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设备使用与维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设备使用与维护.ppt(1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液压系统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目目 录录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二、液压设备通用技术标准及维护要点二、液压设备通用技术标准及维护要点二、液压设备通用技术标准及维护要点二、液压设备通用技术标准及维护要点三、液压设备检修技术与安全规定三、液压设备检修技术与安全规定三、液压设备检修技术与安全规定三、液压设备检修技术与安全规定 四、液压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四、液压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四、液压设备故障案例分析四、液压设备故障案例分析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一、概述1 1 1 1、液压技术特点、液压技术特点、液压技术特点、液压技术特点 液压技术具有传动灵活、
2、功率重量比大、控制精度高、响液压技术具有传动灵活、功率重量比大、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满足了钢铁行业大型化、连续化、高精度等应速度快等优点,满足了钢铁行业大型化、连续化、高精度等方面发展的要求,方面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冶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冶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序号序号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用场合应用场合控制形式控制形式1 1炼铁厂炼铁厂堆堆取取料料机机、导导焦焦车车、装装煤煤车车、推推焦焦车车、煤煤气交换机、高炉炉顶、高炉泥炮气交换机、高炉炉顶、高炉泥炮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炉炉顶顶压压力力控控制制、气气体体流流量量控控制制、温温度度调调节节器器比例控制比例控制2 2炼钢厂
3、炼钢厂动动态态轻轻压压下下、结结晶晶器器调调宽宽、LFLF炉炉电电极极升升降降控制、冷床升降平移控制控制、冷床升降平移控制比例控制比例控制钢钢包包顶顶升升液液压压装装置置、烟烟罩罩升升降降装装置置、大大包包回回转转台台、中中包包快快换换水水口口、连连铸铸本本体体液液压压站站、翻钢机翻钢机液压传动液压传动3 3初初 轧轧钢钢锭锭称称量量装装置置、方方管管坯坯输输出出装装置置、管管坯坯矫矫直机、方坯修磨机、板坯精轧液压系统、直机、方坯修磨机、板坯精轧液压系统、液压传动液压传动2 2、液压技术、液压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分布在钢铁行业的应用分布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4 4高高 线线加热炉加热炉液压传动液压
4、传动5 5热轧厂热轧厂液液压压AGCAGC、AWCAWC、CVCCVC辊辊、卷卷取取机机踏踏步步控制控制电液伺服电液伺服板板坯坯库库夹夹钳钳吊吊、加加热热炉炉、换换辊辊装装置置、平平整整机机液压传动液压传动6 6钢管厂钢管厂水压试验机、车丝机、管拧机水压试验机、车丝机、管拧机电液伺服电液伺服加热炉、回火炉、淬火炉、加厚机加热炉、回火炉、淬火炉、加厚机液压传动液压传动7 7冷轧厂冷轧厂液液压压AGCAGC、平平整整机机、焊焊机机、弯弯辊辊装装置置、板板带边部控制(带边部控制(EPCEPC、CPCCPC)、)、DSRDSR技术技术电液伺服电液伺服步进梁、拉矫机、缝接机、焊机传动装置步进梁、拉矫机、
5、缝接机、焊机传动装置液压传动液压传动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 3、钢铁行业液压系统及装备具有以下特点钢铁行业液压系统及装备具有以下特点3.1 3.1 液压设备供油十分集中液压设备供油十分集中 广泛采用了一个泵站为多台设备、多台机组供油,各自阀台分广泛采用了一个泵站为多台设备、多台机组供油,各自阀台分别控制的组成型式;别控制的组成型式;3.2 3.2 比例伺服技术应用广泛比例伺服技术应用广泛 为了满足产品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收得率的要求,现场大量为了满足产品高精度、高质量和高收得率的要求,现场大量采用伺服阀和比例阀来控制液压缸,提高系统的响应和精度;采用伺服阀和比例阀来控制液压缸,提高系统的响应和精度
6、;3.3 3.3 要求设备具有高可靠性要求设备具有高可靠性 为了及时排除故障,在液压泵站中设置备用液压泵,关键的部为了及时排除故障,在液压泵站中设置备用液压泵,关键的部位设置备用阀台,通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适应钢铁位设置备用阀台,通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适应钢铁企业连续性大生产的需要。企业连续性大生产的需要。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4 4、钢铁行业液压设备管理钢铁行业液压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正常运营的重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我国冶金行业设备维修管理方式,大致经历了早期的事要保障。我国冶金行业设备维修管理方式,大致经
