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

上传人:Q****o 文档编号:8056485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辽宁省朝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预测试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山巅(din)嗥鸣(ho)胡骑(j)字帖(ti)B田垄(lng)机杼(zh)浊流(zhu)怪诞(dn)C辔头(pi)诧异(ch)召唤(zho)体魄(p)D惩罚(chng)哺育(p)挚痛(zh)啾啾(ji)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诘问竹竿粗拙茉莉B惶恐肿胀荒辟滞笨C厚道糟糕醒悟烦燥D哀悼书斋门筐降格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西南联大师生在山河破碎、颠沛流离时,仍与国家民族共进退,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救亡图存的大道从容。B晓丽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同学请教,她这种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是值

3、得肯定的。C为了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他日夜操劳,鞠躬尽瘁,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D自己不付出劳动,怎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B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C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D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1)卖油翁中,揭示全文中心的一句是:_(2)卖油翁中,表现陈康肃的傲慢无礼的句子是:_(3)卖油翁中,表现

4、卖油翁技高一筹的语句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睨之,久而不去()(3)康肃笑而遣之()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

5、微颔之。(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B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展现出陈康肃的自大、卖油翁的自信。C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陈康肃恃技骄傲自大,而对卖油翁酌油技艺的高超则略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也突出了文章中心。D“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是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以及所说道理的认可,同时也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奶奶的世纪人生奶奶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东北,打我记事起,奶奶只有一个结巴弟弟,是她唯一的亲人,我唤他舅爷,舅爷在

6、省城的炼油厂有稳定工作,因为供养八个子女,生活常捉襟见肘,隔三差五得来探亲,每次临走时,奶奶都会把大包小包的粮食、物品挂满舅爷的自行车,送出很远后再目送至人影如火柴头般大小。外人看来真不像姐姐,倒像妈妈,舅爷也会结结巴巴的三步两回头地说:“姐啊,别别送了,你就就就回屋吧!”舅爷每次“就就”半天才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引得跟在奶奶身后的我常捂嘴偷笑,真是我“舅(就)爷”啊!我一岁时断奶,连同小枕头一起,从我妈住的西屋搬到奶奶住的东屋,从此我成了奶奶的“眼珠子”。后又因工作需要,父母搬走了,把我留下陪奶奶。记忆中,奶奶的眼睛常含笑意,连气息都是温柔的,但对我并不宠溺,奶奶原话叫“惯吃惯喝不能惯事儿”

7、。奶奶十八岁时嫁给十九岁的爷爷,又遇上一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婆婆,也就是我太奶,太奶“讲究”多,立的规矩多,儿子儿媳早起要去给父母请安,把烟袋锅里装上土烟丝,点着后恭恭敬敬递过去,再后退三步转身出去。太奶不高兴时便把儿媳叫过来骂一顿出气,奶奶并非忍辱负重的女子,但从不顶嘴,用奶奶话说:“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和老人没啥道理可讲的。”奶奶除了自己开裁缝店和忙农活及照顾六个子女,更听说爷爷的一个表叔因打了一辈子光棍年老后穷困潦倒没人照顾,便和爷爷商量接到家里养老送终。老太爷刚接来那天,浑身都是酸味,棉袄里爬满了虱子,在火盆上一烤,虱子腿一松,在火盆里烧得吱吱作响,爷爷给他理发、洗澡,洁癖的奶奶见虱子

8、太多扔掉了棉衣,连夜给老太爷赶制出一套新棉衣棉裤。不仅如此,从此,这老太爷还在家里享有崇高的地位,好吃好喝都被奶奶送到太爷房间,怕孩子们偷吃,便高高地挂起来,老太爷喜欢谁,谁才能分到一点儿。正是有奶奶这样勤劳的贤妻良母,从我记事起,传说中的土房早不见了,爷爷奶奶把日子过成了附近乡镇数一数二的人家,家里窗明几净,园子里种满了杏树、果树、樱桃树。每年瓜果梨桃自己家吃不完,爷爷就去市场卖掉,家里第一台电风扇就是爷爷用卖杏子的钱买来送给奶奶的生日礼物。后来,老太爷生病,爷爷辞掉了正式公务员的工作,回到家乡,凭着祖传的木工手艺,再加上自己能钻研,爷爷做的家具远近闻名、“订单不断”,爷爷奶奶的手艺都是行业

9、里数一数二的,因为坚持工匠精神,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经得起推敲,也获得了美誉。在她身边多年,我从未见奶奶有蓬头垢面的时候,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却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奶奶非常重视教育,就算家里再缺劳动力,也从不占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支持子女多读书,家里买了很多书籍,所以奶奶的六个子女都受到了高等教育。有一次,奶奶聊天时提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一边的李奶奶突然插上一句:“他婶子,孟母哪个村的,我咋不认识呢?”当我们笑抽筋的时候,奶奶却平静而善意的说:“我也不认识”。待李奶奶走了,我们还在嘲讽她,奶奶又训斥了我们,奶奶说:“李奶奶是因为旧社会没上过学,但其他方面都是强项,养鸡、种地都是奶奶的学习榜样

10、,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能嘲笑别人!”奶奶用真正的“言行合一”,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乡亲们遇到困难、矛盾、想不开拿不准的,都来找奶奶,奶奶的角色有法官、有心理咨询师、有调解员、有老师、有慈善家等称号。大家说起最敬佩的女人,都是奶奶。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了,从高铁到飞机,奶奶都尝试过了,奶奶的体型也由清瘦变成富态,还胖出了双下巴,于是,她经常拿自己的体型开玩笑来感叹生活的美好。再后来,我离开奶奶随军到了天津,临行前,奶奶送给我几个老物件,一本她小时候看的论语、一本毛主席语录,还有几枚旧钱币。有一次,我在海河边,突然想念儿时的松花江,突然不知何处是故乡。电话里,奶奶说:“大孙女啊,无论松花江还是海河,都一

11、样啊”是啊,松花江牵着我童年的记忆,海河是我长大后生活和奋斗的地方。她们还是她们,她们也不是她们,如今的松花江两岸日新月异,正如海河如今的灯火辉煌。奶奶在我的额头留下生命之吻以后,便轻轻地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已化作一缕幽香,让人缱绻、流连。(文/王晶选自天津报有改动)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奶奶的主要事件奶奶性格特点对待亲人(1)孝敬长辈(2)打理生计(3)(4)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尊重他人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体会第段加点的词语的作用。4文章第段在塑造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方而有什么作用?5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带着温情,你从哪里读出来?请用原文回答。五、诗歌鉴赏(共5

12、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以下题目。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B全诗平淡自然,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高超境界。C本诗通过“独坐幽篁”“弹琴”“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明月”这一高洁的物象,表达诗人的孤高脱俗形象。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无限惆怅之情。(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参加活动时,作为五大道的旅游形象大使的一段解说词。请你仿照加点部分的句式,再仿写一个句子。时光荏苒,在这里,历史总是会留下深深的痕迹。在这里,我们看到百年来多少中西合璧的建筑依旧屹立;在这里,我们_。天津我们的家乡,在过去得风气之先,如今也一定会焕发出新的异彩。七、作文(共40分)请以“那件事,让我想起来就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高兴”“觉得温暖”“遗憾”“后悔”等;(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