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北平》精品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人的北平》精品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 2 动人的北平教学设计 阅读体验 我选定动人的北平作为参赛篇目后,没有急于查找相关的教辅资料,而是反复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沉淀下来了两个问题:第一,动人的北平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品味散文浓重的感情,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性,从而使学生学会阅读散文。然而,这篇文章有 22 个自然段,洋洋洒洒 2700 多个字,可以算是篇幅较长的散文,它的“形”散是显而易见的,但它的“神”到底聚合到哪个点上了,是不是仅仅聚合在“北平的动人”这个点上呢?第二,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时间是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而且,作者写作本文本身
2、就有叙怀往事的味道,时隔近百年,今日全新的北京和昔日破败的北京可谓相去甚远,编者又为什么要把这样一篇看似过时而又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文章选入课本呢?这样一篇文章对当代中学生的审美体验到底有多大意义呢?我想,我的质疑也很可能就是学生的质疑,我们教,就是要教学生质疑的部分,所以,我的阅读初体验成为了我设计本课的根本出发点。学情分析 作为高中学生,读懂本文是比较轻松的,学生能轻而易举地捕捉到文眼“动人”二字,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筛选信息的能力,能筛选出表现作者眼中北平动人之处的语句,但作者眼中的“动人”,在当今中学生的眼中就真的动人吗?事实上,我询问了解的情况是:有少部分同学模糊地感觉到文章是不错的,但
3、也有学生直言本文对他们没有什么吸引力,甚至感觉本文内容有点乱,可见相当一部分学生与出生在 1895 年的,长他们约 100 岁的作者缺乏心灵上的共鸣与默契,这也恰恰是作为教师应该发力的地方。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考虑,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品味语言,体会北平动人之处。2理解作者深厚的感情,探究本文“形”和“神”的关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讨论交流,体会北平动人之处。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探究本文“形”和“神”的关系。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要求学生课前至少阅读本文三遍。2要求学生收集林语堂的资料。二、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数张北京老照片,背景音乐选择京味儿十足的戏歌前
4、门情思大碗茶,引学生入境,感受老北京的气息,之后开始对本课的学习。三、交流阅读体验 要求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自己喜不喜欢这篇文章,并谈谈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教师倡导学生充分阅读,用心体会,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希望本课之后,不喜欢本文的学生可以感受到这篇文章以及林语堂笔下北平的动人之处。四、寻找文眼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题目,寻找文眼,学生很快可以抓住“动人”二字,之后将用 20 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揣摩语言,发挥想象,体会北平的动人之处。3 五、再读课文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再读课文,阅读时要求学生思考,课文的哪一段话,哪一句话,甚至哪个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北平的动人。在这个环节,
5、教师要让学生掌握话语的主动权,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作者笔下北平的动人之处,而教师则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预设和评估,珍惜学生的课堂生成,因势利导。教师要在课前做好的工作有:1预测学生可能关注的语段和语句,鼓励他们用心体会,展开想象,讨论交流,尽情表达。并对学生交流表达的内容予充分的鼓励和到位的评价。2预测学生在赏析课文、揣摩语言的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并加以点拨,如:作者为什么要把北平比作一位包容的老人?原文第 3 段有“在高耸的北京饭店后面,一条小路上的人过着一千年来未变的生活,谁去理那回事?离协和医院一箭之地,有些旧式的古玩铺,古玩商人抽着水烟袋,仍然沿用旧法去营业,谁去理那回事?”在此,作
6、者为什么要关注这两组对象?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何用意?原文第 4、5 段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一个人怎敢说他了解北平呢?”原文第 6 段有“北平有蓝天洁月,雨夏凉秋,与高爽的冬日气候。”你能感受到这其中的诗意吗?原文第 7 段作者为什么说“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第 7 段作者为什么说“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烟熏得破旧不堪”和“鎏金的崭新牌匾”感觉一样吗?第 7 段有“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你能想象这幅画面吗?你能感受到老北京人的性格吗?第 7 段有“北
