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际经济学》答案.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80688501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国际经济学》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国际经济学》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国际经济学》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国际经济学》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简述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周期理论.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生命周期模型是对静态 HO 模型的动态扩展。1,技术差距模型:技术领先国家引入技术创新后,研究成功新产品,凭着技术领先,该国向国外出口这种新产品,然而当外国渐渐熟悉并通过技术合作、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等途径掌握了这些高新技术,就能模仿生产这些产品,从而减少进口,并且最终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反而向技术领先国出口该产品,到此,技术领先国的创新利润完全消失,但它不断地引入更新的产品和工艺流程,又制造出新的一轮的技术差距,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下去。2,产品周期理论 1)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该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

2、将产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和成熟期。2)基本内容:第一阶段,初始期:产品技术未成形,研发费用占较大比重,少数发达国家(创新国)由于具有充足资本和高新科技,具备比较优势。该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它发达国家之间;第二阶段,成长期:技术已确定,被普遍采用,研发成本密集型转化为资本密集型,发达国家拥有这一优势,该阶段产品由发生在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第三阶段,成熟期:产品实现标准化,原材料和劳动工资是重要成本,发展中国家具备此优势,产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产品周期理论的国际贸易演变 2,简要论述重叠需求论的假设条件和主要观点.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重叠需求理论

3、,从需求方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工业产品的贸易问题 一、假设条件 1.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奢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就越偏好必需品;2。假设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两国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二、主要观点:1,如果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越容易发生贸易。2,如果两国收入不断提高,重叠需求的范围上移贸易扩大,新的商品进入贸易。3,在关税同盟理论中,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是什

4、么含义?关税同盟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成员国在互相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关税同盟在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同时,也减少了区域内成员国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因此,它对国际贸易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贸易上的影响可进一步区分为贸易创造效应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1,贸易创造: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2,贸易转移: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贸易创造与

5、贸易转移效应的图示分析讨论:1、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 关税 t-B、C 的产品价格分别为 PB+t、PC+t A 只会从 C 进口 A 国国内价格为 PC+t,国内生产为 Q1,国内消费为 Q2,从 C 国进口为 Q1Q2。2、A 与 B 组成关税同盟后,共同关税假设仍为 t B 价格为 PB,C 价格为PC+t PB PC+t-A只从 B 进口 国国内价格为 PB+t,国内生产为 Q3,国内消费为 Q4,从 C 国进口为 Q3Q4.贸易创造:贸易规模的扩大 1,生产效应:Q3Q1 是A 生产被 B 生产替代的部分 2,消费效应:Q2Q4 是 A 消费的净增部分贸易创造=Q3Q1+Q2Q4

6、贸易转移:贸易转移=Q1Q2,原来 A 从 C 国进口 Q1Q2,关税同盟后转移到从 B 国进口。福利效应:消费者剩余:a+b+c+d 生产者剩余:a 税收损失:(c+e)从 C 国,Q1Q2 t 净福利:b+de 4,简述关税壁垒对小国开放经济和大国开放经济的影响。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海关法和海关税法,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赋.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征收关税将产生一系列的经济效应。它将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包括一系列效应:价格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税收效应、贸易条件效应(对大国来说)、净福利效应等。1,小国情况:讨论:价格效应:自由

7、贸易时,世界价格(均衡时的国内价格)为 Pw,征税 t后,国内价格上升为 Pt。国内价格调整不对世界价格造成影响。生产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 a;消费效应:消费者剩余减少 a+b+c+d 贸易效应:进口减少 Q1Q3+Q4Q2;税收效应:关税收入为 c;净福利效应:a(a+b+c+d)+c=-(b+d)0,福利下降。其中 b 为生产扭曲,d 为消费扭曲。2,大国情况:价格效应:征收关税会降低世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 Pw 降为 Pw。贸易条件效应:征税前 Q3Q4 的进口价格为 EFQ3Q4,征税后为 HIQ3Q4,征税国贸易条件改善,收益 e;净福利效应:a-(a+b+c+d)+(c+e)=

8、e(b+d).净效应不确定。5,什么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的效应如何?出口补贴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补贴.间接补助是政府向选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的优惠。主要目的是以低于实际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产品,提供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扩大商品的出口。出口补贴对国内经济有两种效应,一是贸易条件效应,即出口补贴可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价格降低,因此不利于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出口扩大效应,即出口产品价格下跌,可刺激出口增加。讨论:补贴 s 后,企业以高于成本价生产,国内不享受补贴,价格 ps,国内需求减少,出口降价销售,出口

