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词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古诗词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3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 五年级 语文第一学期 古诗词解析 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参考译文 山坡、原野间草木茂盛,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农活,闲着的人很少.他们刚忙完了采桑养蚕的事又要开始插秧了.学习提示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有乡村诗人之名,作品以精致优美的七言绝句见长.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四月特有的景象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平实的用词,充分地衬托出乡村四
2、月农民劳动的紧 X、繁忙.全诗动静结合,绘声绘色,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心和赞美之情也体现无遗.2.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X 成大.2/13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参考译文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纺线织布,农家男女各司其事,各管一行.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学着种瓜.学习提示 X 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 X 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
3、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通过细节描绘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烂漫,既生动又富有生活情趣.3.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参考译文.3/13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就身在庐山之中啊!学习提示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造诣.题西林壁是诗人游观庐山后的总结,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
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前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景、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充满了哲理,为人们广为传诵.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亲切自然,耐人寻味.4.溪上遇雨二首其二 唐X 道融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参考译文 我独自坐在山间的岩石上,看见前面浓密的乌云饱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起伏的山峦上,而此地却依然阳光灿烂.我正悠然欣赏大自然这一奇观时,忽然大吃一.4/13 惊滚滚的乌云挟带着
5、狂风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山青翠的山峰上,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学习提示 X 道融,自号东瓯散人,晚唐诗人.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骤雨,你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它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全诗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骤.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浇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意料.5.九月九日忆#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
6、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参考译文 我独自一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生活,每逢遇到佳节良辰就更加想念亲人.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当他们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单单少了我一个人.学习提示.5/13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乐.苏轼赞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家居蒲州今#永济,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忆#兄弟.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登高时要插上茱萸.本诗是王维的一篇思乡怀亲的名作,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感情.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7、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遥知以下全是想象,揣想重阳节到来之时,亲人们定同往年一样登高饮酒.结句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未再直言思亲,而其情自见,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6.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参考译文 老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我到他的田舍做客.幽美的村庄,四周绿树环抱,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推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圃,共饮美酒,闲谈农务.告别时就又盼望着快到重阳佳节,那时我还要再来品尝美酒,观赏菊花.学习提示.6/13 孟浩然,唐代诗人.其诗歌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诗风清淡,多反
8、映隐逸生活.这首五言律诗是孟浩然田园诗的代表作.首句像叙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意;接着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美;继而描写在故人家的生活场景:打开窗子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情不自禁谈起农桑之事;最后描写了诗人为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所吸引,酒足饭饱之后意犹未尽,在临走时向故人直率表达了重阳节再次造访的愿望.7.#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参考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孤零零的玉门关耸峙在群山峻岭之间,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去埋怨春光迟迟呢,要知道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学习提
9、示 王之涣,字季凌,唐代著名诗人.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词是#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隋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本诗描写了边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既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7/13 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行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8.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参考译文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待到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
10、告诉你们的父亲.学习提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留下了近万首诗歌,这些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了他诗歌创作最显著的特色.示儿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诗人悲的是国土的沦陷,念念不忘的是国家的统一.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真挚!这种爱国情怀,融入了整首诗中.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表现其对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柳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8/13 参考译文 炎热的夏天,绿树枝叶
11、繁茂,树阴浓密;水平如镜的池塘,倒映着山上的亭台楼阁.微风吹来,水晶帘子轻轻飘动;满架的蔷薇正在盛开,整个庭院都弥漫着醉人的芳香.学习提示 高骈,字千里,唐末大将.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绿树阴浓夏日长,诗人是从感官着笔写夏日;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水晶帘动微风起,这句是从触觉角度写夏日;满架蔷薇一院香,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诗人捕捉了不易觉察的细节,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宁静,在炎夏读来倍感清凉安详.全诗流露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10.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参考译文 高高的天门被长江之水
12、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激荡.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边驶来.学习提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9/13 望天门山 是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全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诗中有山有水,有远有近,如同一幅山水画卷.11.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参考译文 胜败乃兵家常事,是难以预料的,能忍受失败和耻辱才是真正的男儿.江东的子
13、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学习提示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这首诗依据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项羽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如日中天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12.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亲友如相问,.10/13 一片冰心在玉壶.参考译文 寒冷的夜雨与江面连成一片流入江南,清晨送你走后,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的亲朋好友如果询问我的近况,请告诉他们我的心像玉壶中的冰一样晶莹透明.学习提示
14、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参考译文 渭城清晨的细雨湿润了飞扬的尘土,旅店周围的嫩柳格外青翠清新.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后就可能再也遇不到老朋友了.学习提示.11/13 本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极
15、负盛名的送别诗,当时被谱曲传唱,称为阳关三叠.这首乐曲在唐代非常流行,不仅是由于短短四行诗句饱含着极其深沉的惜别情绪,也因为曲调情意绵绵、真切动人.诗的前两行点明了送客的时间和地点,后两行字面上似乎只是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地祝愿好友,在那遥远而陌生的地方一切平安,把深沉的情感融入平淡的话语中,更增添了感人的力量.14.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参考译文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花都感伤时事而落泪,鸟都怅恨而叫得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很难得到.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
16、简直就梳不成发髻插不住簪.学习提示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12/13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当时长安被安史叛军焚掠一空,满目凄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伤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的情感,以与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15.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参考译文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可远戍万里的将士还没有回来.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英勇善战的李将军现在依旧健在,绝不会让匈奴骑兵越过阴山.学习提示
17、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第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男儿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第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愿望,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1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13/13 参考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无数次的锤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骨碎身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学习提示 于谦,号节庵,字廷益.明朝名臣,民族英雄.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者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