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浪淘沙》之三美境界教案-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027658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浪淘沙》之三美境界教案-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3课《浪淘沙》之三美境界教案-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浪淘沙》之三美境界教案-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浪淘沙》之三美境界教案-部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浪淘沙(其一)之三美境界【课题】浪淘沙(其一)之三美境界【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浪淘沙”,唐代教坊曲,一向被视作沟通文人诗歌与民歌的桥梁,连接诗与词的纽带,晚唐五代时变成词牌名。刘禹锡的浪淘沙九首,是仿民歌体写成的七言绝句,是刘禹锡被贬夔州之后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激情谱出的一首“阶下强者之歌”。浪淘沙(其一)是其中的第一首。诗歌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借神话传说的演绎,寄寓了迎难而上的洒脱精神,读之使人深受鼓舞,给人美的享受。【学情分析】孩子与古诗的对话,要在诗性的语境场中交互实现。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诵、吟诵加强孩子对古诗的体会咀嚼

2、,由此产生与诗歌的共鸣,与诗人的共情,实现对本诗之美的整体感知。【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学习品味诗歌语言;了解并运用朗读的技巧;有感情的朗读,能者背诵。过程方法目标:反复诵读由浅入深;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赏析;辅以多媒体冲击视听,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情感,体会诗歌意境。【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想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象,结合诗人经历了解诗歌情感,进而体会诗歌意境。【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法、示范法、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引出黄河吟诵古诗忆所学教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吟咏黄河,书其壮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黄河的诗。大家先回忆一下,以前我

3、们学过关于黄河的诗歌吗?请跟大家分享。预设: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有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教师:那今天我们再一起看看大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来写黄河的吧!二、走进黄河读诗悟境品三美(一)初读读准读通,整体感知1.字词助读(ppt)2. ppt节奏提示。学生齐读。教师点评。3.整体感知。教师:王昌龄认为一首好诗,主要美在以下三境:物境:景物之境。情境:情感之境。意境:情景交融之境。接下来,我们便一边赏读本诗,一边感悟,看看浪淘沙,是不是有着这样三种美境的好诗呢?(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是朗读的基本要求,感知基本内容、结构和感情基调,有助

4、于学生深入品读。初读目标应低且集中,学生易解决,有成就感。)(二) 品读读懂读顺,走进第一美:“物境美”初读,遥望黄河万里奔腾,惊鸿一瞥,观景之壮阔。1.问题引领(1)诗歌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黄河景象?预设:黄河,沙,浪,风。(2)远处望黄河,它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预设:长,弯,黄。从“九曲”,“万里”这两个词可以看出。(3)近处看黄河,又是什么样子的?预设:浪淘沙,风簸水。(4)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表演一下“淘”和“簸”这两个字是怎样的动作。并给大家说一说,黄河之景,有怎样的气魄?预设:黄河九曲,黄沙万里,气魄雄伟,浩浩荡荡。浪淘风簸,源自天上。2.小结:是啊,多好的一幅动态夸张的壮

5、美写意山水画啊,大美黄河,美在其景观之荡气回肠,物境之波澜壮阔!3.朗读擂台赛内容:今天我是刘禹锡,我要这样吟诵黄河之美 评价:教师对学生诵读进行点评鼓励。(设计意图:朱自清说:“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读而存在的。”,学习诗歌,要以读促品,以品促读。品读过程主问题要明确,即解决怎样读才能读好的问题。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评价的过程,便是赏析的过程。组织多姿多彩的学习活动,充分激活学生的能动性,全身心投入诗歌的情感体验中。)(三) 深读读真读好,感悟第二美:“情境美”品读,看诗人直上银河穷其源,情感之深邃。1.问题引领(1)诗人把黄河写成这样一幅动态写意的山水画,寄托了什么他对黄河的什么情感?

