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菌种的选育及改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菌种的选育及改进.ppt(1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工业菌种的选育及改进工业菌种的选育及改进尽管生产菌种最初均是来自于自然界,但尽管生产菌种最初均是来自于自然界,但天然菌种的生产天然菌种的生产性能一般比较低下性能一般比较低下。2020世纪世纪4040年代抗生素工业的兴起,推年代抗生素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也为微生物发酵工业优良动了微生物遗传学的快速发展,也为微生物发酵工业优良菌种的人工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菌种的人工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优良菌种的选育为生产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突变株,大幅度优良菌种的选育为生产提供了各种类型的突变株,大幅度提高了菌种产生有利用价值代谢产物的水平,还可以改进提高了菌种产生有利用价值代谢产物
2、的水平,还可以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的代谢产物。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的代谢产物。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较为定向技术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较为定向技术的发展,使菌种选育技术不断更新,而研制出众多有价值的发展,使菌种选育技术不断更新,而研制出众多有价值的微生物工程产品。的微生物工程产品。自然选育、诱变选育、抗噬菌体菌种的选育、杂交育种、自然选育、诱变选育、抗噬菌体菌种的选育、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都被应用于生产菌种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都被应用于生产菌种的选育。的选育。【Background】提高菌
3、种生产力的途径提高菌种生产力的途径:自然突变体的筛选自然突变体的筛选 (自然选育)(自然选育)诱导突变体的筛选(诱变育种)诱导突变体的筛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基因克隆基因克隆通过遗传修饰通过遗传修饰第一节第一节自然突变体的筛选(自然突变体的筛选(自然选育)自然选育)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发(然)突变进行菌种选不经人工处理,利用微生物的自发(然)突变进行菌种选育的过程称为育的过程称为自然选育自然选育(spontaneous mutation)(spontaneous mutation)。二、自发突变机制二、自发突变机制(一)自发突变的定义:(一)自发突变的定
4、义:自发突变是指在没有人工参与下生物体自然发生的突变自发突变是指在没有人工参与下生物体自然发生的突变。自发突变并不意味着这种突变没有原因,而只是说明我们自发突变并不意味着这种突变没有原因,而只是说明我们对它还没有很好的或很具体的认识而已。对它还没有很好的或很具体的认识而已。一、自然选育的定义1 1、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的诱变: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的诱变:不少不少“自发突变自发突变”实质上是由于一些实质上是由于一些原原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的长期综合诱变效因不详的低剂量诱变因素的长期综合诱变效应。应。例如,充满宇宙的各种短波辐射或高温例如,充满宇宙的各种短波辐射或高温诱变效应,以及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
5、一些低诱变效应,以及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些低浓度的诱变物质(在微环境中有时也可能是浓度的诱变物质(在微环境中有时也可能是高浓度)的作用等。高浓度)的作用等。(二)自发突变的机制(二)自发突变的机制2 2、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的诱变效应: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的诱变效应: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是普遍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是普遍存在于微生物体内的一种代谢产物。过氧化氢对脉胞菌(过氧化氢对脉胞菌(NeurosporaNeurospora)有诱变作用,这)有诱变作用,这种作用可因同时加入种作用可因同时加入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而降低;而降低;如果在加入该酶的同时又加入如果在加入该酶的同时又加入酶抑
