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如今许多农村都是老人留在农村、年轻人出去打工的现象,流动人口很多,导致了农村的落后,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范文推荐吧。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一“在国内,人口基本上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这也就导致人口的流入流出产生不同的效应。比如,现在,当产业向中西部迁移时,安徽、四川回流明显,而黑龙江则几无回流,也导致区域表现各异。”前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学者表示。当人们仍在为放开“二胎”、“延迟退休”等问题纠结不已的时候,这些已经不是决定中国人口生育率的关键因素。一般说来,传统上经济增长高的地区,其人口增长会慢下来;而经济增长慢的地区,人口增长会比
2、较快,如欧美日诸国莫不如此。但这一点在中国并不成立。即使中国已进入“新常态”,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等地区等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gdp已逼近某些发达国家,但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仍保持在较高速度。因为有另一只无形之手在拨弄经济的脉搏流动人口。在中国,大量人口的自由流动,扭转并主导了中国各地区之间人口变动的方向,进而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数据发现,来自中部地区的年轻人不仅没有“逃离北上广”,而是继续向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聚集。“逃离北上广其实是个伪命题,人口向东部大城市聚集的趋势不会变,这一点与日韩等国的人口变化一致。”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一位学者表示。这
3、种人口的自由流动,一方面使东部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得以补充,进而降低其社会抚养比,拉动这些地区经济增长,熨平因老龄化等因素带来的经济下滑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人口净流出的地区,则使其陷入“人口逆差”的困境,其影响甚至波及社会经济运行的整个过程。但随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区域经济发展对人口的需求已经开始显露,或许一场全国范围内的“人口争夺战”已经开始。人口从中部和西南地区流出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截至20_年底,全国流动人口达2.45亿人。这意味着,全国有超过18的人口离开本地或本省在外生活。东北地区是人口流出最明显的区域之一。根据20_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辽宁、吉林和黑龙
4、江三省共流出人口400余万,刨去流入的人口,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180万。相比之下,20_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入36万。但东北地区并非人口流出最多的省份,安徽、四川等中部和西南省份跨省流出人口最多。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测算,目前跨省流动人口已占全部流动人口的38.9。其中,人口主要从中部和西南地区流出,安徽、四川、湖南、河南、贵州和江西六省占全国跨省流出人口的71.07。“人口流出主要是从农业大省流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教授指出,“农业大省的就业机会少,青壮年劳动力只能出去就业”。综合各省统计部门不完全统计,前六个人口流出大省中,安
5、徽省20_年净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口852.9万人,比上年减少45.8万人,但仍占当年全省常住人口的14.02。河南省外出人口数量也持续增加,20_年河南省外出人口占本省户籍人口已超过20,其中流向省外占55.7。贵州省20_年全省新增净外出省外人口2.5万人,比上年减少4.5万人,外出总规模达760万人。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20_年前六个人口流出大省的流出同比下降约5.6。段成荣指出,近年来,国内人口流动的增速有所放缓,但并不是很明显,因为人口从中西部向东部转移的趋势未变。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生龙表示,跨省人口迁移的因素依次是迁出省人均gdp、总人口,迁入省的人
6、均gdp、迁移存量。虽然最近10多年来已出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战略等政策,但目前区域和城乡差距仍十分明显,这为人口迁移提供了根本动力。刘生龙认为,中国在未来很长时间之内,人口迁移的规模将会呈不断扩张之势。逃离北上广是“伪命题”跨省流入人口中,人口主要流向珠三角、长三角和北京地区。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_年,广东的珠三角,长三角的浙江、上海、江苏,北京,海西经济区的福建六省市占全国跨省流入人口总数的87.83,较20_年同期上升了4.5。得益于改革开放之先手机遇,广东最早成为流动人口流入重镇。20_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达1.06亿人,其中外来人口占26。20_年-20_
7、年跨省流入人口占该省新增常住人口的47.7,接近一半。“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开发之前,虽然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但是珠三角的人口流入增速是最快的。浦东新区迅速开发后,大量吸纳劳动人口,长三角的增速又反超珠三角。”段成荣分析p 指出。由于人口流入过多,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的部分地区,外来常住人口数量甚至已经逼近本地人口数。其中,上海市20_年常住人口2425.68万人,其中外来常住人口占41。北京市20_年底常住人口2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占38。广东省个别区域甚至出现人口“倒挂”现象,外来常住人口数量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东莞20_年常住人口831.66万人,非户籍人口占77。深圳20_年
