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新城市主义_思路下的住区规划设计_以江门市北新城区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新城市主义_思路下的住区规划设计_以江门市北新城区居.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8规 划 师P L A N N E R S摘要江门市北新城区居住小区规划首先明确用地周边各种设施的布局情况,以此确定住区内合理的公共设施布局;采用“自由式、曲线型”住宅布局,形成内环交通;构建识别系统、“两轴串四景、八星聚一廷”的景观结构,以实现多样化,构建步行社区。关键词新城市主义;住区规划;多样化;步行社区Planning and Design of ResidentialDistrict under New UrbanismTake the Planning of the ResidentialDistrict of the North New City Zone ofJiangmen
2、 City for Example/Li YiAbstract The planning of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ofNorth New City Zone of Jiangmen city first makesclear the situation of the arrangement of variousfacilities around the land used,adopts the free-style and curve type residential arrangement andforms an inner ring traffic.It a
3、lso establishes theidentity system and the landscape structure of fourlandscapes stranded by two axes and eight starsgathering in one pla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iver-sity and form a walkable community.Key words New urbanism,Planning of residentialdistrict,Diversity,Walkable community“新城市主义”思路下的住
4、区规划设计以江门市北新城区居住小区规划为例李燚 文章编号 1 0 0 6-0 0 2 2(2 0 0 6)0 6-0 0 1 8-0 4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4.1 2 文献标识码 B在美国,“新城市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可以步行的社区;二是多样化。在我国,可以步行的社区已经很常见了,但是从更为宏观的层面考虑步行与多方式交通出行相结合的问题,在社区规划中还很少涉及。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多样化意味着社区应该在工作岗位、社会活动、住宅、商店等方面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与人口相关(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类型和收入等),也与土地使用相关(包括用地布局、环境景观设计和场所塑造等)。可见,
5、步行和多样化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多样化,在社区内没有可以吸引人们去观赏和体会的实物,那么人们就不会在社区中步行;反过来,如果一个社区大到步行不可及的程度,那么,在它步行可及的范围内,人口和土地的使用一定是单一的。“新城市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在我国高速发展时期也备受关注。它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后对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的一种反思和向往。我国城市并没有经过完全类似西方“郊迁”往返的过程,但是在快速发展条件下也显现出许多问题,这与2 0 世纪8 0 年代2 0 世纪9 0年代北美城市的处境也有相似之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全球化的冲击,“新城市主义”为城市提供了一种人文、自
