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渗漏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渗漏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建筑渗漏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说到漏水,肯定让很多建筑企业单位很头痛,针对不同建筑结构情况,我国建筑行业如何做好建筑物渗漏防水,一般建筑物处理防水基本问题有哪些呢?以下是建筑网小编整理基本资料介绍:近几年因为卫生间渗漏、屋面防水渗漏因施工单位认真施工、建设和监理单位认真把关,用户质量投诉现象不多。但是住户一旦出现渗漏,尤其是地下室出现渗漏,其施工回访难度特别大,造成经济损失也很多,为此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楼地面(卫生间)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1.1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应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计应明确细部的防水构造、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或明确选用标准、通用图集的索
2、引号。1.2下沉式卫生间应在结构下沉部位和填充回填后分别设置防水层。1.3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及层间退台屋面、顶层露台、平台等周边墙体除门洞外,应向上设计一道同墙宽、高度不小于200(且应符合墙体砌块的模数)的钢筋混凝土防水翻边。1.4卫生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他房间楼(地)面低30,并且高低交接处的楼板负筋宜采用分离式设计,以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楼(地)面标高差。1.5卫生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不小于300;有水喷溅到的墙面,防水层沿墙面上翻高度不小于1800。2.1卫生间及有防水要求的楼(地)面的防水材料,宜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
3、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或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及聚乙烯丙纶卷材,基层处理剂应选用与涂料、卷材相配套的材料。2.2防水涂料、卷材及配套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2.3下沉式卫生间填充层宜采用轻质材料,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3.施工3.1钢筋混凝土(同墙宽、高度不小于200)的防水翻边应与楼层板混凝土同时浇筑。3.2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洞口成型尺寸和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预留洞口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安装前,预留洞口周边应凿毛,并仔细剔凿成上大下小的喇叭口
4、形。2)预留洞口的封堵应采用可靠的模板支设措施,底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封堵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并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4)穿过楼板的管道、地漏四周堵洞应密实,封堵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采用掺有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洞高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并在管道四周形成10mm10mm的凹槽,用防水油膏嵌实。3.3管道穿过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套管应高出地面80100mm,套管与立管之间空隙用防水油膏封严。一般单面临墙的管道,离墙应不小于50mm,双面临墙的管道,一边离墙不小于50mm,另一边离墙不小于80m
5、m。3.4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基层清理干净,阴角处粉成小圆弧,圆弧应符合选用的防水材料的要求。防水层应铺涂至套管的上口。在突出楼(地)面的管根、阴阳角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增强。1)烟道、设备管井根部向上300的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2)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应进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3.5穿过楼板的管道、地漏留洞封堵密实后,以及防水隔离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深度为2030。3.6找平层、隔离层、面层施工前,基层应清扫、冲洗干净,并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无空鼓、裂纹;面层表面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1)整体面层施工时,墙面与地面交接处宜做成半径为
6、20mm的小圆角。2)整体面层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并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3.7卫生间地面四周应坡向地漏,坡度为2%,地漏口要比相邻楼地面地面低5mm。3.8毛坯房卫生间的大便器、小便器、浴盆、洗脸盆及拖布盆的排水管管口应高出毛地面80100。3.9为避免后施工的天然气管道安装套管不规范造成厨房间渗漏,建设单位应向天然气管道施工方提出要求,监理、施工应派专人跟踪监督。3.10为避免用户后装修安装管道破坏卫生间防水,建设单位应向用户告知提出要求,施工回访人员应跟踪监督。1.设计1.1住宅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不宜低于二级。设计单位应
7、根据规范防水的不同构造,设置隔离层。1.2高层屋面应设计二道防水设防,并应有一道卷材防水,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其厚度不应小于1.2mm。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其厚度不应小于3mm。1.3保温层厚度应经热工计算确定,保温材料不宜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保温材料,其他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应设置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3m,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宜进水的位置。1.4铺设屋面防水卷材的找平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大于3m,缝宽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找平层当采用水泥砂桨时,其强度不得小于M10,当采用细石砼防水时,其强
