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边疆治理与统治危机配套练习--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14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边疆治理与统治危机配套练习--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一轮复习配套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编号:第13-14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边疆治理与统治危机配套练习第13-14课 明清时期的政治、边疆治理与统治危机配套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一、单选题(共18题,72分)1(2021山东高考真题)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2(2022浙江模拟预测)内阁学士本备顾问而已,有时皇帝口授旨意命学土代笔起草文书。后来皇帝或年幼或无能,依赖日殷,其权渐重,尤要者为“票拟批答”权。
2、内阁权力加强的根本原因是A内阁学士地位提升B司礼监的牵制减少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内阁获得了票拟权3(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模拟预测)“如果从军事上说,明代中央政府已有能力在西南地区推行郡县制”。然而,明政府最终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故谓土司“完粮赋而不食俸禄,听征调而不用军饷”。由此可见,明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重要因素是A郡县制度的弊端B土民的政治要求C守外虚内的国策D财政实力的限制4(2022安徽淮南二模)明代吏部尚书地位迅速上升,一跃成为“七卿”之长,被尊称为“冢宰”“天官”,故可知明代吏部尚书的地位和作用非前朝历代吏部尚书所能比拟。促成明代吏部尚书地位超越前朝的原因是A宰相制
3、度的废除B内阁首辅的设立C批红制度的出现D票拟制度的形成5(2022福建厦门模拟预测)成祖以后,明朝宗室逐渐“食禄而不治事”,仅就岁禄而言,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各有等差,直至奉国中尉二百石。这一制度的长期推行A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B维护了官僚集团的稳定C保障了宗室的政治特权D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兴起6(2022福建泉州模拟预测)明宣宗年间,票拟制度形成、内阁官员审阅大臣的奏章,并附上处理意见交由皇帝批复。皇帝若觉得票拟可行,便朱批下发到六部执行。这说明票拟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B促进内阁决策权制度化C提高了决策效率D推动中枢机构趋于成熟7(2022江西赣州模拟预测)以郑和船队的远航实
4、践为依据绘制的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此图绘出了山脉、海岸、岛屿等地标,并在航线旁标注有针位(航向、方位)和更数(航行时间、距离)等数据。郑和航海图A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B折射出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庞大C反映出天朝上国实力雄厚D借鉴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8(2022河南洛阳三模)1382年,朱元璋罢谏官而设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科参,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据此可知,六科给事中的设立A遏制了明朝的吏治腐败B避免了权臣乱政的出现C造成六部行政效率低下D有利于减少政令的失误9(2021江苏高考真题)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
5、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10(2021河北高考真题)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11(2022山东模拟预测)朱元璋设置太史监来系统记录
6、明政权本身的历史活动,如编纂具体记载朱元璋各种“嘉言懿行”的(实录)稿,以及明王朝建立过程中死难诸臣的传记。由此可见,明代太史监的设立A体现了制约皇权的政治意图B说明明朝统治者比较重视修史C延续了秉笔直书的史学传统D反映了价值观教化的统治心理12(2022全国一模)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页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遗而返”。这反映了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13(2022甘肃武威第六中学模拟预测)明初设置布政使,掌一省之行
7、政,考察官吏,征收财赋等。宣德、正统以后,随着原本作为临时差遣性质的总督、巡抚权力不断加重,布政使的权力随之缩减。清初规定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再分左右。上述变化反映出明清时期A中央集权日益强化B国家注重地方行政效率C地方财政困难加剧D君主专制加剧社会矛盾14(2022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模拟预测)明太祖统治时期,制定了大明律,内容集中,条例分明,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立法。其增加经济法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改变B专制统治扩展到经济领域C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D工商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5(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模)明代后期和清代前中期长三角地区急递铺(传递军政信息的基层驿传机构)数
8、量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松江府和苏州府嘉定一带(今上海境内)。该现象反映了当时A邮驿体系日臻完善B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C海外贸易不断拓展D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16(2022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模拟预测)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17(2022全国模拟预测)“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
9、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这种变化表明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18(2022重庆八中模拟预测)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两广盗贼多起,广东和广西巡抚互相推诿。朝廷决定任命韩雍为总督,开府梧州,统管两广,“三司皆长跪白事”。总督的设立旨在A提高地方的政务处置效率B分化事权以实现相互牵制C防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D调整地方体制以强化皇权二、材料分析题(28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1384年,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其源
10、于隋唐府兵制并吸取了历史上屯田经验,是明朝最主要建军制度。自京师达州县要地皆设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固定屯戍。在地方设都司,辖若干卫,一卫辖5个千户所,5600人;都司之下,冲要府县设千户所、百户所,其下设总旗及小旗。1393年,全国共有内外卫547个,所253个,兵额达270万人。卫所隶属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征戍训练听命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旨从卫所调军,任领兵官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官军各回卫所,统调分离、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卫所军丁源于军户,寓兵于农,军户世袭,除籍困难。军丁在营,分守备屯田二部,守屯结合,屯田养兵;宣宗后,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逐增,倭寇之乱,戚
