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乐府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魏六朝乐府诗.ppt(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两汉乐府诗两汉乐府诗乐府易不得(领会),难不得。深于此事者,能使豪杰起舞,愚夫愚妇解颐(脸),其神妙不可思议。刘熙载艺概诗之新制,亦复蔚(茂盛)起,骚雅(楚辞诗经)遗声之外,遂有杂言,是为乐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前几年,电视剧前几年,电视剧还还珠格格珠格格在全国热在全国热播,紫薇对尔康的一播,紫薇对尔康的一句:句:“山无陵,天地山无陵,天地合,才敢与君绝合,才敢与君绝”,打动了尔康。打动了尔康。然而也许大家不知道,然而也许大家不知道,这句话早在汉代已有,这句话早在汉代已有,并且表达得更为挚烈,并且表达得更为挚烈,那就是汉乐府诗上那就是汉乐府诗上邪邪。汉乐府之汉乐府之上邪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
2、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是一个痴心女子的爱情表白,浓烈滚烫,一连使用五件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表示爱情的坚决和生死不渝。乐府和乐府诗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最初用楚声演唱的乐府诗是安世房中歌17章,另外,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在祭祀沛宫原庙时用楚声演唱,也由乐府机关负责管理。大风歌汉高祖刘邦平黥布还京,过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新丰移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荣归故乡。怎样得到勇士去守卫国家
3、的边疆啊!大大风歌歌两两汉乐府汉乐府“乐府乐府”最初是指主管乐舞的机关,它在秦朝就已建立,最初是指主管乐舞的机关,它在秦朝就已建立,汉代人把乐府用来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汉代人把乐府用来配乐演唱的诗称为“歌诗歌诗”而不是而不是“乐乐府府”。汉朝是赋的时代,如果说赋是歌颂盛世、表达士人心汉朝是赋的时代,如果说赋是歌颂盛世、表达士人心境的话,那么汉乐府则是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苦境的话,那么汉乐府则是反映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苦难与真实情感,难与真实情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继承并发展,继承并发展了诗经的了诗经的现实现实主义传统。主义传统。汉乐府汉乐府代表了乐府诗的代表了乐府诗的最高最
4、高成就。成就。汉汉代代乐府诗在乐府诗在语言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是:方面的主要特点是:1质朴自然、清新刚健、质朴自然、清新刚健、2自由灵活、充沛有力,自由灵活、充沛有力,3杂用五言、七言的句式。杂用五言、七言的句式。汉乐府的内容1.揭露战争的灾难揭露战争的灾难武帝以后,汉朝的战争就连绵不断。匈奴名篇战城南给人们描绘了一场战争后的惨状:“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谓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战士们战死边地却没有人掩埋,乌鸦随意啄食人肉,死者为了得到一点点慰藉,竟只能请求乌鸦多为自己哭嚎几声,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大汉盛世是靠多少平民的尸骨堆出来的呀!2.反映劳动人民的
5、痛苦生活在封建社会盛事只是属于统治者的,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乐府诗对触目惊心的现实生活多有揭露,如东门行。东门行东门行,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糜。上用苍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面对妻子上指天、下指儿保证安分于穷困的生活,我们的主人公于心何忍?可是家徒四壁的生活现实还是把他逼上了“拔剑东门去”反抗官府压迫的道路。3.反映爱情婚姻生活上邪就是其中一篇,此外还有饮马长城窟行、江南等,或绵长或奔放,描述了悲惨生活中的纯真爱情。然而爱情不都是
6、美好的,当时广大女性已受“三从”、“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压迫,在男权面前毫无地位,面对比比皆是的负心郎,只能默默地哭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还有有所思、孔雀东南飞。有所思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wi)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x)!秋风肃肃晨风飔(s),东方须臾高(ho)知之。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失恋后内心的复杂心情,既爱又悔,将寄托爱意的信物“摧烧之”,“扬其灰”。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最能控诉封建礼教扼杀人情的当属哀婉动人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
7、飞。它是乐府诗里最长的一篇,与南北朝时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
8、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陌上桑秦秦 罗罗 敷敷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生活镜头的选取生活镜头的选取 故事情节的完整叙述故事情节的完整叙述 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 详略得当的叙事详略得当的叙事 寓言诗的创作寓言诗的创作n1苦与乐的深刻揭示n苦东门行、妇病行、孤兒行n
