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g693-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jg693-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Verification Regulation of Alarmer Detectors of Combustible Gas 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 2011 年 6 月 14 日批准,并自 2011 年 12 月 14 日起施行。归 口 单 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济南市计量检定所 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用公司 参加起草单位: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安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本规程委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规程主要起草入:谌永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利民(济南市计量检定所)郭
2、 波(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岳宗龙(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用公司)参加起草入:刘 卓(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孔小平(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拥军(安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目 录 引言()1 范围(1)2 概述(1)3 计量性能要求(1)4通用技术要求(1)外观及结构(1)标志和标识(1)通电检查(1)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检查(1)绝缘电阻(2)5 计量器具控制(2)检定条件(2)检定项目(3)检定方法(3)检定结果的处理(5)检定周期(5)附录A 检定记录格式(6)附录 B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7)附录 C 常见可燃性气体爆炸限(10)引 言 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
3、报警器是依据 JJF10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l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的规定,对 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和 JJG940-1998催化燃烧氢气检测仪两规程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规程代替 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和 JJG940-1998催化燃烧氢气检测仪两规程。与 JJG693-2004 和 JJG940-1998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扩大了被检的量程范围。包括的量程范围有:100%LEL(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低浓度(/(mol/mol)和高浓度(100%体积分数);删除了原规程
4、中“其他结构或用途的仪器可参照本规程进行校准”的内容;修订了量程漂移指标,从原量程的5%FS,调整为3%FS(见表 1);将原规程中外观及通电检查一项,修改为外观及结构、标志和标识、通电检查等三项(见,;增加了报警动作值检查项目,删除了原规程报警误差检定项目(见;具体明确了气体标准物质的种类。气体标准物质的包含因子,由原来的k=3 修改为k2(见);去掉了原规程附录B 中的“标准物质溯源要求”。将标准气体稀释装置列入正文(见);示值误差检定方法中增加了对流量控制的要求,删除了原规程中附录A“流量要求”(见);修改了检定结果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修改后的内页格式使用户很清楚的知道被检仪器不同
