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浙江省临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预测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殉职(xn)狭隘(i)热忱(chn)B坍塌(dn)废墟(xu)戳破(chu)C参差(cn)哄笑(hng)晕眩(xun)D淫慢(yn)微薄(b)纯粹(cu)2、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信服挺住铺着水泡B分岐取决强壮拆散C委屈桑树蹲下鱼搪D幼小毕竞嫩芽温馨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B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老师反复斟酌,不求甚解;聚精会神地研究了一遍又一遍。C听了妈妈的教导,我恍然大悟,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D柳宗元携弟一行游览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小石潭,其醉翁之意不
3、在酒啊!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书法比赛等活动走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起汉字书写。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D中国成语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要求默写。(1)_?归雁洛阳边。(2)我寄愁心与明月,_。(3)_,小桥流水人家。(4)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4、成下面小题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1)与儿女讲论()(2)雪骤()(3)期日中()(4)尊君在不()(5)入门不顾()2翻译句子。(1)撒盐空中
5、差可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甲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中怎样的家庭氛围?4甲文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喻“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5乙文刻画了三个人物,你最欣赏谁呢?请写出理由。6乙文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
6、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下列对选文的结构划分最合理的一项是()A/B/C/D/2文中画线部分是从什么角度介绍白求恩的?有什么作用?3文中对白求恩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说说这样称呼的原因。4文中列举了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哪几种表现?五、诗歌鉴赏(共5
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潼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前两句诗所展现的景象。2在后两句诗中,作者是如何借山水表达思想感情的?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词填空。(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_(A.长B.冒C.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_(A.触摸B.抚摸C.轻抚)着你。(3)春天像_(A.健康B.健壮C.强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七、作文(共40分)请以“家乡的秋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3)字数在600字左右;(4)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