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气候条件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地形:平原耕作业;山地林业、畜牧业;山地农作物的垂直分布; 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根底;酸性红壤种茶树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打算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园艺业、乳畜业必需有便利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接近城市分布政策: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2、农业进展与区位的关系(1)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打算性的,A 培育良种、改进耕作制度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橡胶和双季稻生产北推;小麦种植高限扩展B 依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的自然因素进展改造如玻璃温
2、室温室效应原理改善温度、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进展调整梯田改造地形;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建梯田;浇灌改造水分(2) 社会经济因素的进展变化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进展变化 A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市四周成为菜、肉、蛋、奶、园艺业等农副产品基地B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进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区域专业化生产如美国东南部花、菜基地供给东北部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大量调进蔬菜;荷兰鲜花装饰世界很多大城市;美、加、澳、法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生产国;荷兰、丹麦、西兰等成为世
3、界主要乳畜产品供给国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3、农业主要地域类型的特点从土地利用的方式的角度农业地域类型代表性地区主要分布地区分类特点水稻种植业中国秦淮以南东亚的亚热带季风区;南亚的热带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劳 动 密 集型自给农业人多地少,小农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大牧场阿根廷的潘帕美、澳、西兰、密集农业地广人稀,大规模机械化经营;放牧业斯草原阿根廷、南非商品农业优良的自然牧场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化经营宽阔的市场需求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心大平原美、加、阿根廷、 商品农业澳、俄、乌克兰 种植业密集农业优越的自然
4、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水沃源、充分气、候温顺便利的交通运输; 地广人稀;高度兴旺的工业:为农业生产供给现代化农业机械、电力、化肥、农药先进农业科技混合农业澳大利亚的墨 欧洲、北美、南 商品农业累-达令盆地 非、澳、西兰 密集农业背风坡;浇灌成为农牧业进展的限制性条件;东水西调良性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 农业生产有较大的敏捷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大规模机械化家庭农场市场宽阔交通便利4、影响工业区位因素(1) 经济方面: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自然条件(2) 社会方面:政府、政策、个人偏好等(3) 环境: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主导因素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类型名称原料指向型工业
5、市场指向型工业动力指向型工业典型工业部门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加工、罐头厂瓶装饮料、家具制造、印刷有色金属冶炼炼铝、化工相关特点所需原料丰富地区;原料不便运输接近产品消费地区;产品不便运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技术指向型工业一般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制鞋力地区集成电路、航天、航空、周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5、工业进展与区位的关系由于社会生产力进展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区位因素进展变化如下:(1) 原料来源多、交通改善原料地对工业区位影响渐弱;市场影响渐强例:鞍钢原料、动力指向型;宝钢市场指向型(2) 一些兴旺国家,交通运输条件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有所
6、下降(3) 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4) 劳动力素养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渐渐增加例:本地劳动力素养往往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之一(5) 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如我国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初沿海地区的进展(6) 国防的需要:如我国 20 世纪五六十年月内地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7) 个人偏好:如华侨回乡投资(8) 工业惯性的影响(9) 环境保护的影响:原则:大气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上风向;与盛行风垂直的两郊外水污染企业应在居民区下游固体废弃物和噪音多的企业远离居民区气污、水污:化工厂气污:水泥厂、火电厂、钢铁厂、化工厂水污:印染