11、继光招募民兵取代卫所兵。 摘编自明朝军事制度改革材料二18世纪70年代,美国取得独立,资本主义新工业开始发展,但大量英国产品的输入严重打击了美国新工业的发展。美国政府通过保护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扶植新兴民族工业的发展。1789年,美国制订了第一个关税税则,平均税率为8.5%,此后到1808年,关税税率不断提高。1861年,美国通过了莫里尔法令,将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1861年的18.8%提高到1862年的36.2%.1864年,又通过了战争关税法,进一步把进口平均税率提高到1865年的47.6%和1866年的48.3%,期间钢铁工业、毛纺与丝织工业等快速发展。1876年,美国结束了长期进口大于
12、出口的状况,开始出现贸易顺差。1890年10月,美国通过麦金莱关税法,美国进口商品关税税率达到平均49%的创纪录水平,而且个别项目的税率比此平均数还要高得多,美国的贸易保护达到了建国后的顶峰。摘编自彭红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与政策演变材料三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发达国家的发展和世界共同发展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问题。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42%的出口,西欧47%的出口,日本48%的
13、出口均依靠发展中国家。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不发达,贫困问题不解决,世界的发展与繁荣就只能是一句空话。摘编自王慧媞、韩玉贵主编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度的特点。简析明朝的卫所制度。(12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和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说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有效途径。(4分)试卷第1页,共2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13-14课 明清时期的
14、政治、边疆治理与统治危机配套练习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可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画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作出了调整,即应市场所需进行创作,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市民文化不是主流,排除B;阶级分化的说法从材料不能得出,排除C。2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内阁权力源自皇帝,因此内阁权力的提升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项正确;内阁学士地位提升是内阁权力加强的结果而非原因;司礼监的牵制减少不符合明代史实;内阁获得了票拟权是内阁权力增加的表现,排除 ABD项。故选C项。3D【详解】 根据材料“完粮
15、赋而不食俸禄,听征调而不用军饷”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明王朝财政状况不佳因此从现实的角度看,为了节省资金,明王朝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最符合实际,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郡县制度有弊端,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西南当地人的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明朝实行守外虚内的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4A【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使得吏部尚书地位上升,A项正确;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没有实权,与吏部尚书地位上升无关,排除B项;皇帝才有批红权,不是吏部尚书地位上升原因,排除C项;票拟权是内阁的权力,与吏部尚书地位上升无关,排除D项
16、。故选A项。5A【详解】根据材料“成祖以后,明朝宗室逐渐食禄而不治事,仅就岁禄而言,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对宗室的长期供养,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A项正确;明朝宗室子弟享有特权,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官僚集团的稳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宗室“食禄而不治事”,即吃国家俸禄但不能参与政治,所以“保障了宗室的政治特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与地方势力的兴起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票拟制度中官员在审阅奏章时附上处理意见交由皇帝批复,皇帝若觉得票拟可行,便朱批下发到六部执行,这样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项正确;中央集权是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权力,排
17、除A项;内阁没有决策权,排除B项;票拟制度不是中枢机构趋于成熟,排除D项。故选C项。7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郑和航海图详细记载了航行数据,这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参考资料,有利于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A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天朝上国实力的雄厚,排除C项;借鉴了西方的天文学知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8D【详解】依据材料“掌封驳之任,旨必下科,其有不便, 给事中驳正到部,谓之科参,六部之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等信息可知六科给事中可以对一些政令进行驳回,有利于减少政令的失误,D项正确; A项说法绝对,排除A项; “避免”说法绝对,排除B项; C
18、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 故选D项。9A【详解】根据材料“淮扬文风达到鼎盛”“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可知,淮扬地区经济发达,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社会风气,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八股取士,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重学风气,排除C项;材料体现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没有表明“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排除D项。故选A项。10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是南方的商品运到北方,北方的粮食运到南方,这说明大运河的重新疏通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项正确;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项;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项;材料内容并
19、不能说明是大运河航运引发了“海禁”政策的出台,排除C项。故选D项。11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设立太史监来记录明太祖的“嘉言懿行”和编纂死难诸臣的传记,这意在让群臣和百姓接受统治者的思想,唤起群臣和百姓对新王朝的感情,故太史监的设立体现了用教化手段来巩固统治的心理,D项正确;“制约皇权”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明朝统治者比较重视修史”是材料的表面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所在,排除B项;由材料“记载嘉言懿行”可知并不是秉笔直书,排除C项。故选D项。12A【详解】据题意可知,明朝和蒙古之间的互市包括封赐、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说明交流方式多元,A项正确;佛教是明朝和蒙古之间交流的方式之一,并不能体现
