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8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内容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了解北方政局基本情况。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和民族大融合的概况。2.能力培养识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措施和作用。观察课本中有关的图片和材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明确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在民族交往和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的情况下,民族大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认识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注入了新鲜
2、血液,对大唐的开放繁盛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教学要点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难点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建议1.北方政局阅读“北魏统一后北方政局演变示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一
3、时期,虽说北方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多个政权分立战乱状态,但也出现过北魏将近百年统一北方的和平时期。指导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特征,即虽然民族交往与民族冲突交织在一起,但民族大融合经络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主要表现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的改革”,如孝文改革:“各族人民之间自下而上的交往”,如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民族融合情况。2.孝文帝改革讲清北魏统治者的民族忏悔,以及建立北魏与统一北方的基本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改革的两个阶段:祖母冯太后改革,一是政治上的“三长制”,二是经济上的“均田制”;孝文帝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胡汉融合政策”。鲜卑族的孝文帝为什么要实行“
4、自上而下”的“胡汉融合”?为什么一定要精心安排迁都的“计谋”呢?为什么改革涉及的范围又是如此的广呢?启发学生从这些改革的有利因素中,明确孝文帝实行改革的的原因所在。可从以下方面归纳:“三长制”完善了北魏地方统治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均田制”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双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迁都洛阳”的“计谋”,一是为实行胡汉融合政策进一步冲破鲜卑族旧贵族势力的阻挠,二是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胡汉融合政策”的彻底,一是改变了少数民族旧的、落后的风俗,二是得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拥护,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总之,孝文帝改期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促进了民族大融合。3.民族大融合指导学生归纳民族大融合的特点34推荐阅读: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2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知识导引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中国的民族教案民族团结教案民族教案 第 3 页 /总页数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