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教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教案汇总.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教案汇总 让学生参加科学活动,可为学生提供扩展其好奇心和建立基础科学理论的机会。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1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流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2、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 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
3、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
4、要划伤手指。 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流程 2.讨论 铝
5、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在易拉罐的制作流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2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流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
6、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 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 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哪些
7、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3 环境问题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资料的分析活动,第二课时完成调查讨论活动。 本课的学习活动与下两课时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
8、课的教学应与下面两课时统筹设计,进行单元备课。 活动目标 1.能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2.能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变化现象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愿意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分析结论。 活动过程: 1.教材首先用四幅图展示了人类的四个发展阶段:古人类阶段、农业文明阶段(_明)、工业文明阶段(黑色文明)和现代文明阶段(电子文明),向学生展示了不同阶段中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及环境变化的情况。教学中教师可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几个阶段绘制成动画多媒体电脑课件向学生展示。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应用中引起的生产方式和
9、生活质量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可分成四层进行:(1)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2)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分析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4)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 2.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引起环境问题的资料,在事实充分的基础上,学生才有可能分析出各种变化的原因,以及各种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才能确定科学进步是其他变化的根本。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产生了环境问题。这一基本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基本认知过程,也是学生的基本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紧
10、紧地抓住每二教学过程的目标任务,启发学生独立环境与保护活动,让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的有关变化和事物间相互作用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其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分析过程中学生思维活动的组织。在组织学生整理人类社会发展变化进程的资料的教学时,可采用教师介绍资料、个人思考整理记录表、小组汇总的方法进行。在个人活动开展前,教师可利用课件或教材插图向学生绍人类社会发展的四大阶段。主要包括: (1)科学发展的进程。火的使用铁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电的发明和电脑的问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适当补充过多,只要学生能明确几大阶段即可。 (2)科学技术的进步。包括:些内容。但注意不要材料的使用:原始的天然材料加工的天然材料人
11、造材料合成材料。生产工具的使用:石器青铜器、铁器蒸汽机的使用电器和电脑的使用。生产方式的改变:集体狩猎个体化农业生产工业化工厂生产电气化生产。 (3)人们生活质量的变化: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工业产品的出现方便了人的生活电子产品的出现使人的生活现代化。 (4)环境污染的现象:基本没有污染开荒种地破坏植被(_代)工业烟尘污染空气(黑色时代)各种污染现象同时出现。 教师在介绍以上资料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图片,用学生可接受的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对以上现象有所了解即可,教学中不要求学生记、背生疏的术语。 个人思考和记录整理: 教学中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把以上内容梳理成自己的
12、概念体系,以便整理在记录表内。记录表内的用语,不要强求规范统一,只要学生能用理解后自 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应给予肯定。 小组交流:小组交流的目的是让每个人的记录进行补充以求完整,因此不要占很长时间组织重复内容的发言。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将内容整理得清楚、准确的记录展示给全班, 以供分析讨论时使用。讨论分析变化的原因。了解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此教 环境与保护学环节中,建议教师设计如下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的分析思维活动得以完整、连贯: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的生产活动是怎样变化的?与生产工具有什么关系?与人所使用的材料有什么关系?人的生活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与人的生产活动有什么关系? 以上变化
13、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讨论后可板书:科学进步技术进步社会进步人的生活品质大提高。分析认识生产技术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作用。本环节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讨论: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环境问题?本内容教师应尽力启发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中希望学生能提出:空气的污染:生产中的烟尘、交通工具的尾气。水体的污染:生产、生活中的废水(有毒、有害)。土壤的污染:农药、化肥的施用。环境的破坏: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臭氧层的破坏、土地荒漠化、淡水缺乏、能源短缺等。 此教学内容教师应尽量启发学生将以前所接触的环境问题,归纳为几大方面的问题,不再列举具体事实。以上所列的内容学生在前几册的学
14、习中都应有所接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教材内容。 (总结):学生经前几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墓本有了正确的认识,在此 教师町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升华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系统。 学生应形成的概念系统为:科学的发展科技术的进步社会的进步 带来厂环境问题。调查寻找身边的环境问题。此教学环节町分为课上调查和课后凋查 两步进行。课上调查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教室环境、校园环境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考察和查。为后面专题研究做一定的准备。调查后要及时组织学生整理记录,并分析校园及周边环境中最主要的环境问题。课上调查的内容、过程、方法的确定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从而为学生课后调查做一个示范,因此,教学的