7、厂、造纸厂、电镀厂、化工厂噪污:交通线、车站、飞机场6、工业联系和集聚现象(1) 工业联系:A 生产上联系:投入-产出联系如:炼铁厂和钢铁厂;皮革厂、钢铁厂和汽车厂B 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共用廉价劳动力或根底设施如:天津技术开发区内的“康师傅”和“三星” C 信息联系:计算机联网(2) 工业集聚好处:降低生产本钱;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类型:A 专业化生产集聚地域:投入-产出联系如钢铁厂工业区和石油化工区B 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协作工厂集聚并接近市场,准时反响信息形成兴工业区形成类型:7、不同工业地域的形成和进展特点(1)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有投入-产出关系(2)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有投
8、入-产出关系;或由于共同设施而集聚一起进展特点:(1) 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低;工业进展潜力小,面积小;如糕点厂、糖果厂等(2) 以钢铁等生产过程简单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度高;工业进展潜力大,面积大可扩展成为工业城市,其区位由核心工厂区位因素而定如钢铁工业城市鞍山、攀枝花、马鞍山石油工业城市大庆、克拉玛依汽车城十堰代表工业区主要区位因素主要部门传统工业区德鲁尔区;英中部区;美东北部区原料、廉价劳力钢铁、煤炭、纺织、化工、机兴工业区美硅谷;中关村人才、环境、交通电子、航天、生物械工程工业地域特点以传统大型企业为核心进展集聚而成分散为主产品特点重、厚、长、大轻、薄、短、小生产规
9、模大小科技人员比例低高生产增长速度慢快产品更换代周期长短研发费用低高进展类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廉价劳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原料、动力、廉价劳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1、 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消灭城市的地区(1) 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别(2) 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农业技术创,消灭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根底其次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别促进了城市消灭(3) 世界上最早消灭城市的地区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兴旺;但古代城市进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10、、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2、 不同城市的区位特点及其形成缘由自然地理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有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1) 地形:平原是城市发育的抱负环境;巴西城市多分布在巴西高原上;我国汾河、渭河谷地城市分布(2) 气候: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且该地带的沿海地区城市一般密于内陆地区荒漠、高寒、湿热地区少有城市的分布(3) 河流:对城市的选址具有深远的影响;河流具有供水、运输、防卫功能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江西赣州水运起点或终点;宜宾长江与岷江集合处;重庆长江与嘉陵江集合处;武汉长江与汉江集合处上海、广州河口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
11、士顿河流的安全防卫功能社会经济因素:(1) 自然资源:煤矿城市:英伯明翰和曼彻斯特、美匹兹堡、我国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石油城市:英阿伯丁、中大庆和玉门铁矿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金矿城市:南非的约翰内斯堡(2) 交通:我国南方城市多在河流集合处;北方城市多在大道集合处古邯郸在两驿道交点铁路枢纽城市:京广线石家庄、郑州、株洲;京沪线蚌埠;陇海线宝鸡水道城市:扬州、济宁(3) 政治古希腊雅典;古罗马罗马;古都西安、洛阳、杭州我国 100 万人口大城市中 76为省级行政中心,如合肥的进展政治与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4) 军事(5) 宗教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沙特阿拉伯
12、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我国拉萨军事、宗教等对于现代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弱;交通、自然资源自古至今始终对城市区位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消灭:日本筑波科学城;中国张家界旅游城市;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因素等3、 城市化标志(1) 城市人口增加(2)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指标(3)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 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兴旺国家进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工业革命晚二战后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低30-40%城市化速度先快后慢先慢后快城市化和经济发经济进展的必定结城市化和经济进展展之间的关系果水平不相适应所处城市化阶段后期;消灭逆城市初期、中期化现象5、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