7、历了早期的事后修理后修理(按需修理按需修理)制、制、20 20 世纪世纪50 50 年代的计划预修制年代的计划预修制(NNP)(NNP)、80 80 年代的全面生产维修制年代的全面生产维修制(TPM)(TPM)和目前的点检定修制。和目前的点检定修制。在现代液压设备管理方面,在现代液压设备管理方面,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国内外先进钢铁企业进行了有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主的探索,主要要形成以点检定修制、关键设备实行功能、精度管理形成以点检定修制、关键设备实行功能、精度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4 4.1 .1 点检定修制点检定修制 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制度化比较完善的
8、科学管理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点检定修制是一套制度化比较完善的科学管理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与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进与周期对设备规定的部位进行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及时进行处理,使设备保持其应有的功能。因此,点检定修制的实质就是以预防行处理,使设备保持其应有的功能。因此,点检定修制的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生产维修制。维修为基础,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生产维修制。l 如国内某钢厂如国内某钢厂对液压设备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方法:对液压设备推行点检定修制的方法:建立液压设备检查和维护的技术标准建立液压设备检查和维护的技术标准 规范液压点检每
9、日、定期以及精规范液压点检每日、定期以及精密点检的内容和范围。密点检的内容和范围。规范污染控制方法规范污染控制方法,内容包括:内容包括:液压介质品质和污染度的定期检查;液压介质品质和污染度的定期检查;正确的加油方法;正确的加油方法;液压元件污染度的控制方法。液压元件污染度的控制方法。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4.24.2 关键设备实行功能、精度管理关键设备实行功能、精度管理 关键设备的功能投入、精度保持对产品各项指标的完成将产生关键设备的功能投入、精度保持对产品各项指标的完成将产生较大的不可预测的影响,同时它又是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的重要较大的不可预测的影响,同时它又是设备预防性维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因此必须建立关键设备的功能、精度管理项目,对其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建立关键设备的功能、精度管理项目,对其实施重点管理。实施重点管理。液压缸和液压阀是液压系统非常关键的设备,它的性能直接液压缸和液压阀是液压系统非常关键的设备,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需要对其实行精度管理控制。影响着系统的运行状态,因此需要对其实行精度管理控制。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二二、液压设备通用技术标准及维护要点、液压设备通用技术标准及维护要点1 1、液压设备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液压设备产生故障的可能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液压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一般认为引起液压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1.11.1
11、 液压元件及系统污染导致的故障液压元件及系统污染导致的故障 液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与系统的污染及油液的污染度密切相关。液压系统能否正常工作,与系统的污染及油液的污染度密切相关。据统计,世界上近年来机械设备方面发生的故障,有据统计,世界上近年来机械设备方面发生的故障,有7070来自液压系来自液压系统。而油液污染造成的故障,又占液压系统故障的统。而油液污染造成的故障,又占液压系统故障的6060以上。以上。因此,在检修和换油的过程中,必须按液压设备检修的防污染规因此,在检修和换油的过程中,必须按液压设备检修的防污染规程,加强对系统、元件及油液的污染控制。程,加强对系统、元件及油液的污染控制。点检定修