6、制剂酶抑制剂(KCN)(KCN),则又,则又可提高突变率。可提高突变率。这就说明,过氧化氢很可能是这就说明,过氧化氢很可能是“自发突变自发突变”中的一中的一种种内源性诱变剂内源性诱变剂。在许多微生物的在许多微生物的陈旧培养物陈旧培养物中易出现自发突变(剂)中易出现自发突变(剂),可能也是同样的原因。,可能也是同样的原因。3 3、互变异构效应:互变异构效应:微生物的自发突变可由于本身微生物的自发突变可由于本身DNADNA在复制过程在复制过程中发生了中发生了酮式至烯醇式酮式至烯醇式(或(或氨基式至亚氨基式氨基式至亚氨基式)的互变异构效应而引起的。的互变异构效应而引起的。因为因为A A、T T、G
7、G、C C四种碱基的第六位上如果不四种碱基的第六位上如果不是酮基(是酮基(T T、G G),就是氨基(),就是氨基(C C、A A),所以有人),所以有人认为,认为,T T和和G G会以酮式或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的状会以酮式或烯醇式两种互变异构的状态出现,而态出现,而C C和和A A则会以氨基式或亚氨基式两种互则会以氨基式或亚氨基式两种互变异构的状态出现。变异构的状态出现。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图3.1 由5-BU引起的互变异构效应A-TA-TA-TA-TG-TG-CA-T(酮式)(烯醇式)图3.2 胸腺嘧啶(T)在以酮式或烯醇式状态存在时引起碱基配对的变化
8、由于由于平衡一般趋向酮式或氨基式平衡一般趋向酮式或氨基式,因此在,因此在DNADNA双双链结构中一般总是以链结构中一般总是以A A:T T和和G G:C C碱基配对的形式碱基配对的形式出现出现;在偶然情况下,在偶然情况下,T T也会以稀有的也会以稀有的烯醇式形式烯醇式形式出现,出现,因此在因此在DNADNA复制到达这一位置的瞬间,通过复制到达这一位置的瞬间,通过DNADNA聚聚合酶合酶的作用,在它的相对位置上就不再出现常规的作用,在它的相对位置上就不再出现常规的的A A而是出现而是出现G G;同样,如果同样,如果C C以稀有的以稀有的亚氨基形式亚氨基形式出现在出现在DNADNA复制复制到达这一
9、位置的刹那间,则在新合成到达这一位置的刹那间,则在新合成DNADNA单链的单链的与与C C相应的位置上就将是相应的位置上就将是A A,而不是往常的,而不是往常的G G。这。这或许就是发生相应的自发突变的原因或许就是发生相应的自发突变的原因.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在任何一瞬间,某一碱基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在任何一瞬间,某一碱基是处于酮式或烯醇式,还是氨基式或亚氨式状是处于酮式或烯醇式,还是氨基式或亚氨式状态,目前还无法预测,所以要预言在某一时间、态,目前还无法预测,所以要预言在某一时间、某一基因发生自发突变仍是不可能的。某一基因发生自发突变仍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们在运用数学方法对这些偶发事件作但是,人
10、们在运用数学方法对这些偶发事件作大量统计分析后,还是可以发现并掌握其中规大量统计分析后,还是可以发现并掌握其中规律的。例如,据统计,律的。例如,据统计,DNADNA链在每次复制中,链在每次复制中,每个碱基对错误配对的频率是每个碱基对错误配对的频率是1010-7-71010-11-11,而,而一个基因平均约含一个基因平均约含1000bp1000bp,故自发突变频率约,故自发突变频率约为为1010-6-6。4 4、环出效应:即环状突出效应环出效应:即环状突出效应 有人提出,在有人提出,在DNADNA的复制过程中,如果其中某一单链上偶然产生一小环,的复制过程中,如果其中某一单链上偶然产生一小环,则会
11、因其上的基因越过复制而发生则会因其上的基因越过复制而发生遗传缺失遗传缺失,从而造成自发突变。,从而造成自发突变。图图3.3环出效应环出效应在上链中,标记在上链中,标记B处发生处发生“环出环出”,故只有,故只有A及及C能获得复制,能获得复制,从而发生自发突变。而在下链中,则复制仍正常进行。从而发生自发突变。而在下链中,则复制仍正常进行。5、转座效应、转座效应 转座作用的频率虽然仅为转座作用的频率虽然仅为1010-5-51010-7-7,但它却,但它却是一种自然界所固有的是一种自然界所固有的“自发基因工程自发基因工程”或或“内内源性基因工程源性基因工程”。1)转座因子()转座因子(transpos
12、ableelement)定义:定义: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位于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上的一段能改变自身位置的DNA序列。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序列。广泛分布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细胞中。又称又称“跳跃基因跳跃基因”2)转座因子的特点转座因子的特点在转座时,通过转座因子的复制,可将新形成的拷贝以在转座时,通过转座因子的复制,可将新形成的拷贝以非同源非同源重组重组的方式转移到染色体的新部位上;的方式转移到染色体的新部位上;都携带有编码转座酶的基因,该酶具有都携带有编码转座酶的基因,该酶具有转移位置转移位置的功能,是转的功能,是转座所必需的座所必需的;两端都有正向或反向两端都有正向或反向末端重复