15、设计应尽可能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示范以指导学生的课后调查活动。 课后的调查应提示学生: (1)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如考察、调查 (2)做好调查记录或资料卡片的制作。查阅资料等。 (3)外出调查时一定要由家长陪伴,并注意安全。 (4)调查后整理调查记录或资料,准备下一课学习前的汇报。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4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大树的年轮知道自然界中的一些事情能够记录时间的长短。 2、经历一次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时间留下的各种痕迹的活动过程。 3、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事物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教学重点:会寻找时间的痕迹,知道时间的可贵。 教学难点: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事物
16、所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自己以前的照片、作品、旧衣物等,搜集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植物与动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都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不以我们人的意愿而停留,在这个世界里,是否存在一些事物能够记录自己所经历的时间呢? 揭示课题:寻找时间的痕迹 二、探究过程 1、能够记录自己生长过程的生物。 (1)请学生介绍记录时间的事物。 (2)师:刚才有同学讲到大树的年轮能够记录自己生活时间的长短。观察书本上P40页的大树年轮,你能说出这棵大树生长几年了? 2、寻找时间的痕迹。 (1)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你能不能从你周围的事物中寻找时间留下的痕迹? (2)小组讨论时间在哪些地方留
17、下了痕迹,利用学生带来的物品,全班汇报。 (3)参观学校(或教室)并记录时间在学校(或教室)留下的痕迹。 (4)交流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结。 三、板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5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 知识目标: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活动探究,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 实验器材: 分组:酒精灯、易拉罐、盛有一半水的烧杯、玻璃棒、铁架台、
18、放大镜 1组-4组砂土、5组-8组粘土、9组-12组黑土、湿抹布、小盘 演示:滴管、装有土壤溶液的锥形瓶、玻璃片、试管夹 教学过程: 1.谈话: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些手工作品,你知道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其实制作泥塑的土叫做粘土,你知道粘土有什么特点吗? 2.学生随问题依次交流: 3.教师小结:由于粘所以可塑性强,除此之外粘土还具有颗粒细、耐火度高等特点。所以人们经常利用它来制作泥塑。 一、导入 1.谈话:在每个小组的桌面上都有一些老师从不同的环境中取来的土壤,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前的土壤,根据你生活中的观察,判断一下这些土壤是从哪种环境中取来的?开
19、始吧! 2.学生汇报:哪个同学来说说你面前的土壤是老师从哪种环境中取来的? 3.教师小结:究竟这些土是从哪种环境中取来的?请看大屏幕:1-4组面前的土是老师从学校花坛里取来的;5-8组面前的土是老师从学校的(种植)园取来的;9-12组面前的土是老师从树底下取来的;这节课我们来共同研究这些土壤里都有什么。(板书:土壤里有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用眼睛观察土壤 1.谈话:你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的方法,观察你面前的土壤里有什么?看不清的话,可以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放大镜来观察,观察过程中要可别忘记填写记录单。听明白了吗?开始吧!(发记录单1) 2.学生观察: 3.学生汇报:哪个小组的同学
20、说说你们发现了土壤中有什么?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有的小组发现了土壤里有沙;有的小组发现了土壤里有黏土;还有的小组发现了土壤里有腐殖质。 (二)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 1.谈话:现在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土壤中还会有其他的物质成分吗? 2.学生猜测:你认为土壤里还有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谈话:这些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要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4.学生交流: 生1:查电脑 生2:做实验。 5.教师小结:因为有时我们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判断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要想获得正确科学的结论需要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1.谈话:为了便于观察和实验,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
21、土壤和实验材料,看一下,认识它们吗?谁来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 1.谈话:利用这些实验材料,你想怎样验证这些猜想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注意,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不要动手去操作,讨论开始。 2.学生分组商量实验方案、记录: 3.学生交流: 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想研究土壤里有什么?你们的实验方案是怎样的? 其它的猜想我们怎么来验证? 温馨提示: 1.土壤分层沉淀(dian)需要一段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先做分层沉淀的实验,把它放在一边沉淀着,再做其它实验,等其它时间做完了,沉淀也完成了,再进行观察。 2.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
22、接触加热后的实验材料,防止烫伤! 3.观察时,要及时把发现写在记录单上。 4.谈话:那用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同学们交流的都很好,老师也有几点提示请看大屏幕(投影) 1.谈话:大家听清楚了吗?那我可要考考你,做实验时先做哪个实验?为什么?做土壤分层沉淀实验时,一直不停的搅拌吗?那应该怎么样呢?还有不清楚的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想到的方法开始实验吧!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与交流: 解决难题 1.谈话: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土壤里有水、砂、黏土、水、空气。现在我们一起来验证土壤里是否含有养料、养份。 2.师边演示,边讲解:我们知
23、道养料用眼睛看是看不到的,能够看到的是一些比较大的杂质或腐殖质等,因此我们必须利用过滤装置过滤掉这些杂质,由于时间的关系,上课前,老师已经过滤好了土壤的溶液,在这。点燃酒精灯,用试管夹将玻璃片夹住,使用滴管吸出一滴溶液,滴在玻璃片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待溶液蒸发后,观察一下玻璃片会出现什么?怎么样,会做了吗?注意不要用手接触加热的玻璃片,下面请小组长到前面来取实验器材,其他组员点燃酒精灯,按照老师的方法做一做吧。 3.学生操作: 4.学生交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大家发现了吗? 5.教师小结:这层白色的污渍就是养料的一种,我们把它统称为无机盐。(板书:无机盐。)土壤里的养料不是取
24、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为了让植物生长的更好,农民伯伯会在适当的时候为土壤施肥、补充养料。 三、拓展延伸 1.谈话:通过实验和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土壤里有什么,下面让我们再通过视频了解一些关于土壤的知识。播放视频。 2.学生观察: 3.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土壤里有水、空气、腐殖质、砂、黏土、无机盐等,土壤的成分搭配的合适,土壤才能肥沃,植物生长才会更加茂盛,任何一种物质的缺失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其实关于土壤的秘密还有很多,比如说,南方的土壤与北方的土壤有什么不同,山上的土壤与平地的土壤有什么不同?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搜集有关资料,也可以采集一些不同的土壤,观察一下它们的颜色和特点,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 土壤里有什么 石子砂微生物 黏土 树叶、草根腐殖质 水 空气 养料、养分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小学教案汇总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方案创意教案合集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编案例汇总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精选方案汇编 小学科学活动方案2023最新方案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精选篇 小学科学活动策划实用篇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设计方案 幼儿大班教案设计方案精选汇总 小学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