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地球的圈层运动》教案(四)-人教版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地球的圈层运动》教案(四)-人教版必修一(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6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运用。2、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和内部圈层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状等。3、通过归纳、总结、比照地球内部各层的特点,使学生形成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训练,提高读图、析图能力,明确地震波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地壳与岩石圈、软流层的位置关系等。2、联系实际,结合图示,了解各圈层的特征。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会用一分为二的方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2、使学生了解地球的圈层构造,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和责任感
2、,增强环境及保护意识。【教学重点】1、地震波的波速以及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区别横波与纵波。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教学难点】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层研究中的运用。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导学法、比照法和分组合作讨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2/6 通过视频引入新课,用设问法引出地震波的概念。教师提问:地震波可以分为哪两类呢?学生答复 波和横波各有什么特性?学生根据教材答复 分 类 传播速度 传播的媒介 共同点 纵波 横波 板书:地震波 分类 特点 学生讨论后答复 教师展示结果并讲解 教
3、师提问:为什么能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结构?学生答复后引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图。对图进行分析 指导学生读图,从图中看出两种类型地震波在传播速度上的差异。分析两种不同类型地震波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的关系。分析图的过程中讲解不连续面的的定义,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在图中分析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发生的变化,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答复,教师总结并板书:3/6 大家再仔细分析在内核中波速发生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思考: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可能是什么?学生 3 人一组讨论 教师总结:地球内部压力大,温度高 固态 内核:纵波的波速增加 刚刚同学们做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答复的很正确,下面我们做一个全
4、面的分析各圈层的特点?投影课本上的图 1.26“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教师比照课本的图和在课堂中画出的图比照找出多了什么?教师分析讲解岩石圈和地壳的区别、所在的深度。以及软流层所在的范围。地面 33 千米 莫霍界面 2900 千米 6370 千米 古登堡界面 900 千米 5150 千米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S P S、P 增加 S P 固体 S 消失、P 突然下降 液体 P 增加,压力增大 固体 固体 P 横波突然波速变为零 纵波波速突然下降 液态 气态 液态 同理 分析 内核 4/6 学生讨论填表 圈 层 名称 范围 深度 主要特征 地壳 地幔 地核 填完后进行活动:要求学生把地球的
5、内部圈层结构图画出来且介绍内部圈层。课堂总结: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一).大气圈 (二)、水圈 1.概念 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2.特点 连续各种水体处于不停的运动和转化之中;干洁空水汽 杂质 氮 氧 其 它 气地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5/6 不规则水圈没有固定和规则的形状;循环运动。3.组成 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三)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总结: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部圈层以及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板书设计】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划分依据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点 1纵波(P 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传播 横波(S 波):传播速度较慢,只通过固体传播 2物质密度越大,传播速度越快 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三、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1大气圈 2水圈 3生物圈 6/6 除了可以依靠地震波,想一想还能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火山喷发的物质温泉、喷泉遥感技术改进钻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