8、常住人口1062.89万人,非户籍人口占70;但深圳实际常住居住人口数可能远超此数,深圳市人大20_年披露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_年底,深圳市流动人口已达1532.8万,为户籍人口的5倍。除了农民工进城,流动人口中从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也越来越多。段成荣表示,“近几年人口流动趋势发生变化,从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转移的流动人口占总流动人口的比例约32”。人口流动导致区域经济分化由于人口流出,黑龙江、河南、安徽、四川等省市出现“人口逆差”,面临人口缩减压力。此外,东北三省还面临人口自然增速锐减的特殊情况。目前,东三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全部低于1,其中吉林在20_年降至0.36,黑龙
9、江在20_年降至0.78,而辽宁省20_年至20_年已开始负增长,20_也仅回升到0.26。人口压力带来经济潜在增速的下行。东北地区经济从20_年开始大幅下滑,20_年黑龙江省、辽宁省gdp增速不及6,吉林省也仅6.5。“在国内,人口基本上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这也就导致人口的流入流出产生不同的效应。比如,现在,当产业向中西部迁移时,安徽、四川回流明显,而黑龙江则几无回流,也导致区域表现各异。”前述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学者表示。对东部人口流入省份而言,“人口顺差”也是其gdp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北京、上海等地每年由人口净流入导致的gdp增长可能达2个百分点,使得其gdp仍能达到7左右。“农
10、民工是东部劳动力的重要补充,甚至是沿海地区的劳动力主体”,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目前青年人绝对数量下降,而中西部工资上涨很快,年轻人回内地工作动力增大”。但也有不同的观点看待人口流动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讲师阮荣平做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中高学历人口较多,人口流出短期来看使得流出省份人力资本下降,但是长期来看会刺激流出省份更加重视本省教育。而且流出人口大多户籍仍在本省,汇回本地的资金将增加流出地的创业等活动。“我们的测算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到20_年左右,由于人口流动与生产要素等结合,流动人口因素对全国gdp的贡献率在23左右
11、。”段成荣表示,人口流动对gdp贡献显著。即将开始的“人口争夺战”随着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我国从此前的劳动力过剩开始出现局部的“用工荒”现象。研究员贺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区域间人口流动与地方发展的人口需求冲突将会加剧,其结果是各个城市都面临日趋激烈的抢人大战。他表示,这一趋势已在我们的调研中得到验证,沿海、中部、西部内地已普遍出现招工难,高层次人才与普通劳动力都成为各地争抢的对象。“务工荒有的地方严重,有的地方不严重。凡是保护劳动者的地区没有务工荒,很多地方不善待劳动者就会很快吃苦头。”段成荣认为,“今后将会出现劳动人口争夺战,目前一些地区的公司派人去接务工人员,已经
12、反映了这种趋势”。他表示,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越来越多,20_占52多一些,目前估计已经到56甚至接近60。“新生代农民工与其父辈挣钱后就不同,新生代更追求从农民到市民更彻底的转变,长远立足城市,脱离农村。城市只有提供更好、更公平的发展机会,才能接纳新生代农民工”。“目前没有看到流动人口大规模的回流,从中西部流向东南沿海的”,段成荣表示,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20_年底的第二次东北振兴规划、刚刚通过的长江经济带等如果规划能够落地,当地经济能够快速发展,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比如成渝经济区等也会有人口向其流入。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二为防止非典型肺炎从城市向农村蔓
13、延,中国政府利用庞大的计划生育网络首次实现了对农村人口跨省流动情况的全面调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1日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17日23时,中国已有449.8万农村人口在5月上旬从外省流入本地农村,其中,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广东流出的人口共235万,占总量的52;安徽、河南、湖南、江苏、湖北、江西、河北、广西8个省区的流入量达331.8万,占总量的74。计生委的一位负责人说,此次调查为各级各部门防治非典提供了量化的数据支持,有关省区和部门已根据统计情况对非典防治进行了相应部署。此次调查自5月1日开始,除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上报了有关数据,全国有2606个县参与了此
14、次调查,占应调查县级单位总量的97。“深入农村”是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中国政府在过去30年里建立了一个由近20_万基层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和8300万计划生育协会会员组成的计生服务网络,这一网络在此次调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过去20天里,众多计划生育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庭,在为育龄群众服务的同时还一并宣传非典防治常识,并对农村流动人口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查,而此前,有关中国农村流动人口数量的调查多局限为抽样统计。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各地区流动人口的统计数字不仅精确到个位,而且有图表详细说明各地流入人口流出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据介绍,调查员除详细记录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向和个人基本情况外,还将有关信息传输到