13、决途径问题环境质量下降城市污染严峻: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噪声污染4、固体废弃物污染解决途径1、建立卫星城,开发区如上海浦东区,北京周边 14个卫星城华盛顿等政治与经济职能分开的首都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1) 治理污染(2) 加强绿化建设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大纲要求:1. 了解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消灭城市的地区。2. 结合实例,了解不同城市区位特点,理解这些城市的形成缘由。3. 理解城市化的标志。4. 结合实例,了解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6.1
14、聚落的形成聚落概念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 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是人们居住、生活、生产、教育、休息、消遣和进展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展生产的场所。1. 村落的形成,要了解(1) 聚落形成的演化:乡村的形成:聚居分散的乡村聚落固定的乡村最初的穴居或逐水草而居: 随着畜牧业与农业的起源消灭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生产刚起步,耕作方式落后,属于迁移式农业,所以乡村形成时,只能是半固定的原始棚舍。随农业水平提高,消灭稳定的乡村聚落的同时,农业有了肯定的剩余产品,这就是说,城市起 源的物质根底与农业进展亲热相关。(2) 村落的分布与形态
15、通过读图 6-2,6-3 分析得出表分 布在 平原地形特征河流较少,地形完整、开阔、平坦河网密度大,村落沿河道伸展村落形态圆形,或不规章多边形带状2. 城市的起源 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包含三个问题:1城市消灭需要的两个条件;2首批城市消灭在哪里;(3) 古代城市进展有何特点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进展到肯定阶段,社会劳动分工加深的产物。第一个条件是,农业生产技术的创,产生了剩余产品通过技术创的手段,促进农业 生产进展,有了剩余产品,乡村可以供给非农业人口生活所需的粮食、副食品,城市的兴起和进展在经济上才有可能。所以,剩余农产品是城市起源的物质根底。其次个条件是,劳动分工促进了城市的消灭由于农业与手工业
16、分别,二者劳动生产率都 得到了提高,于是,剩余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就需要进展商品交换。在交易的场所,形成集市,集市进一步演化变为城市。必需指出非农业人口是手工业和农业分别后消灭的。正是基于上述两个缘由,历史上早期城市多分布在浇灌农业兴旺、利于农业生产、便于向四周集散农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地带,即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上。早期城市因自给自足的农村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不稳定、进展水平低。故城市多分布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平原。最早消灭城市的地区,也就是人类古文明起源的地区。概念释义:城市的概念,城市是有肯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
17、特别形态。城市是一个点,又是一个面。城市本身在地球外表占据着一局部土地,它作为人 类活动的中心,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四周宽阔地区保持着亲热的联系,并渐渐成为组织地区生产、交换、效劳的核心。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城市区位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城市的位置,二是城市的分布。影响城市布局选址的因素很简单,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重点:分析总结河流、气候、地形等因素与城市区位的关系。1. 地形与城市区位阅读图 6-6和图 6-7,分析地形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得出表:城市选址一般多在平原地区有利影响举例100一平地形平坦,二土土壤深厚、 美国东部城市带,我国200 米沿河、湖、海平
18、原地带 肥沃,三利于利于农耕、交通联系、节约建筑投资高原也有城市分布山区也有城市分布热带低地闷热,高原凉快沿河谷低地,地势开阔东部城市,印度平原上的城市如加尔各达等。巴西利亚、墨西哥城太原、西安、拉萨2. 气候与城市区位阅读图 6-6和图 6-7分析气候与城市分布的关系得出表:城市选址气候有利、不利影响举例中低纬度沿海比内陆城市多气温适中、降水适度多数城市,如北京、上海、纽约、巴黎荒漠地区高纬、高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干旱严寒闷热城市很少3. 河流与城市区位:我国和世界大局部城市是沿河道、沿江、沿湖建设起来的,沿河设城有两大优势水运便利、水源充分。河流为城市供给了水源、交通运输、在古代还有军事防卫
19、作用(1) 沿江湖河道设城 水运优势:河流水运起点、终点,货物在此集散。两条河流的集合处,人流物流集散。过河点位置,陆上交通线过河处。河口位置,在河口海岸建沿海城市。 水源优势:供给城市工业用水、生活用水。河流是城市的主要水源:一是城市用水的来源之一是河水,二是某些没有大河的城市面临严峻缺水,城市进展受到限制。生活用水每人每天的较低用水量时 0.05 吨,较高用水量时 0.5 吨。水量可用来衡量人的生活水平,假设按人均 150 升/天300 升/天计算,100 万人口的城市,每年需水量则为 0。5 亿吨1 亿吨。工业用水 100 万人口的大城市,工业用水至少需要1。5 亿吨。郊区农业菜地用水