12、制培训教材1.21.2 液压元件质量不佳液压元件质量不佳 系统在线液压元件,若发现质量不好,不要随意拆装,必系统在线液压元件,若发现质量不好,不要随意拆装,必要时按元件检修规程,或送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修与测试。要时按元件检修规程,或送专业维修部门进行维修与测试。对拆修的元件,要有测试合格证才能再装机,以减少元件对拆修的元件,要有测试合格证才能再装机,以减少元件质量不佳造成的系统故障。质量不佳造成的系统故障。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1.31.3 对系统、元件与相关设备的联锁调节不当对系统、元件与相关设备的联锁调节不当 由于设备综合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液压设备与电气、电子、机由于设备综合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13、液压设备与电气、电子、机械及仪表等设备的综合控制装置日益增多,所以对相关设备的联锁械及仪表等设备的综合控制装置日益增多,所以对相关设备的联锁条件要充分熟悉,并对其相匹配参数要精心调节。否则将导致设备条件要充分熟悉,并对其相匹配参数要精心调节。否则将导致设备故障。故障。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1.41.4 原系统设计上的错误或可靠性差导致的故障原系统设计上的错误或可靠性差导致的故障 在分析或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时,要精读系统原理图,掌握元在分析或排除液压系统故障时,要精读系统原理图,掌握元件性能,再逐级分析故障原因件性能,再逐级分析故障原因。1.51.5 液压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善液压设备的维护管理不善点检定
14、修制培训教材2 2、液压设备的检查、液压设备的检查 做好液压设备的检查维护是保证液压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做好液压设备的检查维护是保证液压设备正常运转的关键,即使是一台很好的液压设备,如果不注意检查维护,就会发生即使是一台很好的液压设备,如果不注意检查维护,就会发生故障而影响生产。故障而影响生产。好的维护还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并好的维护还能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并延长使用寿命。延长使用寿命。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2.1 2.1 液压设备的点检液压设备的点检 点检是设备维修的基础,通过点检可以把液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点检是设备维修的基础,通过点检可以把液压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排除在萌芽状态,还可
15、以为设备维修提供第一手资料。从中可确定修排除在萌芽状态,还可以为设备维修提供第一手资料。从中可确定修理项目,编制检修计划。理项目,编制检修计划。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内内 容容1油箱液位应在规定范围内2油温应在规定范围内3系统(或回路)压力压力稳定,并与要求的设定值相一致4噪声、振动无异常噪声和振动5行程开关和限位块紧固螺钉无松动,位置正确6漏油全系统无漏油7执行机构的动作动作平稳,速度符合要求8各执行机构的动作循环按规定程序协调动作9系统的联锁功能按设计要求动作准确l 液压设备的点检项目及内容液压设备的点检项目及内容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序号序号项项 目目要要 求求周周 期期1液压
16、件安装螺栓、液压管路法兰连接螺栓、管接头定期紧固10MPa以上系统,每月一次10MPa以下系统,每三个月一次2蓄能器充气压力检查充气压力符合设计要求每三个月一次3蓄能器壳体的检验按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按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4滤油器及空气滤清器定期清洗或更换按滤器的污染报警指示一般系统:4周6周处于粉尘等恶劣环境下工作的系统:2周左右5液压软管定期检查更换根据设备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振动、冲击等)确定2.2 2.2 液压设备的定期检查项目及内容液压设备的定期检查项目及内容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序号对 象内 容周 期1工作频度高,工况比较恶劣的元件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故障的元件定期从设备上拆卸并上
17、试验台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性能好的可作为备件使用;性能不好的必需进行检修根据工作频度及工况条件确定周期,一般应在6个月一年内检查一次根据实际无故障运行时间确定检查周期2MOOG伺服阀同上工作频度高的6个月检查一次(如液压压下,CVC系统等),一般使用频度的一年检查一次3MOOG比例阀同上一年检查一次4动圈式伺服阀同上一年检查一次2.3 2.3 液压设备的精密点检项目及内容液压设备的精密点检项目及内容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 3、液压系统的维护、液压系统的维护3.1 3.1 液压介质品质定期检验液压介质品质定期检验l 在液压设备运行过程中,若油箱密封不良,加油操作不当,油缸活塞杆在液压设备运行过程