6、然和社区平衡发展的思路,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及社区生活有借鉴作用。区域设施的多样化与场地功能的复合性多样化是新城市主义社区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同样也是人们的需求。江门市北新城区居住小区规划是在明确用地周边各种设施的布局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合理选择、配置、布置用地中的设施,实现多样化,并以多样化的设施作为载体,引导人们选择步行,或是使用自行车和公交车等更为人性化的交通工具。1.1 周边设施分布情况规划用地半径3 0 0m范围内有中加伯仁学校和艺术学院,其中中加伯仁学校为江门的高档教育学府;半径5 0 0m 范围内,西北方向有凤山郊野公园,东北方向有北新城区中心区;半径8 0 0m 范
7、围内,向东有双龙汽车站和拟建的学校,向南有拟建的居住区配套学校和商业设施;半径12 0 0m 范围内,北有学校和中心区商业娱乐办公设施,东南有医院及商业娱乐设施,西侧有警察学校;半径15 0 0m 范围内,往东北可以到达中心区市政府、广场、会展中心和中天国际商务中心,东南有大片教育用地,西北有白石凤山工业区,西侧有公安局,西南有东凤乡工业区。可见,规划用地周边设施丰富,凭借双龙大道的联系,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到达各种设施用地(图1)。1.2 住区内公共设施及其布局江门市北新城区居住小区规划设置一所1192006年第0 6期第2 2卷幼儿园,用地规模为 38 0 0m2,建筑面积为25 0 0m
8、2。幼儿园有六个班,最高为三层,被布置在规划用地东南角,正面面对南侧支路。规划结合会所设置文化活动中心和居委会,建筑面积分别为5 0 0m2和1 0 0m2。会所被布置在用地中部,与高层住宅的底层相结合。会所正对车行出入口,前有广场,后有花园和游泳池,设施齐全。规划将商铺结合城市道路进行布置,在双龙大道一侧设置两层商铺,并结合步行出入口设计一个商业广场和一条商业步行街,以增加商业氛围和购物的情趣,为小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商业配套设施和便利的服务,同时也可丰富双龙大道的景观;在用地西侧拟建道路的两侧设置一层商铺,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图2)。用地的复合性与人的需求多样化城市的用地始终是和人相关联
9、的,复合的用地构成决定了在其上活动的人的需求多样化。规划师尽可能针对不同的环境做出不同的规划设计,旨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满足不同的需求,以吸引不同的人群。2.1 住宅类型规划以8 0m21 0 0m2的中户型为主,采用 7 种户型平面的组合来平衡市场需要,其中包括三室户、二室户、一室户,跃式、错层式住宅,以及利用顶层增加使用面积的住宅。其中,三室两厅两卫户型的数量占总户数的4 9.5,两室两厅一卫户型的数量占总户数的4 5.9,一室一厅一卫户型的数量占总户数的4.6。住宅建筑以六层为主,四幢小高层住宅被布置在用地中部。2.2 住宅布局住宅布局主要采用变化丰富的“自由式、曲线型”布局形式,通过
10、不同类型住宅的多向围合进行空间限定,形成大小不一、围合各异的院落。形态各异的院落可增强居住环境的可识别性,内向围合的邻里空间可加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1)多层“一梯四户”住宅布局。多层“一梯四户”住宅被布置在规划用地的北部,紧邻双龙大道,建筑退让道路红线7m。规划结合人行入口将住宅布局向用地内部收缩,形成广场,聚散人流,同时创造出变化丰富的沿街立面。并且,利用这一广场可减少6 0m宽的双龙大道上的车流对住户的影响,为营造安静、优雅的小区内环境提供条件。(2)多层中小户型住宅布局。多层中小户型住宅主要被布置在用地的西部,紧贴规划城市次干道,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最小为5m。多数住宅呈南北向布置,沿街
11、设置少量东西向住宅,丰富沿街立面,打破全部由住宅山墙面对道路的单调景象,同时增强住宅院落的空间围合感。(3)多层大户型住宅布局。多层大户型住宅主要被布置在规划用地的东部和南部,住宅单元连接成弧线,以丰富院落空间的变化,增强视线的流动感。(4)高层住宅布局。高层住宅被布置在规划用地的中部。规划将4幢小高层住宅集中布置,形成小区地标,营造强烈的中心位置感,使之发挥控制高度和统领景观的重要作用。220规 划 师P L A N N E R S2.3 分期开发与消费对象2.3.1 一期开发一期开发用地北侧,沿街设置7幢多层住宅和沿街商铺,通过广场和商业街的建设树立开发形象。大量商铺的开发可以激活小区地产