13、序列末端重复序列。(3)根据分子结构和遗传性质,转座因子可分为根据分子结构和遗传性质,转座因子可分为3类:类:插入序列(插入序列(Insertionsequence,IS)仅含有编码转座所必需的转座酶的基因,两端存在仅含有编码转座所必需的转座酶的基因,两端存在941bp的反的反向重复序列向重复序列。但其插入可干扰基因的正常读码序列,导致基因失。但其插入可干扰基因的正常读码序列,导致基因失活或引起突变。活或引起突变。转座子(转座子(Transposon,Tn)除转座基因外,还有抗药性基因。分为除转座基因外,还有抗药性基因。分为复合转座子复合转座子和和复杂转座子复杂转座子Mu噬菌体噬菌体是以大肠杆
14、菌为宿主的温和性噬菌体。它在几方面不同于另一是以大肠杆菌为宿主的温和性噬菌体。它在几方面不同于另一种温和噬菌体种温和噬菌体:第一、:第一、MuDNA几乎可以插入到宿主染色体的几乎可以插入到宿主染色体的任何一个位点上;第二、任何一个位点上;第二、DNA两端没有粘性末端;第三、会引两端没有粘性末端;第三、会引起宿主的被插入基因的基因突变。起宿主的被插入基因的基因突变。(4)转座的过程:转座的过程:由转座因子中基因编码的转座酶能由转座因子中基因编码的转座酶能识别受体识别受体DNA分子中的分子中的靶序列靶序列(3-12bp),它可先把靶序列切成两条单链,并使转座因子的一条链与),它可先把靶序列切成两条
15、单链,并使转座因子的一条链与靶序列的一条链相连接,另一条链与靶序列相反一端的另一条链相连接。形成靶序列的一条链相连接,另一条链与靶序列相反一端的另一条链相连接。形成的单链缺口可经的单链缺口可经DNA多聚酶多聚酶I的作用而合成,再经的作用而合成,再经DNA连接酶连接酶的作用而缝合。的作用而缝合。于是,随着转座因子的插入就使靶序列得到了复制。于是,随着转座因子的插入就使靶序列得到了复制。插入突变插入突变(基因失活)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的缺失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和倒位重复和倒位)转座作用的频率虽然仅为转座作用的频率虽然仅为10-510-7,但它却是一种自然界,但它却是一种自然界所固有的所固有的“
16、自发基因工程自发基因工程”或或“内源性基因工程内源性基因工程”。(5)转座的遗传学效应:转座的遗传学效应:三、自然选育三、自然选育在工业生产上在工业生产上的意义的意义1、在工业生产上,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在工业生产上,由于各种条件因素的影响,自然突变是自然突变是经常发生的经常发生的,也造成了生产水平的波动,所以技术人员很,也造成了生产水平的波动,所以技术人员很注意从高生产水平的批次中,分离高生产力的菌种再用于注意从高生产水平的批次中,分离高生产力的菌种再用于生产。生产。2、自然变异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自然变异可能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菌种,一种是菌种退化而导致目标产物产
17、量或质量下降;另一种是对生产有退化而导致目标产物产量或质量下降;另一种是对生产有益的突变。为了保证生产水平的稳定和提高,应经常的进益的突变。为了保证生产水平的稳定和提高,应经常的进行生产菌种自然选育,以淘汰退化的,选出优良的菌种。行生产菌种自然选育,以淘汰退化的,选出优良的菌种。3、经诱变或杂交选育获得的突变株,往往会继续发生变异经诱变或杂交选育获得的突变株,往往会继续发生变异,导致不同生产能力菌株的比例改变,这种情况下,自然选导致不同生产能力菌株的比例改变,这种情况下,自然选育可以有效地用于高性能突变株的分离。育可以有效地用于高性能突变株的分离。四、自然选育的特点四、自然选育的特点自然选育是
18、一种自然选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选育方法简单易行的选育方法,可,可以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以达到纯化菌种,防止菌种退化,稳定生产,提高产量的目的。产,提高产量的目的。自然选育的效率低自然选育的效率低,因此经常与诱变育种,因此经常与诱变育种交叉使用,以提高育种效率。交叉使用,以提高育种效率。五、自然选育的方法五、自然选育的方法自然选育的一般程序是将菌种制成菌自然选育的一般程序是将菌种制成菌悬液,用稀释法在固定平板上分离单菌落,悬液,用稀释法在固定平板上分离单菌落,再分别测定单菌落的生产能力,从中选出再分别测定单菌落的生产能力,从中选出高水平菌种。高水平菌种。第二节第二节诱导突变体的筛选(
19、诱导突变体的筛选(诱变育种)诱变育种)一、诱变育种在工业生产上的意义一、诱变育种在工业生产上的意义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微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严密的代谢调控机制代谢调控机制。其自身代谢过程是被严格调控的,。其自身代谢过程是被严格调控的,并且还存在着并且还存在着代谢产物的分解途径代谢产物的分解途径,所有的,所有的代谢代谢产物都不会过量积累产物都不会过量积累。因此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的菌种的生产能力有限,因此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的菌种的生产能力有限,一般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诱变育种是提高一般不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诱变育种是提高菌种生产能力,使所需要的某一种特定的代谢