18、中,若油箱密封不良,加油操作不当,油缸活塞杆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均会引起外界污染物的侵入;暴露在周围的环境中,均会引起外界污染物的侵入;l 液压元件在工作中其运动付的磨损会产生金属磨粒;液压元件在工作中其运动付的磨损会产生金属磨粒;l 液压介质在压差作用下流经各种缝隙时,由于节流作用,产生局部高温,液压介质在压差作用下流经各种缝隙时,由于节流作用,产生局部高温,引起介质氧化;引起介质氧化;l 空气中的水分会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油箱;空气中的水分会通过空气滤清器进入油箱;l 系统工作时,介质在油箱中搅动造成空气的混入;系统工作时,介质在油箱中搅动造成空气的混入;l 介质中的各种添加剂在长期循环使用
19、中会逐渐衰减,因此液压工作介质介质中的各种添加剂在长期循环使用中会逐渐衰减,因此液压工作介质的品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劣化,介质的性能不断下降。的品质随着运行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劣化,介质的性能不断下降。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l 液压机械是通过液压介质来传递力和运动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液压机械是通过液压介质来传递力和运动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液压油对机械各个部分也同时起到润滑的作用。液压油对机械各个部分也同时起到润滑的作用。l 液压介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液压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及寿命。因液压介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液压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及寿命。因此,保持液压油的良好状态是液压设备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此,
20、保持液压油的良好状态是液压设备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执行油品的周期检验规定,加强液压油的管理。严格执行油品的周期检验规定,加强液压油的管理。l 油品品质检验周期及油品的使用极限标准按油品品质检验周期及油品的使用极限标准按企业企业颁发的有关规定颁发的有关规定执行执行。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l 液压系统加油操作要领如下:液压系统加油操作要领如下:a a)液压油的更换必须用泵压出口滤器精度为)液压油的更换必须用泵压出口滤器精度为1010 的精细滤油车经油箱加的精细滤油车经油箱加油口上的滤网给油箱加油,不得直接把油桶内的油倒入油箱。油口上的滤网给油箱加油,不得直接把油桶内的油倒入油箱。b b)在正式
21、向油箱加油前,启动滤油车上的油泵,把输出油管接至废油)在正式向油箱加油前,启动滤油车上的油泵,把输出油管接至废油桶,放掉最初流出的油液;放掉的容积根据输出油管洁净程度确定。桶,放掉最初流出的油液;放掉的容积根据输出油管洁净程度确定。c c)对应于每一种工作介质,需配置相应的与该介质相适应的专用滤油)对应于每一种工作介质,需配置相应的与该介质相适应的专用滤油车,一台滤油车不能混用于各种介质。车,一台滤油车不能混用于各种介质。d d)滤油车在搁置期间应保持吸入管和压出管的清洁。)滤油车在搁置期间应保持吸入管和压出管的清洁。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2 3.2 正确进行液压系统的加油操作正确进行液压系统
22、的加油操作l 液压油虽在较洁净的条件下提炼和混合,但在炼制、灌装、液压油虽在较洁净的条件下提炼和混合,但在炼制、灌装、贮存、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污染,据有关资料介贮存、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污染,据有关资料介绍及实测,新油的污染度绍及实测,新油的污染度NAS8-NAS10NAS8-NAS10级左右。级左右。l 使用实践证明新油并不十分干净;冷轧、热轧主作业线上的使用实践证明新油并不十分干净;冷轧、热轧主作业线上的液压系统要求的污染度等级大多为液压系统要求的污染度等级大多为NAS4-NAS6NAS4-NAS6级,每当换新油级,每当换新油后系统中滤器的工作寿命明显缩短,在正常情况
23、下系统中精密后系统中滤器的工作寿命明显缩短,在正常情况下系统中精密滤芯每滤芯每4 4周周-6-6周更换一次,换上新油后初次使用时,滤器仅一周周更换一次,换上新油后初次使用时,滤器仅一周就因污染而报警的情况也有所发生。为此,必须规范液压系统就因污染而报警的情况也有所发生。为此,必须规范液压系统的加油操作。的加油操作。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33.3 液压介质污染度的定期检验液压介质污染度的定期检验l 液压介质的污染是导致液压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实际经验表明:液压介质的污染是导致液压系统故障的主要原因,实际经验表明:“液压系统的故障至少有液压系统的故障至少有75%75%是由液压油的污染造成的是由液压
24、油的污染造成的”。一个优质的液压元件可能由于液压介质的严重污染而经常发生故障,一个优质的液压元件可能由于液压介质的严重污染而经常发生故障,甚至毁于一旦;由于污染,液压元件的实际使用寿命往往比设计寿命短得甚至毁于一旦;由于污染,液压元件的实际使用寿命往往比设计寿命短得多,因此必须进行液压介质污染度的定期检验。多,因此必须进行液压介质污染度的定期检验。l 为了对液压系统污染度进行分析检验,首先需要从系统内取出一为了对液压系统污染度进行分析检验,首先需要从系统内取出一定的样液,然后进行污染的测定。定的样液,然后进行污染的测定。油液取样必需满足两项要求:一是所取样液能代表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油液取样必需满
