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pdf(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题解】此诗写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 年)秋天。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被“赐金还山”,于是他离开了长安,到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游历,其间杜甫也因料理祖母丧事奔走于郑州、梁园(今开封)之间。两人时常在梁宋间相会、同游。次年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全诗以醉别开始,干杯收官,首尾呼应,充满豪放不羁、乐观旷达的思想,给人鼓舞但不缠绵哀伤的送别情调。【注释】石门:山名,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北。
2、山不甚高大,石峡对峙如门,故名。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因排行第二,故称他为杜二甫。池台:池苑楼台。金樽开:指开樽饮酒。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东部,源出山东泗水县陪尾山,向西流经流经曲阜、兖州,由济宁入运河。徂(c)徕(li):山名。徂徕山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飞蓬:一种植物,茎高尺余,叶如柳,花如球,常随风飞扬旋转,故名飞蓬,又称转蓬。【译文】离痛饮后大醉而别还有几日,我们登临遍附近的山池楼台。什么时候在石门山前的路上,重新有我们在那里畅饮开怀?漾漾的秋波摇荡在眼前泗水,熠熠的海色映亮了远山徂徕。我们就如飞蓬一样各自飘远,且来个淋漓痛快饮尽手中杯!【阅读检测】1、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
3、,诗中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2、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的“飞蓬”有什么艺术效果?3、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4、下列对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描写了李白在秋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来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C.尾联以“且尽手中杯”来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D.全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5、“蓬”作为意象
4、,常用作游子的代称。古诗中还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诗中加点词不是用来指代游子的是()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李白赠裴十四)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6、“海色明徂徕”一句中的“明”字有何妙处?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甲】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乙】天末怀李白 唐代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
5、魂语,投诗赠汨罗。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感情,但感情基调明显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甲】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 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徂徕:山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甲】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B.【甲】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
6、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C.【乙】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2)【甲】诗中一个字是“”,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 之情。(3 分)(3)同是表达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 分)【参考答案】1、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诗中表达了李白
7、怎样的情感?答案这是一首别后怀人的五言诗,诗中表达了送别友人杜甫之后的怀念之情、对重逢的渴盼以及对各自前途飘转不定的忧虑之情。2、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中的“飞蓬”有什么艺术效果?答案“飞蓬”来自 诗经卫风伯兮 之“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即用典),在这首诗里面作者用来比喻漂泊不定、前途未卜的境况,能起到举重若轻的表达效果。诗里面因为朋友分别以后自伤伤人的忧虑很重,但却以这一形象表述收束诗篇,既符合审美要求,又切合诗歌本身的表达节奏。3、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是表达豁达情感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答案(1)相同点:两诗
8、都是写妻子为远方的丈夫准备征衣,主人公都是关爱征夫的妻子。(2)不同点:其三主要表达的是盼望丈夫早日回家团聚的情感,其四主要表达的是对丈夫的冷暖的关心之情)。4、下列对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描写了李白在秋日于鲁郡东石门送别杜甫的情形,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B.颔联中的“何时”“重”两词表达了李白渴望来日能够再与好友相逢畅饮的心情。C.尾联以“且尽手中杯”来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D.全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答案 A 5、“蓬”作为意象,常用作游子的代称。古诗中还有其他形容游子的意象,下列诗
9、中加点词不是用来指代游子的是()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B.徘徊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李白赠裴十四)C.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白居易答微之)D.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答案 C 6、“海色明徂徕”一句中的“明”字有何妙处?答案“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着徂徕山,这就把山色写活了,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天末怀李白 唐代杜甫 凉风
10、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这两首诗都表达了朋友间的深厚感情,但感情基调明显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第一首诗歌感情豪放,乐观豁达。“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一句描写的景物明净秀丽,抒发了作者的达观之情。“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深厚友情,又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一醉而别,感情豪迈。第二首感情沉郁凄凉。“凉风起天末”一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悲凉的色彩。“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表达了作者对李白无端被流放的同情。8、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甲】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唐代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注释 杜二甫:即诗人杜甫。徂徕:山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甲】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B.【甲】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C.【乙】尾联以“且尽手中杯”结束全诗,干脆有力,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情调。D.【乙】诗用语绚丽飘逸,融叙事
12、、绘景、抒情为一体,诗情画意与深情厚谊跃然纸上。答案D(语言古朴真淳,直抒胸臆,把叙事、绘景、抒情三者融为一体,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了深情厚谊与诗情画意)(2)【甲】诗中一个字是“”,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 之情。(3 分)答案怜 重 依依不舍(3)同是表达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 分)答案“送”字直接点题(扣题),【甲】“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
13、之情。【乙】诗人借此明媚之景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即将分别时豁达的情感。【赏析】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山东送别杜甫时创作的一首五律。“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
14、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