15、一个为防治非典进行数据上报的专用信息网站。该网站由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原有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出来,每3天更新一次调查数据。调查显示:中国农民工返乡人口呈减少趋势中国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显示:随着非典型肺炎疫情在中国的城市中得到日益有效的控制,农民工返乡人数已呈减少趋势。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1日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日平均跨省流入农村的人口数量已从5月1日至12日间的32.34万降至5月1日至15日间的29.99万;全国各县日平均人口流入量也从124人下降至115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一位负责人说,“农民工返乡数量减少主要是由于政府在疫情控制方面逐步取得成效
16、,农民对政府的信心不断提升。此外,部分地区农忙时节正在慢慢结束也是原因之一。”然而,考虑到疫情尚不稳定,此项调查的一份分析p 报告建议农民推迟返城务工,尽量保持人口的相对稳定,以防止非典疫情向农村扩散。该报告还建议有关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非典时期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由于医疗和卫生条件相对较弱,农村地区已成为中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重点,而农村流动人口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力量也成为非典病毒从城市向农村传播的最可能渠道。为跟踪农村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尽早发现可能的非典患者,切断病毒传染,人口和计划生育生育委员会自5月1日开始,通过其庞大的计划生育队伍对农村人口的流动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这是中
17、国首次对农村流动人口实行全面排查。截至17日23时,全国除外的其它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被纳入此次调查,共涉及2606个县,占县级单位总量的97。调查结果已被传输到一个专门为防治非典设立的数据上报专用网站,每3天进行一次更新。为掌握农村富余人员的流动趋势,该委员会还将于近期推出“返城意愿”调查,以便为非典防治提供更前瞻的数据支持。中国计划生育网络帮助农民防治非典自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于5月6日正式参与“防非”以来,中国庞大的计划生育网络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起有关农村流动人口的全面统计和专项调查,以便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农民的实际需求,有效解决非典疫情带给农民的困扰。为消除农民的顾虑,普及非
18、典防治知识,甘肃省已在14个省、地、州的基层计划生育机构设立了非典防治办公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以便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农村疫情的监测、统计和报告。当地计划生育部门还组织计生工作者走村串户,向每个农户赠送非典防治的宣传品,鼓励农民向外出务工和上学的亲属写信,请他们安心在疫区工作、学习,暂不返乡,并努力帮助外出未返乡人员在生产、生活上办一件实事,动员本地农民上报亲属近期返乡的有关情况。初步统计显示,该省农村外出务工流动人口总数已近111万,其中,省内跨县流动人数略高于30万。在河南商丘,计划生育部门配合各行政村,抽调专人,采取成立“抢收抢种突击队”、调配现有机械设备等模式,对外出务工没有返乡的家庭
19、进行帮扶,使农村麦收颗粒归仓,播种不误农时。吉林省长春市计生委则自筹资金购置了6000支体温表、消毒液和防护设备下发到农户。此外,山西省计划生育部门在调查中发现了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口罩、手套、防护镜、防护服等必要防护装备严重不足;部分贫困县缺乏通讯设备、影响对疫情的统计和报告;红外线快速测温器、体温表等检测设备不足,阻碍了排查工作的进展等。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三一、基本情景_村地处铜川市东区与东坡矿相邻,铜罕线穿村而过,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369户,人口1489人,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有耕地2680亩,其中苹果780亩,蔬菜350亩,党员42人,两委会成员5人,组干部5人,党小组5个
20、,村民沿川道居住,分散复杂,村道长,路面老化,低洼不平,基础较差,属村矿结合部。近年来,由于党的政策好,落实到位,加之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我村在基础设施上有所改善,新建了村两室、村卫生室,实施了移民搬迁,使我村向新农村建设迈进了一步。二、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_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礼貌、精神礼貌和政治礼貌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必须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农业生产情景:_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1.8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
21、后。20_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产业结构情景:_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_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_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景。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_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11人,参合率90。(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景。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