25、足两项要求:一是所取样液能代表液压系统油液的污染情况;二是取样过程中样液不受污染。染情况;二是取样过程中样液不受污染。l 液压介质的检验周期及油品采样要领液压介质的检验周期及油品采样要领要有明确的要有明确的规定。规定。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4 3.4 液压元件污染度的控制液压元件污染度的控制l 如果液压件内部不干净,更换上机使用时会把元件内的污染物带如果液压件内部不干净,更换上机使用时会把元件内的污染物带入系统,因此液压元件的清洁程度对系统运转的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入系统,因此液压元件的清洁程度对系统运转的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为此液压备件在更换上机前必须严格控制其内部的污染度。响,为此液压备件在更
26、换上机前必须严格控制其内部的污染度。l 液压元件出厂前或液压备件检修后一般都要经过性能检测试验,液压元件出厂前或液压备件检修后一般都要经过性能检测试验,经过性能试验后元件的污染度也就是试验台系统的污染度,因而通经过性能试验后元件的污染度也就是试验台系统的污染度,因而通过控制试验后系统的污染度可以达到控制元件污染度的目的。过控制试验后系统的污染度可以达到控制元件污染度的目的。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l 典型液压元件的污染度等级典型液压元件的污染度等级典型液压元件典型液压元件用于污染度要求高的系统用于污染度要求高的系统用于一般液压系统用于一般液压系统各种类型液压泵NAS7NAS9一般液压阀NAS7NAS
27、9伺服阀NAS5比例控制阀NAS6NAS8液压马达NAS7NAS9液压缸NAS7NAS9摆动液压缸NAS8NAS10蓄能器NAS7NAS9滤油器(壳体)NAS6NAS7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5 3.5 严格控制更换上机的液压备件的质量严格控制更换上机的液压备件的质量 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元件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液压元件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元件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只有经测试,性能合格的液压元件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只有经测试,性能合格的液压元件和修复件才允许更换上机。修复件才允许更换上机。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6 3.6 正确存放和使用
28、密封圈正确存放和使用密封圈l 橡胶圈容易老化变质,保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受热、受潮,不得橡胶圈容易老化变质,保存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受热、受潮,不得接触酸碱类等有损橡胶的物质。保存室的温度在接触酸碱类等有损橡胶的物质。保存室的温度在-15+35-15+35之间;存之间;存期不宜超过一年半;存放时不宜用铁丝或细绳串挂。期不宜超过一年半;存放时不宜用铁丝或细绳串挂。l 密封圈的材质要与工作液体相容,密封圈的工作温度要在密封材料密封圈的材质要与工作液体相容,密封圈的工作温度要在密封材料容许的范围内,用过的密封圈不宜再次使用。容许的范围内,用过的密封圈不宜再次使用。l 密封圈的工作压力要与产品说明书相符
29、,防止因密封圈的强度或硬密封圈的工作压力要与产品说明书相符,防止因密封圈的强度或硬度不足而损坏。度不足而损坏。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l 装配前密封圈表面、零件上的密封表面及安装密封圈的沟槽必须装配前密封圈表面、零件上的密封表面及安装密封圈的沟槽必须清洗干净,不准粘有脏物;密封圈的唇边和表面不得有任何划伤,清洗干净,不准粘有脏物;密封圈的唇边和表面不得有任何划伤,零件的密封表面及安装密封圈的沟槽尺寸要准确、表面粗糙度要符零件的密封表面及安装密封圈的沟槽尺寸要准确、表面粗糙度要符合规定、不得划伤或留有加工刀痕;装配时要密封圈或零件表面上合规定、不得划伤或留有加工刀痕;装配时要密封圈或零件表面上涂油脂润
30、滑,以便顺利装配到位,防止划伤。涂油脂润滑,以便顺利装配到位,防止划伤。l 为防止装配时划伤密封圈,在孔和轴的端部要有导引锥;若在缸为防止装配时划伤密封圈,在孔和轴的端部要有导引锥;若在缸筒内壁上有进油口时,油口处要倒角或将油口部位的直径加大,且筒内壁上有进油口时,油口处要倒角或将油口部位的直径加大,且应设有过渡锥(应设有过渡锥(见图见图1 1),对带有螺纹或花键的轴头,装配密封圈时),对带有螺纹或花键的轴头,装配密封圈时要用保护套(要用保护套(见图见图2 2)。)。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图图1 1 防止划伤密封圈的结构措施防止划伤密封圈的结构措施a)a)带锥的孔端带锥的孔端 b)b)带锥的轴端带