20、100 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年至少需要用水3 亿吨。(2) 在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建城;在河流小岛上建城。河流可作为防范的屏障,有利于安全保卫。例如:瑞士伯尔尼、法国巴黎、美国波士顿。图 6-6 中国 100 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1. 读图目的:生疏城市区位与地形、气候条件的关系,是阅读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分布图的目的。该图以案例式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从宏观上表示了我国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 回忆图中所涉及的地理分界限:地势三级阶梯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400 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区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经过张家口、兰州和拉萨四周,到达喜
21、马拉雅山脉东部。3. 比较各区面积的大小统计其范围内的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的数量。地势三大阶梯城市的分布统计表地势地形特征在总面积中的比重城市数量及其比重特大城市数量第一级阶梯海拔 4000-5000 米25%以上6 个,1%0 个的青藏高原其次级阶梯海拔 1000-2022 米,40%以上125 个,32%9 个以高原和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海拔 500 米以下,25%以上336 个,67%28 个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三大气候区城市的分布统计表气候区年降水量在总面积中的比城市数量及其比特大城市毫米重重数量西部干旱、4002/543 个,3 个半干旱区9.2%北方40010001/3212 个,34 个
22、半潮湿区45.4%南方10001/5212 个,潮湿区45.4%4. 分析归纳我国城市区位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图 67世界大城市的分布和城市密集地区示意这是一幅表示世界城市分布的示意图,图中又将美国的三大城市带用特写的形式给以重点显 示。该图是学习城市分布规律的核心图,安排在这一课主要是从自然因素考虑的,但实际上 可不拘于自然因素的分析。图中标注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世界城市密集区。城市的分 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进展水平人口、生产力等因素的制约,因此,读图过程中,需首先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等方面层层分析城市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从人口 的分布、生产力的分布分析其与城市分布的关系。
23、通过分析得出:从自然条件看,世界城市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和平原地带;从社会经济进展看,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 产力的分布是全都的。其次,在图中找出世界的三大城市密集地区,即大约北纬60 度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即中心大 平原地区。并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进展水公平因素综合分析世界城市密集区的成因。 城市群和城市带,又称为城市密集区和大都市连绵区,是现代城市空间构造的重要形式之一, 即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能于一体,成为国家经济最兴旺、经济效率 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美国三大城市带分布图的阅读,不
24、仅要了解自 然环境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还要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了解城市群和城市带的消灭,是当代 世界城市分布的特点之一。三大城市带的区位和气中心城市的分布,宜依据肯定的空间顺 序指导学生把握。如自东而西了解三大城市带的分布,自北向南明确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 四大中心城市波、纽、费、华的分布。图 6-8我国南方内河航运和主要的城市分布图中显示的信息:一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分布、河段的通航力量;二是主要城市的分布。据以上信息,分析沿河城市的不同类型。图中反映出我国内河航运与南方主要河流分布的关系(1) 水运的端点 水运的起点和终点往往是城市选址的条件,水运的起点和终点是货物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的要道。如江
25、西省赣州市就位于赣江通航河段的上游起点。(2) 两条河的集合处通航支流与干流集合的地方是形成城市的良好区位,由于有三个 航运方向,大量的人流、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腹地宽阔。长江沿岸有通航支流集合处, 历史上都是较大城市,且连续至今,如宜宾岷江、泸州沱江重庆嘉陵江、武汉汉 江、九江鄱阳湖水系、芜湖青弋江、镇江和扬州大水道等。西江上有梧州桂 江等。(3) 河口内河航运和海洋航运在河口处转运、河口因而成为全流域物资的吐纳之口, 拥有宽阔的腹地,很多的城市是在河口港的位置上进展起来的。如上海、广州、福州、天津等。6.3 城市的区位因素 二本节主要讲自然资源与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布局的影响。教材用了五幅