22、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进取性。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主要体此刻下几方面:一是村组道路多年得不到修缮、巷道没有硬化以及多数田间道走过窄、过陡,下雨天仍无法行走,从而影响了民村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增加了生产、生活的成本;二是水利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村民的农业生产、生活用水;三是村容、村貌等基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多数村组建设杂乱无章,比较凌乱,路面硬化、美化、
23、净化设施建设不到位,环境卫生条件差,小组村还未实现道路硬化等;四是农村科技、文化和医疗卫生条件差,设备、设施落后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投入资金不足、投入困难,均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2、全村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低。全村的田地比较零星、分散,多数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增加了劳动成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受到制约和影响,使农业增效、增收困难。劳动力素质低,其思想观念还比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理,农民素质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程。3、农民收入低,产业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当前,全村仍面临着缺乏新的产业支撑,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结构矛
24、盾突出,产品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价格偏低,农民增收项目不多,农民增收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20_年,_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在高楼河乃至全区村中处于中等水平;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除苹果种植具有必须产业化外,蔬菜种植产业化规模还较小,蔬菜土地面积太小,无法建温室大棚,构成蔬菜产业化,还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烟草、干杂果种植才刚刚起步。4、新农村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统一布局。_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上,村“两委”班子存在思路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划、安排和部署。有的村组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措施力度不够、方法不多;在宣传、发动群众方面也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对如何建设、怎样建设本村的
25、新农村路子不宽。5、近年来,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以及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部分组已经进行了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项目和原有团体资产的日常的管理维护不到位,对这些资产,村组没有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维护制度,村民对建成的设施保护意识薄弱,异常是在移民搬迁、乡村道路等农村公共基础设的管理维护上意识淡薄、措施不力、制度办法不到位。四、对策及提议(一)加大新农村建设和各项涉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涉及“三农”问题的法律法规,宣传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有关决议、决定和重要举措,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充分利用
26、标语、黑板报、村组会议等进行多渠道宣传,在村内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取性和主动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央“20字方针”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扎实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二)突出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加强班子建设。新农村建设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体,充分调动群众进取性。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好的班子带领大家向前发展;村党总支与村委会加强团结,紧密沟通、严密组织,要构成一支有号召力,能干实事,乐于奉献的村“两委”班子,明确党组织在农村的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的主力是农民自我,激发广大群众建设自我完美家园的进取
27、性是关键。要调动群众的进取性和创造性,动员全体村民以集资、投工投劳等方式进取参与各村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落实。村级“两委”班子要认真研究,立足本村实际,突出本地特色,提出贴合本村实际的新农建设发展规划,要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统一布局,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生态环境,对于新农村建设,要按照规划稳定有序推进。在项目规划上,近两年_村委会在项目规划上的重点一是加强乡村公路修缮、养护,保障公路的畅通,争取能列入路面硬化项目;二保障部分村组的生产、生活用水;三对于实施整村推进项目、乡村道路规划、卫生共厕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室建设、等建项目要根据上级