7、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许一个贫老的记账取货”,贫老之人是偿还能力最低的人,为什么还许他们记账?由此感受北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 8 段有“北平是清静的,它是一个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个院落,每院都有一个金鱼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树;那里的果蔬新鲜;桃就是桃,柿就是柿。”“金鱼缸”不是生活必需品,为什么每家都有一个?“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作者又想传递什么信息?第 8 段有“那里的街道排列恰当,清晨在花园中拔白菜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为什么作者不写“采鲜花的时候,抬头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而写“拔白
8、菜的时候”,这样是不是有点破坏气氛?作者又为什么最后要补充一句“然而距离一家大百货商店,只有一箭之地”?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不厌其烦地介绍北京的建筑?第 17 段有“那儿很自由去追求你的学问、娱乐、嗜好,或者去赌博和搞政治。没有人理会你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这就是北平的兼容并包之处,你可以和贤人与恶人往来,和学者与赌徒往来,或者和画家往来。”可以去赌博和搞政治,可以与恶人往来,可以与赌徒往来也是北平的动人之处吗?你是如何理解的?第 18 段有“如果你要是有闲,你可以在城内的九个公园中,任意游逛,坐在竹椅上或是杉树下的藤椅上,整一下午喝你的茶,所费不过是两角五分。”作者在这篇
9、文章几次提到了喝茶?你懂得茶对北平人的意义吗?第 19 段有“北平城外大都是村庄麦田,到处可见裸体的儿童,他们在路边嬉戏时,常向行人讨钱。你可以和他们交谈,或者闭目装睡,不理他们。”你能想象这幅画面吗?你能感 4 受到它的动人吗?文章最后有“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们不是圣贤和教授,而是人力车夫。”你能理解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是人力车夫吗?六、归纳总结动人之处 提问:刚才同学们再现了北平一幅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个个动人的点,请思考北平的动人涉及到了哪些方面?概括起来说有以下几点:一是自然风光动人。二是城市景象动人。三是寻常百姓的街巷院落风光动人。四是平民百姓形象和他们的生
10、活景象动人。实际上,涉及到了北平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讲,在林语堂的眼中,北平的动人无处不在。七、提问:为什么在林语堂的眼中,北平的动人无处不在?学生容易回答,因为作者对北平充满了深沉的爱。八、将林语堂和老舍、郁达夫展开比较,体会他们对北平的相似情感,并探究其原因。追问:事实上,林语堂是福建人,他 20 岁前从未到过北平,之后,漂泊辗转,在北平的光阴也很有限,但为什么他会对北平如此厚爱?其实不仅是他,同一时代许多不同作家都和他有相似的情感,比如与他写过相似题材作品想北平的作者老舍就曾这样说过: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的
11、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再看同样不是北平人的浙江人郁达夫,据说,在上个世纪的 30 年代,他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由青岛到北平,只是为了一睹北平的秋味,甚至,在故都的秋的结尾,他还表示若能留得住这故都的秋,他宁愿折去自己寿命的三分之二,你能理解这些人为什么都对北平有如此之深的眷恋吗?这种眷恋其实源自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关于这
12、一点,是学生深层解读文本的瓶颈,也绝对是老师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正是老师必须要开口的时候,不仅要讲,还要讲的深入透彻,以提升学生的审美高度,陶冶学生的文化情趣。)九、揭示北平的文化内涵 北平不仅是一座实体上的皇城,他更有着无比厚重的文化内涵,以至于作者说他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木,每一座桥梁都有历史典故。可以说,北平,这座拥有六百年皇家瑞气的古城,不仅是一个城市的符号,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更是一个民族的心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凝核,也是寄托着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的心中圣地,所以林语堂通过动人的北平到底要向我们传递什么呢?正如余秋雨先
13、生在文化苦旅的序言中所写到的:“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他封存已久的文化内涵也就哗的一下奔泻而出”5 所以,林语堂通过动人的北平要表达的绝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动人,更是这座城市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动人,而文章背后真正的写作驱动力应该是作者林语堂半生周游世界,漂泊天涯,却心系故都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深深爱国之情。那么,这篇文章“形散神聚”,神到底聚在哪儿了?不仅仅是北平的动人,也不仅仅是作者对一座城市的热爱,更是炎黄子孙对北平这座古都厚重文化历史的眷恋。十、布置作业 同学们,站在时光的隧道上,我们应该意识到,林语堂虽然为我们再现的是上世纪 30年代的北平,但又不仅仅是那时那刻的北平,而是从中华民族厚重历史中缓缓走来的北平。正如作者在文章开头所说的,北平是一位宽容的老人,而这位城市老人也必将继往开来,在今天以更加开阔的胸怀迎接新时代、新北京的变化。请在课下创造一二百字的文段,与北京老人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用我们自己的笔唤醒蛰伏在我们心中的民族激情。十一、板书设计 动人的北平 林语堂 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北平动人之处。2理解作者深厚的感情,探究本文“形”和“神”的关系。北平动人 热爱北平 文化认同 形散神聚 街巷院落 自然风光 百姓生活 城市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