5、点的具体指标。JJG693-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JG693-2004;JJG693-1990。JJG940-199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JG940-1998。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非矿井作业环境中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包括可燃气体检测仪,以下简称“仪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2 概述 仪器的检测原理主要有催化燃烧型、红外线吸收型、热导型等。采样方式有扩散式和吸入式。仪器主要由检测元件、放大电路、报警系统、显示器等组成,用于监测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3 计量性能要求 计量性能要求见表 1。表 1 计量性能要求 项目 要求 示值误差 5
6、FS 重复性 2 响应时间 扩散式 60s 吸入式 30s 漂移 零点漂移 3FS 量程漂移 2FS 注:“FS”表示仪器的满量程,下同。4 通用技术要求 外观及结构 仪器不应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外观损伤。新制造的仪器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漆色镀层均匀,无剥落锈蚀现象。仪器连接可靠,各旋钮或按键应能正常操作和控制。标志和标识 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称、出厂时间、编号、防爆标志及编号和国产仪器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等应齐全、清楚。通电检查 仪器通电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显示部分应清晰、完整。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检查 仪器的声光报警应正常。绝缘电阻 对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
7、M。5 计量器具控制 仪器的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检定条件 检定环境条件 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5%;通风良好,无干扰被测气体。检定用设备 气体标准物质 采用与仪器所测气体种类相同的气体标准物质,如氢、乙炔、甲烷、异丁烷、丙烷、苯、甲醇、乙醇等。若仪器未注明所测气体种类,可以采用异丁烷或者丙烷气体标准物质。标准气体的浓度约为满量程的 10%,40%,60%及大于报警设定点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气体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 2(k2)。也可采用标准气体稀释装置稀释高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稀释装置的流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重复性应不大于%。气体标准物质的浓度单位在使用时
8、应换算成与被检仪器的表示单位一致。流量控制器 流量控制器由检定用流量计和旁通流量计组成,如图 1 所示,流量范围应不小于 500 mL/min,流量计的准确度级别不低于 4 级。图 1 流量控制器 零点气体 清洁空气或氮气(氮气纯度不低于%)。秒表 分度值不大于 s。减压阀和气路 使用与气体标准物质钢瓶配套的减压阀和不影响气体浓度的管路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等。标定罩 扩散式仪器应有专用标定罩。放空 气体标准物质 旁通流量计 被检仪器 流量控制器 流量计 流量控制器入口 绝缘电阻表 输出电压 500 V,准确度级别 10 级。检定项目 检定项目见表 2。表 2 检定项目一览表 检定项目 首次检定
9、 后续检定 使用中检查 外观及结构+标志和标识+通电检查+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的检查+绝缘电阻+示值误差+响应时间+重复性+漂移+注:1“+”为需要检定项目;“”为不需要检定项目。2 经安装及维修后对仪器计量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其后续检定按首次检定要求进行。检定方法 外观及结构 用目察、手感按要求进行。标志和标识 用目察按要求进行。通电检查 用目察、手感按要求进行。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的检查 通入大于报警设定点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使仪器出现报警动作,观察仪器声光报警是否正常,并记录仪器报警时的示值。重复测量 3 次,3 次的算术平均值为仪器的报警动作值。绝缘电阻 仪器不连接供电电源,但接通仪器电