6、预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2)物境之美引人入胜,所以诗人跟随滚滚黄河,去了哪里?为何要到那里去?预设:银河,牵牛织女家。2.信息助读(1)牛郎织女的传说:荆楚岁时记:“汉武帝令张骞穷河源。乘槎经月,而去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所以,后两句用了张骞穷河源,遇到牛郎织女的典故和传说。(2)知人论世: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是中唐政坛上的一名斗士。“安史之乱”后,国家由盛转衰,一些思想先进的士大夫试图通过改革,恢复盛唐气象,于是唐顺宗时便出现了由王伾、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但无奈这场改革以失败告终。主要参与者全部被贬为司马,这就是历

7、史上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先是被贬为朗州司马。后被贬为连州刺史,再由连州到夔州、和州,最后到洛阳,前后长达二十三年。浪淘沙就是诗人被贬夔州时所写。(3)诗人二十三年贬谪时光,足够耗干一个人的豪情斗志,可是我们在首诗中,能看到他的消沉颓废吗?结合诗人生平,说一说你对三四句所表达情感的理解。预设:并未消沉,相反表现了诗人的积极向上,乐观豪迈,以及他心灵渴望安宁,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之情。3.深情朗读: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刘禹锡是真正用生命写诗的人,黄河之壮,能见其心之达观洒脱;银河之静,足见憧憬之尚,二者为一,情感真挚。请用你喜欢的方式吟诵本

8、诗,体会诗人情感。(设计意图:诗人的一切感情,皆可在现实中找到缘由。由景入情,知人论世,从一首诗,认识一个人。)(四)美读:读美读深赏析第三美:“意境美”美读,数浪漫神话落九天,意境之丰盈。1.问题引领情境交融之境,便为意境,再次想象黄河的壮美画面,感受诗人情感,进而感知诗歌的美好意境。请继续品读本诗,在读的过程中思考,哪两句是实写,哪两句是虚写,何处写景,何处抒情?预设:前两句实写黄河之景,后两句展开浪漫想象,抒发深情。2.小结:本诗虚实结合,情景交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想象与现实交融,具有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情调的诗意空间,这也是刘禹锡在创作中意境生成的大美艺术。3.激情朗诵(1)教师:朗读诗

9、歌,字正腔圆是美,抑扬顿挫是美,情真意切更是美。面对壮丽的黄河,面对弄人的命运,我们岂能畏首畏尾,自甘堕落沉沦!来吧!把自己想象成刘禹锡,激情诵读整首诗歌,释放我们对黄河,对命运抗争的炽烈情感,表达我们坚定的信念!(2)学生:领读、轮读、齐读,播放背景音乐。三、小结全诗1.物境美:它是一幅壮美的写意山水画,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之情;2.情境美: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展现了诗人身处政治逆境却未沉沦的乐观心态。3.意境美:它是一个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现实与想象交汇,所见之景与神话传说勾连的诗意空间,表达了诗人逆境中对田园牧歌式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四、拓诗篇,感诗魂浪淘沙(其八)莫道/谗言 /如浪深

10、,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 /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1. 小组探究问题1:这首诗中“浪”,“迁客”“沙”“千淘万漉”“黄沙”“金”都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问题2:两首诗语言情感有何相似之处?2. 总结:因这豪言豪语,豪情豪气,刘禹锡便得诗名“诗豪”。3. 纵情读诗,体会诗人风格。教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份豪情豪气,再去读一下两首诗,去品味他的豪言豪语!4.教师寄语愿君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的美好向往;即使身在窘途,依然能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的乐观精神。浪淘风簸,不改初心;千淘万漉,黄沙到金!(设计意图: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情感线继续延续。充分感受诗歌语言,诗人品格,组诗风格)五、作业设计必做:背诵并默写本课所学两首古诗。选作:随文写作2020伊始,新冠病毒肆虐,武汉封城,长江呜咽。灾难面前,全国上下,空前团结,共同抗“疫”,再次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假如你是诗人刘禹锡,正经历着这样一场生命的浩劫,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用诗歌的形式,也可成文,来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设计意图:延续课堂所学,读写联动,学以致用;同时密切联系时政,适当拓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对诗人命运情感的认同,增强信心。)【板书设计】浪淘沙(其一) 刘禹锡情景交融之境界 情美景美 意境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