31、锥的轴端c)c)缸筒内壁上的油口端部倒角缸筒内壁上的油口端部倒角d)d)有油口处的缸筒内径加大有油口处的缸筒内径加大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图图2 2 密封圈装配用的防护套密封圈装配用的防护套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4 4、液压元件的维修、液压元件的维修 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发挥,与它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发挥,与它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保养关系极大。因此在液压设备运行中,必须搞好元件维修关系极大。因此在液压设备运行中,必须搞好元件维修。元件维修分为预防性计划维修与修复性维修两种。元件维修分为预防性计划维修与修复性维修两种。前者就是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元件进行前者就是日常
32、维护保养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元件进行“点检点检”、“专检专检”,寻查故障苗头,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以保元件和系统的正,寻查故障苗头,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以保元件和系统的正常工作。后者是元件出现故障后,找出产生原因,订出排除故障的修复常工作。后者是元件出现故障后,找出产生原因,订出排除故障的修复方案,再进行有目的修复性维修。且不要一出现故障就盲目地乱拆,或方案,再进行有目的修复性维修。且不要一出现故障就盲目地乱拆,或者轻易地拆换元件。否则会导致元件损坏或事故重演。者轻易地拆换元件。否则会导致元件损坏或事故重演。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4.1 4.1 液压油泵检测项目液压油泵检测项目序号序号类类 别别
33、内容和方法内容和方法要要 求求1气密性试验按要求在被试泵内腔充满压力160Kpa的干净气体,然后将泵浸没在防锈液中停留1分钟以上,并稍加摇动整个过程不得有漏气现象2排量检查试验必试额定转速(或泵的实际工作转速)、空载压力下,测定排量空载排量应在公称排量95110%范围内3容积效率检查试验必试额定工况下(或在泵的实际工作转速,实际工作压力下),测定容积效率容积效率符合3.2相应规定、压力振摆(对叶片泵和齿轮泵)符合3.2相应规定4总效率的检查试验按要求额定工况下,测定总效率总效率应符合3.2相应规定5超载试验必试在额定转速(或泵的实际工作转速),额定压力的125%下,运转一分钟以上不得有异常现象
34、6变量泵变量特性试验必试(变量泵)根据控制装置型式,按使用部门的要求进行检查变量特性良好7外渗漏检查试验必试在上述规定项目试验全过程中,检查固定密封和回转密封的渗漏情况不得有外渗漏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l 液压油泵维修测试及指标液压油泵维修测试及指标 额定压力:在规定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额定压力:在规定转速范围内连续运转,并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高输出压力。高输出压力。空载压力:自吸泵输出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空载压力:自吸泵输出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3%3%的试验压力(当额的试验压力(当额定压力低于定压力低于10Mpa10Mpa时,则输出压力允许不超过时,则输出压力允许不超过0.5Mpa
35、0.5Mpa);供油泵);供油泵输出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输出压力不超过额定压力5%5%的试验压力。的试验压力。额定转速:在额定压力、规定进油条件下,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额定转速:在额定压力、规定进油条件下,能保证设计寿命的最高转速。高转速。排量:泵轴每转排出的液体体积。排量:泵轴每转排出的液体体积。空载排量:在空载压力下测得的实际排量。空载排量:在空载压力下测得的实际排量。额定工况: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下的工况额定工况: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下的工况 压力振摆: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油液压力的微小变化。压力振摆: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油液压力的微小变化。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l 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维修液压泵和液
36、压马达的维修 在进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维修之前,必须熟悉元件样本及维修操作在进行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维修之前,必须熟悉元件样本及维修操作说明中的有关规定。说明中的有关规定。齿轮泵与齿轮马达的维修齿轮泵与齿轮马达的维修1 1)齿轮泵更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齿轮泵更换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齿轮泵在更换安装时,首先要分清油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方向,不能齿轮泵在更换安装时,首先要分清油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方向,不能装反。传动电机(或内燃机)的主轴和油泵的主轴中心高与同心度应当相装反。传动电机(或内燃机)的主轴和油泵的主轴中心高与同心度应当相同,其安装偏差不应大于同,其安装偏差不应大于0.1mm0.1mm。同时轴
