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南省涟源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模拟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气魄(p)澎湃(bi)高山之巅(din)B浊流(zhu)狂澜(ln)发扬滋长(z)C哺育(b)扮演(bn)民族屏障(bng)D宛转(yun)豪迈(mi)一泻万丈(x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项是 ()A悲惨稳健避免至死不懈B爆炸拨尖援助家喻户晓C暑名仰慕焦虑马革裹尸D逝世难堪呼啸锋芒必露3、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真是万人空巷啊!B这次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对小林来说也许是好事,经受这一次挫折,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不足了。C假日
3、的海南,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深夜了,大街上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D遇到问题,他总喜欢寻根究底,倘若不问个水落石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篇作文真难写,我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写好交卷。B历代不少石碑为名家撰写,因此石碑上的刻文成了书法大家真迹的集中场所。C张老师的一席话把我先前的顾虑全赶跑了。D几个学校的中层干部就近期的德育工作发表了很好的意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以上均填原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选
4、文,完成问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
5、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纪昀河中石兽)【乙】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水须修绠耳。始知古称雍州厚土水深,灼然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后乌鲁木齐筑城时,鉴伊犁之无水,乃卜地通津,以就流水。(选自纪昀伊犁凿井)【注释】佐领:地方官员。苟:如果。特:只,仅,不过。修绠(gng):长绳子。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徐舍人蒸远:一个叫徐蒸远的门客。格物:推究事理。卜地通津:选择了渡口为城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啮沙为坎穴 求之下流,固颠 树安得活尝
6、为余言(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文作者纪昀是清代文学家。其著阅微草堂笔记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B甲文表达了作者对寺僧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之人的嘲讽。C乙文中借徐舍人蒸远对佐领的评价,表明佐领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推理,这属于侧面描写。D乙文中最后写到的乌鲁木齐修筑城邑,选择渡口为址,是受了伊犁城凿井的经验影响。(4)阅读两文,说说甲文中老河兵和乙文中佐领他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共同原因,并谈谈这两篇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选段
7、,完成各题。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杨利伟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火箭起飞了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绷紧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
8、让我感到非常痛苦。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
9、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
10、:“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节选自太空一日)1下面对本文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痛苦的经历,以及整流罩打开的过程,让我触目惊心。B叙述了火箭起飞时“我”紧张的心理,及火箭产生共振时,“我”经受的痛苦。C叙述了火箭起飞的整个过程,“我”内心十分紧张,感觉“自己要牺牲了”。D叙述了火箭起飞的整个过程,以及“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时的激动心情。2下面对本文画线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
11、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火箭发出的声音人格化,更加形象生动。B“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肌肉紧缩时的状态,说明我内心十分紧张。C“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绷紧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运用了对比手法,写出“我”感到的压力比训练时的小,“我”内心逐渐放松。D“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运用了夸张手法,写出当时“我”在共振时剧烈的痛苦。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段标题“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不是故作惊人之谈,
12、而是当时的真实情况,由此可见航天员时冒着生命危险在进行着太空探险。B第段写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几秒钟”表明时间之快,“上千吨”写出了数量之多,细腻传神地刻画出了火箭起飞时的温度之高。C第内容属于插叙。插入“我”飞回地面向工作人员描述火箭共振过程及地面工作人员改进火箭技术工艺的内容,使结构紧凑,脉络清晰。D第段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指挥大厅工作人员看到“我”安然无恙时的快乐心情,也暗示了工作人员在火箭共振时相信技术水平,对“我”并无担忧之情。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甲】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乙】望
13、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甲】诗作者是_(人名),【乙】诗中“钟”的意思是_。2下列对两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B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现景物。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均可表现“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诗人登上泰山后俯视群山的豪迈气概。六、语言表达(共10分)活动进程中,校园广播站设置了“新闻速递”专栏。为了及时报道青年志愿者的相关资讯,需要概括这则消息最重要的事实,请你帮助完成。(30字以内)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查尔斯比亚德说“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星就会熠熠生辉。”成长的旅程中,每个人都会迷茫,会气馁在我们迷茫时,有人会如星星般指引我们前进,有人会如星星般带给我们希望请以“那颗带我前行的星星”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600字左右;不要套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等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