20、其纽带作用,排除B项;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是在宋代,排除C项;明朝边境受到蒙古的威胁,并没有实现长治久安,排除D项。故选A项。13B【详解】依据材料的叙述,总督巡抚等地方要员权力加重,而行政权的布政使地位日趋卑微,显示出地方权力的集中,有利于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B项正确;地方权力的集中不利于中央权力的掌控,排除A项;C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提及的是地方机构的变化,属于中央集权范畴,而非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4C【详解】据题意可知,大明律在维护专制统治的同时还增加了经济立法,说明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立法,是商品货币关系不断发展的表现,C项正确;明代没有改变重农抑商政策,排除A项;
21、是经济发展影响立法,而非专制统治扩展到经济领域,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雇佣关系,不能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排除D项。故选C项。1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急递铺数量有所增加,且主要集中在松江府和苏州府嘉定一带(今上海境内),这是为了密切中央与沿海地区的联系,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急递铺的建设,不能体现邮驿体系日臻完善,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排除B项;明代实行海禁政策,海外贸易并未出现不断拓展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16D【详解】据材料从“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结果“威逼北京”到“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结果“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的变化可知,
22、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说明诸王守边是为了加强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说明明朝每个时间段采取的政策不同,不能说明采取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项错误。17D【详解】材料中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并成为内阁的特权,与明代中后期政治变化有关系,由于密揭涉及内容多且重要性强,故显示了内阁的重要性,D项正确;密揭内容均是内阁制完善后一贯拥有的权力,不能说职能发生重大转变,排除A项;B项不符合内阁制的特征和属性,排除;“政治体制僵化”一般指拘泥旧制,缺乏灵活处置权力,导致政治运转丧失
23、活力,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8A【详解】总督地位在三司、巡抚之上,总揽地方权力,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快速地处理地方事务,A项正确;总督将三司之权集中,并没有制约总督的机构,排除B项;实行三司是为了打击地方割据,设置总督容易形成割据,排除C项;总督的设立是地方体制的调整,皇权强化涉及中央官制的调整,排除D项。故选A项。19(1)特点:遍布全国各要地;军队规模庞大;双重管理,统调分离;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户世袭,控制严格;军丁社会地位低。简析: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是统治者继承和吸收了先代经济军事制度的结果;其建立保证了皇帝对军队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寓兵于农,守
24、屯结合,保证了国家的兵员和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特别是边疆的卫所设立,有利于边防的巩固稳定和边疆的开发;明朝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卫所制度偏废。(2)不同之处: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是一种主动应对国际环境的经济政策,而中国的闭关政策则是消极的自我保护政策;美国在关税保护下赢得了发展机会,而中国则拉大了和世界的差距。原因: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儒家安土重迁的思想意识;防范汉族人民的反抗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3)有效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平解决各种矛盾冲突,
25、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1)特点:依据材料“自京师达州县要地皆设卫所”可以得出遍布全国各要地;依据“全国共有内外卫547个,所253个,兵额达270万人”可以得出军队规模庞大;依据“卫所隶属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征戍训练听命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旨从卫所调军,任领兵官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官军各回卫所,统调分离、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可以得出双重管理,统调分离;依据“卫所军丁源于军户,寓兵于农,军户世袭,除籍困难。军丁在营,分守备屯田二部,守屯结合,屯田养兵”可以得出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户世袭,控制严格;依据“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可以得出军丁社会地位低。简析:依据材料“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其
26、源于隋唐府兵制并吸取了历史上屯田经验,是明朝最主要建军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是统治者继承和吸收了先代经济军事制度的结果;依据“卫所隶属 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征戍训练听命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旨从卫所调军,任领兵官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官军各回卫所,统调分离、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建立保证了皇帝对军队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依据“卫所军丁源于军户,寓兵于农,军户世袭,除籍困难。军丁在营,分守备屯田二部,守屯结合,屯田养兵”并结合所学可知,其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保证了国家的兵员和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结合所学可知,边疆的卫所设立,有利于边防的巩固稳定和边
27、疆的开发;依据“宣宗后,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逐增,倭寇之乱,戚继光招募民兵取代卫所兵”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卫所制度偏废。(2)不同之处:根据材料二“美国政府通过保护关税等贸易保护政策,扶植新兴民族工业的发展”可知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是一种主动应对国际环境的经济政策,而中国的闭关政策则是消极的自我保护政策;根据材料二“期间钢铁工业、毛纺与丝织工业等快速发展。1876年,美国结束了长期进口大于出口的状况,开始出现贸易顺差”可知美国在关税保护下赢得了发展机会,而中国则拉大了和世界的差距。原因: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现实角度分析,可知经济上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政治上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文化上儒家安土重迁的思想意识;现实统治中防范汉族人民的反抗和西方殖民者的侵扰。(3)有效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在经济上互补的传统使这两类国家在当前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具有更为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可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推动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加强南南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结合当今发展中国的问题与对策可知发展中国家要走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平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第3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