 放线定位 钻孔机就位调平 埋设护筒 注水钻孔 排渣 清孔 吊放钢筋笼 二次清孔 插入混凝土导管 浇注混凝土 拔出导管 成桩移机 塌 落 度 测砼搅拌 材料进场 3.2.8 浇筑混凝土:停止清孔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随着混凝土不断增高,孔内沉渣将浮在混凝土上面,并同泥浆一同排回贮浆槽内。3.2.8.1 水下浇筑混凝土应连续施工;
6、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为 300500mm,导管底端应始终埋人混凝土中 0.81.3m,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3.2.8.2 混凝土的配制:(1)配合比应根据试验确定,在选择施工配合比时,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比设计强度提高 1015。(2)水灰比不宜大于 0.6。(3)有良好的与易性,在规定的浇筑期间内,坍落度应为 180220mm;(4)水泥用量很多于 360Kg/m3,通常为 360400kg/m3。(5)砂率通常为 4045。3.2.9 拔出导管:混凝土浇筑到桩顶时,应及时拔出导管。但混凝土的上顶标高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3.2.10 插桩顶钢筋:桩顶上的插筋一定要保持垂直插入,有足够锚
7、固长度与保护层,防止插偏与插斜。3.2.11 同一配合比的试块,每班不得少于 1 组。每根灌注桩不得少于 1 组。3.2.12 冬、雨期施工:3.2.12.1 冲击成孔灌注桩可在冬期进行,但务必注意混凝土的防冻保护。3.2.12.2 雨天施工现场务必有排水措施,严防地面雨水流入桩孔内。要防止桩机移动,以免造成桩孔歪斜等情况,并对现场水泥等材料作好防淋防潮等工作。4 质量标准 4.1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的平面位置与垂直度的同意偏差 灌注桩的桩位偏差务必符合下表的规定,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0.5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一致的成桩工艺有不一致的要求,应按本章要求执行。每浇注 50m3务必有 1组
8、试件,小于 50m3的桩,每根桩务必有 1 组试件。冲击钻成孔灌注桩的平面位置与垂直度的同意偏差 序号 成孔方法 桩径同意偏差(mm)垂直度同意偏差(%)桩位同意偏差(mm)1-3 根、单排桩基垂直于中心线方向与群桩基础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中心线方向与桩基础的中间桩 1 泥浆护壁钻孔桩 D1000mm 50 1 D/6,且不大于 100 D/4,且不大于 150 D500mm 50 1000.01H 1500.01H 2 套管成孔灌注桩 D1000mm-20 1 70 150 D500mm 100 150 3 干成孔灌注桩-20 1 70 150 4 人工挖孔法 混凝土护壁 50 0.5 50
9、150 钢套管护壁 50 1 100 200 备注:1、桩径同意偏差的负值是指个别断面。2、使用复打、反插法施工的桩,其桩径同意偏差不受上表限制。3、H 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D 为设计桩径。4.2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的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4.2.1 施工前应对水泥、砂、石子(如现场搅拌)、钢材等原材料进行检查,对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的施工顺序、监测手段(包含仪器方法)也检查。4.2.2 施工中应对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等进行全过程检查,人工挖孔桩尚应复验孔底持力层(岩)性。嵌岩桩务必有持力层的岩性报告。4.2.3 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混凝土强度,并应做桩体质量及
10、承载力的检验。4.2.4 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表 4.2.4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的钢筋笼质量检验标准(mm)项 序 检查项目 同意偏差或者同意值 检查方法 主控项目 1 主筋间距 10 用钢尺量 2 长度 100 用钢尺量 通常项目 1 钢筋材质检验 设计要求 抽样送检 2 箍筋间距 120 用钢尺量 3 直径 10 用钢尺量 4.3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 检查项目 同意偏差或者同意值 检查方法 主 控 项 目 1 桩位 见上表 基坑开挖前量护筒,开挖后量桩中心 2 孔深(mm)+300 只深不浅,用重锤测,或者测钻杆、套管长度
11、,嵌岩桩应确保进入设计要求的嵌岩深度 3 桩体质量检验 设计要求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4 混凝土强度 设计要求 试件报告或者钻芯取样送检 5 承载力 设计要求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一 般 项 目 1 垂直度 见上表 测套管或者钻杆,或者用超声波探测,干施工时吊垂球 2 桩径 见上表 井径仪或者超声波检测,干施工时用钢尺量,人工挖孔桩不包含内衬厚度 3 泥浆比重(粘土或者砂性土中)1.151.20 用比重计 测,清孔后在距孔底 50cm处取样 4 泥浆面标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 目测 5 沉渣厚度:端承桩(mm)磨擦桩(mm)50 150 用沉渣仪或者重锤测量 6 混凝土坍落度:水
