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八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第 1 单元第 4 课 主备人: 李佩臻 审核人: 课题 灯笼课时第 1 课时 课 型自读课总 1 课时授课人主备教师设计思路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围绕“灯笼”组织材料。感受散文的自由笔法。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3.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章围绕“灯笼”组织材料。感受散文的自由笔法。教学难点:1.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教学方法:阅读法 合
2、作探究法 自学法 课前自学自学活动:1、学生自行搜集资料,了解灯笼的相关民俗知识。(文字、图片、视频)2、搜集灯笼相关的诗句3、完成学案的课前自学自学质疑:如:我的困难(或问题)是: 课上研学一、 自学反馈1、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做适当补充。2、 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3、利用高拍仪展示学生课前预习,其他学生批改点评。二、 聚焦问题1、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品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2、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三、研究分享1、探究活动一:朗读课文,划分层次,理清文章脉络,感受散文的自由笔法。(1)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2-11)抒写了
3、“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了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12)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2、探究活动二:散文作品,作者抒发情怀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方法就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课文,圈画出文中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体会作用。 第1段开头说:“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这是议论。接下来说“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 这是叙述。这种先议后叙,就是叙与议的结合。 “第2段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末了说:“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这是议论,既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4、又表达一种怀念的情感。 第3段叙述祖父外出半夜回家的情景,最后说:“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这是议论,如前所述,“静穆”写出了环境氛围,“思慕”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最重要的叙议结合是在课文末尾,在叙述“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将军在挑灯看剑”以及历史土几位保家卫国将领之后,顺势发出誓言:“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这是议论,抒发情感,表明心愿。 最后一段同样是议论:“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顺承上一段的意思进一步抒情明志,强化了课文的主题表达,提升了课文的思想境界。文中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达
5、方式。不论是从叙到议,还是从议到叙,都是自然融洽地过渡转换的,丝毫不见生硬的拼凑。夹叙夹议,叙议有机结合,是散文常见的写作方法,在本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不过本文的特异之处,在于以叙为主,以议为辅,给读者以更多的形象感,点明段意和文意的抒情句、议论句很少,这就是吴伯箫的散文风格。3、探究活动三: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中国人的眼中,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象征着幸福、光明、圆满和富贵。围绕灯笼,课文中写了哪些有关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内容分类段落相关描述蕴含的意义村民日常生活1大人管制
6、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割,给人以温暖。3“我”夜晚随大人去迎接进城归来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5,9在村里上灯学,“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以及“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等。乡村艺术表演2“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灯笼”成为乡村艺术的重要构成,成为文化符号。6“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乡村年节景象7“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
7、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灯笼”装点了乡村的节日,带给村民欢乐。8“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历史文化7“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灯笼”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10“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11“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
8、四、探究活动四:小小的灯笼,承载着作者的情感。请再读课文,小组合作,找出文中承载作者情感的句子,品味灯笼承载的情感。段落内容概括情感3祖父夜行灯笼照亮路途,传达出温暖的亲情。5慈母之爱远离乡井,更加觉得母爱的珍贵。6乡俗还愿村头挂红灯,并配以松柏枝叶,给孤行客以安慰,温暖他人。7元宵张灯太平丰年热闹景象,灯笼入梦。8族姊远嫁曾有过华贵,如今已是破落户,感伤之情油然而生。9朱红描字曾经的快事,“喜悦”“爱”“爱好”等词语传达出对乡俗的迷恋。10献帝灯笼献帝是东汉末代皇帝,屡受强人摆布,郁悒而终,这是发历史之幽情。11灯笼下马前卒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四、深度建构: 一个小小的灯笼寄予了作者温暖的祖孙情,母子情,壮烈的保家卫国情。一个小小器物可以怀人,思乡,忧国。一个微小事物,一些微末之人,能述家国之事,抒壮烈之豪情。如果灯笼是小,那么家国情就是大。在写法上我们可以称为:小中见大,以小写大。课后拓学: 见学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5 勤勉博学 知行合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