26、图来展现资源、交通、科学技术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重点:1. 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教材第一段城市的形成和进展不仅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要受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工业革命后,随着对矿产的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进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消灭了一批兴城市。内容是重点,它是以下众多工矿城市消灭的 依据。应从以下两方面来讲解:(1) 生产力的进展打算城市布局:自然资源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必需通过肯定的生产力来起作用,也就是说,随着生产力进展和科技的进步,使位于荒无人烟地区的资源也有力量开发利用,城市布局随之而发生变化,从而消灭一批城市。(2) 自然资源是一局部城市进展的物质根底:
27、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打算着以工矿业为根底 进展起来的工矿城市的规模和进展前景,即工矿业的进展与工矿城市的进展呈正相关关系, 二者相互促进,共求进展。例如:门头沟煤矿资源的削减使得人口的削减。东北森林城市伊春内蒙古草原城市锡林郭勒等在自然资源的根底上进展起来的城市。矿产与城市区位主导矿产煤矿石油铁矿金矿主要城市英国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匹兹堡、中国大同、阳泉、抚顺、开滦。英国阿伯丁,中国大庆、玉门、东胜中国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 南非约翰内斯堡2. 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1) 从城市分布趋势上分析沿交通线设城如株洲市,这主要是从交通运输的根本 性质和作用上说的,它是联系工业与农业、乡村与城市、生
28、产与消费的纽带,在促 进城市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株洲市是京广线、湘黔线、浙赣线开通后形成的城市, 故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2) 历史进程中考察交通工具的革、交通线路的转变,引起城市分布局的变化。例如:古代城市多建在河流、大道的交点上,演化到现代的铁路、大路沿线消灭一批城市。(3) 一个地区来考察,因交通线的变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的衰落或城市的快速进展。例如石家庄的进展交通运输与城市区位运输方式南船北马大路、铁路运输海洋运输选择南方城市沿江河进展 北方大多在大道集合处大路、铁路枢纽大路、铁路沿线沿海分布实例宜宾、重庆、武汉、邯郸株洲、石家庄、郑州秦皇岛、大连、青岛关于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的区
29、位,可作为城市职能去了解。如政治职能的首都,军事城市在古代较突出如嘉峪关、广东虎门、塘沽,宗教城市麦加、梵蒂冈、拉萨等。难点: 城市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的,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也不例外。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在肯定的历史时期、肯定的条件下曾产生过乐观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因素本身的变化,以及 受社会进步、科技兴旺、城市经济进展的影响,导致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可能产生三种变化:(1) 有些因素的影响减弱了,如军事、宗教等。(2) 有些因素仍产生着巨大影响,如交通、自然资源不过在地域上也有很大变化。(3) 的因素成为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而这些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着。概念释义:科
30、学城日本东京东北 60 千米处,建了筑波科学城,它是以学问密集、科技密集、环境美丽而著名的兴城市。美国在旧金山东南 50 千米处建立了以电子工业争论和制造的“硅谷”工业中心,日本把九州岛建为:“硅岛”,德国在位于巴伐利亚高原的慕尼黑建立“硅原”为宇航、电子工业中心。我国将在长江三角洲兴建科学城。科学技术愈进步,智力和学问在城市区位因素中所产生的作用就愈来愈大。图 6-14 株洲城市的进展此图是株州城区面积进展变化示意图,说明城区面积的变化及城 市的兴起、进展和铁路交通的关系。株洲市古称建宁,位于湖南省东南部,湘江中下游。解放初期市区面积只有 1.5 平方千米,现在市区面积进展到 52 平方千米
31、。长达 10 千米的建设大道贯穿市区南北,横跨湘江的株洲大桥将河西的高技术产业区与老城区连成一体。株洲 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是江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株洲火车站是全国五大客货运输站之一, 株洲北站是长江以南最大的货运编组站。从图中可以看出,株洲是位于我国南北干线京广铁 路与东西干线浙赣铁路、湘黔铁路的交汇处,是一个典型的铁路枢纽城市。阅读该图的目的是要明确近代以来铁路的修建促使了株洲市的诞生和进展,同时又要分析城市分布与湘江的关系。读图步骤有以下四条:1找出通过株洲的铁路干线。2分析 1949年以前用地与铁路的关系。3分析现在城区分布与铁路线的关系。4分析城区区位与河流的关系。符合南方沿江建城
32、的规律。6.4 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进展的必定趋势。本节主要争论城市化的概念和城市化的标志,世界城市化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差异,应重点了解人口城市化的内容和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比较兴旺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和进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正确理解形成这些特点的缘由。能够运用教材上的图表,分析城市化过程各阶段的趋势及产生这种趋势的主要缘由。可列表对比分析兴旺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教材中涉及的数字较多,应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不应死记硬背,留意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规律。重点:1. 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的三个标志 城市化的内涵、标志、表现特征城市化含义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
