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弟子规》_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弟子规》_1.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6 校本课程弟子规 弟子规故事一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原意弟子原指学生,推而广之,可以是每一个人.按照弟子规开篇所述,首先要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姊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故事孔子讲学 孔子讲学图 孔子,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孔圣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孔子教学生,以诗、书、礼、易等儒家典籍为教材;开设了六门课程,分别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数学,后人称之为六艺.在孔子看来,教学最重要的是授人以礼.具体而言,古代的礼有五种:即吉礼 祭祀天地人、凶礼丧葬、宾礼诸侯朝见天子、军礼军中的礼节、嘉礼婚礼、冠
2、礼.孔子从德行、言语、正事、文学等方面教导学生遵从礼仪.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培养出了很多贤人.今解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 X.开章明义,明确指出撰写该书的目的在于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孝顺父母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弟子规故事二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原意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故事董遇好学 东汉末年,汉献帝的侍讲官 负责教皇帝读书的官员.董遇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对 左传、老子等经典很有研究,被当时的读书人称为儒学大师.董遇小的时候家境并不富裕,经常要参加一些
3、田间劳动,或出门做小买卖.但不管做什么,他随身总是带着一些书,一有空就孜孜不倦地读起来,即使后来做了官,他仍博览群书,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当时有不少人想拜董遇为师,但董遇就是不肯收徒,他说:书本是最好的老师,你们只要书读百遍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拜我做老师呢?为什么要书读百遍呢?有人问.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读了一百遍书,难道还不能理解书中的意义吗?董遇回答说.我们哪里会有这么多时间呢?又有人问.董遇笑着说:可以利用三余来读呀!三余?什么是三余?几个儒生纷纷问道.冬天,是一年中最空余的时间;夜间,是一天中最空余的时间;阴雨天,是平时最空余的时间.你们只要好好利用这三余,怎么会没有时间读书呢?儒
4、生们听了无不折服.今解对个人而言,如果想成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谦逊待人、讲究信用、团结他人的优秀人才,就需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读书,读好书,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记得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弟子规故事三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原意父母呼唤,应与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拖延或推辞偷懒.故事郯子鹿乳 郯子鹿乳 郯读作 tn子,是春秋时候郯国的第一任君主,品性至孝.俗话说,人生的四大苦事,莫过于生老病死.郯子看到父母年老,双目失明,心里头很难过.他听人说喝鹿乳可以强健身体、治愈眼疾,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乔装成一只鹿,跑到深山里头,混
5、进鹿群中取鹿乳.2/6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郯子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鹿乳.回程途中,正巧遇上了猎户.猎人被郯子逼真的装扮所迷惑,抽出箭想射死这只猎物.危急关头,郯子慌忙立起身来,掀掉鹿皮,大声呼救,这才免掉了被射杀的危险.猎人问明缘由之后非常感动,交口称赞郯子是个大孝子.历代帝王视郯子为德、才、威、雅的化身.郯子死后,后人建郯子庙来纪念他.据有关资料记载,郯子庙中塑有三圣像,即孔子、老子、郯子,人们对郯子的崇拜之情由此可见.今解身为儿女,我们不必刻意模仿郯子鹿乳的壮举,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践反哺之道.推而广之,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真诚回报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弟子规故事四 父母教 须敬听