28、党委、政府的部署逐步安排。(四)抓好农业科技文化的培训、推广。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要进取推广运用各种集约、高效、节俭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资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如进取推广配方施肥等农业科技实用技术。另一方面要进取推进农村劳务的开发,全面实施外出打工人员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本事,进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农民的收入。(五)要抓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培育,着力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资料,要搞好规划,保护好耕地。应坚持“围绕增收调整结构”的思路,正确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对当地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并发展
29、好现有的优势产业。(六)推进民主法制进程,完善各种制度。坚持和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规范和完善村级事务决策管理机制和各项村规民约,增强村干部、村民对公共基础设施的保护意识,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完整,增强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本事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确保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新农村建设供给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之,新农村建设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从解决农民最关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实际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发展产业支撑和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
30、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进取性,调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进取性。用3至5年,或更长时间,使我们_村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生活更加宽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农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四背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增速最快的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的拉大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中国的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巨大发展差距。根据预计,截止20_年,在我国9亿的城市人口中,将有32的人口来自农村地区,进而预测20_年我国农村地区人口总数将达到6亿人。农村人口虽然在逐年下降,但是农村人口的绝对数仍然非常巨大,这一农村人口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农村经济,继而影响了整个国家
31、的经济。如何去寻找农村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步。笔者做为一名对经济学感兴趣的高中生,通过10年级和11年级的假期进行了农村经济的调查,采访了广东地区的农户约100户人家和来深务工人员约400人(年龄区间17岁49岁),总结出三点制约中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及进行解决方案的探究。农村发展的制约:1)农业人口流失十分严重。20_年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少32万人,20_年后差额逐年降低,直至20_年,中国城镇人口开始多于乡村人口,且差额逐年增加,20_年中国城镇人口为74916万人,乡村人口为61866万人;20_年中国城镇人口为77116万人,乡村人口为60346万人。20_
32、年中国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16770万人。随着城市最低工资的上涨,不少农业工作者意识到农村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务工收入,因此他们抛弃了田地去城市打工这造成了不少农田变为荒田,延缓了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发展。在调查中,74.4的调查对象(家在农村地区但有人在外打工,有人种田)表示家庭主要收入来于外出打工,只有8的调查对象表示农业是收入的主要来。按照这个趋势,农村地区的废田将越来越多。70的调查对象表示在他们的老家,大多数的青年人(28岁以下)都选择了出来打工,放弃农业。不仅如此,60的调查对象也表示大多数28-45岁的人也选择出来打工了。而在这些出来打工的人里,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计划继续回到农村地区或
33、者乡镇,这样的现况确实令人担忧。因此,如何留住农业人口,利用荒置田地将成为一大难点。2)农村地区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并且父辈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大多希望子女读完初中就外出打工。农村地区的低教育水平阻止了农民使用更科学的种植方法,购置使用种植机器,以及种植收入更多的经济作物。通过分析p 调查,作者发现只有60的调查对象受过初中教育,5.4的调查对象受过大学教育。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也不会选择留守农村,因此在农村地区的真实受教育水平只会更低。不仅如此,85的调查对象认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够,93的调查对象希望得到再教育的机会:其中70的调查对象都希望能够进行专科学习而获得一技之长。如何提高整体的
34、教育程度,让农民接受良好的培训是另一大难点。3)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差,更难留住人口。农村地区现在的饮用水,电力包括wifi等设施已经比较完善,但是排污设施却非常原始。走访的村子里每户人家大多都还是使用粪池,每几年就得请人清洗一次这也导致了大多数农村的环境不卫生,因此即使有些农村想通过旅游等服务业来拉动当地经济,但是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如何提高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生活质量,也是一个潜在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可能因素。除了以上三点原因,还有各种各样的制约因素等待更多的学者们进一步地深入研究。这些原因加速了农村与城市经济的差距。潜在的解决方法:1)政府政策的落实:目前政府有许多政策来拉动农村地区的教育与
