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重点归纳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2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重点归纳笔记.pdf(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重点归纳笔记 单选题 1、下图中和为小鼠膀胱上皮细胞中的溶酶体,为初级溶酶体,尚未参与细胞内的消化过程;为次级溶酶体,正在参与细胞内的消化过程。和中的 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高 100 倍以上。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和均有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膜结构 B和均能合成并储存多种酸性水解酶 C中有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入侵细胞的病菌 D细胞质基质中的 H+运输进入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溶酶体为单层膜细胞器。由题意可知,为次级溶酶体,正在参与细胞内的消化过程,溶酶体可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入侵细胞的病菌。A、溶酶体为单层膜细胞器,
2、含有磷脂双分子构成的膜结构,A 正确;B、酶的化学本质大部分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由核糖体合成或转录形成,溶酶体不能合成,B 错误;2 C、为次级溶酶体,正在参与细胞内的消化过程,溶酶体可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入侵细胞的病菌,C 正确;D、和中的 H+浓度比细胞质基质高 100 倍以上,说明细胞质基质进入的为逆浓度梯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D 正确。故选 B。2、新型冠状病毒(RNA 病毒)可使人类患上肺炎,该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进入宿主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毒能在人体呼吸道中大量繁殖 B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核糖核酸 C病毒通过受体经
3、主动转运进入宿主 D刺突蛋白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中合成 答案:D 解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该病毒不能在人体呼吸道中大量繁殖,A 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是 RNA 病毒,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B 错误;C、病毒通过受体经胞吞的方式转运进入宿主,C 错误;D、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因此刺突蛋白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中合成,D 正确。故选 D。3、下图甲是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
4、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某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3 A从图甲可见 250 mmolL-1NaCl 溶液不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 B图乙中 10min 内植物细胞体积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 C图乙中 a 点细胞失水量最大,此时细胞吸水能力最小 D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 300 mmolL-1NaCl 溶液中可能死亡 答案:D 解析:甲图中随着 NaCl 溶液浓度的增加,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越来越小,当 NaCl 溶液浓度低于100mmolL-1,红细胞会吸水涨破
5、;当 NaCl 溶液浓度等于 150mmolL-1,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是 1,该溶液浓度与细胞内液浓度的渗透压相等。乙图中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细胞失水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还能表现吸水。A、从图甲可知,250mmolL-1NaCl 溶液时,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o)小于 1,说明细胞失水了,会影响人红细胞的代谢,A 错误;B、图乙中 10min 内植物细胞失水量先变大后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先变小后变大,但植物细胞外面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伸缩性很小,所以植物细胞体积几乎不变,B 错误;C、据乙图可知,在 a 点时,细胞失水量达到最大,此时
6、细胞吸水能力最强,C 错误;D、若人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 300mmolL-1NaCl 溶液中,细胞会过度失水,可能导致细胞死亡,D 正确。故选 D。4 4、下列关于“观察叶绿体”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制片时叶片应保持干燥 B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的靠近根部的深绿色叶片制作成装片 C髙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黑藻细胞内的叶绿体具有双层膜 D黑藻叶片也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 答案:D 解析: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A、制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A
7、错误;B、应选择黑藻新鲜枝上一片幼嫩的小叶制作成装片,B 错误;C、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需要在电镜下观察,C 错误;D、黑藻叶片由于含有叶绿体,原生质体呈绿色,也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D 正确。故选 D。5、参与 Ca2+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 ATP 水解的酶,称为 Ca2+泵。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Ca2+通过 Ca2+泵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 B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 Ca2+泵跨膜运输 Ca2+的速率 CCa2+载体蛋白磷酸化不会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DCa2+泵除了转运 Ca2+外,还可以转运水和 H+答案:
8、B 解析:5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Ca2+泵协助 Ca2+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a2+泵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载体蛋白和ATP 水解酶的双重功能。A、Ca2+通过 Ca2+泵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A 错误;B、Ca2+泵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 Ca2+泵跨膜运输 Ca2+的速率,B 正确;C、被活化的 Ca2+泵水解 ATP,ATP 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使载体蛋白磷酸化,后者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活性也被改变,C 错误;D、Ca2+泵只专一转运 Ca2+,D 错误。故选 B。多选题 6、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 a、
9、b、c 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 类型中 Y 离子运输所需的能量来自 X 离子的运输过程 B肌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是通过 b 类型进行的 C水绵、叶肉细胞、萤火虫发光器细胞内均可发生 c 类型 D温度、酸碱度、氧气浓度均会影响 abc 三种类型的运输速率 答案:AB 解析:题图分析:Y 物质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一侧运输,应属于主动运输,此时的能量应来源于 X 物质,因此可以确6 定 a 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 方式是正常方式的主动运输;c 方式中的主动运输需要光能驱动。A、由分析可知,a 类型中 Y 离子主动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于 X 离子的转运过程,A 正确;B、肌细
10、胞吸收氨基酸分子是通过 b 类型主动转运的,B 正确;C、水绵、叶肉细胞细胞内有光合色素均可利用光能,发生 c 类型,而荧火虫发光器细胞没有光合色素不能利用光能,不能发生 c 过程,C 错误;D、温度、酸碱度均会影响 abc 三种类型的运输速率,而氧气浓度只影响 b 过程,D 错误。故选 AB。7、肌细胞中 Ca2+储存在肌细胞特殊内质网肌浆网中。肌细胞膜特定电位变化引起肌浆网上钙离子通道打开,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质,引起肌肉收缩后,肌浆网膜上的 Ca2+载体蛋白将细胞质中的 Ca2+逆浓度运回肌浆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质的方式不属于协助扩散 BCa2+载体以主动
11、运输方式将细胞质中的 Ca2+运回肌浆网 C肌细胞中钙离子进出肌浆网的过程体现肌浆网膜的流动性 DCa2+载体蛋白在运输钙离子的过程中会发生空间结构的变化 答案:BD 解析:1)、协助扩散:借助转运蛋白的扩散方式。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消耗能量,需要有载体蛋白。3)、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相结合。A、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进入细胞质不需要消耗能量,该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的方式,A 错误;7 B、由题
12、意可知,引起肌肉收缩后,肌浆网膜上的 Ca2+ATP 酶可以水解 ATP 释放能量,并驱动载体将 Ca2+逆浓度运回肌浆网,需要消耗 ATP,该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 正确;C、肌细胞中钙离子进出肌浆网的过程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体现肌浆网膜的选择透过性,C 错误;D、Ca2+ATP 酶在运输钙离子的过程中具有 ATP 水解酶和载体蛋白的作用,通过空间结构改变完成 Ca2+运输,D 正确。故选 BD。8、如图为常见的两套渗透装置,图中 S1为 03 molL-1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S3为 03 molL-1的葡萄糖溶液;已知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但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两装置半透膜面积相同,初
13、始时液面高度一致,A 装置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刚开始时,装置 A 和装置 B 中水分子从 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率不同 B装置 B 的现象是 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 S3和 S2溶液液面持平 C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开始下降 D若不加入酶,装置 A、B 达到渗透平衡时,S1溶液浓度小于 S3溶液浓度 答案:AD 解析:题意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溶质浓度低的溶液向溶质浓度高的溶液的转移现象。图 A 中 S1为0.3mol/L 的蔗糖溶液、S2为蒸馏水,所以漏斗内液面上升。图 B 中 S2为蒸馏水、S3为 0.3mol/L 葡萄
14、糖溶液,而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右侧液面先上升,后下降。8 A、根据渗透作用的原理,实验刚刚开始时,由于装置 A 和装置 B 中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差分别相同,所以水分子从 S2侧进入另一侧的速度一样,A 错误;B、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所以装置 B 的现象是 S3溶液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最终 S3和 S2溶液液面持平,B正确;C、装置 A 因渗透作用,水分子进入漏斗使液面上升,加酶后,漏斗中溶液浓度继续增大,液面会继续上升,但是由于蔗糖被蔗糖酶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所以漏斗内溶液浓度减小,而烧杯中溶液浓度增大,故漏斗中液面开始下降,C 正确;D、装置 A 达到渗透平衡后,由于漏斗中溶液存在重力势能,所以 S1溶液浓度仍大于 S2溶液浓度,装置 B 中由于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最后两侧的葡萄糖溶液浓度相等,由于装置 A 中漏斗内的蔗糖不可能进入到烧杯中,所以最后漏斗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U”型管两侧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即 S1溶液浓度大于 S3溶液浓度,D 错误。故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