20、产菌种生产能力,使所需要的某一种特定的代谢产物过量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物过量积累的有效方法之一。二、诱变育种的原理二、诱变育种的原理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突变主要包括染诱变育种的理论基础是基因突变,突变主要包括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大类。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大类。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畸变是指染色体或染色体或DNADNA片段发生缺失、易位、片段发生缺失、易位、逆位、重复等。逆位、重复等。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突变指的是DNADNA中的中的碱基发生变化即点突变碱基发生变化即点突变。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诱变育种就是利用各种被称为诱变剂的物理因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
21、高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基因突变频率,再,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育种方法。育种方法。常用的诱变剂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大类。常用的诱变剂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大类。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表表3.1常用的各种诱变剂常用的各种诱变剂二、诱变育种的基本方法二、诱变育种的基本方法 诱变育种一般包括诱变育种一般包括诱变诱变和和筛选筛选两个部分,两个部分,诱变部分成功的关键诱变部分成功的关键包括:包括:出发菌株的选择、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诱变剂种类和剂量的选择
22、,合理的使用方法合理的使用方法。筛选部分包括初筛和复筛来测定菌种的生筛选部分包括初筛和复筛来测定菌种的生产能力。产能力。诱变育种是诱变和筛选过程的不断重复,诱变育种是诱变和筛选过程的不断重复,直到获得高产菌株。直到获得高产菌株。1 1、出发菌株的选择出发菌株的选择用来进行诱变的出发菌株性能对提高诱变效果和用来进行诱变的出发菌株性能对提高诱变效果和效率十分重要,选择出发菌株应注意,诱变出发效率十分重要,选择出发菌株应注意,诱变出发菌株要有一定的菌株要有一定的目标产物的生产能力目标产物的生产能力。其他生产性能如其他生产性能如:生产繁殖快生产繁殖快 营养要求低营养要求低 产孢子多且早产孢子多且早 对
23、诱变剂敏感对诱变剂敏感(变异幅度大变异幅度大)还必须了解用作诱变的出发菌株的产量、形态、还必须了解用作诱变的出发菌株的产量、形态、生理等方面的情况。可选择已经经过诱变处理的生理等方面的情况。可选择已经经过诱变处理的菌株,因为这样的菌株对诱变剂的敏感性会有所菌株,因为这样的菌株对诱变剂的敏感性会有所提高。提高。2 2、诱变剂的使用方法诱变剂的使用方法 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诱变的方法有单一诱在微生物诱变育种中,诱变的方法有单一诱变剂处理和复合诱变剂处理。变剂处理和复合诱变剂处理。对对野生菌株野生菌株单一诱变剂处理有时也能取得好单一诱变剂处理有时也能取得好的效果。的效果。对经过多次诱变处理的对经过多
24、次诱变处理的老菌种老菌种,单一诱变因,单一诱变因素重复处理效果甚微。可以采用复合诱变剂处理素重复处理效果甚微。可以采用复合诱变剂处理来提高诱变效果。来提高诱变效果。复合诱变处理包括:复合诱变处理包括:同一诱变剂多次处理同一诱变剂多次处理 两种以上诱变剂先后分别处理两种以上诱变剂先后分别处理 两种以上诱变剂同时或多次处理两种以上诱变剂同时或多次处理 例如,青霉菌的选育中先用不足以引例如,青霉菌的选育中先用不足以引起突变的氮芥短时处理,再用紫外线处理,起突变的氮芥短时处理,再用紫外线处理,可使诱变效率大大提高。可使诱变效率大大提高。3 3、诱变剂的剂量选择、诱变剂的剂量选择对不同的微生物使用的剂量
25、不同,对不同的微生物使用的剂量不同,诱变剂的剂量与致死率诱变剂的剂量与致死率有关,而致死率又与诱变率有一定的关系。有关,而致死率又与诱变率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用致死因此可用致死率作为诱变剂剂量选择的依据。率作为诱变剂剂量选择的依据。一般来说,一般来说,诱变率随诱变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诱变率随诱变剂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提高剂量反而使诱变率下降定程度以后,再提高剂量反而使诱变率下降。因此近年来。因此近年来已将处理剂量从过去的致死率已将处理剂量从过去的致死率99%-99.9%99%-99.9%降至降至70%-80%70%-80%,甚至更低。甚至更低。诱变剂剂量也不宜过低诱