6、 父母责 须顺承 原意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地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使父母生气、伤心.故事小杖则受 大杖则走 孔子有个高徒,叫曾参.有一天,曾参帮助父亲在瓜田锄草,干活时,一不留神将瓜秧铲断了.他的父亲曾点看到了这一幕,连忙喊:唉,往哪里锄啊,小心瓜秧 话还没说完,又一棵瓜秧被铲断了!曾点气急了,一把夺过锄头,大声责骂:你瞎了吗?看看你干的好事!曾参这才猛然发觉,小声说:可我刚刚在想老师讲的课 这一辩解,曾点的气就更不打一处来了.他随手抄过一根粗木棍,对着曾参就是一顿痛打:这里是学堂里还是庄稼地?别人是越学越聪明,你是越学越愚蠢
7、.有你这样混账的儿子吗?曾参既不躲闪也不求饶.曾点越打越生气,竟然将曾参打昏过去.孔子得知这件事后,对曾参说:你知道舜帝的故事吧?舜的父亲叫瞽瞍读作su.舜非常孝顺他的父亲,父亲要呼唤他,他总是在旁边;但父亲想杀掉他时,他却每次都会想办法逃掉.父亲用小棍子打他,他就默默忍受,但用大棍子打他,他就会逃走.舜这样做的结果,使瞽瞍没有犯下不行父道的罪责,而舜也没有丧失孝道.可你呢,父亲大发雷霆时,你宁死也不躲避.表面上像是尽了孝道,但万一你被打死了怎么办?不仅会给你父亲留下一辈子的痛苦和歉疚,而且会让父亲陷于杀子的不义之中.还有哪一种行为比这更不孝呢?曾参脸色惨白,额头沁出了汗珠儿,说:老师,我知错
8、了,以后一定改.今解学问和道理是死的,假如不知变通和灵活运用,再好的学问和道理,也会变成束缚人的教条.生搬硬套,就会变成书呆子;活学活用,才能成为聪明和智慧的人!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行孝,做人也是这样.弟子规故事五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原意冬天要提醒父母多穿衣服,夏天要给父母纳凉.早晨起床之后,应先向父母请安问好.傍晚回家之后,要照料父母安睡.故事黄香温席 相传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母亲早逝,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夏天天气热,每天晚上他都为父亲扇枕席,以便父亲安歇;冬天天气寒冷,他每天晚上都要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褥焐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黄香的孝行,感动了左邻右舍,传遍了全县
9、,传遍了全国.当时有江夏黄香,天下无双的赞誉.太守 X 护上书朝廷申报,推举黄香为孝廉,黄香由此成名.后来,黄香当官做了尚书令,成为以孝闻名、以孝施政的榜样.黄香的事迹也被历代传颂,被载入二十四孝.注:孝廉,原意是指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人.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元光元年公元前 134 年下诏郡国每年察举孝者、廉者各一人.这种察举.3/6 就通称为举孝廉.后来,孝廉成为汉代察举制中最为重要的岁举科目,也是汉代政府官员的重要来源.今解现今科技发达了,物质生活富裕了,我们不需要再像黄香那样扇席暖床了,但他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当父母上年纪时,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如果有时间,应该经常和父母在一
10、起,让父母感到亲情的温暖.弟子规故事六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原意纵然是小事也不要任性,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的话,会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故事X 备教子 白帝城托孤 三国的时候,X 备临终时对太子 X 禅不放心,除了把他托付给丞相诸葛亮,还给 X 禅留下了一封信来教育他.信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就是说,不要认为小的坏事就可以胡作非为,不要认为小的好事就可以不做;只有品德良好才能让人信服.后来,X 禅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蜀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诸葛亮死后,X 禅开始宠信宦官,逐渐放纵自己,最终蜀国被曹魏灭掉,X 禅也成了俘虏.今解记住,勿
11、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做损害他人正当利益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弟子规故事七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原意公物虽然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知道了一定很伤心.故事陶母封鱼.4/6 戏剧陶侃贤母 陶侃是东晋有名的贤臣,从小就勤奋好学,而且注意人品的修养,这一切都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陶侃长大后,担任了管理渔业的小官.这一年他托人带回家一坛腌鱼孝敬母亲,母亲却把鱼封好让人退回去,并且给他写了一封信说:你是国家的官吏,怎么能用公家的东西孝敬母亲呢?这是为政不廉啊!此事虽小,却可以看出陶侃的母
