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80671048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专题11 诗歌鉴赏-2020年中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11 诗歌鉴赏【母题来源】2020年中考内蒙古卷【母题原题】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二月四日作宋陆游早春风力已轻柔,瓦雪消残玉满沟。飞蝶鸣鸠俱得意,东风应笑我闲愁。(注)此诗作于淳照八年(1181年),作者落职闲居家乡。1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流露出了诗人纵情自然的闲适自得之意。B诗人借轻柔之风、消残之雪、飞蝶鸣鸠描写了早春的景色。C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D第三句诗中“得意”二字,衬托出作者虽闲居在家却旷达乐观的心境。2诗的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请自选角度赏析。【答案】1B2示例一: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

2、“东风”以人的情感。在“飞蝶鸣鸠俱得意”与我的“闲愁”的对比中,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失意苦闷的情绪。示例二:运用衬托的写法。以“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试题解析】1A这首诗写于作者落职闲居家乡时,“东风应笑我闲愁”形象地写出诗人落职闲居的苦闷。理解为“纵情自然的闲适自得之意”不正确。C诗的一、二句描写早春的景色,没有“鲜明的对比”。描写春景,为下文抒发自己的失意苦闷情绪蓄势,理解为“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不正确。D第三句诗中“得意”二字,形容的是“飞蝶鸣鸠”,反衬自己落职闲居的苦闷。故选B。2本题考查赏析诗句。拟人对比的修辞方法。“飞蝶鸣鸠”“得意”,东风“笑”,

3、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飞蝶鸣鸠”和“东风”以人的情感。“飞蝶鸣鸠”“得意”与“我”“闲愁”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失意苦闷情绪。衬托的写法。春天来临,蝴蝶飞舞,斑鸠鸣唱,无限生机,而诗人因落职闲居家乡,大好的春景在诗人眼里竟是“笑”我闲愁。“飞蝶鸣鸠”的“得意”,反衬此时诗人心中的失意苦闷。【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核诗歌的内容、标题和艺术手法,内容注意结合诗句概括,手法要答出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考试方向】考查要点如下:1考查学生对诗段或诗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2考查学生对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归纳能力。3考查学生对诗句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的赏析能力。4考查学生扩充性描写的能力,再现诗歌所

4、创造的艺术境界。5考查学生在原诗基础上举一反三的领悟力及对诗中句式、修辞的仿写能力。诗词鉴赏类的考题一般放在阅读理解或积累运用部分,一般一首诗两个小题,所占分值4分左右。考试的内容以赏析诗词的内容、主题、表达技巧为主,也有适当拓展,如考查学生的模仿运用能力。总之,要做好此类题,需具备一定的鉴赏技巧和表达能力。自中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出现,对考生来讲无疑是增大了解题的难度。但无论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而在应考复习中,我们应该“舍远求近”,充分利用中考题,熟识各个常见作家的不同时期的写作风格,写作题材,以应对现有的变化。按照“精练精讲矫正”的思路训练。“精练”就是选题要典型,可以适

5、当选一些近年的中考题。“精讲”在于得法,了解考点所在,学生失分所在,对症下药。“矫正”至关重要,针对学生弱点反复操练。【得分要点】1概括内容主旨、感悟诗人情怀。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古人云“诗言志”,这里的“志”主要指诗人的情怀。诗人的情怀有直接抒发和间接抒发两种,但诗贵含蓄,所以,考思想感情绝大多数考那些耐人寻味的情怀。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

6、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在备考中应注意选用从不同角度表达不同思想感情的诗词材料,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2把握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的巧妙使用。表达技巧的鉴赏,一方面指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即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另一方面指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因为诗词的形象、感情、思想往往借助于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比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衬托对比、虚实结合

7、、托物言志等。网3理解整首诗意、体味意象意境。任何作品都会表达一定的主题或情感,而诗歌中主题或情感的表达,则大多依赖于意象、意境的营造。所谓意象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如杨柳、明月、梅花的表意物象;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其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的巧妙结合,是生活的外在景象与内在情思的统一。这类题型往往要求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和形象,体会作品的情景、意境,领悟作者的情感。4体会炼字炼句,品味语言特色。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诗是语言的艺术,“语不惊人死不休”道出了炼字炼句追求的最高境界。品味语言类试题主要包括词语的锤炼、句子的推敲、名句的领悟等,要求学生能体味诗词语言的精妙。