26、变剂剂量也不宜过低,高剂量诱变可导致一些细菌的细,高剂量诱变可导致一些细菌的细胞核发生变异,也可使另一些细胞核破坏,引起细胞死亡,胞核发生变异,也可使另一些细胞核破坏,引起细胞死亡,形成较纯的变异菌落。并且形成较纯的变异菌落。并且高剂量会引起细胞遗传物质发高剂量会引起细胞遗传物质发生难以恢复的巨大损伤,促使变异菌株稳定,不易产生回生难以恢复的巨大损伤,促使变异菌株稳定,不易产生回复突变。复突变。三、突变菌株的筛选三、突变菌株的筛选诱变处理后,诱变处理后,正向突变的菌株通常为少数正向突变的菌株通常为少数,须进,须进行大量的筛选才能获得高产菌株。通过初筛和复行大量的筛选才能获得高产菌株。通过初筛和
27、复筛后,还要经过筛后,还要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确定最佳,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才能使高产菌株的生产能力充分发的发酵条件,才能使高产菌株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挥出来。经诱变后,菌种的性能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变经诱变后,菌种的性能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异,如营养变异、抗性变异、代谢变异、形态变异,如营养变异、抗性变异、代谢变异、形态变异、生长繁殖变异和发酵温度变异等。这些变异异、生长繁殖变异和发酵温度变异等。这些变异的菌种可用各种方法筛选出来。的菌种可用各种方法筛选出来。第三节第三节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一、概念:一、概念:杂交育种的目的是将不同菌株的遗传物杂交育种的目的是将不同
28、菌株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质进行交换、重组,使不同菌株的优良性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克服长期诱变引起的状集中在重组体中,克服长期诱变引起的生活力下降等缺陷。生活力下降等缺陷。二、意义二、意义生产上,长期使用诱变剂处理,会使菌种的生活生产上,长期使用诱变剂处理,会使菌种的生活能力逐渐下降,如生长周期延长,孢子数量减少,能力逐渐下降,如生长周期延长,孢子数量减少,代谢速率减慢,产量增加缓慢,因此有必要利用代谢速率减慢,产量增加缓慢,因此有必要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提高菌种的生产能力。杂交育种的方法,提高菌种的生产能力。通过杂交还可以扩大变异范围,改变产品的产量通过杂交还可以扩大变异
29、范围,改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创造出新品种。和质量,甚至创造出新品种。由于多数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及霉菌中的半知由于多数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及霉菌中的半知菌等)尚未发现菌等)尚未发现有性世代有性世代,因此直接亲本菌株应,因此直接亲本菌株应具有具有适当的遗传标记适当的遗传标记,如颜色、营养要求(即营,如颜色、营养要求(即营养缺陷标记)或抗药性等。养缺陷标记)或抗药性等。三、三、杂交育种应用杂交育种应用(一)真核微生物的有性杂交(一)真核微生物的有性杂交 1、定义:不同遗传型两性细胞间发生的接合和随之进行的染色体重组,进而产生新遗传型后代的一种育种技术。凡能产有性孢子的酵母菌、霉菌,原则上都能应
30、用与高等动、植物杂交育种相似的有性杂交方法进行育种。在真核微生物中,有的能产生在真核微生物中,有的能产生单倍体单倍体的有性孢子,的有性孢子,这类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一样,能进行有性杂交,通过这类微生物和高等植物一样,能进行有性杂交,通过减数分裂细胞中的减数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变换和随机分配染色体变换和随机分配而导致基因而导致基因重组。重组。2、酿酒酵母的有性杂交育种程序:酿酒酵母的有性杂交育种程序:两亲本菌株的选择两亲本菌株的选择单倍体细胞的分离与验证单倍体细胞的分离与验证单倍体细胞遗传标记的制作单倍体细胞遗传标记的制作杂交杂交杂合子的检出杂合子的检出优良性状个体的筛选与性能测试优良性状个体的筛选与
31、性能测试 过程过程 以以Sac.cerevisiaeSac.cerevisiae为例:为例:从自然界分离到的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酵母,一从自然界分离到的或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酵母,一般都是其般都是其“2n”2n”细胞。将不同性状的细胞。将不同性状的A A、B B两个亲本两个亲本(2n2n)分别接种到产孢子培养基(如)分别接种到产孢子培养基(如CHCH3 3COONaCOONa培养培养基)斜面上,使其产生子囊,经减数分裂后,在每基)斜面上,使其产生子囊,经减数分裂后,在每个子囊内会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个子囊内会产生四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用蒸馏水洗下子囊,经酶法(如蜗牛酶)破碎子囊,用蒸馏水洗
