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南省项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河南省项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考试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
2、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矜持(jn)嗥鸣(go)毋宁(w)姗姗来迟(shn)B亘古(gng)拍摄(sh)修葺(q)千钧重负(jn)C臆断(y)伫立(zh)概率(1)忧心忡忡(zhng)D剽悍(pio)绽开(zhn)服侍(sh)气冲斗牛(du)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量体裁衣全神贯注声名显赫B屏气凝神一如即往欲盖弥彰C通霄达旦默默无闻远见卓识D贪赃枉法无遐顾及不辞而别3、下列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B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
3、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C学校邀请战斗英雄王爷爷为我们讲述马革裹尸的战争年代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D看到黄河一泻万丈,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B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C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D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诗文默写。(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2)可怜夜半虚前席,_。(李商隐贾生)(3)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4)_,
4、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纪昀河中石兽)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选自爱莲说)【乙】冬月,山之叟担一牡丹,高可隐人,枝柯鄂韡,蕊丛丛以百数。主人异目视之,为损重资。虑他处无足当是花者,庭之正中,旧有数本,移其位让
5、焉。幂锦张烛,客来指以自负。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主人惭其故花,且嫌庭之空也,归其原,数日亦死。客过而尤之曰:“子不见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迁而移之,在冬非春。故人与花常两全也。子既貌取以为良,一不当,暴摧折之,移其非时,花之怨以死也诚宜。子亟亟焉,物性之不知,土宜之不辨,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他日,子之庭,其无花哉!”(节选袁枚牡丹说)【注】鄂韡(wi):繁茂;亡何:不久;亟亟:急急忙忙。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花之怨以死也诚宜2翻译下面的句子。(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子不见
6、夫善相花者乎?宜山者山,宜庭者庭。3请简要分析【甲】文中作者从哪些方面分析了“莲”的哪些品质?4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精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背阴杏花努力开刘景江一楼的李先生每天任务有三:吃饭、睡觉、侍弄花。他今年八十有五了,尤其对花草情有独钟。我曾疑心他是当今的灌园叟,也晚逢仙女了。六年前,他把亲友送给的两株杏树苗,分别栽进了楼南侧的小院里和楼北侧的花池中。奇怪的是,几年后,两株树却相差悬殊。小院的那棵已高过我家三楼,而花池的那棵才到二楼。今晨我看书倦了,偶向外一望,惊喜地发现小院的这株杏树开花了!虽初开,花朵不多,但观之令人振
7、奋。我又好奇地走到北阳台看看楼北侧花池中的那株开了没有,结果却令人失望:树枝直立,在寒风中瑟缩抖动着,花苞一个也没有。同样的树苗,同时的栽种,结果差别竟如此大。楼南侧的这株得到了充足的阳光,又有楼房为它遮挡西北的寒风;而楼北侧花池的那株,一天只有下午才能见一点儿可怜的夕照,大多的时间都生活在背阴中。它们仅一楼之隔,而命运竟如此不同,我不禁想起了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的诗句。再细心观察,发现楼南侧小院里的那树杏花:有的花开正艳,有的花开方半,有的尚处蓓蕾中。遗憾的是不等我一饱眼福,没几天,一树繁花竟谢了,只剩了几朵残白小花,粉红浓艳、芳香迷人的美景化作了记忆。正当
8、我心情郁闷,“常恨春归无觅处”,惆怅之时,眼前突然一亮,不知何时,楼北侧花池的那株杏树开花了,零星几朵,在树尖上,远远望去,像海上夜航远处的灯塔。接下来,一发而不可收,一个个花苞陆续长出,次第开放,没过几天,已经是繁花满枝了。驻足观赏,每朵花的花瓣花蕊似乎都是一个小精灵,在微风中抖动着,朝气蓬勃,呼蜂引蝶,嗡嗡嘤嘤,好不热闹。我不禁为之肃然起敬。盛开了十几天后,个别的花瓣才依依不舍地谢了。正因为经历了北风、寒冷、无光、背阴的磨难,她才有了菊花的刚毅,松柏的坚强。我站在这棵杏树面前,久久不愿离去选自赤峰日报轻纱版有删改)【乙】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
9、,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
10、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萝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紫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紫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得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
11、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种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紫藤萝瀑布宗璞)1精读【甲】文提取信息,简要概括“我”对楼北侧花池中那树杏花的情感变化过程。失望_2从【甲】文通篇来看,选文在写“背阴杏花”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3【甲】文以“背阴杏花努力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乙】文是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紫藤萝花的?5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见闻,谈谈你对“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诗歌鉴赏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
12、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书事唐王维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1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_,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_”之称。2两首诗都表现出了环境的幽静。竹里馆写弹琴、长嘴,是以声响衬托静境。书事中三、四句却是化静为动,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3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六、语言表达(共10分)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长征”二号F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腾空而起,奔向太空。9月15日22时04分09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全世界的目光此刻都聚焦在被当地老百姓称为“东风航天城”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七、作文(共40分)作文因为有阳光,大地更欢畅;因为有雨露,禾苗更健壮;因为有希望,生命更顽强;因为有关爱,心灵更敞亮生活中,万事万物总相关联。你的进步,有同学的帮助;你的成长,有老师的引导;你的自信,有亲人的鼓励;你的快乐,有朋友的祝福请你以“因为有,我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中心明确,感情真实,600字以上,书写工整;(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可用“”或“A、B”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