33、标志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即城市面积由小到大,城市数目由少到多城市乡村 城市与区域经济进展的相关性 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进展的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点、区域面的各自独特作用及其相互联系。供给粮食、蔬菜、工业原料供给农业机械、工业用品供给第三产业多项效劳2. 兴旺国家的城市化和进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 城市化水平的凹凸重点放在城市化三个主要标志中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由于城市化进程最突出的表现是人口增长过程。(2) 当代城市化的动力兴旺国家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进展的。而进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进
34、展水平不相适应,大多数农民是为了摆脱贫困,盲目流入城市的。两种类型国家的城市化进展趋势有差异兴旺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后期,进展趋缓、停滞、消灭逆城市化现象;进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处于中期,仍在进展中。兴旺国家大城市中心区萎 缩、中小城市进展快速;进展中国家则相反,大城市膨胀,中小城市进展缓慢。难点:阅读图 6-17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分析兴旺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阅读图 6-18 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说明城市化的地域城市化过程。图 6-17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1) 明确读图目的。该图反映本世纪,尤其是地二次世界大战完毕后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2) 生疏坐标值和图例。读出某
35、年份世界总人口、兴旺国家和进展中国家的城乡人口数及其城乡人口的比重,大致了解图像所表示的内容。(3) 读出各年份世界总人口、兴旺国家和进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兴旺国家和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4) 读动身达国家不同时期城乡人口数量及其比重,分析兴旺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5) 读出进展中国家不同时期城乡数量及其比重,分析进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6) 用折线将不同年份兴旺国家和进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柱连接起来,分别比较两种国家农村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分析城市化进程的异同点。图 6-18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此图由同一幅、同比例的 1911 年、1949 年、
36、和 1990 年三个年份的上海城市用地示意图组成,反映了上海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动态变化。图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上海城区都集中分布于黄浦江的西岸,三个不同时期的城区面积用绿、粉、黄三种颜色表示,城区面积的动态变化一目了然。从上海城区面积的变化,了解上海的城市进程,同时加深对城市化三个主要标 志的理解。20 世纪 90 年月以来,随着上海浦东经济开放区的开发和建设,城区快速向黄浦江东岸扩展,从前人烟稀有的浦东渐渐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例,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解决途径。”由于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无限制地扩大,在城市化带来乐观作用的同时
37、,也给环境带来了一 些消极作用,如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教材结合实例,分析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为主的环境问题。接着 以上海市为案例,分析其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从城市规模、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城市环保三方面开放。重点:1.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城市是人工化环境,城市的主体是人类,人与环境的冲突是格外锋利的,比较突出的表现有: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污染。要清楚:几种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造成的危害。 可列表加深生疏污染源污染物危害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堵
38、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铺张给上下班工作和生活带来便。住房困难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从缘由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生产、生活活动频繁生疏消灭的现象产生的后果。自从 1999 起近几年的综合题几乎都有关于城市环境问题的内容。例如:读北京市空气质量周报,完成以下要求:(1) 北京市的主要污染物有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布满,有时还消灭、等大气污染现象,危害人体安康。(2) 造成城市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3) 表中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是前门地区,最低的是定陵地区,其缘由是选择填空。A. 城区人口多,燃煤量大B. 定陵地区地