32、下子囊,经酶法(如蜗牛酶)破碎子囊,再经离心后用获得的子囊孢子涂布平板,就可以得再经离心后用获得的子囊孢子涂布平板,就可以得到单倍体培养物。到单倍体培养物。把两个亲本的不同性别(把两个亲本的不同性别(“+”+”及及“-”-”)的单倍体)的单倍体细胞密集在一起就有更多机会出现种种双倍体的杂细胞密集在一起就有更多机会出现种种双倍体的杂交后代。它们的双倍体细胞和单倍体细胞有很大不交后代。它们的双倍体细胞和单倍体细胞有很大不同,易识别。同,易识别。表表3.2Sac.cerevisiae的双倍体和单倍体细胞间的区别的双倍体和单倍体细胞间的区别双倍体双倍体单倍体单倍体细胞细胞大、椭圆形大、椭圆形小、球形小
33、、球形菌落菌落大、形态均一大、形态均一小、形态多变小、形态多变液体培养液体培养繁殖较快,细胞较分散繁殖较快,细胞较分散繁殖较慢,细胞聚集成繁殖较慢,细胞聚集成团团在产孢子培养基上在产孢子培养基上形成子囊形成子囊不形成子囊不形成子囊3、有性杂交应用、有性杂交应用(二)细菌的杂交育种(二)细菌的杂交育种细菌的杂交可以通过细菌的转化、转导和接合、细菌的杂交可以通过细菌的转化、转导和接合、以及相关以及相关F F因子转导、因子转导、R R因子转移等方法促使基因因子转移等方法促使基因重组。在这些基因重组的过程中,并不涉及重组。在这些基因重组的过程中,并不涉及整个整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所形成的都是,所形成的
34、都是部分合子部分合子。在细菌接合中,将带有两个以上不同选择性遗传在细菌接合中,将带有两个以上不同选择性遗传标记的两个菌株进行杂交,如标记的两个菌株进行杂交,如A A+B B-和和A A-B B+,杂交中,杂交中会出现会出现A A+B B-、A A-B B+、A A+B B+和和A A-B B-这四种重组类型,这四种重组类型,为了获得原养型为了获得原养型A A+B B+,采用了排斥亲本,采用了排斥亲本A A+B B-和和A A-B B+,以及另一重组类型,以及另一重组类型A A-B B-,只允许原养型只允许原养型A A+B B+生长生长的培养条件,将杂交菌株筛选出来。的培养条件,将杂交菌株筛选出
35、来。一、一、概念概念。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而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同时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而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带有双亲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融合子(FusantFusant)的过程,称的过程,称原生质体融合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protoplast fusion)。)。融合是继转化、转导和接合之后发展出来的一种更融合是继转化、转导和接合之后发展出来的一种更有效地转移遗传物质的手段。有效地转移遗传物质的手段。第四节第四节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原生质体融合
36、技术对微生物育种来说,有性重组的局限性很大,这对微生物育种来说,有性重组的局限性很大,这是因为是因为迄今发现有杂交现象的微生物并不多迄今发现有杂交现象的微生物并不多,这,这就妨碍了基因重组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就妨碍了基因重组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供了充分利用遗传重组杂交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供了充分利用遗传重组杂交的方法。的方法。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首先是在动植物细胞融合研究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首先是在动植物细胞融合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才应用于真菌、细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然后才应用于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由于这一技术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限,和放线菌。由于这一技术可以打破种属间的界