12、亲教子严格.陶侃始终不忘母亲的教诲,最终成为晋朝著名的清官.今解做人不能太自私,不能总想着公报私囊.一个总想着占便宜的人,最终会自食其果,害人害己.弟子规故事八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原意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身体轻易受到伤害,让父母亲忧虑.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可以做出伤风败德的事,使父母亲蒙受耻辱.故事董卓的恶行 董卓画像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他带领军队占据国都,废掉了汉少帝X辨另立汉献帝X协为傀儡皇帝,并从此独揽朝政.董卓专权期间,对朝廷中的大臣肆意杀戮,对天下百姓任意欺凌.结果,他的暴行引起了人们的愤怒,司徒王允等人联合起来利用美人计一举将他除掉.董卓死后,他的家属也因
13、此受到株连,连 90 岁高龄的母亲也被处死.董卓的恶行不仅使其家庭受到牵连,连年迈的老母无法尽享天年,实在可悲!今解一个人真正活出做人的尊严,就要把仁、义、理、智、信扎根在心里,并且身体力行.具体而言,仁的含义:处事待人,心存厚道,.5/6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的含义:言行举止,合乎礼仪,不偏不倚,俯仰无愧.礼的含义:洁身自爱,克己制欲,端正心思,以德治事.智的含义:随顺不染,明白事理,平心静气,临事不乱.信的含义:不妄语,不轻诺,言既出,事必行.以上五点,是做人的根本.只有做到这些,别人才会从心底里尊敬你.弟子规故事九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原意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一件
14、难事.如果父母不爱我,我又能孝敬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大孝.故事虞舜至孝 二十四孝之虞舜至孝 上古时代,舜因至孝而感动天地,被尧帝选为继承人,他的故事也被列为二十四孝故事之首.虞舜,本姓姚,名重华.他的母亲过世后,父亲娶了一个悍妇.父亲、后母和弟弟三个人经常联合起来欺负舜.有一次,父亲让舜去修补仓库的屋顶.舜刚刚爬上屋顶,父亲就抽走梯子,还在下面放起大火.舜急中生智,双手抓着两顶大竹笠,像鸟一样飞下屋顶,逃过一劫.还有一次,父亲让舜去挖井.舜多了个心眼,预先在井壁上掏了个洞.当舜挖到井底时,父亲和弟弟就开始往井里抛石头,想砸死舜.幸亏舜躲进井壁上的洞,又逃过一劫.尽管多次遭父亲毒害,舜却并不记恨父
15、亲.他反而更加谨慎地伺候父母,善待弟弟,用自己的德行去感化家人.统治天下的帝王尧听说舜的事迹后,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许配给舜,并将帝王之位禅让给他.今解人的天性中都有一颗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爱心.从这个角度说,舜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也能.只要我们能够凭心做事,孝敬父母,就一定能够缔造美满幸福的家庭.弟子规故事十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原意如果父母有过失,我们就应该劝他改过.在劝诫的过程中,一定要和颜悦色,声调柔和.故事苦心劝父 有一天,孙元觉的父亲要把病弱的爷爷扔到深山里去.孙元觉哭着跪倒在父亲面前,恳求他不要这样做.父亲哄骗他说:爷爷年老了,年老不死会变成妖怪的.孙元觉一
16、路苦劝,但父亲始终坚持要扔掉爷爷.到了山里,父亲把爷爷从筐中放下来就要离开.这时,孙元觉心生一计,他对父亲说:扔了爷爷把筐子拿回去吧.父亲一愣,不明白他的意思.孙元觉接着说:等到你老了,我好用它来装你,把你扔到山里来呀.父亲听了大吃一惊,赶紧把爷爷接回了家.6/6 今解劝诫父母也是一门艺术.礼记中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换句话说,遇到父母不对的地方,我们要婉言劝止,还要讲究方法,切不可恶语相向.弟子规故事十一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原意如果父母不接受子女的规劝,要反复的再劝,甚至哭泣恳求.如果因此而遭到父母的鞭
17、打,也不要怨恨父母.故事芦衣顺母 二十四孝之芦衣顺母 闵子骞年幼丧母,父亲再婚.不久,后娘为闵家生了两个儿子.从此,后娘就开始虐待小子骞.在一个北风呼啸的冬日,父亲叫小子骞帮他去拉车.可是一出门,小子骞就冻得发抖,无法帮助父亲拉车.父亲问小子骞是不是病了,他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感到奇怪,就去拉扯小子骞.哪里知道小子骞的棉衣一扯就破,露出里面的芦花.原来,后母将前些天新买来的棉絮全部放在自己亲生儿子穿的棉衣里,而小子骞的棉衣里放的却是不保暖的芦花.难怪他冻得瑟瑟发抖.父亲怒气冲冲地回到家,对后妻吼道:你现在就收拾行李,滚回娘家,我要休了你!后母心知不妙,只好跪在地下求饶.这时,小子骞也连忙跪下,
18、替后娘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的意思是:后娘在家,最多只是孩儿我一人受罪;如果您将后娘赶出家门,两个小弟弟也要孤单无依了!听到这句话,父亲非常感动.他忙将小子骞扶起,并对后妻说:今天,当着子骞的话,我先让你留下来.但是,你该学学如何做人!事已至此,后娘终于低头认错.后来,父亲四处托人,想将小子骞送到孔子门下求学.孔夫子听说闵子骞的事迹,毫不犹豫地接收了这个学生.闵子骞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逐渐成长为孔门高徒,并以德行名垂青史.今解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对自己不好的人,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人呢?记仇?报复?这些都是胸怀狭窄的表现.我们要学习闵子骞以德报怨的高尚品格.如果我们也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像闵子骞那样感动后妈,赢得别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