12、下灌注(mm)干施工(mm)160220 70100 坍落度仪 7 钢筋笼安装深度(mm)100 用钢尺量 8 混凝土充盈系数 1 检查每根桩的实际灌注量 9 桩顶标高(mm)+30,-50 水准仪,需扣除桩顶浮浆层及劣质桩体 垂直于桩基中心线 12 根桩 d1000mm时,d/6 且不大于 100,d1000mm 时,100+0.01H 拉线与尺量检查 单排桩 群桩基础的边桩 沿桩基中心线 条形基础的桩 d1000mm时,d/4 且不大于150 d1000mm时,150+0.01H 拉线与尺量检查 注:d 为桩的直径,H 为桩长 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4.4 特殊工艺关键操纵点操纵 特殊工艺关键
13、操纵点操纵 序号 关键操纵点 控 制 措 施 1 成孔 随时操纵泥浆比重,确保不塌孔 2 砼配置 用强制式搅拌机自动下料,及时测试塌落度等指标 3 砼浇注 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为 300500mm,导管底端应始终埋人混凝土中 0.81.3m,导管的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浇注连续 4 钻进速度 钻进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孔径、孔深、供水或者供浆量的大小、钻机负荷与成孔质量等具体情况确定 5 混凝土浇筑 水下混凝土面平均上升速度不应小于 0.25mh。浇筑前,导管中应设置球、塞等隔水;浇筑时,导管插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宜小于0.8m 6 泥浆密度 施工中应经常测定泥浆密度,并定期测定粘度、含砂率与胶体
14、率。泥浆粘度 1822s,含砂率不大于 48。胶体率不小于 90 7 清孔 清孔过程中,务必及时补给足够的泥浆,并保持浆面稳固 4.5 质量记录 4.5.1 水泥的出厂证明及复验证明。4.5.2 钢筋的出厂证明或者合格证,与钢筋试验单抄件。4.5.3 试桩的试压记录。4.5.4 补桩的平面示意图。4.5.5 灌注桩的施工记录。4.5.6 混凝土试配申请单与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4.5.7 混凝土试块 28d 标养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0.1 成孔不良:泥浆护壁成孔时,发生斜孔、弯孔、缩孔与塌孔或者沿套管周围冒浆与地面沉陷等情况,应停止钻进。经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15、5.0.2 钢筋笼变形:钢筋笼在堆放、运输、起吊、入孔等过程中,务必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加固的技术措施。5.0.3 补桩 混凝土浇到接近桩顶时,应随时测量顶部标高,以免过多截桩或者补桩。6 成品保护 6.0.1 钢筋笼在制作、运输与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吊入桩孔内,应牢固确定其位置,防止上浮。6.0.2 灌注桩施工完毕进行基础开挖时,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与技术措施,防止桩的位移与倾斜。并应检查每根桩的纵横水平偏差。6.0.3 在钻孔机安装,钢筋笼运输及混凝土浇筑时,均应注意保护好现场的轴线桩,高程桩,并应经常予以核校。6.0.4 桩头外留的主筋要妥善保护,不得任意弯折或
16、者压断。6.0.5 桩头的混凝土强度没有达到 5MPa 时,不得碾压,以防桩头损坏。6.0.6 刚浇完混凝土的灌注桩,不宜立即在其邻近冲击相邻桩孔,应使用间隔施工,防止因振动或者土体侧向挤压而造成变形或者裂断。7 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及操纵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及操纵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 制 措 施 1 桩机施工 建筑物危害 认真查清邻近建(构)筑的情况,采取有效的防震安全措施,以避免冲击(钻)成孔时,震坏邻近建(构)筑物,造成裂缝、倾斜,甚至倒塌倒塌事故 2 桩机操作 人员伤亡 冲击(钻)成孔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冲孔时突然倾倒或者冲锤突然下落,造成人员伤亡与设
17、备损坏 3 泥浆护壁 塌孔 使用泥浆护壁成孔,应根据设备情况、地质条件与孔内情况变化,认真操纵泥浆密度、孔内水头高度、护筒埋设深度、钻机垂直度、钻进与提钻速度等,以防塌孔,造成机具塌陷 4 成孔 人员伤亡 冲(钻)孔灌注桩在已成孔尚未灌注混凝土前,应用盖板封严,以免掉土或者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5 混凝土灌注 人员伤亡 混凝土灌注时,装、拆导管人员务必戴安全帽,并注意防止扳手、螺丝等掉入桩孔内;拆卸导管时,其上空不得进行其他作业,导管提升后继续浇注混凝土前,务必检查其是否垫稳或者挂牢 6 现场管理 人员伤害 成孔时,距振动锤,落距,冲击锤 6m 范围内,不得有人员走动或者进行其他作业 7 桩机安放
18、 人员伤亡或者设备损坏 振动沉桩机操作时应安放平稳,防止沉管时突然倾倒或者桩管突然下落,造成事故 8 振动沉管 桩架抬起 振动沉管桩机沉管时,如使用收紧钢丝绳加压,应根据桩管沉入度随时调整离合器,防止抬起桩架,发生事故,施工过程中如遇大风,应将桩管插入地下嵌固,以保证桩机安全。9 施工用电 触电 施工场内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与拆除,应持证电工去管,电器务必严格接地、接零与设置漏电保护器。现场电线、电缆务必按机室架空,严禁拖地与乱拉、乱搭 7.2 环境因素辩识及操纵措施 环境因素辩识及操纵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控 制 措 施 1 混凝土的搅拌 污水排放 设沉淀池,清污分流 2 砂石料进场、垃圾出场 扬尘 砂石运输表面覆盖 建筑垃圾运输表面覆盖 道路要经常保护与洒水,防止造成粉尘污染 3 现场清理 建筑垃圾 施工现场应设合格的卫生环保设施,施工垃圾集中分类堆放,严禁垃圾随意堆放与抛撒 4 机械使用 废油 施工现场使用与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严禁将机油等滴漏于地表,造成土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