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试卷质量分析考察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数学试卷质量分析考察材料.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数学试卷质量分析p 考察材料最新数学试卷质量分析p 考察材料 3 3 篇数学试卷质量分析p 考察材料第 1 篇一、试卷评阅的总体情况本学期文科类数学期末考试仍按现用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和省校下发的统一教学要求和复习指导可依据进行命题。经过阅卷后的质量分析p ,全省各教学点汇总,卷面及格率达到了 54,平均分 54.1 分,较前学期有很大的提高,答卷还出现了不少高分的学生,这与各教学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省校统一的教学指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总结各教学点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卷面考试的质量分析p ,发给各教学点,望各教学点以教研活动
2、的方式,开展讨论、分析p 、总结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二、考试命题分析p 1、命题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原则命题与教材和教学要求为依据,紧扣教材第五章平面向量;第七章空间图形;第八章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各知识点,同时注意到我省的教学实际学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注重与后继课程的教学相衔接。以各章的应知、应会的内容为重点,立足于基础概念、基本运算、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试卷整体的难易适中。2、评分原则评分总体上坚持宽严适度的原则,客观性试题是填空及单项选择,这部分试题条案是唯一的,得分统一。避免评分误差。主观性试题的评分原则是,以知识点、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步骤为依据,分步评分,不重复扣分、最后累积
3、得分。三、试卷命题质量分析p 以平面向量、直线与二次线为重点,占总分的 70左右,空间图形约占 30左右,基础知识覆盖面约占 90以上。试题容量填空题 13 题,20 空,单选题 6 题,解答题三大题共 8小题。两小时内解答各题容量是足够的,知识点的容量也较充分。平面向量考查基本概念,向量的两种表示方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的两种表示形式,与非零向量的共线条件,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试题分数约占 35左右。直线与二次曲线考查,曲线与方程关系,各种直线方程及应用,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及一般方程的应用,方程中参数的求解,各几何要素的确定,试题分数约占 35左右。空间图形着重考查
4、平面的基本性质、两线的位置关系、两面的位置关系、线面的位置关系、三垂线定理的应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所成的角、距离计算等问题。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为减轻学生负担末列入试题中(但复习中仍要求应用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该部份试题分数约占 30。三章考查重点放在平面向量、直线和二次曲线,其次是空间图形部份。故考查的主次是分明的,符合高职公共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四、学生答卷质量分析p 填空题:第 1 至 3 题考查向量的线性运算和位置向量的坐标线性运算,答对率约 85左右,其中大部份学生对书写向量遗漏箭头,部分学生将第 3 题的答案(-9,3)答成(9,-3)或(-9,-3)等。符号是不清楚的,反映出
5、部份学生对向量的线性运算并非完全掌握。第 47 题涉及立体几何问题,主要考查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答对率 70左右,其它学生主要是空间概念不清,不能确定线面间、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多数对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不清楚。第 813 题涉及解析几何的问题,考查曲线方程中的待定系数,直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情况尚好,答对率 70左右。第 1113题反而答错率占 65左右,主要反映出学生对各种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混淆不清,对几何要素的位置掌握不好,突出表现在对二次曲线的几何性质掌握较差,不牢固。单项选择题:学生一般得分为 1218 分第 1 题选对的占 80以上,学生对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及推论掌握较好。
6、第 2 题选对的占 70左右,学生对两向量垂直与两向量数量积之间的关系掌握较好。答错较多的是第 4 和第 6 题,其次是第 5 题。第 5 题多数错选(A)或(B),可见学生对一般圆方程用公式求圆心和半径不熟悉,同时用配方法化圆的一般方程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和半径也掌握不好。特别是第 4 题平行坐标轴,坐标变换竟有 33的学生错选(B)或不选(空白),可见不少学生对坐标轴平移引起坐标变换的新概念并不清楚,对新、旧坐标的概念也不清楚。第 6 题不少学生错选(B),反映出学生对向量平行和垂直的条件混淆,判断两向量相等的条件也不明确,才会出现如此的错误。第三题:(1)题是考查异面直线的成的角及长方
7、体对角的计算。对本题的解答约 80的学生能找到异面直线 A1C1 与 BC 所成的角,但有 3040的学生不习惯用反正切函数表示角度,反而用反正弦或反余弦函数表示角度,教学中应引起跑的重视。计算长方体的对角线长仅有 20的学生会用简捷方法长方体的对角线的平方等于长、宽、高的平方和。其余学生计算较繁琐。(2)题是考查证明三点共线问题。约有 80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证明,有用解析法的,也有用向量法的,也有用平面几何与解析几何综合知识证明的三点连线中,两线之和等于第三线则三点共线,反映出各教学点对该问题给出了多种证明法和思路,值得提倡。第(3)题考查根据不同的己知条件选用向量数量积的表达式。第四题:
8、1 题主要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学生的解答,多出现两种方法,按轨迹满足椭圆定义求解或按求轨迹方程的四大步骤求解,但解答中又出现不少错误。第五题:1 题是考查由给定双曲线的条件求它的标准方程和渐近线方程,但不少学生将双曲线中的参数 a,b 与随圆中的参数 a、b、c 混为一谈,对渐逐近线方程掌握不好,不能根据渐逐线的位置,写出渐近线的方程。2 题主要考查用向量法证明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但不少学生随心所意,反而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去证明,严格讲这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重视。有的学生在证明中逻辑混乱,逻辑推理叙述不严密,在矩形的证明中,用垂直证明垂直。对向量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求向量的坐标时,差值的顺序不对,导