8、这一类问题一般不规定回答问题的角度,考生需要从语言欣赏、情感体悟、内涵探究等方面作答。这类试题命题常见的角度有: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领会诗词中某个词的表达效果、欣赏其中最有意味、最具特色的一句或一联。【母题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西归绝句(之二)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释)本诗作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作者因得罪权贵,于元和五年(810年)被贬为职位低微的江陵府(今湖北江陵,临近长江)士曹参军。书:信。“两纸京书”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1首句写诗人“损容颜”的特点,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清代王

9、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本诗第四句以景语收束全篇,其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试做简要分析。【答案】1诗人被贬江陵长达五年,心情郁闷,因而容颜憔悴。2诗人写商山开满桃花,春意盎然,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作者奉召回京时内心的喜悦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认真阅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大意,根据诗歌内容及主题,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来理解。诗人本在帝都长安任监察御史,由于得罪权贵,元和五年被贬为职位卑微的江陵府士曹参军。人世间的屈辱沉沦,长江边上的风风雨雨,使他身心交瘁,容颜憔悴。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

10、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第四句“小桃花树满商山”的意思是:商山上的桃树全开满了花。结合全诗看,诗人不进一步从正面写喜悦之情,而是以景语收住全篇。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眼,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惊喜中不禁吟出:“小桃花树满商山。”这桃花,开在山上,也开在诗人心田。至此,全诗戛然而止,画面上只留下一片花光水色。不言人的心情如何,只用彩笔点染商山妍丽春色,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在美丽春色中自然流露出诗人奉召回京时的愉快之情。【母题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谢赵惠芍药陈师道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注:惠:赠送。殿:殿尾,最后。剩欲:很想。1这首诗

11、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答案】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有才能却无人赏识的怀才不遇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郁愤情绪。2构思:前两句侧写芍药,老天独怜爱它,让它在残春之际还能够尽情地开放,后两句转而抒情,营造了一种悲伤的氛围,跌宕起伏。写法:托物言志。通过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写自己同这芍药一样,有才能却无人赏识的怀才不遇之情。语言:一个“独”字写出了芍药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体现了芍药受到大自然的偏爱,老天特别留了最后的春意给它。【解析】1这道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诗人一生刻苦努力,但政治上始终不得志。诗人通过写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表达了自己怀才不

12、遇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郁愤情绪。2这道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能力。细读全诗,构思上,前两句以欢快的基调写芍药备受老天的喜爱,后两句写花虽开得鲜艳却无人与它相配,突然转入悲伤的氛围中,跌宕起伏。写法上,本诗表面写开得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实则是诗人在说自己同这芍药一样,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语言上,“天怜独得殿残春”中通过“独”字将老天独怜爱芍药,偏心于芍药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由此分析概括即可。【点睛】谢赵惠芍药陈师道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内容:前两句侧写芍药,当春天将要迅速逝去之时,老天却独怜芍药,特意让它在春意阑珊时开放。炼字:“独”字写出了芍药的唯一性和独

13、特性,体现了老天的偏心,独独怜爱芍药。一枝剩欲簪双髻,未有人间第一人!内容:一枝鲜艳的芍药很想插在姑娘的双髻上,可惜未能找到与它相配的人间第一美女。作者将自己比作芍药,也希望像这芍药一样,被用来簪双髻,即自己很想做出贡献,但是却没有找到让自己施展才能的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透过鲜艳的芍药无人与它相配,写自己同这芍药一样,有才能却无人赏识的怀才不遇之情以及政治失意的郁愤情绪。【母题三】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望江南超然台作宋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释)苏轼任密州太守时修建超然台

14、。壕:护城河。咨嗟:叹息声。故国:故乡。1描绘上片作者“上超然台”所见之景。2下片表达了作者_、_的复杂的情感。【答案】1示例:护城河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家家屋舍笼罩在濛濛春雨中。2思念家乡 超然豁达【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中景物的描绘。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

15、,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据此分析描绘画面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思想感情的能力。下片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排遣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