9、价格至pw。消费者剩余:-(a+b)生产者剩余:a+b+c 政府补贴:Q3Q4s,-(d+b+c+e)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补贴=(a+b+c)-(a+b)-(b+c+d+e)=(b+d+e)dD=dR 即,扩大信贷,dD 增长,国际储备要减少,dR 减少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为维持汇率,收缩国内信用.国际收支失衡可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以适应货币需求这一过程加以恢复;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逆差外汇供给小于需求外汇升值,本币贬值本币需求增加,直到与供给均衡。货币贬值国际收支时候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

10、来自动调整.5,论述冲销政策的含义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冲销干预,是指中央银行在进行外汇买卖的同时,又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对国内市场进行反向操作,达到本币供应量不变目的.它是政府管理汇率的重要政策之一,也称冲销政策。冲销政策的方法:1,增发央行票据;2,减少央行给商业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3,提高准备率以降低基础货币乘数;4,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上述四种方式直接影响货币供给量,理论上都可以抵消外汇占款对货币供给量产生的膨胀效应.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发达国家经过长期实践确认,非冲销干预符合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持续性;而冲销式干预虽然不具有长期持续的效果,但对市场交易的不稳定或突发性

11、原因产生的外汇市场混乱,具有缩小波动幅度的效果。所以从短期看,冲销式干预是有必要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经常采用冲销政策.但从长期看,无论哪一种冲销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作,因而给经济增长带来一定负效应.6,论述贸易保护的理由.最佳关税论,(税率 t 使得福利水平最高)贸易条件论,在大国的情形下,关税可以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这意味着关税可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即贸易保护可以获得超过自有贸易的利益。(参见关税)幼稚产业论则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保护那么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的观点,但这种保护职能一种暂时性的,判定幼稚产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参见

12、幼稚产业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是将贸易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把贸易政策作为实现总需求政策目标的一种选择。一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内有效需求可能不足,于是,在开放条件下,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是一国总需求政策中的一部分。另外,这不是一个长期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针对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提出的。特征是政府干预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和环境,以提高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使得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或租金。7,论述国际收支失衡调节的货币方法、乘数方法和吸收方法。1,乘数方法:乘数理论的核心是考察收入变动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Y=(C+cY)

13、+I+G+X (M+mY)Y=(1/(1 c+m)(C+I+G+X-M)(1)设 1-c=s,为边际储蓄倾向(1)dY/dX=1/(s+m),此为开放经济乘数或外贸乘数(1)dY/dG=1/(s+m),此为支出乘数 dY为总收入变量 dG为政府支出变量 s为边际储蓄倾向 m为边际进口倾向 讨论:当政府投资增加,dG 增加国民收入伴随了乘数增加-进口增加,出口不变CA 降低 当国际收支顺差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来抵消顺差,提高国民收入 当国际收支逆差时,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出口来增加国民收入,并消除逆差。2,吸收分析方法。吸收分析方法是指只有当一国商品、劳务的产出的增加超过其吸收能力的增加时,

14、该国的国际收支才能得以改善。这一分析方法实际上就是凯恩斯乘数理论与弹性分析法的综合,它的理论基础源于凯恩斯的收入-支出决定理论。假设贸易差额可以表示成一国的国民收入与其吸收之间的差额,即:CA=XM=Y-A (16。19),对等式两边微分,得到:d(CA)=dYdA(16.20),如果两种效应之和等于货币贬值对吸收的净影响效应,即:dA=adY+dA (16.21),将(16.21)代入(16。20),可得:dCA=(1-a)dY-dA 1)货币贬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dY 增加的条件):货币贬值,国名收入提高,dY0,若 a dD=dR 即,扩大信贷,dD 增长,国际储备要减少,dR 减少 在

15、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为维持汇率,收缩国内信用。国际收支失衡可通过货币供给的自动调整以适应货币需求这一过程加以恢复;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内货币增加-物价上涨-出口减少-收支恶化,逆差外汇供给小于需求外汇升值,本币贬值本币需求增加,直到与供给均衡。货币贬值国际收支时候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来自动调整。8,论述汇率决定理论的货币分析方法(弹性价格和汇率决定、粘性价格和汇率决定)。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方法是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中资产市场分析方法的一个分支。能较好地解释汇率易变性或波动.特征:1,理性预期是决定汇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投资者对于某一变量未来值的主观预期,等于当前所