37、端应留有。同时轴端应留有2 23mm3mm的轴向间隙,的轴向间隙,以防轴向串动时相互碰撞。一般应采用挠性联轴器以防轴向串动时相互碰撞。一般应采用挠性联轴器(即弹性接手)即弹性接手)。2 2)泵的安装位置,相对油箱的高度不得超过规定的吸油高度,一般应在)泵的安装位置,相对油箱的高度不得超过规定的吸油高度,一般应在0.5m0.5m以下。泵的吸油管不能漏气,吸油管道不宜过长、过细,弯头也不宜以下。泵的吸油管不能漏气,吸油管道不宜过长、过细,弯头也不宜过多。过多。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3 3)油的粘度和油温要按样本或规程规定的牌号选用。工作油温一般在)油的粘度和油温要按样本或规程规定的牌号选用。工作油温一
38、般在35354 455为好。为好。4 4)油泵启动时,先空载点动数次,如果空气没有排净,泵会产生振动)油泵启动时,先空载点动数次,如果空气没有排净,泵会产生振动与噪声,这时应将出油口联结处稍微松开一些,使泵内气体完全排除。与噪声,这时应将出油口联结处稍微松开一些,使泵内气体完全排除。待运转平稳后,再从空载慢慢加载运行,直到平稳后才能投入正常工作。待运转平稳后,再从空载慢慢加载运行,直到平稳后才能投入正常工作。5 5)油泵进入工作后,还要经常检查泵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油泵进入工作后,还要经常检查泵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排除故障。明原因,排除故障。齿轮泵的工作油也要定期检查
39、,通常每齿轮泵的工作油也要定期检查,通常每3 3个月化验一次油质性能变个月化验一次油质性能变化状况。对环境清洁、油箱较大的,可以油质化验鉴定结果来决定是否化状况。对环境清洁、油箱较大的,可以油质化验鉴定结果来决定是否换油。为保持油质的清洁,样本规定的选用过滤器精度要保证。并且要换油。为保持油质的清洁,样本规定的选用过滤器精度要保证。并且要按规程规定清洗或更换过滤器的周期进行维护。按规程规定清洗或更换过滤器的周期进行维护。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p 外啮合常见齿轮泵的故障及排除方法外啮合常见齿轮泵的故障及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现象产生原因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排除方法齿轮泵流量不足齿轮泵流量不足1.1.联接的
40、管接头密封性不好;联接的管接头密封性不好;2.2.连接螺钉没有上紧;连接螺钉没有上紧;3.3.吸油口过滤器阻塞;吸油口过滤器阻塞;4.4.油泵的轴向间隙过大(应不油泵的轴向间隙过大(应不大于大于0.04mm0.04mm););5.5.油箱液面过低;油箱液面过低;6.6.粘度过大;粘度过大;7.7.吸油管内径太小;吸油管内径太小;8.8.吸油管拐弯太多;吸油管拐弯太多;9.9.油泵转速过高;油泵转速过高;10.10.油箱盖上气滤孔堵塞;油箱盖上气滤孔堵塞;11.11.侧板与齿轮断面磨损严重侧板与齿轮断面磨损严重1.重新装或更换新密封;重新装或更换新密封;2.重新上紧;重新上紧;3.清洗过滤器;清
41、洗过滤器;4.检查齿轮与泵体宽度,采取检查齿轮与泵体宽度,采取 措施保证间隙为允许值;措施保证间隙为允许值;5.补充同牌号液压油;补充同牌号液压油;6.更换新油;更换新油;7.加大吸油管直径;加大吸油管直径;8.换新油管或加粗管径;换新油管或加粗管径;9.调到规定转速使用;调到规定转速使用;10.清洗通气孔气滤;清洗通气孔气滤;11.更换侧板或齿轮更换侧板或齿轮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故障现象故障现象产生原因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排除方法油液产生气泡油液产生气泡1.油泵的轴颈密封损坏混气;油泵的轴颈密封损坏混气;2.吸油管道接头处漏气;吸油管道接头处漏气;3.回油管没有插入液面以下;回油管没有插入液面以下
42、;4.联接的管道或接头有漏气联接的管道或接头有漏气1.更换新的轴颈密封;更换新的轴颈密封;2.重新拧紧或更换接头;重新拧紧或更换接头;3.把回油管加长或调正;把回油管加长或调正;4.处理漏气的地方处理漏气的地方齿轮泵体过热齿轮泵体过热1.油的粘度过高或过低;油的粘度过高或过低;2.油泵侧板与齿轮磨损严重;油泵侧板与齿轮磨损严重;3.油老化使吸油阻力增大;油老化使吸油阻力增大;4.冷却不好;冷却不好;5.油箱设计容积太小;油箱设计容积太小;6.环境辐射热影响环境辐射热影响1.按泵规定粘度用油;按泵规定粘度用油;2.修理或更新;修理或更新;3.更换新油;更换新油;4.改进冷却装置;使冷却水畅通;改
43、进冷却装置;使冷却水畅通;5.增大油箱容积;增大油箱容积;6.采取隔热措施采取隔热措施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 齿轮马达的结构与齿轮泵的结构基本相同,但齿轮泵为减齿轮马达的结构与齿轮泵的结构基本相同,但齿轮泵为减少吸油阻力,其吸油口尺寸大于出油口尺寸。而齿轮马达考虑少吸油阻力,其吸油口尺寸大于出油口尺寸。而齿轮马达考虑到正反转要求,马达壳体的进出油口尺寸是一样的。齿轮马达到正反转要求,马达壳体的进出油口尺寸是一样的。齿轮马达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与齿轮泵大体相同。的维护及常见故障处理与齿轮泵大体相同。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p 齿轮泵维修技术指标齿轮泵维修技术指标一般使用场合一般使用场合重要使用场合重要使用
