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ppt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报告主讲人:汪超内容大纲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互互联网巨网巨头发展金融展金融的的优势基于基于移移动支付,数字金融支付,数字金融产业链全面成型全面成型以数据以数据为基基础的模型和算法成的模型和算法成为竞争壁争壁垒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优势:据CNNIC统计,截止2016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31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5.1%,其中手机支付用户达到4.7亿。互联网金融规模保持着高速上涨,截至2016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总交易规模超过12万亿,接近GDP总量的20%,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超过5亿,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市场份额高达90%。除美国外,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
2、大的支付市场和全世界第二大的金融科技市场。以腾讯和蚂蚁金服为代表的支付巨头以自有数据为基础,发力征信,谋求覆盖全方位、全场景的移动互联金融生态。目前全球27家估值不低于10亿美元的金融科技独角兽了中,中国企业占据了8家,融资额达94亿美元。中国互联网金融服务市场规模巨大,增速较高,有望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下一金矿。图一图二不利方面:一、随着移动互联的渗透率达到网民总数的95.1%,人口红利逐渐减退,移动互联网正从增量模式转入存量模式。经过了几年的高速发展,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头部公司具有了稳定的市场地位和可观的市值规模。对互联网龙头公司来说,线下商业模式向线上搬迁所带来的红利在消退,未来的增长是决定
3、公司战略的重要因素。盈利流量的粗放模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增值服务金融市场图一图二二、中美互联网金融路径不同,中国盈利模式刚刚起步1、蚂蚁金服支付规模大,但盈利水平低于PayPal2、PayPal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情景电商模式和全方位的内嵌式支付入口,彻底改变传统电商的游戏玩法,极大提高潜在用户转化率,并且正在全面向情境电商平台转型,中国在这方面仍需加强。图一图二图三“无处不在”的“手”互联网巨头发展金融最大优势数据数据金融:金融的本质是数据,以及基于数据的建模和风险定价。互联网公司及科技公司拥有海量用户数据,有机会借由数据挖掘和建模,成为传统金融公司之外的数据金融新贵。数据消费历史、物流社交行为生
4、活开支其他理财偏好互联网巨头的数据优势流量入口带来的场景和数据优势,使得互联网巨头迅速切入支付和征信两大底层金融功能。在中国市场以腾讯和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为代表的一系列互联网公司在金融领域快速探索。蚂蚁金服依托电商平台积累的海量数据,助力金融产品定价与风险控制。蚂蚁借呗(纯信用个人贷款)2016年用户数达到1000万,放款规模为3000亿元。源于支付宝资金沉淀和理财属性的余额宝,目前资产规模超过一万亿,理财规模年化增速超过30%。数据的优势使得蚂蚁金服的产品研发和差异化定价能力显著高于传统的保险及基金销售网点。征信数据以支付为入口,基于大数据优势理财产品、信贷、保险等的设计、发行、分销以区块链
5、、云计算为代表数据金融技术能力的输出入场景的消费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基石,个人征信数据是衡量个人风险和金融服务定价的最关键要素。在个人信贷数据偏少的情况下,我国传统金融机构无法对长尾用户进行其他维度的数据交叉验证、分析,导致了个人金融服务市场存在大量空白,需要互联网巨头及科技公司进行填补。与传统的征信数据相比,互联网数据能够更全面地反映用户消费及资金状况。中国传统银行的征信记录仅覆盖总人口的35%,远低于互联网52%的覆盖率。互联网巨头拥有了极大的数据先发优势。富的社交、线上消费及转账行为数据能够在风控和征信中发挥巨大作用。互联网在个人消费金融扮演重要地位伴随着消费升级的大趋势,
6、中国居民对信贷业务的需求从房贷车贷为主,扩大到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数码产品、出行、日用品、教育、医疗美容等)。由互联网公司主导的,嵌入电商场景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分期、小额无抵押信用贷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这一趋势。我们预计个人金融服务市场将随着第三方支付的普及进一步增长,个人消费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基于移动支付,数字金融产业链全面成型支付业务(阿里、腾讯)信贷(消费金融)保险、众筹、投资等预测:参照海外发展经验,消费信贷有望成为继支付业务之后,数据金融公司重要的业务之一。以数据为基础的模型和算法成为竞争壁垒依托于互联网巨头的数据金融公司具备客户规模优势,腾讯和阿里在移动支付端占据先机和数据优势。但从支付到信贷业务拓展,仍需面对从数据到定价模型的挑战。对于信贷而言,拥有数据资源是成功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后续仍需要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模型有效性验证来提升风险定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