16、有信息为条件的数学期望值。2,资产市场的均衡状态为资产供给与需求存量相等。资产的流动性只反映了资产市场供求的暂时不平衡.3,汇率作为一个货币现象,也会受到实际(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但这一影响必须通过需求的变化才能实现。4,汇率被视为资产价格,它的波动具有同股票和债券价格变动相同的特征。5,资本具有充分的流动性,不存在资本管制和其他跨国流动的限制.货币分析法有两种分析模型,价格弹性模型和黏性价格模型。1,弹性模型 假设两国的货币需求函数假设如下所示:两国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根据购买力平价公式,可得到汇率水平一个新的表达形式:如果本国相对外国的货币供给增长超过了本国相对外国的实际

17、收入增长,那么本国货币将贬值;反之本国货币升值。如果两国货币增长和收入增长比率相同.缺陷:一是购买力平价不一定有效;二是货币需求函数难以反映实际货币需求变化。2,黏性价格:黏性价格与汇率超调。黏性价格以弹性价格货币模型为基础,继承了其长期性的特征,即假定购买力平价长期有效.但在分析汇率的短期波动上,黏性价格货币模型则放弃了前一模型中有关价格灵活变动的假设,而是采用了凯恩斯主义黏性价格的假定。认为在短期内,由于不同市场存在不同的调整速度,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并不是同时达到均衡的,资本市场调整取决于商品市场的调整,使汇率出现超调,这便是短期内汇率容易出现波动的原因,从而弥补了弹性价格模型缺乏短期分析

18、的不足。黏性价格货币模型强调资产市场在短期汇率决定中的作用,而商品市场只有在长期情况对汇率产生实质的影响.kPYMd*YPkMddsMM*dsMM YYkkMMPPess*9,论述配额、出口补贴、倾销等非关税壁垒的效应是什么?还有哪些非关税壁垒?1,配额: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小国情形下的配额效应图示分析:配额的效应因实施配额国家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大小而不同。配额规定的进口量通常小于自由贸易条件下的进口量

19、,所以配额实施后进口会减少,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要上涨。如果实施配额是一个小国,那么配额只能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对世界市场价格没有影响;如果实施配额的是一个大国,那么配额不仅导致国内市场价格上涨,而且还会导致世界市场价格下跌.其净福利效益如上图,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即a(a+b+c+d)=(b+c+d)。b 和 d 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c 为配额收益。2,出口补贴(参见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直接补助是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津贴.间接补助是政府对选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出口补贴对国内经

20、济的影响:一是贸易条件效应,即出口补贴可使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价格降低,因此不利于本国贸易条件的改善;二是出口扩大效应,即出口产品下跌有刺激出口的增加。福利效应:由于本国产品出口价格下降,国外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的代价就会降低,因此出口补贴不仅有利于本国出口产品生产者,而且有利于国外的消费者.但与此同时,国内消费者要支付比国外消费者更高的价格,并且国内消费者作为纳税人,还要承担一部分政府该国内生产这的补贴。因此出口补贴损害了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出口补贴的净福利效益为负,导致本国福利水平的下降。3,倾销: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

21、的行为.确定出口商是否倾销的标准:该产品是否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倾销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为持续性倾销和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是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期限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形成持续性倾销的三个条件:(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2)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3)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掠夺性倾销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掠夺性倾销通常被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反倾销与反倾销税 反倾销税的影响.可能产生

22、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可以减少国内对低价进口品的需求;二是反倾销税可使进口品价格提高到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水平,从而保护了国内同类商品的生产者。4,其他非关税壁垒 1),自愿出口限制是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2),歧视性的公共采购是指一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3),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亦称国营贸易,是指国有企业或公营企业获得特权直接经营对外贸易,因而形成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技术标准是进口国为保证各种商品的进口质量符合一般技术要求而作出的有关规定。

23、一些国家为限制某些商品进口,常常规定一些外国难以掌握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要求,以寻找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理由。卫生检疫标准是一国对进口的动植物以及其制品、食品、化妆品等实施必要的卫生检疫,以免传染疾病或病虫害。进口国常常以不符合卫生标准为理由将外国产品拒之门外。11,论述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1,固定汇率 1)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假设Y0为未充分就业状态,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增加-LM右移至LM-新的均衡点E在 BP 线之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为维持固定利率,收缩货币,直到 LM回到 LM,此为“非消毒干预”