9、乐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n2爱与恨的坦率表白n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n3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薤露蒿里n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魏晋魏晋乐府乐府魏晋时期把汉代乐府用来配乐演唱的诗魏晋时期把汉代乐府用来配乐演唱的诗正式定名正式定名为为“乐府乐府”,同时在魏晋时期按照这些乐府,同时在魏晋时期按照这些乐府旧题旧题写写作的诗,不管能不能用来歌唱,也都称为作的诗,不管能不能用来歌唱,也都称为“乐府乐府”。魏晋乐府诗在语言方面魏晋乐府诗在语言方面继承了汉乐府的继承了汉乐府的特点:特点:1质朴自然、清新刚健、质朴自然、清新刚健、2杂用五言、七言的句式。杂用五言、七言的句式。魏晋乐府
10、诗魏晋乐府诗的代表是曹操的短歌行。的代表是曹操的短歌行。短歌行短歌行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平调曲,为乐曲的名称。曹操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该篇通过宴会的歌唱来表达诗人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刘勰文心
11、雕龙用笔之妙,翩若惊鸿,宛若游龙;如百尺游丝宛转;如落花回风,将飞更舞,终不遽落;如庆云在霄,舒展不定。此惟十九首、阮公、汉、魏诸贤最妙于此。方冬树 昭昧詹言LOGO东汉以后有许多文人开始尝试写五言诗,成就最高的古诗十九首被称为“五言(诗)之冠冕”。古诗十九首作者不可考,也非一人一时之作,大概产生在汉末桓灵之世。玉台新咏收录了其中八首,并且题为枚乘所作,后来南朝萧统将它们合为一组,收入昭明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沿用至今。LOGO古诗十九首从思想内容上看,大致可分两类:游子诗和思妇诗。游子诗抒发仕途碰壁后的人生苦闷和失望情绪,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生寄世如同行客,时光荏苒寿命短促的感伤。如“昼短苦夜
12、长,何不秉烛游”(生年不满百)思妇诗所写的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是最为美丽动人的吟诵。涉江采芙蓉通过采芳草赠美人的习俗,写游子思念妻室;行行重行行写一个妻子因丈夫很久不归而思念、担忧:“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将情、景、事巧妙地融合起来,抒发人间的离别愁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迢迢牵牛星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民歌兴盛的时期。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在内容和风格上南朝和北朝的民歌也呈现出很明显的不同之处。南朝民歌内容较狭窄,
13、多侧重于爱情方面,比较活泼,缠绵;北朝民歌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现实生活,对游牧生活,战争,人民生活以及爱情婚姻等都有一定的描写,它体裁多样,自由且灵活,体制更丰富多变,总体风格古朴悲凉、粗犷豪迈。其中最为杰出的是敕勒歌和木兰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是一首只有这是一首只有2727个字的北朝民歌,包含了极大的个字的北朝民歌,包含了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静山、平川、苍天、茫野,加上清艺术感染力。静山、平川、苍天、茫野,加上清风掠过时所现之牛羊,动静结合,描述出北国草风掠过时所现之牛羊,动静结合,描述出北国草原的富饶和壮丽。同时也抒发出北国人民对养
14、育原的富饶和壮丽。同时也抒发出北国人民对养育他们的土地、对游牧生活的热爱之情。他们的土地、对游牧生活的热爱之情。北北朝朝乐乐府府 木木兰兰诗诗唧唧唧唧复复唧唧唧唧,木木兰兰当当户户织织。不不闻闻机机杼杼声声,惟惟闻闻女女叹叹息息。问问女女何何所所思思,问问女女何何所所忆忆。女女亦亦无无所所思思,女女亦亦无无所所忆忆。昨昨夜夜见见军军帖帖,可可汗汗大大点点兵兵,军军书书十十二二卷卷,卷卷卷卷有有爷爷名名。阿阿爷爷无无大大儿儿,木木兰兰无无长长兄兄。愿愿为为市市鞍鞍马马,从从此此替替爷爷征征。东东市市买买骏骏马马,西西市市买买鞍鞍鞯鞯,南南市市买买辔辔头头,北北市市买买长长鞭鞭。但但辞辞爷爷娘娘去
15、去,暮暮宿宿黄黄河河边边。不不闻闻爷爷娘娘唤唤女女声声,但但闻闻黄黄河河流流水水鸣鸣溅溅溅溅。旦旦辞辞黄黄河河去去,暮暮至至黑黑山山头头,不不闻闻爷爷娘娘唤唤女女声声,但但闻闻燕燕山山胡胡骑骑鸣鸣啾啾啾啾。万万里里赴赴戎戎机机,关关山山度度若若飞飞。朔朔气气传传金金柝柝,寒寒光光照照铁铁衣衣。将将军军百百战战死死,壮壮士士十十年年归归。归归来来见见天天子子,天天子子坐坐明明堂堂。策策勋勋十十二二转转,赏赏赐赐百百千千强强。可可汗汗问问所所欲欲,木木兰兰不不用用尚尚书书郎郎;愿愿驰驰千千里里足足,送送儿儿还还故故乡乡。爷爷娘娘闻闻女女来来,出出郭郭相相扶扶将将;阿阿姊姊闻闻妹妹来来,当当户户理理
16、红红妆妆;小小弟弟闻闻姊姊来来,磨磨刀刀霍霍霍霍向向猪猪羊羊。开开我我东东阁阁门门,坐坐我我西西阁阁床床,脱脱我我战战时时袍袍,著著我我旧旧时时裳裳,当当窗窗理理云云鬓鬓,对对镜镜贴贴花花黄黄。出出门门看看伙伙伴伴,伙伙伴伴皆皆惊惊惶惶:同同行行十十二二年年,不不知知木木兰兰是是女女郎郎。雄雄兔兔脚脚扑扑朔朔,雌雌兔兔眼眼迷迷离离;双双兔兔傍傍地地走走,安安能能辨辨我我是是雄雄雌雌?木兰诗艺术成就木兰诗艺术成就一、它作为一首叙事诗,详略得当。为突出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长达10年的背景,并对这丰富的材料,作了细致的剪裁。着重于木兰从军、离家、辞官、还家四部分,使全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但对军旅
