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预测题.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80565810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预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预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丹东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预测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溅(bng)挑逗(tio du)啜泣(zhu)屡次(l)B伶仃(lndng)枯槐(hui)绽开(zhn)酒酿(ling)C嶙峋(ln)伫立(zh)峭壁(qio)痴想(ch)D琼浆(qing ) 沉淀(dn)目眩 (xun)小憩(q)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奠基绞肉秩序鞠躬尽悴B选聘谣言伴侣锋芒毕露C深霄澎湃碗碟深恶痛绝D抱歉硕果薪金妇儒皆知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这些美景让每一位来连云港的游客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B他最

3、喜欢在华灯初上之时,与一帮朋友坐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小酌,同享天伦之乐。C莫言小时候每次去集上听书回来,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母亲炫耀自己的记忆力,他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母亲听。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B沈阿姨说的胸针是用一块红色珊瑚雕成的漂亮工艺品。C以抗日战争、红军长征和雷锋等革命历史和人物为主题的各类游戏和网络产品,引发了舆论的广泛争议和关注。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

4、的防范措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君问归期未有期,_。(李商隐夜雨寄北)(2)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借蓝天上飞翔的鹤来表达自己积极乐观的情怀的一句是:_,_。(3)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五十而知天命。(论语十二章)(5)请默写谭嗣同的潼关全诗。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

5、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1)相委而去()(2)元方入门不顾()(3)魏文帝闻之()(4)语其父钟繇曰()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友人惭,下车引之。(2)帝曰:“卿面何以汗?”4【甲】【乙】两文来源于南朝

6、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笔记小说,该小说从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甲】文选自方正篇,请结合下列三个门类的选编依据,判断【乙】文应该编入哪一个篇章,并结合文章说明理由。A.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B.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C.方正:指为人正直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剩下半碗饭王韭14岁那年,父亲给我找了个继母。继母带来了一个男孩,比我大几个月,我叫他“喂”。家里陡然增加了两张嘴与“喂”的学费,父亲的脸开始阴沉起来。每到吃饭时,“喂”总是低着头一粒粒地扒着碗里的饭,吃完了也不敢再去盛第二碗,因为父亲在旁边冷眼瞪着。只有等我和父亲先后离开桌子后,继母才会趁我们不注

7、意,迅速将我剩下的那半碗饭倒进“喂”的碗里。一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饭,但我却悄悄溜进厨房,舀了一勺盐倒进碗里,然后回到桌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后,继母照例将那半碗饭给了“喂”。这一幕被幸灾乐祸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诈的“喂”,猛扒了一大口饭,没嚼几下,就表情痛苦地吐个不停。“哈哈哈!”我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上了当的“喂”,却并不生气,只是默默起身倒了些开水在碗里,然后继续埋头吃了起来。高中时,我的数理化成绩非常差,排名落到班上的最后几名。我开始颓废起来,索性连写文章的爱好也放弃了。父亲很着急,却毫无办法。就在这时,一个报社的编辑写信给我,告诉我他接到了几个学生的来

8、信,说很喜欢我不久前发表的某篇文章,鼓励我多写。我迅速振作起来,成绩好了,人也开朗起来。我再度趾高气扬,每天都与父亲高谈阔论,成心要气气数理化比我好的“喂”,不过“喂”并不在意。一个周日,“喂”在学校打篮球,我无意中走进他的房间里,发现他的书桌上散落着几个信封。我拿起来一看,都是写给报社编辑的。我再抽出信一看,上面说我最近发表的那篇文章让他深感共鸣,并向编辑打听我的通讯方式。每一封信,笔迹不同,内容不同,落款也不同,是市里各个学校的名称和地址:一中、二中、三中、职中我呆呆地看着,有点糊涂。正好“喂”推门而入,我举着信问他:“谁写的?”他本能地说:“我的一些朋友。”我忽然明白过来,那位编辑收到的

9、信,一定全是他求朋友写的,然后自己骑着车,去各个学校附近的邮筒发信,难怪他的自行车最近总是爆胎。我发疯似地对他拳打脚踢:“骗子,骗子!原来我的文章没人喜欢。”他情急地大叫:“不是的,我们班就有好多人喜欢。就是他们说要写信给编辑,我才想到这个招的!”我停下手,泪眼朦胧:“真的?”“千真万确,否则我这个只攻数理化的人,哪里知道你文章的好坏?”那天饭桌上,他依然慢慢地数着碗里的饭粒,而很久都不再剩饭的我却端着故意剩下的半碗饭平静地说:“哥,我吃不完,给你吧。”瞬间,大家都愣住了,为我叫的那声“哥”。继母首先反应过来,马上把我的剩饭接过去倒在他碗里。他想笑却哽咽道:“妹妹的剩饭本来就应该是哥哥吃的。”

10、他埋头欢快地吃起来。虽然我泪眼模糊,但还是看清了他脸上的喜悦之色。1理清文章思路,在下面空白处补全情节。继母趁我和父亲不注意,将我的剩饭倒进“喂”的碗里_我无意间发现“喂”为了帮我树立学习信心,暗中抽同学们写的信给编辑_。2文中的“喂”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中实例加以说明。3如何理解第段加横线句子的含义。4为什么“我”最后不再称他为“喂”了?这对你有什么启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1、()A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交代登临的地点和方向。“观”字统领全诗,“临”写出了诗人观海的勃勃英姿。B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山和岛屿。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由高到低写出了小岛景物的生机勃勃。C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想象沧海吞吐日月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D诗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直抒胸臆,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发出人生感慨,言尽而意无穷。2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词填空。(1)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_(静默沉默)着。(2)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

12、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_(鉴赏观赏)。(3)我想那_(朦胧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4)我就可以_(鉴别辨别)出哪些人是聪明人,哪些人是傻子。(5)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_(熬度)过了一个严冬。(6)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_(干枯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7)它很_(悲楚悲愤)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8)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_(大相径庭背道而驰)。(9)这样,人类就世世代代_(绵延延续)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10)他用非常正常的、_(慰问安慰)的口吻说道:“要吃晚饭了。”七、作文(共40分)【写法借鉴】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绘春天。如作者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片段仿写】请你仔细观察春天的景物,试着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