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北省广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湖北省广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行辈(xng)怅惘(wng)绅士(shn)凫水(f)B归省(xng)絮叨(x)撺掇(duo)争讼(sng)C糜子(mi)斡旋(w)幽悄(qio)蕴藻(yn)D恬静(tin)羁绊(j)烧灼(zhu)冗杂(chn)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帐蓬器材鲜有人迹B考查锯痛精雕细刻C蜷卧辩别熠熠烁烁D山崖懈怠奇形怪状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让更多普通百姓的家底厚起来,让中等收入群体成为社会的主体,这是一幅人民群众公平分享世外桃源的绚丽画卷。B在鸳鸯湖和彩虹桥之间,宽阔的柏油公路蜿蜒伸展,沿途阡陌相连
3、,绿山相接,炊烟袅袅,鸡犬相闻。C由于受到H7N9禽流感疫情的影响,沪、宁、杭等地的家禽生意无人问津, 土鸡十元一只也没人买。D通过两周的学习培训,我真是豁然开朗, 不仅学到了创业的基本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重新燃起了拼搏的雄心和对胜利的渴望。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C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D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第II卷(非
4、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北冥有鱼中描写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高空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5、,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1)溯洄(2)为坻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日光下澈清澈见底B斗折蛇行气冲斗牛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D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翻译: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_,_。(2)佁然不动,俶尔远
6、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翻译:鱼儿静止不动,_,_,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选文蒹葭小石潭记写法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情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_的氛围,烘托了_环境和感受结合,含蓄表达了贬谪后无法摆脱的落寞。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进去,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
7、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
8、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
9、头上忽而大声的说。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来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第二天,我向午才起来,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下午仍然去钓虾。 “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抬头看时,是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了豆回来了,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豆。 “是的。我们请客。我们当初还不要你的呢。你看,你把我的虾吓跑了!”双喜说。六一
10、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于是对我说,“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 我点一点头,说道,“好。” “豆可中吃呢?”我又点一点头,说道,“很好。”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我的豆种是粒粒挑选过的,乡下人不识好歹,还说我的豆比不上别人的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他于是打着楫子过去了。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就是六一公公送给母亲和我吃的。听说他还对母亲极口夸奖我,说“小小年纪便有见识,将来一定要中状元。姑奶奶,你的福气是可以写包票的了”。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
11、的豆那么好。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1“回望戏台在灯火光里满被红霞罩住了”,句中“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字如何理解?2赏析第段中画线的句子。3文中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童年伙伴形象,请以“我喜欢_,因为他_。”的句式点评。4这部分介绍了归航偷豆的经历,作者在结尾说“再也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真的是那夜的豆好吃吗?结合文章主旨说说你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蒹葭,回答下列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
12、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下列对文中词语解说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这是时间的推移,象征抒情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长,追求者的深情执着。D“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境,仿佛置身于州岛上,可望而不可及。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每章开头以景起兴,渲染了萧索凄迷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
13、所思不见的惆怅心情。B本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反复吟咏,显得婉转缠绵,滋味隽永,大胆而热烈地传达出主人公执着而细腻的思想感情,十分动人。C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D这首诗虽然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但,从诗的内容看,它情感韵味更加浓重。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语境,为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_,_;劳动是一种乐趣,产品是它的果实不同的乐趣,结不同的果实。七、作文(共40分)任务:从抗击疫情到脱贫攻坚,从航天征程到冬奥赛场中国青年用不懈的奋斗,创造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少年是未来的青年,是祖国的明天。少年的我们,应有怎样的精神风貌?请以“_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写作要求:先补全或自拟题目;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