10、源开关。将绝缘电阻表的一个接线端接到电源插头的相、中联线上,另一接线端接到仪器的接地端上,施加500V 直流电压持续 5s,用绝缘电阻表测量仪器的绝缘电阻值。示值误差 仪器通电预热稳定后,按照图 1 所示连接气路。根据被检仪器的采样方式使用流量控制器,控制被检仪器所需要的流量。检定扩散式仪器时,流量的大小依据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流量。检定吸入式仪器时,一定要保证流量控制器的旁通流量计有气体放出。按照上述通气方法,分别通入零点气体和浓度约为满量程 60%的气体标准物质,调整仪器的零点和示值。然后分别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 10%,40%,60%的气体标准物质,记录仪器稳定示值。每点重复测量 3 次。按式
11、(1)计算每点C,取绝对值最大的C为示值误差。对多量程的仪器,根据仪器量程选用相应的气体标准物质。%1000RCCC (1)式中:C仪器示值的算术平均值;C0通入仪器气体标准物质的浓度值;R仪器满量程。重复性 仪器预热稳定后,通入约为满量程 40%的气体标准物质,记录仪器稳定示值Ci,撤去气体标准物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上述操作6 次。按式(2)计算的相对标准偏差为重复性:%1005)(1612iirCCCs (2)式中:sr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C6 次测量的平均值;Ci第i次的示值。响应时间 通入零点气体调整仪器零点后,再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 40%的气体标准物质,读取稳定示值,停止通气,让
12、仪器回到零点。再通入上述气体标准物质,同时启动秒表,待示值升至上述稳定值的 90%时,停止秒表,记下秒表显示的时间。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复测量 3 次,3 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仪器的响应时间。漂移 仪器的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通入零点气至仪器示值稳定后(对指针式的仪器应将示值调到满量程 5%处),记录仪器显示值 Z0,然后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 60%的气体标准物质,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仪器示值 S0,撤去标准气体。便携式仪器连续运行 1 h,每间隔 10 min 重复上述步骤一次,固定式仪器连续运行 6 h,每间隔 l h 重复上述步骤一次;同时记录仪器显示值 Zi及 Si(i1,2,3,4
13、,5,6)。按式(3)计算零点漂移。%1000RZZZii (3)取绝对值最大的Zi,作为仪器的零点漂移。按式(4)计算量程漂移:%100)()(00RZSZSSiii (4)取绝对值最大的Si为仪器的量程漂移。检定结果的处理 按本规程要求检定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检定周期 仪器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 年。对仪器测量数据有怀疑、仪器更换了主要部件或修理后应及时送检。附录 A 检定记录格式 检定日期:年 月 日 温度 湿度%压力 kPa 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量程:送检单位:制造厂:检定依据:检定用标准和装置:检定地点:检定员:核验
14、员:一、外观及结构:二、标志和标识:三、通电检查:四、绝缘电阻:五、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 报警功能 实测报警值 报警动作值 六、示值误差及响应时间 标气浓度 仪器示值 响应时间/s 1 2 3 平均值 示值误差 1 2 3 t 七、重复性 标准值 示值 1 示值 2 示值 3 示值 4 示值 5 示值 6 平均值 重复性 八、漂移 时间 0 1h(10min)2h(20min)3h(30min)4h(40min)5h(50min)6h(60min)Z S 零点示值 量程示值 结论:附录 B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 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第 2 页 证书编号 XXXXXXXXXX 检
15、定机构授权说明 检定环境条件及地点 温 度 地点 相对湿度 其他 检定使用的计量(基)标准装置 名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计量(基)标准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检定使用的标准器 名称 测量范围 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 最大允许误差 检定校准 证书编号 有效期至 检定证书第3 页 证书编号:XXXXXXXXXX 检 定 结 果 检定项目 技术要求 检定结果 结果判定 1外观及结构 2标志和标识 3通电检查 4绝缘电阻 20 M 5示值误差 5FS 标准值 平均值 示值误差 6重复性 2 7响应时间 扩散式60 s 吸人式30 s 8报警功能报警动作值 声光报警应正常 9零点漂移
