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游戏中整理习惯的培养策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游戏中整理习惯的培养策略.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班幼儿游戏中整理习惯的培养策略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游戏的过程是幼儿实现内心真正自由的过程,它能满足幼儿独立性、主动性和选择性的需要,为幼儿所喜爱。游戏的过程也是材料呈现的过程,充足的游戏材料是保证幼儿正常游戏的基本条件。游戏不仅是幼儿与人交往合作、想象创造、认识世界的有效载体,同时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年龄原因和物品归置能力所限,加之各种材料的整理方法不同,每次游戏过后,小班游戏区总是一片狼藉,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整理。也有的幼儿尝试整理,但缺少整理的技能,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些在游戏活动中容易遇到的困难,会使幼儿产生挫败感,出现焦躁情绪。当困难
2、或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不良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幼儿往往会发脾气,教师的忽视则会助长这种消极情绪的蔓延。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及时的改变,幼儿长期身处一个混乱无序的环境中,就会接纳杂乱无章的“秩序”,不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了帮助小班幼儿逐步学会整理游戏材料,养成良好的习惯,更有效地发挥游戏应有的价值,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指导策略。颖材料投放上提供帮助。教师投放的材料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游戏质量,为了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玩并“研究”他们的世界,不因其他因素干扰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材料的投放应该是适合小班幼儿自己摆放和整理的。如,提供给幼儿的材料要注重三个“一点”。一是游戏材料要
3、大一点:小班孩子精细动作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过细的物品不易于他们收拾整理。二是游戏材料的重心要低一点:相对于重心高的物品,重心低、底部面积大一点的物品不容易倒,幼儿易于摆放平稳。结实一点,有利于幼儿反复使用,特别是一些便于幼儿用来装辅助材料的收纳箱。三是游戏材料的品种要“少一点”:品种数量不宜过多,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分类整理。幼儿独立成功的整理,会让他们产生自豪感和对和谐秩序的进一步追求,有利于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硬环境创设上提供帮助。标志明显、安排合理、井然有序的游戏环境有利于幼儿良好的整理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区域设置和物品摆放要相对固定。物品放置的相对独立和固定以及物品的整洁性,会让习
4、惯要求蕴含于其中。其次,动和静的游戏区域要合理布局。不能把嘈杂与争吵的建构区、表演区等和安静的阅读区、益智区设置在一起,如果游戏环境没有设置好,会让幼儿在游戏中产生不良情绪,对幼儿整理行为习惯的培养产生不良的影响。第三,要在区域放材料的地方设置明显的标记,告诉幼儿这是 XXX 游戏材料的家,玩完后一定要把它们送回家。3.从规则建立上提供帮助。规则是保证每个幼儿获得均等发展的保证,是游戏活动有秩序、顺利进行的前提。入园时间不长的小班幼儿,在区域游戏后容易忘记收拾游戏材料,有的不能放归原处,有的随便乱放不整理,这时教师不能因为幼儿年龄小就包办代替,更不能听之任之,而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5、,认识游戏材料不收拾和乱放的坏处,引导幼儿通过讨论,制定出相应的规则。如游戏材料用后一定要送回原来的“家”,游戏材料一定要放整齐,掉下来的物品要及时捡起来,纸屑垃圾放在垃圾箱里通过制定的规则和各种标志进行反复提示,让幼儿有明确的目标和行为准则,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思维的发展,这些规则就会逐渐内化为幼儿的习惯和意识了。4.从教师语言提示上提供帮助。教师还要及时提醒和帮助幼儿持之以恒地遵守规则。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执行规则上会有反复性,不能很快地达到要求。所以教师的坚持和语言帮助是必不可少的。游戏开始前,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告诉幼儿“物品用完了,要放回原处,下次再用,就能马上拿到”这个简单的道理。游戏中,以语言辅以其他形式提醒。如,“这个筐里怎么有这么多不一样的菜啊?”“你家电话怎么打不通,是不是没搁好啊?”等等。游戏过程中幼儿难免会有物品洒落地上,如果介入时间不成熟,教师应及时帮助整理,不能让幼儿习惯于“乱”。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块儿整理,边整理边进行语言指点。整理完要针对整理的情况进行评价,可以和幼儿边欣赏劳动成果边表扬,如“爸爸妈妈真会收拾”“瓶子放在柜子里”“菜放在碗里”等等。这样的评价表扬至关重要,它既能让幼儿有自豪感,又能激励他们继续保持好的习惯。有了教师持之以恒的坚持和潜移默化的行为影响,幼儿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整理材料的习惯和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