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80352265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教学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教学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实践教学研究【摘要】:p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实践教学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齐齐哈尔市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例,分析p 了数字化保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广播电视新闻学创新实验区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总结实践教学中的经验,针对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与方案。【关键词】:p :数字化保护;实验区;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_)39-0214-02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与齐齐哈尔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合作的“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数字化保护”项目,旨在以人才智力合作为基础、资合作共享为重点,以教

2、学研究一体化为途径,坚持高等教育实践发展与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相结合,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项目具体实施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创新实验区的本科学生成为项目具体实施的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数字化保护项目,目标是以对齐齐哈尔地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通过对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登记,进行音像资料的整理与收集,利用数字化技术予以保护。在国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学过程中,数字技术在保护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受到了相当重视。在国外较为著名的大学当中,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把“历史保护数字技术”列为历史保护系的必修课程,在课程上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动态网页制作等多媒体技术。

3、在我国的大学中,以技术为主的计算机等多媒体专业方向是学生选报的热门,但是多以动画制作、后期包装,游戏开发等为主要方向,在学生教学方向多选择资金回报较高的领域,真正以数字化保护为主要教学目的几乎没有,目前只有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极少数院校开设数字化保护课程。学院在执行项目的同时,收集整理音像资料,编制电视专题片,在地方主流媒体播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进行民族文化传播,充分发挥齐齐哈尔大学的智力与技术资优势,为地方培养一批优秀文化遗产的研究者与传承者。并将优秀文化遗产引进齐齐哈尔大学广播电视等专业,使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生命得以延续。在此项目合作中,我院要求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到项目的具体实践中,

4、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与保护。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将实践经验积累、技术技能提高与学生知识文化培养相结合,特别是通过增加学生的课外实习环节,以齐齐哈尔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字化项目中的智力优势,增加课外实践环节,延长课外实践教学时间,同时将在进行数字化项目中的重要步骤予以强化训练,逐步将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学创新实验区在项目实施中的主要作用,是对产学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整体项目实施分为两大部分:前期策划拍摄与素材后期制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

5、化项目的实施之前,学院教师与学生代表制定相对详细的活动方案,采取多头并进的运行模式,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学生自身特长,将学生设立不同分组,部分学生以已有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发掘齐齐哈尔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学生直接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情况;有的学生根据前两部分所搜集的内容,研究最佳的拍摄方案。在实地考察中,学生们随机采访了周围居民,了解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这些都是在文献中无法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实地拍摄的影像素材与文献搜集的文字信息,是该项目前期最基本素材。后期制作则让学生将所学的计算机技术和摄像技术予以综合运用。该项目的参加者是学院高年级本科生,他们较为熟练掌握后期

6、需要的各种技术手段,在具体的项目实践中,融会多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增加实践经验、锻炼实战能力。通过本项目的实践,笔者就积极方面以及存在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一、积极方面1.实践能力提高效果明显:通过学生大量参与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传授与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经验技能提升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全新的学习氛围,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促进地方高等院校在本科人才的培养上与社会接轨,全方位双课堂、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创新人才,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培养作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改善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厚知识储备而忽视实战经验积累的弊端,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7、。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较大提高。2.社会长期效益显现:该项目的实施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创新实验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事新闻事业的“练兵场”,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从事相关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就业求职创造了有利条件。广播电视新闻专业08级、09级60余名同学参与相关创作,在毕业应聘时这些同学的业务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二、存在问题及对策1.加强学生“独立实践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跨学科实践,需要学生具有艺术学以及数字化技术相关的实践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文献查找与社会调查工作,这对学院式的单一课程教学提出难题,需要的是学生以社会调查为基础的跨学科式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8、而不是学习某一项单一的具体技能。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多按照教学计划讲授专业知识,很少有学校在本科阶段开设调查方法课程,我院相关专业在本科低年级就开设相应的社会调查等方法课,学生普遍具备初步的社会调查与实践的理论知识,担在实践中仍旧难以独立完成小组任务,需要教师协调。调查研究能力不仅需要老师的课堂指导、学习,更需要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揣摩,应将数字化保护等类似项目加入本科教学实践环节,制定较为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增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长实践经验。2.数字化技术的掌握:传统专业设置将计算机技术、视频制作与后期包装等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教学,但数字化保护需要将这些技术有机组合在一起,所以传统按照学科专业

9、设置的课程内容需要调整。在已有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技术、视频拍摄与制作、影视特效应用等综合课程,同时增加各种实习机会,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实地完成录音、拍摄等工作,训练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解任务,分工合作,整合完成。3.教学时间的设置:以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例,一般实践性较强的项目其制作周期较长,在总体课时设计上与一般的实践课程有所区别。应在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中设置较长的实践活动时间。在相应的理论课程课时的设置上,应安排16周,每周8课时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调整和修改不满意的数字化保护前期素材。4.镜头语言运用:由于在理论教学中多专注于一般的理

10、论知识讲授,学生对最后所呈现的镜头效果缺乏整体综合思考,前期拍摄素材的时候较为盲目,缺乏出色的镜头语言运用,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摩经典的纪录片、影片,并且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与实践内容,例如多观赏国家地理、BBC等著名制作机构的经典纪录片,学习记录镜头的使用;多观赏世界著名影片,学习镜头语言的运用,并且对照自己拍摄的画面进行分析p 总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增加事后补拍。在拍摄过程中,不可缺少当事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描述分析p ,如何让被访者轻松自如地接受采访,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的考验,在拍摄之前多和被访者交流,消除其紧张情绪,建议学校在选修课程设置中,多增加交往技巧、礼仪等选修课程。综上,一个

11、城市的根本不仅在于经济实力,更体现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城市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是我们精神依托的地方。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进行研究的机构不少,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并将之转化为实践教学的不多,特别是将其中的有益经验进行分析p 归纳,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在教学中保证实践效果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作为这个方面一个有益的尝试,我们应当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的实践教学,为国家培养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参考文献】:p :1彭冬梅,等.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20_6,(01).2谭必勇,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

12、书与情报,2021,(04).3马静.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以傣锦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1,(11).4蔡群等.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_7,(08).5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J.山东社会科学,2021,(01).6刘凡.建筑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教学研究以德中同行武汉项目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_,(01).基金项目:本论文为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成果(20_113)作者简介:孙宇科,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系,讲师;崔春泽,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系系主任,教授;孙亚茹,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师,副教授。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