8、度不得小于C20。防水层的分隔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1m,缝宽不应大于20mm,且不小于12mm。上人屋面混凝土保护层的坡度宜为3。1.5对女儿墙、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和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节点应设计防渗构造图;变形缝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做法;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圈。天沟或女儿墙应留设溢水孔。1.6膨胀珍珠岩类及其它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置隔气层和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36
9、;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管伸出屋面表面高度不得小于700mm,并且应有防雨雪措施。1.7保温层排汽孔宜每36m2设置一个。其排汽管应设置在结构层上并在穿过保温层处的管壁上打孔;同时还应满足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耐久性要求,不应采用PVC管;并应采取防水措施。1.8屋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得小于5%,材料找坡不得小于3%。天沟、沿沟纵向找坡不得小于1%。1.9采用柔性与刚性防水层复合使用时,应将柔性防水层放在刚性防水层下部,并应在两防水层间设置隔离层。1.10屋面女儿墙、压顶等过长的纵向构件,应沿纵向每3米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女儿墙、压顶粉刷层每隔3米及易
10、产生变形开裂部位设分格缝,分格缝宽为10mm,缝内嵌填密封材料。2.材料2.1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及配套材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2.2作为防水层基层的水泥砂浆找平层的体积配合比为1:2.51:3,并且宜掺抗裂纤维;细石混凝土找平层的强度不低于C20。2.3保温材料不宜用水泥膨胀珍珠岩、水泥膨胀蛭石等水溶性保温材料。2.4卷材、涂膜厚度应符合表5.3.2的规定。屋面防水等级 设防道数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级 三道及以上设防 不应
11、小于1.5mm 不应小于3mm - 不应小于1.5mm级 二道设防 不应小于1.2mm 不应小于3mm 不应小于3mm 不应小于1.5mm级 一道设防 不应小于1.2mm 不应小于4mm 不应小于3mm 不应小于2mm级 一道设防 - - 不应小于2mm -2.5防水层应根据防水等级及不同使用部位的要求分别选用与基层粘结力强、耐紫外线、耐腐蚀、耐霉烂、耐穿刺性能好的材料。防水材料与配套材料、复合使用的两种防水材料之间应具有相容性。2.6密封材料应具有弹塑性、粘结性、施工性、耐候性、密封性、水密性、气密性和位移性。3.施工(主要原因:1、隔气层施工不符合要求,产生的渗漏;2、在屋面施工中泛水的高
12、度、排水坡度不符合要求,局部有积水现象,细部处理未严格按施工规范执行,施工粗糙。3、屋面保温材料及制品含水率大,铺压不实,厚度不够。)3.1屋面工程施工应符合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的规定,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3.2屋面保温材料及制品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进场必须有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的准入证书、质量证明书,施工前对材料的密度、含水率进行抽样复试。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适当压实,板状保温材料应铺平垫稳,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3.3埋入屋面现浇板的穿线管及接线盒等物件应固定在模板上,以保证现浇板内预埋物保持在
13、现浇板的下部,使板内线盒、线管上有足够高度的砼层,并在接线盒上面配置钢筋网片,确保盒、管上面的砼不开裂。3.4穿透屋面现浇板的预埋件必须设有止水环。屋面现浇板内的吊灯、吊顶等器具的安装固定应采取预埋,不得事后打凿或安装膨胀螺丝。3.5隔气层施工应符合要求,并应进行蓄水试验。屋面隔气层、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保温层、防水层不得在雨、雪及五级大风天施工。1)找平层施工前应按照设计及本措施的要求确定分格缝的宽度、位置和间距,以及分格缝的成型方式。2)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找平层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摊铺前基层应清扫干净,用水充分湿润。摊铺后应用靠尺刮平,木抹子搓压,并用铁抹
14、子分两次压实和收光,并及时进行养护。3)防水层基层的找平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以及找平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形,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圆的弧半径不小于5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弧半径不小于20。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找平层应做成略低的凹坑。4)施工后,应及时用塑料薄膜或草帘覆盖浇水养护,使其表面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5)找平层分格缝应填嵌密封材料。3.7保温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1)保温层施工前的基层应平整、干燥、干净。2)板状材料保温层应铺平垫稳,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整体材料保温层应平整、压实。3)保温层排汽道应纵横贯通,排汽出口应埋设排汽管,
15、排汽管宜设置在结构层上,穿过保温层及排汽道的管壁四周应打排气孔,排气管应做防水处理。3.8防水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1)出屋面洞口、管道、井(烟)道等在防水层施工前必须按设计要求预留、预埋准确,不得在防水层上打孔、开洞。2)防水层施工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并先做好细部节点的构造处理、排汽道的空铺条处理等。3)整体屋面施工时防水基层与保护层应设6M*6M的分隔缝,且基层与保护层分隔缝位置应在上下同一位置。保护层表面应设1M*1M的分仓缝。4)在防水层施工时,基层分隔缝两侧各50MM的宽度内应进行空铺,防止由于水泥砂浆基层处理不当产生温度应力,消除温度应力防止破坏防水卷材。5)屋面坡度小于3时,