24、。政策无效的。“消毒干预”为,央行在外币市场抛售外币,购进本币,同时增加基础货币中国内信贷部分以抵消外汇市场对国内本币供应量的冲击.“消毒干预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即使 LM不移回 LM 处,但国际收支将出现逆差,进而导致外汇储备减少而降低国内货币供应。所以,“消毒干预只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政策仍然是无效的。2),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b)图中 BP 线表示资本流动对国内利率变化更加敏感。(a)扩张性财政政策,IS 右移到 IS-均衡点 E 转到 F,利率上涨 i1,收入上涨到 Y1F 在 BP 下方,逆差为维持固定汇率,如果是“非消毒干预,货币供应减少LM 左移至 LM-利率进一

25、步提高到 i2(b)扩张性财政政策,IS 右移到 IS-均衡点 E 转到 F,利率上涨 i1,收入上涨到 Y1F 在 BP 上方,顺差为维持固定汇率,如果是“非消毒干预”,货币供应增加-LM 右移至 LM利率降低到 i2 可见,在固定汇率制下,若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化反应比较敏感的话,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刺激就业、提高国民收入比较有效;反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限制.当 BP 水平,即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完全失效,货币扩张或者紧缩都会被资本的流动所抵消.而财政政策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IS 右移到 IS均衡点利率高于之前国际利率资本流入套利-巨额顺差-央行维持汇率,货

26、币供应增加-LM 右移至 LM 2,浮动汇率 1),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增加LM 右移至 LM-新的均衡点在 BP线之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IS 线右移汇率变化导致国际收支平衡,BP 右移与 IS 和 LM 交于新的均衡点,Y 增加,货币政策有效的。2),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a),资本对利率不敏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 IS右移至 IS新的均衡点在 BP 线之下-国际收支处于逆差状态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IS线右移到 IS-汇率变化导致国际收支平衡,BP 右移与 IS 和 LM 交于新的均衡点,Y增加,货币政策有效

27、的.(b),资本对利率敏感。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IS 右移至 IS新的均衡点在 BP 线之上国际收支处于顺差状态本币升值-出口减少-IS线左移到 IS汇率变化导致国际收支平衡,BP 左移与 IS 和 LM 交于新的均衡点,Y2较 Y1 左移,货币政策受限。资本流动的利率弹性越大,财政政策越受限.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BP 水平,财政政策失效,货币政策有效。12,论述国际资本流动的效果。投资者的对外投资行为造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国际投资,按照投资者对所投资项目的实际控制程度而被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对所投入的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控制权的投资。间接投资,

28、是指投资者不直接操纵或影响资金的实际运行过程的投资.研究方法:把国际投资看作是一种国际交换,用现在的商品去换取未来的商品。这样,便可以用我们所熟悉的相对价格原理来分析资本流动的发生机制了.模型假定 两个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甲和乙;生产一种商品 X;他们可以在两个时期(今年或明年)中选择生产和消费,如果某人选择今年生产商品,我们就说他在生产“现在商品”,反之,就说他在生产“将来商品”;每个人都拥有一定规模的有形资本,如果他增加这一资本存量,意味着他愿意放弃现在商品的生产,而增加未来商品的生产,并减少现在商品的供应。资本流动的效果 总效用水平的提高 资本流动与资本的边际产量 13,论述国际货币

29、制度以及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国际货币制度:是各国为适应国际经济交往的需要,对货币的本位、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所做出的安排、遵循的原则、建立的组织形式以及制定的规则和惯例的统称。基本内容:汇率制度的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国际金融事务的协商和组织。历史演变:国际金本位制。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各国货币间的汇率由各自货币的含金量决定、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机制;国际金块本位制。规定金币作为本位币,但在国内不流通金币,支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具有无限的法偿力、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但在需要进行国际国际支付时,可以用银行券到中央银行兑换成黄金.

30、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国内不流通黄金,只流通银行券,实行这种货币制度的国家需要将本国货币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挂钩,实行固定汇率,并在该国存放外汇和黄金作为储备金;通过自由买卖外汇维护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特点:本位制方面,美元与黄金挂钩;汇率制度,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稳定的汇率;在储备制度方面,美元取得了与黄金具有同等地位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在国际收支调整机制方面,会员国对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实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牙买加体系。汇率制度-认可了浮动汇率的合法性;储备制度-黄金非货币化,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资金融通问题-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