16、脱苦闷的超然豁达。【母题四】赏析诗歌。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长江风扬布帆轻,西入荆门感客情。三国已亡遗旧垒,几家犹在住荒城。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选自明清诗赏析)(注释)郢(yn):春秋战国时楚国国都,此处借指朋友去的地方,即荆门。白雪:也称“阳春”“阳春白雪”,古代楚国歌曲名,也用以比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赓(n):继续。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分别从_、_两个方面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此诗尾联与李白送友人诗中的尾联所抒发的情怀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答案

17、】1历史兴亡(人文遗迹) 自然风光(山水奇丽)2答案示例:李诗借马鸣犹作别离之声,来表达惜别之情;此诗通过想象“客人”未来 生活,表达安慰期盼(鼓励、乐观、祝愿)之情。【解析】1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颔联“三国已亡遗旧垒”“三国 ”指的是魏蜀吴已经灭亡了,颈联“云边路绕巴山色,树里河流汉水声”写的是山水风光之美丽,因此这两联是从历史兴亡、自然风光来来表现荆门的特点。2本题考查诗中重点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李白的诗句“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通过写马 的嘶鸣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此去郢中应有赋,千秋白雪待君赓”这次去国都郢应该有诗词歌赋,继续会有千秋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出现。【母题五】阅读下面

18、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白 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1诗中描绘了白梅的形象,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突出了梅花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2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诗人以梅自况)、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诗人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诗歌形象的阅读理解能力。回答本题需要学生深入阅读文章,全面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章题目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首诗描写

19、的是一种植物白梅;从诗的第一句,我们可以读出梅花不畏严寒、顽强抵御风雪的坚强品质;从诗的第二句,我们可以读出它不同于一般的植物,不与它们争妍斗艳,而是甘于寂寞,在冰天雪地里傲然绽放,超凡脱俗;从诗的最后一句,我们还能读出白梅具有报春的特点,梅花开了,春天就要来了。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的阅读赏析能力。回答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全面深入地阅读,深入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不能单纯地从字面上去分析。例如,文章第二句,作者把梅花和桃树李树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梅花超凡脱俗的高雅品质。运用衬托,以“冰雪林

20、”来衬托出梅花的坚毅耐寒,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侧面表达出作者坚守自己的思想操守、不落入俗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要答出什么和什么对比,效果是什么。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要答出

21、作者借写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志趣。【母题六】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水仙子夜雨元朝 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创作此曲时,他旅居江湖,已十年不归。灯花:油灯结成花形成的余烬。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记载,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1这支曲子的题目是“夜雨”,全曲却没有一个“雨”字,作者用_两句,从侧面来写雨。2这首元曲善用数量词,请结合前三句赏析其运用的妙处。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诗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22、落灯花。”请分析本曲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答案】1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2一声一点强调滴滴细雨,敲击着无眠者的心,渲染了静夜愁思(悲凉、寂寥 亦可)的气氛。“三更”表明夜深,突出愁思难寐,心潮难平。3内容不同:时令不同:赵诗写的是黄梅时节,而本曲是秋夜;地点不同:赵诗写的是在 自己家里,而本曲写的则是客居驿馆;情境不同:赵诗写约客未至,而本曲则写诗人客居孤馆,举目无亲,只能和自己下棋来消磨时光。情感不同:赵诗诗人内心稍有着急、失落,但不乏闲逸之感;本曲表达了诗的羁旅之愁及因不得志而备受冷落的伤感。【解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句的理解。本曲写雨的句子仅“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

23、愁”两句,是从侧面来写雨,用梧叶和芭蕉在雨中的声响来写出秋雨的淅淅沥沥,渲染了一种悲凉、寂寥的氛围。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句意: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以数字入曲,连用四个相同的数词“一”,夜雨一声声打在窗外的梧桐树叶上、芭蕉上,音调和谐却单调,而羁旅之愁便在这如同打在游子心头一般的无休无止的雨点声中一点点积聚。“三更”表明夜深,突出愁思难寐,心潮难平。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从时令上来看,赵诗“黄梅时节家家雨”,是写黄梅时节,而本诗“一声梧叶一声秋”,是写秋季。从地点上来看,赵诗写自己在