44、场合额定压力Mpa公称排量ml/r容积效率%总效率%压力振摆MPa容积效率%总效率%压力振摆MPa2.5468580.270600.2410786680681025887590772550897891805091809382102541087778979102525508879908150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 叶片泵及叶片马达的维修叶片泵及叶片马达的维修p 叶片泵的更换安装叶片泵的更换安装 叶片泵是一种较精密的设备,在更换安装时应注意如下事项:叶片泵是一种较精密的设备,在更换安装时应注意如下事项:1 1)叶片泵安装时,吸油管高度一般应小于)叶片泵安装时,吸油管高度一般应小于500mm500mm。
45、2 2)更换泵时吸油管接头处一定要拧紧,且密封件的放置要正确无损,保证)更换泵时吸油管接头处一定要拧紧,且密封件的放置要正确无损,保证不漏气。否则油气一起吸入泵内会产生噪音,降低效率,缩短使用寿命。不漏气。否则油气一起吸入泵内会产生噪音,降低效率,缩短使用寿命。3 3)在泵的吸入端可装上精度为)在泵的吸入端可装上精度为100100200200目的过滤器,其流量应大于泵输出目的过滤器,其流量应大于泵输出流量的流量的2 2倍。倍。4 4)叶片泵所用的油箱,最好为封闭式,且内表面最好涂上防锈油漆。油箱)叶片泵所用的油箱,最好为封闭式,且内表面最好涂上防锈油漆。油箱的容量应是叶片泵流量的的容量应是叶片
46、泵流量的5 5倍以上,如果条件限制达不到倍以上,如果条件限制达不到5 5倍以上也应加上强倍以上也应加上强制性冷却器。制性冷却器。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5 5)叶片泵滑动件间的间隙很小,赃物吸入很容易使泵磨伤或卡塞,这就要)叶片泵滑动件间的间隙很小,赃物吸入很容易使泵磨伤或卡塞,这就要求元件或系统拆装时,必须按防污染规程操作。回油管必须插入油箱液面以求元件或系统拆装时,必须按防污染规程操作。回油管必须插入油箱液面以下,以防止回油飞溅产生气泡。下,以防止回油飞溅产生气泡。6 6)更换安装时注意泵上进出油口,转向与标记,转向不得反接。泵轴与电)更换安装时注意泵上进出油口,转向与标记,转向不得反接。泵轴与
47、电机轴的偏心在机轴的偏心在0.05mm0.05mm以内,两个轴的角度误差应在以内,两个轴的角度误差应在1010以内。否则易使泵端以内。否则易使泵端密封损坏,引起噪声。密封损坏,引起噪声。7 7)不准随意拧动泵端盖上的螺钉,以保证泵出厂的调试间隙,拧松或拧的)不准随意拧动泵端盖上的螺钉,以保证泵出厂的调试间隙,拧松或拧的过紧都将改变泵的性能。只有在有试验台测试的条件下,才宜做检修处理。过紧都将改变泵的性能。只有在有试验台测试的条件下,才宜做检修处理。8 8)按样本说明书推荐选择用油的牌号。泵的工作油温最好保持在)按样本说明书推荐选择用油的牌号。泵的工作油温最好保持在35355555之间。超过之间
48、。超过6060应加冷却器或停机。应加冷却器或停机。9 9)经常校对系统的工作压力是否与泵的额定压力相符,不允许长时间让泵)经常校对系统的工作压力是否与泵的额定压力相符,不允许长时间让泵超载运行。超载运行。1010)泵在安装之前,要先从吸入腔口注入一些清洁的工作油液,同时用手搬)泵在安装之前,要先从吸入腔口注入一些清洁的工作油液,同时用手搬动泵轴,转动轻松不別劲再装机。动泵轴,转动轻松不別劲再装机。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p 叶片泵的维护与检修叶片泵的维护与检修叶片泵在维护、检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叶片泵在维护、检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1)经常按维修规程规定,清洗过滤器,保持油液吸入畅通。)经常按维修
49、规程规定,清洗过滤器,保持油液吸入畅通。2 2)定期更换工作油,周期视工作条件和油液检查化验结果而定。一般情况下,)定期更换工作油,周期视工作条件和油液检查化验结果而定。一般情况下,可一年更换一次。可一年更换一次。3 3)发现油液外漏或吸入空气,应及时处理和补充同牌号的新油。)发现油液外漏或吸入空气,应及时处理和补充同牌号的新油。4 4)确诊油泵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理。若有条件可自行检修。)确诊油泵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修理。若有条件可自行检修。拆装时要注意:不要将零件相互碰撞划伤,轻拿轻放,用煤油、汽油清洗拆装时要注意:不要将零件相互碰撞划伤,轻拿轻放,用煤油、汽油清洗干净后再行修理。轻微的研伤
50、,可用油石或研磨砂研磨,消除伤痕。对重大研干净后再行修理。轻微的研伤,可用油石或研磨砂研磨,消除伤痕。对重大研伤只能更换零件,如定子内表面的严重磨损,将不宜再修磨使用。伤只能更换零件,如定子内表面的严重磨损,将不宜再修磨使用。点检定修制培训教材p 叶片泵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叶片泵的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故障现象故障现象产生原因产生原因排除方法排除方法叶片泵吸不上油或没有压力1.油的粘度过高,使叶片在转子槽中运动不灵活;2.油箱中液面过低;3.泵体内有砂眼,沟通了进出油腔;4.油泵与电机的转向不一致;5.启动时转速太低;6.进口端漏气;7.配油盘的端面与泵体内平面接触不良,高低油腔沟通了;8.叶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