12、价值,同时也可快速完善小区的商业设施配套,提升居住舒适指标。一期开发的住宅全是“一梯四户”错层式,建筑面积为8 0.5m2和8 3.6m2,使用面积为7 6.8m2和7 9.8m2。一期开发主要面向具有相应购买能力的广大工薪阶层。2.3.2 二期开发二期开发用地西侧,沿规划城市次干道设置1 7 幢住宅和沿街商业铺面。二期开发形成 3 个完整的院落空间,初步展现小区院落空间的个性;形成车行主入口,为下一期的核心组团开发打好基础;以丰富的户型满足社会各阶层的购房需要。二期开发的1 4幢“一梯两户”住宅,建筑面积为 8 5.8m2和1 0 7.7m2,使用面积为7 6.9m2和9 8.9m2;另外开
13、发3 幢建筑面积为 5 0m27 0m2的小户型住宅。二期开发以经济适用的中小户型为主,满足大量工薪家庭的居住要求;同时推出适量的1 0 0m2以上的户型,满足追求高素质生活的富裕家庭的需要。2.3.3 三期开发三期开发用地中心的两个核心院落,即2 幢小高层和8 幢大户型住宅。三期开发以1 0 0m2以上户型为主,此时整个小区开发已经初步成熟,开发高层住宅可以降低风险。两个核心院落的形成有助于完善小区整体景观骨架,凸显两条景观主轴。三期开发的户型为“一梯两户”(建筑面积为1 0 7.7m2,使用面积为9 8.9m2),以及“一梯四户”的小高层(建筑面积为1 0 1.2m2和1 1 3.2m2,
14、使用面积为9 1.9m2和1 0 2.8m2)。三期开发主要面向在新区工作的成功白领阶层,如金融、证券、私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2.3.4 四期开发四期开发用地南侧,同时建设幼儿园,以完善小区配套公共设施。四期开发以水景为主题,表达财源丰足的寓意。四期开发的户型为“一梯两户”(建筑面积为1 0 7.7m2和8 5.8m2,使用面积为9 8.9m2和7 6.9m2),以及“一梯三户”(建筑面积为9 6.6m2和7 5.6m2,使用面积为9 0.2m2和7 0.6m2)。四期开发主要面向工薪白领及部分高薪产业阶层(图3)。住区规模与可步行性住区规模和可步行性是紧密联系的。“新城市主义”提出:以区域性
15、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将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的距离设定为四分之一英里(约4 0 0m)或步行五分钟的路程长度,以步行方式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使容积率大于1;建设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设施,促使商业与服务业等就近搭配,形成复合功能,推动住区人口多样化发展,消除种族和社会隔阂,强化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联系。可见,合理的步行范围、一定规模的多样化的人口,是建设可步行性住区的前提。江门市北新城区居住小区的用地覆盖了半径为2 5 0m 的步行范围,而半径 5 0 0m范围内的用地有可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设施。江门市北新城区居住小区规划总住户
16、约7 8 0 户,规划人口为23 0 0人,容积率约为1.6 5。这些都符合了建设可步行性住区的条件。步行活动的发生“新城市主义”认为,可以步行的社区需要构建强大的社区中心,让居住在社区中的人们可以在那里相会,从而相互熟悉和了解。其中蕴含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要创造一个极富吸引力的社区活动空间体系。34212006年第0 6期第2 2卷4.1 场所塑造住区识别系统的规划设计对于住区个性、居住氛围及住区场所精神的塑造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1)区域层面识别。规划用地北偏西5 0 0m半径内的凤山郊野公园,地势起伏变化,树木葱郁,是用地周边最重要的自然地标。因此,规划为项目取名“凤逸廷”,设置7 个居
17、住组团,采用7个带有吉祥之意的名字,分别为:“迎凤轩”、“安凤轩”、“凤祥居”、“凤和居”、“吉凤台”、“福凤台”、“盈凤园”,从区域层面上做出潜意识识别指认。(2)住区周边识别。精心设计小区沿街立面,通过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体量变化,给经过小区的路人以强烈的印象;运用色彩和建筑立面设计强化小区的个性;对小区出入口做重点设计,通过与置于中心的高层建筑形成对景,将可识别性由小区外部引入小区内部。(3)住区内部识别。规划将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心位置,在住区内建立方位坐标基点,使其他住宅院落围绕高层建筑布局;使不同围合感的院落表达出不同的识别特征,限定出属于相应人群的空间领域;使不同的院落体现不同