37、限,提高重组频率,扩大重组幅度,而倍受关注。提高重组频率,扩大重组幅度,而倍受关注。二、二、意义:意义:1 1、是当前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除基因克隆之外)是当前重要的育种手段之一(除基因克隆之外)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促使育种工作发生了四个改变: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促使育种工作发生了四个改变:低效低效高效;高效;随机随机定向;定向;不自觉不自觉自觉;自觉;近缘杂交近缘杂交远缘杂交。远缘杂交。原生质体融合的重组频率目前原生质体融合的重组频率目前最高可以达最高可以达1010-1-1以上以上,而诱变育种仅能达而诱变育种仅能达1010-6-6。2 2、为远缘杂交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或途径)为远缘杂交提供了一个重
38、要手段(或途径)细胞融合现已越过种、属间,发展到科间或者更远细胞融合现已越过种、属间,发展到科间或者更远缘的微生物和高等生物间,可以获得更优良的新物种缘的微生物和高等生物间,可以获得更优良的新物种三、三、融合的范围融合的范围(或对象)(或对象)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高等动、植物及人体的不同细胞高等动、植物及人体的不同细胞四、四、细胞融合技术和方法的历史回顾细胞融合技术和方法的历史回顾 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 1、仙台病毒、仙台病毒(上世纪年代):(上世纪年代):自自19551955年年OkadaOkada发现紫外灭活的仙台病毒可发现紫外灭活的仙台病毒可
39、以诱导细胞融合以来,细胞融合技术得到了迅速以诱导细胞融合以来,细胞融合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由于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的发展与应用。由于灭活的仙台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存在着以下问题合存在着以下问题:制备困难;制备困难;细胞融合率差别极大细胞融合率差别极大 所以从年起聚乙醇()逐所以从年起聚乙醇()逐渐代替了仙台病毒进行细胞融合。渐代替了仙台病毒进行细胞融合。2 2、(上世纪年代):(上世纪年代):年起,英国的年起,英国的PeberdyPeberdy研究组在微生物方面研究组在微生物方面(尤其是真菌方面)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尤其是真菌方面)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诱导真菌
40、细胞杂交具有简便、快速和效率高等优点。诱导真菌细胞杂交具有简便、快速和效率高等优点。【问题问题】其一,诱导细胞融合的有效浓度是在一非常窄的其一,诱导细胞融合的有效浓度是在一非常窄的范围内,最适浓度是在,此时对细胞毒性范围内,最适浓度是在,此时对细胞毒性很大。很大。其二,诱导悬浮细胞融合效率要远低于诱导单层其二,诱导悬浮细胞融合效率要远低于诱导单层培养时同样细胞的融合率。培养时同样细胞的融合率。其三,诱导产生杂交细胞的频率仍在其三,诱导产生杂交细胞的频率仍在1010-5-5这一这一很低水平。很低水平。其四,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融合过程。其四,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融合过程。3 3、电融合、
41、电融合(上世纪(上世纪8080年代):年代):7070年代末和年代末和8080年代初以年代初以ZimmermannZimmermann和和NeumannNeumann等人率先等人率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融合研究,称作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融合研究,称作“电融合技术电融合技术(electrofusion methodelectrofusion method)”。8080年代初,年代初,ZinmermannZinmermann利用利用非均匀的高压电脉冲非均匀的高压电脉冲(变压变压电场电场)处理酵母菌,核配频率为)处理酵母菌,核配频率为510510-3-3,质配频率为,质配频率为1010-2-2。
42、至至8080年代末期,电融合技术一般采用年代末期,电融合技术一般采用均一的高压脉冲均一的高压脉冲(低电流)(低电流)作用于细胞悬液,并且细胞悬液不直接和两极接作用于细胞悬液,并且细胞悬液不直接和两极接触(例如美国触(例如美国BAEKON-2000BAEKON-2000,德国,德国eppendorfeppendorf产品)。产品)。图3.4 细胞融合仪(左)及细胞融合模拟图(右)【电融合在育种上的优点电融合在育种上的优点】1 1)诱导产生杂交细胞的频率是)诱导产生杂交细胞的频率是PEGPEG的的100100倍,倍,为为110110-3-3;2 2)操作简便、快速;)操作简便、快速;3 3)系物理
43、刺激,不具有细胞毒性发生问题;)系物理刺激,不具有细胞毒性发生问题;4 4)可用显微镜观察融合过程。)可用显微镜观察融合过程。五、五、融合方法与步骤融合方法与步骤:1 1、遗传标记的选择、遗传标记的选择 (选择营养缺陷型或抗药性标记)(选择营养缺陷型或抗药性标记)2 2、制备原生质体、制备原生质体 (需摸索的参数:酶的种类、酶源、酶浓、菌龄、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需摸索的参数:酶的种类、酶源、酶浓、菌龄、渗透压稳定剂等因素均会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效果)均会影响原生质体制备的效果)3 3、融合:融合:PEG PEG(PEGPEG分子量、浓度、作用时间)分子量、浓度、作用时间)电融合(脉冲电压电融合(
