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反应应急预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反应应急预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输液反应的预防及应急处理流程(一)预防措施 1.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操作规程。2.输液前认真检查药液及输液装置质量。3.刺激性强的药液输注前充分稀释。4.根据患者年龄、病惜及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防止药物漏出,有计划的 更换输液部位,保护静脉。(二)应急预案 1.患者发生输液反应应减慢或停止输液,必要时更换液体及输液器,根据反应 类型及程度进行相应处理:(1)发热反应:低热患者减慢输液速度,通知医生,加强观察;高热患者,给予物 理降温,遵医嘱给抗过敬药物及激素治疗;(2)静脉炎:更换输液部位,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 9號的乙醇或 50%硫酸镁溶液 湿敷(早期冷敷,晚期热敷),每日 2次,每次 20
2、min,也可用中药外敷(金黃散局部外 敷);超短波理疗,每日 1次,每次 1020min。(3)发生液体渗漏时,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抬高患肢以 减轻水肿,可局部热敷 20min,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2.合并感染,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3.病情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 CPRo 4.密切观察患者病惜变化并记录。5.报告药剂科、感染办、护理部。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必要时送检。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按相关程序封存液体及输液器具。附:临床常见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液体 外渗等。()发热反应 1.原因发热反应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
3、常见并发症,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主要为 输入致热物质(致热源、死菌、游离的菌体蛋口、药物成分不纯等)、输入的溶液或 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表面附着硫化物、输液过程未能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等所致。(1)与输入的液体与药物质量有关:输入的液体或药物制剂不纯、变质或被污 染,直接将致热源输入静脉;药液配制时间过久,污染机会增加;液体中加入多种药物 时,若配伍不当,影响药液质量等因素,造成输入体内的致热源增加而发生发热反 应。(2)与输液器具有关:U 前带有空气过滤器及终端过滤装置的输液器广泛应用 于临床,对减少发热反应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普通输液器对 5um以下的微粒滤除率较 低;或生产过程中
4、带入的机械微粒等成为致热源;输液器具过期、包装不严、漏气等 亦会引起发热反应。(3)药品配制操作中的污染:药物配制治疗室环境洁净程度不达标、切割安瓶 时消毒不严,导致大量微粒污染药液而导致发热反应的发生。2.症状多发生在输液后数分钟至 lh。表现为发冷、寒战和高热。轻者体温在 38C左右,严重者起初寒战,继之高热,体温可达 41C,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烦躁不安、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二)静脉炎 1.原因(1)山于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破坏了细胞的渗透平衡,影响血 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功能,使静脉壁的通透性增高,组织细胞严重脱水、坏死等导致静 脉炎发生。(2)静脉内
5、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过长或长时间在同一部位输液,引起局 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应;(3)输液过程中无菌技术不严,导致局部静脉感染。2.症状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疼痛、灼热、肢体肿胀、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三)液体渗漏 液体渗漏包括渗出和外渗。渗出是指非腐蚀性药液进入周用组织。外渗是指 腐蚀性药液进入周用组织。1.原因(1)针头或留置导管脱出:山于患者过度活动;针头固定不当;针头或肢体放置 位置不当等使针头脱出或针尖穿透血管壁,使药液进入血管外组织而引起。(2)血管因素: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硕化等患者,山于血管壁弹性降低、管腔 狭窄、静脉回流减慢等,导致静脉内压力增高,易导致液体渗漏。(3)药物因素:长期输入高渗液体、碱性液体、缩血管药物或化疗药物等,使血 管渗透压、血管内膜及血管局部的酸碱平衡失调,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而导致渗 漏发生。2.症状因渗漏的药液性质和种类不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性。(D-般药液渗漏:局部组织肿胀、苍口、疼痛、输液速度减慢。(2)高渗液、碱性液、或细胞毒性液等刺激性强的药液,局部出现红斑、水 泡、焦痂、溃疡或严重的组织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