16、 3FS 10量程漂移 5FS 以下空白 第页 共页 检定结果通知书第3 页 证书编号:XXXXX 一 XXXXX 检 定 结 果 检定项目 技术要求 检定结果 结果判定 1外观及结构 2标志和标识 3通电检查 4绝缘电阻 20 M 5示值误差 5FS 标准值 平均值 示值误差 6重复性 2 7响应时间 扩散式60 s 吸人式30 s 8报警功能报警动作值 声光报警应正常 9零点漂移 3FS 10量程漂移 5FS 检定结果不合格项为:以下空白 第页 共页 附录 C 常见可燃性气体爆炸限 序号 名称 化学式 在空气中爆炸限(体积分数)/序号 名称 化学式 在空气中爆炸限(体积分数)/下限 上限
17、下限 上限 1 乙烷 C2H6 63 乙氧基乙醇 C2H5OCH2CH2OH 2 乙醇 C2H5OH 19 64 乙酸乙酯 CH3COOC2H5 3 乙烯 C2H4 32 65 丙烯酸乙酯 CH2CHCO2C2H5 1.7 13 4 氢 H2 75 66 苯乙烷 C6H5C2H5 5 甲烷 CH4 15 67 环氧乙烷 CH2CH2O 100 6 甲醇 CH3OH 44 68 乙硫醇 C2H6S 18 7 乙炔 C2H2 100 69 乙基甲基醚 C2H5OCH3 8 丙醇 C3H7OH 70 乙基甲基酮 C2H5COCH3 9 丙烷 C3H8 71 乙胺 C2H7N 10 丙烯 C3H6 7
18、2 轻油 6 11 甲苯 C6H5CH3 7 73 煤油 5 12 二甲苯 C6H4(CH3)2 74 松节油 13 二氯乙烷 C2H4Cl2 16 75 硝基苯 C6H5NO2 14 二氯乙烯 C2H2Cl2 15 76 硝基甲烷 CH3NO2 63 15 二氯丙烷 C2H6Cl2 77 苯酚 C6H5OH 16 乙醚 C2H5OC2H5 36 78 苯乙烯 C6H5CHCH2 17 二甲醚 CH3OCH3 79 乙苯 C6H5C2H5 78 18 乙醛 CH3COH 57 80 甲酸乙酯 HCOOC2H5 19 乙酸 CH3COOH 17 81 对二恶烷 C4H8O2 22 20 丙酮 C
19、H3COCH3 13 82 异丁烷 i-C4H10 21 乙酰丙酮(CH3CO)2CH2 83 萘 C10H8 22 乙酰氯 CH3COCl 19 84 壬烷 CH3(CH2)7CH3 23 丙烯氰 CH2CHCN 28 85 壬醇 CH3(CH2)7CH2OH 24 烯丙基氯 CH2CHCH2Cl 86 仲醛(C2H4O)3 25 甲基乙炔 CH2CCH 87 戊烷 C5H12 26 乙酸戊酯 CH3CO2C5H11 88 戊醇 C5H11OH 27 苯胺 C6H5NH2 11 89 丙胺 C3H7NH2 28 苯 C6H6 8 90 丙基甲基酮 C3H7COCH3 29 苯甲酸 C6H5C
20、HO 9l 吡啶 C5H5N 30 苄基氯 C6H5CH2Cl 92 四氢呋喃 C4H8O 31 漠丁烷 C3H7CH2Br 93 四清糠醛 C4H7OCH2OH 32 漠乙烷 CH3CH2Br 94 三乙胺(C2H5)3N 8 33 丁二烯 CH2CHCHCH2 95 三甲胺(CH3)3N 34 丁烷 C4H10 96 三氧杂环己烷(CH2O)3 29 35 丁醇 C4H9OH 97 己烷 C6H14 36 丁烯 C4H8 98 己醇 C6H13OH 37 丁醛 C3H3CHO 99 庚烷 CH3(CH2)3CH3 38 丁酸丁酯 C3H3COOC4H9 100 甲氧乙醇 CH3OC2H4O
21、H 14 39 丁基甲基酮 C4H9COCH3 8 101 乙酸甲酯 CH3CO2CH3 16 40 二硫化碳 CS2 60 102 丙烯酸甲酯 CH3CHCO2CH3 25 41 氯苯 C6H5Cl 11 103 甲胺 CH3NH2 42 氯丁烷 C3H7CH2Cl l.8 104 甲基环乙烷 CH3C6H11 43 氯乙烷 CH3CH2Cl 105 甲酸甲酯 HCO2CH3 5 23 44 氯乙烯 CH2CHCl 31 106 乙腈 C2H3N 45 氯代甲烷 CH3Cl 107 乙酸酐 C2H6O3 46 2-氯丙烷 CH3CHClCH3 108(正)葵烷 C10H22 47 甲(苯)酚
22、 C6H5OH 109 丙醛 C3H6O 17 48 环丁烷 CH2CH2CH2CH2 110 丙烯醛 C3H4O 31 49 环己烷 CH2(CH2)4CH2 111 甲醚 C2H6O 18 50 环己醇 CH2(CH2)3CHOHCH2 112 甲硫醇 CH4S 51 环已酮 CH2(CH2)3COCH3 113 甲基亚枫 C2H6O2 52 环丙烷 CH2CH2CH2 114 异丙醇 C3H8O 53 萘烷 C10H18 115 异丁醇 C4H10O 54 环己烯 CH2(CH2)2CHCHCH3 116 异丙醚 C4H14O 21 55 双丙酮醇(CH3)2COHCH2COCH3 117 异丙胺 C3H9N 56 二丁醚 C4H9OC4H9 118(正)辛烷 C8H18 57 二氯(代)苯 C6H4Cl2 119 肼 N2H4 100 58 二乙基氨(C2H5)2NH 120 硫化羰 COS 12 29 59 二甲胺(CH3)2NH 121 氯丙烷 C3H7Cl 60 二甲苯胺(CH3)2C6H3NH2 7 122 3-氯丙烯 C3H5Cl 61 二氧杂环己烷(CH2)2O2 123 溴甲烷 CH3Br 10 16 62 环氧丙烷 OCH2CH2CH2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