35、生活水平,其中有两项最为突出。一个是新农村计划,中央政府现在正在逐渐拨款给每个村子来改造基础设施,排污系统。走访的村子中就有一个正在进行改造的,政府给这个三千人的村子几千万的拨款来改造整个村子的排污系统,随着这项工程的开展,农村的基础设施,生活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也会有更多人愿意留下来。其次就是免费的再教育学院,目前有些地区的当地政府已经投入资金给一些想要接受再教育的人免费课程的学习机会:学习用电脑软件,学习用互联网卖东西等,这个可以提高生产力,开扩销售农产品渠道。2)成立合作社(合作公司),国家给予一些启动资金(无息贷款),配合当地的风景特色来建立旅游景点来带动农民经济。用新鲜的水果蔬菜,
36、优美的环境,来吸引游客去游玩,体验农居生活在经济提升的同时可以留住人口。3)吸引大公司来投资建厂,提供工作岗位。在调访的一个村子里,比亚迪刚在那里投资并建立了厂房,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华侨城在那里也有专门种植有机食品的种植基地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种植经济作物,也可以增加很多的就业岗位。总结:目前阻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瓶颈为:由于城市农村收入差距所导致的农业人口流失;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较低导致的生产力低下;农村地区的基础建设差加速了人口流失。尽管如此,农村地区的前景仍然是乐观的随着基础建设的加固,政策的落实,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一定会慢慢缩小!句句都是作者心声啊。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随
37、着城市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商品和要素市场的迅速发展,自主性迁移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迁移的地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农村流动人口群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流动人口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农村,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近年来,流动人口的规模是空前的。其流动方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及经济发展的沿海地区。农村人口流动主要都是因为外出务工。农村的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农村的人口流动给农村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对此,我利用寒假时间在我所在村进行了调查。1.调查时间:20_年01月18号至20_年01月20号。2.调查地点: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_镇_村3.调查人:_4.
38、调查方式:对该村负责流动人口的村委会进行访问调查、以及访问一些农民5.调查内容:对农村人口流动情况及其影响进行相关调查二、该村人口流动概况通过对村委会的访问,我们了解到_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农村人口有1925人,根据2021年_村流动人口调查资料推算,2021年全村流动人员达924人,占到农村户籍人口总数的48左右。其中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常年在外,紧春节期间在家停留几天。这一情况比2021年上升了约8个百分点。流动方向大部分都是向江苏、上海、浙江、北京等一些经济发展城市。主要从事第二产业以及小部分服务业。近两年来也有不少从事第三产业的。外出人口以30岁以上的男性为主,也有夫妻共同外出的情况
39、。还有约19的人口是1727岁的青少年。而且,外出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包括外出读书的学生)。据调查显示,该村下面的一个组里,一百多口人只有18口人常年在家。尤其是近几年来,外出人口逐年增加。当然,农村的人口流动对迁入地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给那些经济发展的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外出人口主要以成年男性为主,于是,留在家里务农的多是老人、妇女、小孩以及一些病残者。当前农村不尽合理的人口结构给农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资有待开发,中低产田需要升级改造,农业自身的生产层次亟待提高。此外,一些农村的基本建设因劳动力的外流而取消或拖延,农业技术改
40、良青黄不接,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对此,我们通过调查来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p 。三、农村人口流动带来的积极影响随着农村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改变农民生活观念、生活习惯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由于该村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信息阻塞,从而导致农村发展滞后。而且,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往年,农民都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属于典型的“民以食为天”。同时,种植技术不完善,产量不高。单靠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带来的微博收入越来越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于是,大多数农民纷纷外出,从而增加增加的非农业收入。随着人口