39、处山前地带,地下水丰富C. 城区高大建筑物多,不利于扬尘集中城区气温高,空气对流显著(4) 北京市要进一步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可实行的措施有选择填空A. 植树种草,大力进展城市绿化B. 整治交通线路,保证道路畅通C. 实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D. 三环路以内限制使用燃煤炉灶2.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做法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上问题,在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后提出解决的三项措施。这些措施多为政府行为,也有市民行为。建立卫星城,开发区如:上海的浦东区、北京的郊区县城市化,工厂和一些企业向郊区迁移。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结合北京市近年来的城市道路及居民小区的建设,谈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所取得的成绩和
40、存在的问题。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强调城市环境问题时认为造成的,重在“治理”二字。例如,扩大绿地面积植树种草修建林阴大道、草坪广场、街心花园等。此项措施与市民的行为 关系亲热。所谓绿化面积小、人均居住面积少、交通拥挤等,都与城市人口过多有关。城市进展的方向:建设生态城市,贯彻实施“城市可持续进展”方针。难点:城市如何走可持续进展的道路,今后城市应如何进展。城市可持续进展1. 可持续进展的城市经济活力创力量从经济效益着眼:一个城市的经济活力取决于它的创力量。创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现代城市兴盛兴旺的重要标志。由于 只有创才能产生持续的竞争力,它是个各城市谋求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根本保证。依据城 市所
41、在地区的资源优势,进展产业、调整企业产品构造,重点开发市场上有竞争力的多品 种、多功能、高档次、智能化、节能化、无污染的产品,是城市经济活力的必定选择。城市的地位取决于它的经济增长质量,由粗放型向集约经济转化,不断创,不断提高质量, 才能使城市经济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实现可持续进展。2. 可持续进展的生态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是线性的、不行循环的。会产生很多废物,污染环境。可持续进展城市生态系统提出理论和做法是:工业生态化工业生态学原理废物零排放工业共生 例如:美国田纳西州的小城查塔努加是世界上首先实现废物零排放的工业园区。3. 城市环境保护是可持续进展的关键美国提出“城市美化运动
42、”。英国消灭“田园城市”,日本建设“信息化城市”和“技术集成城市”、“海上城市”等。4. 可持续进展的城市住区 :有关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几个观点: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前提制造和平清静的国际环境。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关键促进经济进展与消退贫 困。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根本原则立足国情、民情,由各国、各地自主决策,创立各具特色的主区可持续进展模式。 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方针城市和乡村并重,保证全球人居条件整体、平衡的改善。 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必由之路走可持续进展的道路。解决人类居住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国际间的友好合作。数字城市即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根底设
43、施、功能机制进展自动采集、动态监测治理和关心决策效劳的技 术系统。通俗的讲,是指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治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利用数字化信息 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城 市规划者和治理者可以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展规划、决策和治理。其感觉就向闲逛在现实的街道上或是乘直升飞机俯瞰城市一样。学习方法与思想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 1观看分析:乘车从车窗口远眺,沿线有些路段农村聚落密集,有些地段农村聚落稀有, 想一想,这与哪些经济因素有关。 2联系生活:我国南方乡村房屋多斜顶,北方乡村房屋多平顶,想一想,这与降水有
44、何关系。3. 读图分析:读图 6-9、图 6-10教材 50 页,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集合处,武汉位于汉水与长江的集合处,分析这两个城市都具有哪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4. 比照分析:比较图 6-4 与 6-7教材 46 页、48 页,世界最早消灭城市的地区与现代城市分布有何变化?北京是我国首都,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比照分析说明这两个城市进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5想象力量:建一个城市,受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哪个因素应当在城市的形成进展中优先考虑?并说明理由。 6推断力量:分析图 6-11教材 50 页中 A、B、C 三个聚落,哪个可能进展成为城市,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