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自崩实例分析.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8039936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自崩实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自崩实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自崩实例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自崩实例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混凝土自崩实例分析p 混凝土自崩实例分析p 【摘要】:p 基于工程实例中混凝土自崩现象,通过 _ 射线荧光光谱分析p 、_RD 分析p 和模拟试验等对可疑物进行了辨别。结果表明:可疑物为钢渣,其在混凝土中缓慢水化导致体积膨胀,最终造成表层混凝土自崩。同时,通过模拟试验,分析p 了引起该类型混凝土自崩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并给出了防止该现象继续发生的建议。【关键词】:p :混凝土;钢渣;物相;自崩 0 前言 某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于 20_ 年 3 月浇筑完成,20_年 7 月,建设单位发现二层混凝土构件(主要为混凝土板,少量梁和柱)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自崩现象,而其他楼层混凝土构件表面无自崩现

2、象。经现场查勘,发现自崩现象主要有两种破坏类型:混凝土表层和腻子层脱落;混凝土表层和腻子层胀裂,尚未脱落。内部形态以可疑物质为最低点的放射状凹坑,破坏尺寸长 1253 mm,宽 1250 mm,深 114 mm。为探究其产生原因,本文对此自崩现象进行分析p ,通过对混凝土自崩部位的可疑物进行荧光光谱和 _RD 分析p ,以及相关模拟试验,判定可疑物质为钢渣,为混凝土的类似质量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1 试验概况 1.1 试验原材料 从工程现场自崩部位(见图 1图 3)取回的硬化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中的褐色可疑物质。1.2 试验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有:日本某企业生产的 ED_-7000 型岛津能量散

3、射型 _ 射线荧光光谱仪;德国某企业生产的D8ADVANCE 型 _ 射线衍射仪;浙江某公司生产的 B 型水泥(混凝土)快速养护箱等。1.3 试验方法和参考标准 采用荧光光谱分析p 法、_RD 分析p 法对可疑物进行定性分析p ,参照 GB/T 50344-20_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附录 B 中“f-CaO 对混凝土质量影响的检测”对试样进行模拟试验。2 试验分析p 2.1 荧光光谱试验 为测定样品成分及相对含量以分析p 其可能的物质种类,分别对混凝土自崩处可疑物(4 个样)、芯样中块状可疑物(4 个样)、芯样中粗骨料(20 个样)进行荧光光谱分析p 试验,测得主要元素含量(以氧化物形式表示)

4、见表 1,文献资料中煤矸石、石灰石、钢渣和矿渣的主要成分及含量见表 2。由表 1 可知,混凝土芯样中块状可疑物化学成分铁、锰含量和烧失量明显区别于其中粗骨料。基于原材料产地和处理工艺不同而造成的钢渣中成分含量间差异,以及混凝土中可疑物 Fe 含量一般高于 Si 和 Mn 含量的特征,结合其中 Ca、Si 和 Mn 含量,初步判断可疑物疑似钢渣。通过表 1 和表 2 对比可以发现,混凝土芯样中块状可疑物化学成分 Ca、Si、Fe、Mn 含量和烧失量与钢渣最相符;而自崩处可疑物中 Ca、Si、Fe 和 Mn 含量与钢渣相符,烧失量大于钢渣的原因可能是 CaO 水化生成了 Ca(OH) 2 ,有的

5、Ca(OH) 2 又与空气中的 CO 2 生成了 CaCO 3 ,自崩处可疑物是钢渣水化后产物的可能性较大。综合分析p 得出混凝土中可疑物是钢渣的可能性最大。2.2 _RD 试验 为确定可疑物成分的晶体结构分析p 其可能的物质种类,对混凝土芯样自崩处可疑物和芯样中可疑物分别进行_RD 分析p 试验,分析p 的结果如图 4 和图 5 所示。由图 4 可知,自崩处可疑物矿物相主要是钙硅氧化物(水化硅酸钙 C-S-H)、钙铁氧化物(Ca 2 Fe 2 O 5 等),RO 相(MgO 和 FeO 等氧化物的固溶体),以及由 CaO 水化生成的 Ca(OH) 2 和由 Ca(OH) 2 与空气中 CO

6、2 接触生成的CaCO 3 。由图 5 可知,混凝土芯样中可疑物矿物相主要是 C 2 S(Ca 2 SiO 4 )、C 3 S(Ca 3 SiO 5 )、C 2 F(Ca 2 Fe 2 O 5 )、RO相、CaO 和 Ca(OH) 2 ,以上为钢渣的特征物相。自崩处可疑物样品中部分物相与混凝土芯样中可疑物相同,其中不同物相可由芯样中可疑物的相关矿物相氧化或水化生成,如图 5 中的 C 2 S(Ca 2 SiO 4 )和 C 3 S(Ca 3 SiO 5 )可以水化生成图 4 中的钙硅氧化物(水化硅酸钙 C-S-H),游离 CaO 和 RO 相中的活性 CaO 可以水化成 Ca(OH) 2 ,C