24、家中等朋友到来,而本曲写客居他乡。从情境上来看,赵诗写约客不到,而本诗写客居孤馆时行为。从情感上看,赵诗写的是闲适之情,而本诗写的是旅居他乡的愁苦、伤感、落寞之情。【母题七】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苏 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注释)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夜阑:夜尽。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1下

25、面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以动衬静,通过写家童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B“归来仿佛三更”中的“仿佛”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C下片“长恨”两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D全词风格清旷,飘逸,豪放,抒发了词人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2这首词展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案】1B2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解析】1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能力。该词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刻

26、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由此可知,B“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酒后清醒归来的情态”的表述是不正确;故选B。2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词的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母题八】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鹧鸪天有客慨

27、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辛弃疾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注释)锦襜(chn)突骑:襜,战袍。指精锐的锦衣骑兵。娖(chu):整理的意思。银胡觮(l):银色或镶银的箭袋。金仆姑:箭名。戎:入侵者。1下面对词作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他晚年家居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B词的上片用“拥”字、“飞”字表动作,从旌旗、军装、兵器上加以烘托,写得有声有色,饱满有力,极富感染力。C下片的前二句今昔对照,一“追”一“叹”,包含对过往岁月的追念,对

28、经历挫折的感叹;又灵活地从上片的忆旧引出下片的叙今。D下片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由黑变白。词人借此感叹春风无情、春天易逝的惆怅之情。2试简析词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答案】1D2在词人看来,上万字的平戎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词句以最鲜明、最典型最生动的形象,表现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解析】1本题考查诗词赏析。D下片第三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感叹青春不再,韶华易逝的可惜

29、。故选D。2本题考查赏析作者感情。“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意为: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这一句以最鲜明、最典形最生动的形象,突出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立志报国,统治者却不给机会。壮志难酬,心中悲愤不言自明。平戎策,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上万字的平戎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用价值。这是一种政治现实,隐晦的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无奈与伤感。【母题九】阅读徐俯的春游湖,完成下列小题。春游湖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风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注

30、释:(蘸)zhn。(断桥)指湖水浸过桥面。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好。请做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或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2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即惊喜之情。【解析】1考查诗句中的语言。“蘸”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开得繁密程度,写出了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的惊喜心情。答效果时最好答出所表达的感情。2考查思想感情。此诗抒发了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惊喜的心情。答题时注意从分析诗句入手。比如“双飞燕子几时回”,诗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着含泥的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

31、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点睛】怎样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主旨以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紧盯诗歌的“眼睛”。题目是诗歌的“眼睛”。透过这只眼睛我们常常能窥探出诗歌的类型、题材、描写或咏叹的对象乃至诗作的主旨和作家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紧盯诗题就等同掌握了理解诗歌的钥匙提了纲挈了领。直捣诗歌的“心脏”。诗贵含蓄,但无论如何含蓄委婉到头来总要表情言志,总要把自己的感情态度借助文句表露出来,所以自古以来诗人特别注重诗中最能显现感情、诗旨的那些字眼或诗句,诗歌离不开意象。意象是诗歌的“建筑材料”,作者塑造形象、表

32、情达意都要靠意象来建构。【母题十】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东坡(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的环境特点。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清幽、寂静2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怀。【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需要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前两句的意思是:雨点纷落,把东坡洗得格外干净,月亮的光辉也变得清澈。城里的人早已离开,此处只有山野中人闲游散步。诗句是再现的意境是:僻

33、冈幽坡,一天月色,已是可人,又加以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澡雪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唯有“野人”,脱离市集、置身名利圈外而躬耕的诗人,才有余裕独享这胜境。这里从“月色清”“野人行”可看出东坡清幽、寂静的环境特点。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此处表达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对居住与躬耕的东坡描写。后两句的意思是:千万别去嫌弃这些坎坷的坡路不如城里平坦,我,就是喜欢这样拄着拐杖铿然的声音。一个“莫嫌”,一个“自爱”,那以险为乐、视险如夷的豪迈精神,都在这一反一正的强烈感情对比中凸现出来了。这“荦确坡头路”就是作者脚下坎坷的仕途。尽管政治处境险恶,生活条件困苦,苏轼仍能泰然自处,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并敢于向生活挑战,保持其不畏艰难的坚毅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