41、迁出迁入,不仅为迁入地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与此同时,也给迁出地带来了新面貌。近两年来,大部分农民都盖了新房,家用电器也从原先的电视机发展到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等。村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如今,农民的生活观念、生活习惯都有了新的改变。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观念的转变,基本上现在不存在适龄儿童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据调查,现在农民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重视了。不像十多年前,很多家庭一方面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方面又由于观念落后,导致跟多儿童不能接受教育。更甚者是不让女孩子入学。而如今这一情况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人口的流动同时也加强了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交通也较以前来说方便的多。几乎每天都
42、有通往镇上和县城的班车。在农村,小型超市也逐渐发展起来,很多以前不能直接买到甚至是不知道的商品现在也都能买到了。总体来说,农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而这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得益于农村的人口流动。四、农村人口流动的带来的问题事物有利必有弊。虽然农村的人口流动带来了诸多有益的影响,但它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农村流动人口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根据该村村委会妇联主任的访问结果,我们只知道了农村流动人口离开其原居住地,形成人户分离的局面,虽然计划生育部门都强调流动人口的婚育证明管理,但实际上婚育证明管理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部分流动人口利用这一两地都管不到的“真空”机会超计划生育。这样极不利于计
43、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及纠纷。而且或许会给新生的幼儿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第二,农村人口的流动让社会治安面临了新的课题。农村流动人口中不乏身无长技又盲目流动的,他们很难在城市中找到谋生的工作,这些生活无保障的人会迫于生计可能做出违法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安管理的难度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据调查,该村某户户主的儿子,常年在外,结识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诸于偷窃的犯罪行为,并屡教不改。最后,其在某风景区游玩,却意外身亡。很明显这些对构建社会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不利于我国的社会新农村建设,不利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对于此类问题我们要正视,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第三,农村
44、流动人口的生产经营居住条件和环境往往十分恶劣,部分流动家庭对子女无暇顾及,或由于缺乏经济能力,其下一代极易被某些不健康因素感染。外出务工的多为中年夫妇。因此,他们的子女只能留守在家。据调查,2021年留守儿童占所有儿童总数的70.2。较2021年又增长了2个百分点。并且这一数据有继续上升的趋势。留守儿童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还没有发育完全,而此时是正需要父母爱护的时候,而父母却不在身边。这无疑是不利于少年的健康成长的。另外,有些家庭还有老人健在,后人外出,这又形成了留守老人这一群体。众所周知,老年人身体不便,行动迟缓,更需要有人在身边照料。中华名族以孝为先,作为子女更应及时行孝。“树欲静而风
45、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作为子女应该多多陪陪父母。最后,农村人口的流动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耕地荒废。由于家庭里的劳动力流出,耕地则是无人问津,从而荒废。我国是农业大国,而如此的荒废耕地直接导致了粮食产量的减少。更有甚者,直接占用耕地建造房屋。五、对人口流动提出的建议农村流动人口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但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关系问题、农村流动人口对城市社区生活的适应问题,均为农民所期盼政府予以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对农村流动人口要准确掌握其动态,对将外出的流动人口要掌握其流入地信息,并及时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协查建
46、立流动人口管理档案和反馈情况。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把流动人口的负面社会效应降至最低点。防止两地都管不到的“真空”状态的出现。其次,重点加强新农村建设。可以着手建立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农民可以留在家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使那些流动人口不必流动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这样也可以兼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再次,可根据当地条件,改变农业的种植结构。从单一的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到引进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合理的利用耕地。另外,可对一些农民进行一些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技术。用科学种地。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最后,加强对村民的道德文化教育。不定期的对村民进行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道德文化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向作者学习,不要停止思考,不要停止写作。第 17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