17、生活相当简略,叙事粗细恰到好处,从而把一个十分感人而鲜活的巾帼英雄形象塑造的完美得当。二、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作者没有刻意描述木兰怎么英勇,如何坚强,而是多了一些“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的思念之情,来表现爹娘与女儿间的深情。叙事与抒情交叉进行,真正做到了融情于事。木兰诗艺术成就木兰诗艺术成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久远,影响十分广泛。后被改为多种戏曲形式,久唱不衰。它不仅代表诗歌艺术的水平,更主要的是塑造了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她已经不只单纯地代表一个代父从军的英雄,而是一个为了追求男女平等和寻求女性解放的人物的典型。出自于北朝乐府的木兰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
18、的一支奇葩,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杰作。木兰诗代表着古代诗歌艺术的最高水平,它无论在内容上还是艺术手法上,都对我国诗歌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它对后世文学和后世民族精神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南朝民歌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那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地区,那里山青水秀,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南朝民歌便是这种自商业发达,南朝民歌便是这种自然环境和生活的反映。然环境和生活的反映。南朝民歌大多保存在郭茂倩南朝民歌大多保存在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清商曲辞中。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南南朝朝民民歌歌较较清清丽丽缠缠绵绵,现现存存的的大大多多为为情情歌歌
19、。体体制制小小巧巧,清清新新自自然然,大大多多为为五五言言四四句句。大大量量运运用双关语,表达情感委婉含蓄。用双关语,表达情感委婉含蓄。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现代歌手演唱的江南。读江南这首汉乐府民歌,我们很容易想起庄子秋水篇中子非鱼的故事,不禁感叹它们所表现的美感经验是如此相似。v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v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v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v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v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v开
20、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v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v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v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v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v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v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v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v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v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v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本篇描写一位少女真诚本篇描写一位少女真诚而热烈的相思之
21、情。风光旖而热烈的相思之情。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是她的生活背旎的江南水乡是她的生活背景,诗中仅用景,诗中仅用“单衫单衫”、“双鬓双鬓”、“翠钿翠钿”数语,随数语,随意点染,勾勒出一位纯情美意点染,勾勒出一位纯情美丽少女的形象。丽少女的形象。通过她一系列行动,来表现通过她一系列行动,来表现其内心活动,深情的相思推动她其内心活动,深情的相思推动她不断地行动,活动空间亦随之发不断地行动,活动空间亦随之发生变化,如折梅在西洲,寄梅在生变化,如折梅在西洲,寄梅在家中,采莲在南塘,望郎又上青家中,采莲在南塘,望郎又上青楼,全诗寓不变于变化之中,在楼,全诗寓不变于变化之中,在富于动态的描写中,少女执著的富于动
22、态的描写中,少女执著的情爱贯穿始终。情爱贯穿始终。艺术特点:艺术特点:“出门出门采采红红莲莲。采莲采莲南塘秋,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莲子莲子青青如水。如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手明如玉。二曲,垂手明如玉。”等。等。“蝉联格蝉联格”的运用的运用 全全诗诗基基本本上上四四句句一一韵韵,读读来来宛宛转转流流畅畅,清清新新自自然然,有有一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种回环往复的音乐之美。与与缠缠绵绵缱缱绻绻的的情情思思相相适适应应,诗诗中中多多用用重重字字、顶顶针针、谐谐音音、双双关关等等表表现现手手法法,形形成成回回环环往往复复,余余味味不不尽尽的的情情韵韵。如如“莲莲心心彻彻底底红红”,用用谐谐音音双双关关来来表表达达她她对对情情郎郎坚坚贞贞不不渝渝的的爱爱情情,含蓄而缠绵。含蓄而缠绵。这种形式在一些民这种形式在一些民歌中已出现,但此诗的歌中已出现,但此诗的运用显得更加成熟和精运用显得更加成熟和精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