16、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3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坡度大于25的屋面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应采取固定措施,固定点应密封严密。6)卷材应从低处向高处铺贴;天沟、檐沟宜顺天沟、檐沟方向从水落口处向分水线方向铺贴,尽量减少搭接。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7)卷材采用搭接法时,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搭接缝应采用材料性能相容的密封材料封严,搭接宽度应符合表5.3.3的要求。表5.3.3卷材搭接宽度()铺贴方法 卷材种类 短边搭接 长边搭接满粘法 空铺、点粘、条粘法 满粘法 空铺、点粘、条粘法沥青防水卷材 100 150 70 100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80 1
17、00 80 10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胶粘剂 80 100 80 100胶粘带 50 60 50 60单缝焊 60,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25双缝焊 80,有效焊接宽度102+空腔宽8)涂膜防水胎体的增强材料,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不得相互垂直铺设。9)涂膜防水胎体的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采用二层胎体时,上下层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少于每幅宽度的1/3。10)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11)后期安装在屋面上的物件,支架不能直接放置在屋面上,必须安装垫片,防止其破坏屋面防水层。3.9防
18、水细部构造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1)天沟、檐沟的防水细部构造:沟内附加层在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不应小于200;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2)檐口的防水构造:檐口800范围内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压入凹槽,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口;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檐口下端应抹出鹰嘴或滴水槽。3)女儿墙泛水的防水构造:墙上的卷材或涂膜防水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也可压入墙凹槽内密封,凹槽距屋面面层不应小于250;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镀锌钢板压条或不锈钢压条钉压固定,钉距小于或等于450,并用密封材料封严;泛水处的卷材
19、应采取满粘法;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4)水落口的防水构造:水落口上口的标高应设置在沟底的最低处;防水层贴入水落口内不应小于50;水落口周围直径500范围内的坡度不应小于5,并先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深20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平面水落口不得采用平面篦子。5)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材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变形缝顶部宜用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6)伸出屋面管道的防水构造:管道根部应抹出高于面层不小于30的圆台,并与结构混凝
20、土基层粘结牢固;管道周围与面层应预留2020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夹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3.10保护层施工应满足下列要求:在细石混凝土和防水卷材或涂膜之间,设置隔离层,施工时,应确保层间的完全分离。应在距女儿墙内300mm的位置处,基层和保护层对应位置设30mm的缓冲缝。1)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应设置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宜采用焊接型网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浇捣时,混凝土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并摊平,再放置双向钢筋网片,并在分格缝处断开,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浇筑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抹压时不应在表面加浆或撒干水泥
21、。保水养护不少于14d。2)保护层应按照设计及本措施的要求设置分格缝,保护层分格缝不宜采用切割法施工成型。分格缝应上下贯通,钢筋网片在分格缝处断开,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桨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涂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衬泡沫棒。分格缝上宜粘贴左、右均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3)在天沟、檐沟与细石混凝土防护层的交接处,也应留分格缝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三)地下室工程渗漏防治地下室工程应进行防水设计,地下室防水设计应包括: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及其技术指标、附加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及技术要求、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等。明挖法施工的地下室工程的结构自重应大于静水压力造成的浮力,在自重不足时应采取锚桩或其他抗浮措施。1.1防水混凝土1)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埋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工程使用功能等确定,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5.1.1-1的规定。表5.1.1-1 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H10 P610H20 P820H30 P10H30 P122)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3)防水混凝土应明确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的品种及其主要技术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