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龙抬头的习俗.pdf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0695274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二龙抬头的习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二二龙抬头的习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二龙抬头的习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二龙抬头的习俗.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 中国远古对龙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续下来,把龙视为管雨水的动物神越来越明确,所以左传桓公五年说:“龙现而雩”,是说惊蛰以后龙就要出现了,这时要举行祈求降雨的祭祀.战国时的地理、神话着作山海经中也说,应龙居处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烛龙“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也就是经常招来风雨.由于想象中的龙能腾云驾雾,于是迷信龙能给人带来祥瑞,来到人间便可以化身为帝王天子,以致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直接借助龙的形象举行求雨活动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书中提到舞龙求雨的活动.在汉代画像石上也刻有“戏龙”的舞蹈场面.这些都可以看作后世耍龙灯的滥觞.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

2、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

3、“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二月二龙抬头”的民俗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4、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为什么

5、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死虫子,这是一种讲求卫生的理念.在北方,如河北、山东、陕西等地还有吃炒豆的做法用来驱虫.人们将黄豆浸在盐水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锅中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此惊动虫蝎,将之驱赶.至于有的文章提到北京有“二月二接姑奶奶”等民俗,这里就不用赘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食俗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

6、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传说.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

7、,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时,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俗,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黄豆的.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

8、另据宋代的“仇池笔记”记录的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猪头还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步骤,历经十多个小时的烹饪,才能端上餐桌.“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古代的餐饮历史,真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验.二月二龙抬头作为古代民俗的一种节日,如今已经基本上从中国人的现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一些文化内涵,例如古人对龙的崇拜、“龙抬头”在古天文学上的唯物解释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价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