7、a(OH) 2 与空气接触后又会生成 CaCO 3 。综合分析p 得出,混凝土芯样中可疑物是钢渣。2.3 特定环境下模拟试验 一般钢渣主要成分为 Ca、Si、Fe、Mn 等,冷却后大多呈块状,颜色为深灰、深褐色。钢渣在产生过程中,经过高温煅烧形成结构致密的游离 CaO 和 RO 相(主要为MgO)等,其水化过程十分缓慢并伴随着体积膨胀,CaO水化成 Ca(OH) 2 时体积增大近 1 倍,MgO 水化成Mg(OH) 2 时体积增大 2.2 倍。混入钢渣的混凝土骨料,在拌和浇筑后,钢渣中游离 CaO 和 MgO 等活性成分与混凝土内或外界渗入的水分发生水化等反应,生成 Ca(OH) 2和 Mg(

8、OH) 2 等水化产物,导致体积膨胀,并以钢渣为中心形成径向辐射爆裂应力,在混凝土表层区域的拉应力小于体积膨胀产生的应力时,就会出现自崩现象。选取 13 个芯样,分别截取至少一个无外观缺陷的 10 mm 厚薄片试件,共计 18 个试件。在试件表面寻找并标出可疑物,先采用荧光光谱仪对标记的可疑物进行光谱分析p 。然后将薄片试件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沸,恒沸 6 h 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观察 18 个试件沸煮后的标识点及整体破损情况,对破坏点中的物质再次进行荧光光谱分析p 试验(若无破坏点可不做)。检查沸煮后薄片的外表面,具体情况见表 3,其中 5 个试件无疏松、开裂或崩溃现象,其余 13 个试件存在不

9、同程度的疏松、开裂或崩溃现象,典型试件“初 20-1”和“初 7-1”破坏现象见图 6。通过该模拟试验可知,可疑物存在引起混凝土表层自崩的可能,且概率较大。2.4 荧光光谱分析p 试样初 20-1 和初 7-1 中出现的疏松破坏点图 6 (b)和图 6(d)为沸煮前标识的可疑物所在处图 6(a)和图 6(c),沸煮前后破坏点处可疑物的荧光光谱分析p 结果以氧化物形式表示如表 4 所示。由表 4 可知,沸煮前芯样薄片表面可疑物中 Fe、Ca、Si、Mn 含量与表 2 中&”钢渣&”和表 1 中&”混凝土芯样中块状可疑物&”大致相似;沸煮后与沸煮前试样中 Ca 含量降低的原因是 Ca 在沸煮过程中

10、溶出,生成了一些钙盐如 Ca(OH) 2 和 C-S-H 凝胶和钙矾石等,表现为沸煮后的溶液中有白色絮状物生成。因此,再次断定该芯样中引起自崩现象的可疑物为钢渣。3 自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建议 3.1 产生的原因 从具有潜在自崩可能的芯样中截取 4 个直径 25 mm的芯样,分别对芯样含水状态进行调节,含水状态如表 5所示。将处理后的芯样在密闭环境下(隔绝空气),从室温升至(100±2),恒沸 6 h 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试件破损情况如表 5 所示,由此可知潮湿环境是其产生自崩的主要条件。3.2 防护措施建议 尽管钢渣经过处理后,其中的活性成分会大大降低,但是鉴于现阶段处理

11、工艺的缺陷,处理后的钢渣依然存在活性成分,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伤害。因此,一般不建议钢渣用作混凝土骨料(经专业化处理,并用前模拟试验合格的除外),若混凝土中不慎混入钢渣后产生了自崩现象,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先清除自崩处疏松混凝土,然后通过隔绝水气的方法,避免钢渣处于潮湿环境中,以减缓其产生有害反应的速度。(2)根据混凝土构件状况和使用环境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如需必要应同时进行加固处理(如碳纤维加固、外包钢加固等),或根据结构安全需要采取其他处理方式(如钢结构置换等)。(3)要定期检查、监测混入钢渣的混凝土构件,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4 结论 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自崩处可疑物及混凝土内部骨料的化学成分、物相等方面分析p 可知,硬化混凝土表层自崩主要是由于骨料中混入了钢渣所致。混入钢渣的混凝土浇筑后,钢渣中活性成分发生缓慢反应,导致体积膨胀,使混凝土表层区域出现自崩现象。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