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同步练习-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单选题118世纪中期以来,在英国的普通家庭中,妻子对丈夫、孩子对父亲的经济依赖逐渐减弱,维系家庭的主要纽带不再是经济而是感情,英国家庭关系的转变源于()A大机器生产的影响B父权制逐渐衰弱C家庭亲情日趋淡化D妇女地位的提高2从1770一1840年,英国每个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与此同时,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640吨。据此可知()A英国垄断了世界贸易B两大对立阶级形成C人们的工作强度增大D机器生产效率大增3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
2、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发展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加重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418世纪末,英国城市的盗窃率逐年提高,特别是工业盗窃,进厂务工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在工作后顺手拿走原材料和工具的案件屡有发生;19世纪50年代末,以工业盗窃罪名起诉的案件占总起诉案件的36%。这表明()A工业化造成民众道德水平的滑坡B手工工场管理体制落后C工业文明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发展D城市化成为犯罪的温床5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美洲金银的流入曾在欧洲掀起了价格革命的浪潮。而18
3、59年至1869年间的黄金产量相当于1848年前三百多年间的黄金产量总和,却没有发生较大的通货膨胀。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释放巨大产能B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C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D稳定的全球金融秩序形成61857年,美国投资人菲尔德开始投资铺设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在历经多次失败以后,菲尔德依然百折不饶,终于在1866年获得成功。菲尔德最后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A重化工业蓬勃兴起B电学技术的进步C内燃机成为新动力D世界市场的形成719世纪以前,习惯于做农活的人们根据季节、日出、日落的变化和气候波动决定自己的劳动日程。19世纪中后期,工厂的汽笛轰鸣从早到晚
4、,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整整一天里,工人的步伐都要跟上机器单调的运转。这一变化植根于()A全球气候的变暖B工业革命的开展C阶级矛盾的激化D自然环境的破坏8在19世纪前期的英国,很多贵族担任了某些公司的股东或董事,然而那时他们的兴趣往往限于煤矿、铁路或运河等这些与自己地产密切相关的行业。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贵族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从事其他新型职业,岗位需求迅速增加。据此可知,19世纪的英国()A工业革命形成辐射效应B贵族放弃传统经济活动C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D贵族制阻碍了社会发展9工业革命以来,蒸汽机与其他机器的改进弥补了体力的差异,妇女和儿童被大量雇用从事生产劳动,
5、成年男性成了产业后备军,男性劳动力因失去了他们的力量型优势而贬值。同时,工厂中的工人为了与失业工人竞争,不得不接受微薄的工资与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由此可见,工业革命()A彻底改变了传统家庭道德观B导致经济结构出现失衡C加剧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D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10经济学家约翰密尔18231858年曾在东印度公司任职,他一度制定和决策了殖民地印度的相关政策。密尔认为印度处于文明发展的铰低阶段,东印度公司的殖民统治给印度人民带来更多的善,东印度公司的统治比所有印度人自己的政府要好得多。密尔的说法意在()A强调文明交流的必要性B论证自由贸易的合理性C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性D肯定市场经济的可行性1
6、118、19世纪之交,欧洲各种学说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的“主义”,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实证主义等,同时还存在保守主义,这些主义反映了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不同意向。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D欧洲无产阶级登上了舞.1219世纪以来,英国普遍注重食物的营养,马铃薯的消费减少,一些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蔬菜消费增加,香蕉在城市穷人家庭中得到普及;咖啡和茶的消费量也增加了。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B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C社会贫富差距不断缩小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消费能力1319世纪初,
7、英国多个城市出现了工厂中的机器在夜间被人捣毁的现象。那些捣毁机器的人表示这种行为会一直继续,“直到那些工人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手艺来养活自己的孩子”。这一现象根源于()A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B垄断组织对社会竞争秩序的破坏C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尚不够完善D工厂制度对和谐人际关系的破坏14在19世纪末,英格兰和威尔士因患肺结核造成的死亡率达到2.22,英国伦敦患儿医院对1420名死亡儿童的尸体进行解剖,有45%的死因是肺结核,而其中80%来自工人阶层。这一现象说明了()A英国医疗技术水平低下B英国社会贫富差距较大C工业革命危害民众健康D英国工人遭受沉重压迫151835年,英国市镇法颁布,取消
8、200多个老的市镇自治团体,实际上是清除和排挤了教会及地方地主贵族势力,设立179个由市民选举议会进行自治的城镇。该法令的颁布()A进一步弱化君主的立法权B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C保证了自治会议绝对独立D推动社区成为基层自治方式16恩格斯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表明工业革命后()A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B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尖锐C工业化水平存在差异D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二、材料分析题17阅
9、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 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出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印花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在整个18世纪,英国的棉纺织品出口增长了两百倍,其中94%的增长发生在1780年后的20年中。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兰开郡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业
10、城市。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材料二2021年6月17日,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江苏苏州隆重开幕。本届会议主题是:“打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世界棉业。”会议指出,当前世界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经济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同时也应该看到,政治因素对国际经贸合作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利用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话语权体系和企业价值体系进行围追堵截的现象屡见不鲜。西方某些组织、企业捏造所谓强迫劳动来抹黑新疆棉,其真实意图是利用自身影响力破坏我国棉产业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新疆棉产业只要保持信心和定力,不断转变经营观念,并采用有力措施加以应对,就一-定能打破某些西方国家别有用心的“魔咒”,开辟更为广阔的
11、发展前景。摘编自牛方新疆棉事件:热搜之后的冷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17- -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为推动棉纺织业的发展我国应采取的应对举措。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9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提出要举办万国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以向世人展现时代的荣耀。博览会要展示每个国家的产品,应有尽有。等到一切打算都有了头绪,他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公布其计划大纲,得到委员们的赞成。大厂家热烈拥护,殖民地和东印度公司表示赞同,各大国踊跃送来展品。议会
12、经过讨论后,通过了将博览会设在伦敦海德公园的议案。1851年5月,在灿烂夺目的场景与欢欣鼓舞的气氛中,万国博览会由女王主持了开幕典礼。摘编自(英)里敦斯特莱切维多利亚女王传材料二 博览会是综合反映社会经济与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1908年,江宁公园办事处主事道员陈珙向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提出了创办博览会的设想。1909年,端方与江苏巡抚陈启泰联名向朝廷上奏折,请先创设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专以振兴实业、开通民智为宗旨。著名实业领袖张謇、虞洽卿等人积极奔走游说。新加坡华商总会为预备陈列品,呼吁爱国侨民“踊跃贤成”。1910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在南京正式开幕,各界代表五千多人参加了开幕典礼。以劝业会
13、为纽带,海内外华人云集一地,既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又促使社会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有利于工商关系的融合、交流和发展。南洋劝业会引发了积极的社会效应,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对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乔兆红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论1910年南洋劝业会(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英两国举办博览会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举办博览会共同的积极作用。1A2D3B4C5A6B7B8A9C10C11B12D13A14C15B16A17(1)特点:从无到有(或: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创
14、新;发展不平衡;英国领先于世界。(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各地联系加强;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大陆政治动荡;英国通过殖民扩张获得广阔的殖民地。(3)举措:坚持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态度,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棉纺织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高综合国力;加强区域合作等18(1)历史背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新政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西方博览会兴起的影响。(任答2点)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影响力扩大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英国议会改革推动代议制完善,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成果丰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各国经济联系加强。(任答2点)(2)积极作用:展示了工业发展的成就;扩大了产品影响力;开拓了商品市场;加强了各地交流与联系;扩大了主办方的影响力;提升了主办方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联系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任答3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