18、的主题,并进行详细的环境景观设计,强化居民对各自院落的认识。4.2 景观体系4.2.1 绿化景观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两轴串四景,八星聚一廷”的景观结构。“两轴”指小区内部的两条景观主动脉:一是从步行入口进入的南北向景观主轴,一是从车行入口进入的东西向的景观主轴。每条轴线上都设计两个入口主题景观,形成“四景”。“八星”指8 个组团中的院落(图4)。4.2.2 景观视线分析规划精心组织两条景观视线主轴,作为整个小区景观视线系统的骨架,通过巧妙安排建筑之间的搭接,留出开口,形成视线通廊和院落景观相互渗透的通道。规划利用住宅围合院落时产生的变化,拉大相对住宅间的距离;巧妙安排建筑之间的开口,使住宅面向开
19、口,使更多住户具有开敞的视野;利用临街建筑退让变化,设置广场或改变住宅朝向,使小区内外视线得以延伸(图5)。4.3 环境景观设计笔者认为人性化的景观应体现场地与人之间的整体和谐关系,即应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土地的关系。例如,景观设计通过两条入口景观轴线组织小区内的景观系统,并利用建筑高低变化设置对景,给人强烈的方向感和标识性;运用住宅的错落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围合感的空间,将绿化和院落空间完美地结合成一体,给人安全感。道路系统“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关键是重构社区道路系统。这是针对北美城市社区蔓延发展中形成的“树枝状”尽端式道路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低效率的土地利用模式、机动车
20、交通量增长、环境污染、能源问题等社会矛盾而提出的。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的周边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会给我国带来极大的启示。为适应“大围合、小组团、自由曲线的建筑布局”的要求,规划采用一个内环来组织小区内外的车流,自由活泼的曲线可满足小区道路通而不畅的要求;尽可能避免人行系统和车行系统平行设置,增加步行的安全性和趣味性。(1)外围道路系统。上一层次的规划确定了规划用地北面的双龙大道为城市生活性干道,道路红线为6 0m;规划用地西侧的生活性次干道的道路红线为3 0m。规划在用地南侧利用用地界线设计一条1 5m宽的支路,使道路系统网络等级更加合理,同时将规划用地中的机动车道与生活性
21、次干道和支路相连接,使内外道路形成既分离又联系的系统。(2)出入口。车行入口作为小区的主入口,被设置在用地西侧生活次干道和南侧规划支路上,以保证出车安全,转向方便。规划避免将车行出入口设在北向主干道上,以避免安全隐患。步行次入口被设置在用地北侧双龙大道上,以便于步行出入的居民充分利用干道上的公交系统进行换乘。(3)道路等级。车行道分为5m的小区环路和4m 的尽端路(不包括两侧人行部分);宅前路为2m 3m,主要为步行道。(4)车行系统。车行系统由一个环状道路和三条接口道路连接形成,小区车辆沿环路在院落外围行驶,尽量不干扰内部庭院的安静,确保居民的安全。(5)步行系统。南北向的步行主轴贯穿商业广
22、场和由高层及大户型住宅围合成的两个中心院落,步行道由中心院落向周边院落延伸。沿路设置的雕塑、小品、座椅和花架等设施,可增加步行乐趣。(6)停车系统。小区停车分为两种,分别是住户配建停车和商铺配建停车,共设置约5 0 0 个车位。停车采用地上停车和半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地上停车满足住户和购物人群短时间停留活动的需要,提供约5 0个车位,主要设在小区道路边缘、步行入口广场两侧。半地下停车主要满足住户停放、保管私人车辆的需求,停车位约为4 5 0个。机动车停车位配套率为0.5 个/户(图6)。参考文献 1 桂丹,毛其智 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 城市设计的借鉴 J 世界建筑,2 0 0 0,(1 0)2 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 J 国 外城市规划,2 0 0 0,(2)3 胡四晓D u a n y&P l a t e r z y b e r k 与“新城市主义”J 建筑学报,1 9 9 9,(1)作者简介李燚,中山市规划设计院助理规划师。收稿日期 2 0 0 5-0 1-1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