44、脉冲电压/电流、两极间距、作用时间)电流、两极间距、作用时间)4 4、融合子再生培养、融合子再生培养 (CMCM上再生。需摸索再生培养基的种类组成、再生时间和条件)上再生。需摸索再生培养基的种类组成、再生时间和条件)5 5、融合子检出、融合子检出 (在(在MMMM上采用影印接种法检出或采用其他选择条件,如抗药性或改变上采用影印接种法检出或采用其他选择条件,如抗药性或改变 培养温度)培养温度),6 6、筛选出优良性状的融合子、筛选出优良性状的融合子 (检测融合子的酶活或代谢物的表达)。(检测融合子的酶活或代谢物的表达)。图3.5原生质体融合的操作示意图图图3.6用影印平板法检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用
45、影印平板法检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六、原生质体融合的优越性六、原生质体融合的优越性1 1、无供体和受体之分无供体和受体之分:受受结合型结合型或或致育型致育型的限制小,两亲体没有供体和受的限制小,两亲体没有供体和受体之分,有利于不同种属微生物的杂交。体之分,有利于不同种属微生物的杂交。2 2、重组频率相对高重组频率相对高:重组频率高于其他杂交方法。有报道,放线菌原生质重组频率高于其他杂交方法。有报道,放线菌原生质体融合频率达体融合频率达1010-2-2-10-10-1-1,丝状真菌达,丝状真菌达1010-3-3-10-10-2-2,细菌和,细菌和酵母也可达酵母也可达1010-6-6-10-10-5-
46、5.3 3、遗传物质传递充分与完善遗传物质传递充分与完善:遗传物质的传递更加充分、完善,既有核配又有质遗传物质的传递更加充分、完善,既有核配又有质配。原核微生物可以有两个以上完整基因组融合的机会。配。原核微生物可以有两个以上完整基因组融合的机会。放线菌还能形成短暂的或拟双倍体,真菌中也能形成暂时放线菌还能形成短暂的或拟双倍体,真菌中也能形成暂时的或稳定的双倍体。的或稳定的双倍体。4 4、可钝化菌株提高筛选效率可钝化菌株提高筛选效率:可以采用温度、药物、紫外线等处理钝化亲株的一可以采用温度、药物、紫外线等处理钝化亲株的一方或双方,然后使其融合,筛选再生重组子菌落,提高筛方或双方,然后使其融合,筛
47、选再生重组子菌落,提高筛选效率。选效率。七、原生质体融合的问题讨论七、原生质体融合的问题讨论1 1、融合效果的认可和确认(即发表论文的要求):、融合效果的认可和确认(即发表论文的要求):必须做遗传分析,首先检测倍数是否加倍,要求测融合必须做遗传分析,首先检测倍数是否加倍,要求测融合后的细胞体积及重量、后的细胞体积及重量、DNADNA含量是否加倍;其次检测含量是否加倍;其次检测DNADNA上是上是否有基因结构和数量上的改变。否有基因结构和数量上的改变。2 2、有关融合效果保持的方法与技巧:、有关融合效果保持的方法与技巧:鉴于融合二倍体存在着稳定性的问题(即有分离的风险)鉴于融合二倍体存在着稳定性
48、的问题(即有分离的风险),可利用单倍体化试剂(如秋水仙素)促进融合子单倍体化,可利用单倍体化试剂(如秋水仙素)促进融合子单倍体化,使特定的优良性状长期保存。使特定的优良性状长期保存。3 3、减少了筛选工作量的方法与技巧:、减少了筛选工作量的方法与技巧:利用加热、利用加热、UVUV处理灭活等手段,杀死一方标记的原生质处理灭活等手段,杀死一方标记的原生质体而进行融合,有利于融合后的菌种筛选,减少工作量。体而进行融合,有利于融合后的菌种筛选,减少工作量。4 4、遗传标记的获得问题:、遗传标记的获得问题:如没有合适的遗传标记菌株,则要采用生物技术的若如没有合适的遗传标记菌株,则要采用生物技术的若干方法
49、制备标记菌株,如筛选抗药性菌株,或人工诱变营养干方法制备标记菌株,如筛选抗药性菌株,或人工诱变营养缺陷型菌株。缺陷型菌株。八、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八、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由于目前应用于生产的菌种,大多数是经过由于目前应用于生产的菌种,大多数是经过反复诱变处理获得的,对许多诱变剂已经不敏感,反复诱变处理获得的,对许多诱变剂已经不敏感,效果也不明显。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了效果也不明显。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了不少有工业利用价值的菌株。不少有工业利用价值的菌株。1 1、用于选育高产优质菌株、用于选育高产优质菌株应用(应用(1 1)酿酒酵母可以利用葡萄糖生产
50、酒精,但不能利用淀粉酿酒酵母可以利用葡萄糖生产酒精,但不能利用淀粉和糊精,糖化酵母能利用淀粉和糊精,将这两个菌株进行和糊精,糖化酵母能利用淀粉和糊精,将这两个菌株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可得到利用淀粉和糊精直接产生酒精的融原生质体融合,可得到利用淀粉和糊精直接产生酒精的融合子合子应用(应用(2)2)产生蛋白酶的地衣芽孢杆菌对噬菌体敏感,很容易被产生蛋白酶的地衣芽孢杆菌对噬菌体敏感,很容易被噬菌体感染,将产蛋白酶对噬菌体敏感的菌株与抗噬菌体噬菌体感染,将产蛋白酶对噬菌体敏感的菌株与抗噬菌体菌株进行融合,获得了抗噬菌体的高产蛋白酶菌株。菌株进行融合,获得了抗噬菌体的高产蛋白酶菌株。2 2、产生新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