9、致计算错误。第六题:本题是一道立体几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一是两平面垂直的性质,二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本题评阅结果,有近 60的考生得满分,这些学生是掌握了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清晰,能迅速地用两平面垂直的性质,证明 ΔABC 和 ΔBDC 是直角三角形,求出 BC和 CD 后,又用三角函数计算 CD 与平面所成的角。有的学生构造三角形思路灵活,连接 AD 得直角 ΔABD,在此三角形中求出 AD,又在直角 ΔDAC 中求出 CD,最后在直角 ΔDBC 中求出 DC 与平面所成的角,即∠DCB。在 20的学生错答的原因是找不
10、准直角,把直角边当成斜边来计算,导致解答错误。有近 20的学生空间概念较差,交白卷,有的认为 AB 与 CD 是在一个平面上且相交,完全按平面几何的知识来解答本题,如用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来解,这是完全没有空间概念的主要表现。公务员之家: 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p ,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将考试成绩通报各教学点,对互通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分析p 和探索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教育(高职)的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p ,各教学点要开展教研活动,分析p
11、 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数学试卷质量分析p 考察材料第 2 篇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本次测试是由教管中心统一命题,学校组织安排期末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在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套试卷紧扣教材,试题在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强了对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考查,对数学的运用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二、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共有填一填、选一选、算一算、做一做、解一元一次方程、试一试和想一想七个大题,共 30 小题,考试时间 120 分钟,总分 100 分,填一填占 26,选一选占 16,算一算占 20,做一做占14,解一元一次方程占
12、 8,试一试占 10,想一想占 10。三、学生得分实况 七年级实考学生人数 467 人,总成绩为 12393 分,平均成绩为 26.54 分,比最高分 81 分,最低分 2 分,及格人数 13 人,其中,80-90 分 1 人、70-80 分 1 人、60-70 分 11 人,及格率为 2.74;50-60分 17 人,40-50 分 42 人,40 分一下 394 人。四、学生答题典型失分原因分析p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掌握不深刻,基本运算能力较差。2、审题阅读亟待加强,文字阅读能力低下,读不懂题意,对应用题、文字量大的试题存在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3、解题格式及数学语言的表述不规范、表达不
13、完整、导致失分现象较严重。4、用数学的意识差,即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差。这暴露出我们的教学在关注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真正理解,尤其在实际背景下运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不够。5、做数学 的能力差,即动手实践 、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五、改进措施 1、重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平时的上课及作业批改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抓的较紧。本次考试在中,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太低,令人费解。2、转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p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教学中要抓实双基,还
14、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学、用、做相结合。数学试卷质量分析p 考察材料第 3 篇学情分析p :小六(1)班有学生 65 人,实考 65 人,高分人数 60 人高分率:92.31低分率:0 及格率:1 综合指数:0.9527 试卷分析p :第一大题:想好了再填空 A 等 19 人 B 等 31 人 C 等 15 人 D 等 0 人 失分原因:本大题错题较多的是第 3.7.10 题。第 3 题错误的原因部分学生把每份是这个西瓜的错看成是这块西瓜的而出错;第 7 题由于知识点较多,偏繁琐先要求出一条长,宽,高的总和,再按比例求出长,宽,高;最后根据体积公
15、式解答,由于部分学生知识学得不系统而丢分;第 10 题,因题目出错给学生造成思维错误。第二大题请你裁判 A 等 26 人 B 等 28 人 C 等 11 人 D 等 0 人 失分原因:本题出错较多的是第 3.5 题。出错的原因是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第 5 题因部分学生马虎出错(因本题某些学生看成男生比女生多 1/5 女生比男生少 1/5) 第三大题只选对的 A 等 31 人 B 等 21 人 C13 人 D 等 0 人 失分原因:本题出错较多的是第 3.4 题。出错原因是马虎和计算但是关。第四大题。计算冲浪 A 等 49 人 B 等 14 人 C 等 2 人 D 等 0 人 失 分 原
16、因 :出 错 较 多 的 是 :16/21 _35/36=4/7÷2/5=5/14 _1/4 _7/10= 主要原因计算马虎。第 2 题化简化 A 等 46 人 B 等 15 人 C 等 4 人 D 等 0 人 失分原因:出错原因部分学生没有化成最简化。第 3 题:怎样简便怎样计算 A 等 53 人 B 等 8 人 C 等 4 人 失 分 原 因 :出 错 较 多 的 是 :3/5+1/2 _2/5(4/7+1/2) _144/5÷(1.8-2/5-3/5) 少数学生不能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而计算马虎出错。第五题:确定位置 A 等 57 人 B 等 8 人 C 等 0
17、 人 失分原因:绝大部分学生完成得很好,少数学生马虎出错。第六题:解决问题 A 等 30 人 B 等 17 人 C 等 18 人 失分原因:出错较多的是第 1、4、6 题。第 1 题错误的原因是比去年增加 20,少数学生看成比去年减少 20错误列式3.6 _(1-20),再就是单位名称吨和万吨没有进行转化。第 4 题中少数学生把税后利息计算成利息税而出错。第 6 题中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题意后,与确定起跑线的问题联系起来,直接用公式 2π _道宽来计算,而少数学生却不能正确理解,把赛车前后轮的距离看成 2 米,而出现严重丢分现象。改善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各种题型的变式训练;注重培养学生抽象的思维潜力,分析p 潜力和类推潜力;另外还要注意抓两头,带中间,重点,辅导差生,因材施教,提高班级的整体素质。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