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知识点汇总-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背景1.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的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2.国家:英国。3.条件(1)政治:英国“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经济发展。(2)经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农产品、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3)对外:通过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4)技术:手工工场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生产工具日趋专门化,工人的生产技术日益纯熟,为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提供了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第一次工业革命(1)技术革新: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市场的需求刺激了棉纺
2、织业的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技术发明。(2)工厂出现:1771年,阿克莱特在曼彻斯特开办了第一家水力纺纱厂,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取代了手工生产的工场,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3)蒸汽机的改进改进:1782年,瓦特试制出旋转运动的“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经过进一步改进的瓦特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意义:能产生巨大的动力,解决了生产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催生了交通工具的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随着生产机械化的推进,机器工业迅速成长。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5)扩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
3、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2.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成就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化学工业的兴起令人瞩目,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也焕发出新的活力。(3)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美国与德国最为突出。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各具特色。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
4、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农业变革也在欧美地区全面展开。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1)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2) 技术的日益复杂、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3.社会阶级结构(1)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2)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4.社会生活大变化(1)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3)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
5、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4)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5.社会问题凸现: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6.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工业革命提供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继续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2)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拓展延伸1.多角度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从珍妮机的发明到蒸汽机的改良,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经济结构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农业在国
6、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人们生活方式日趋城市化阶级关系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局部性的国际交流发展为全球性的沟通,分散的、局部的世界变为互动的、连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一体化过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交通运
7、输工具的变革,使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3)世界一体化,促进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农业经济的发展。(4)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贸易和国际分工的最大受益者。3.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形成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
8、进一步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2)形成过程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国家迫切要求开拓海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加快殖民扩展的步伐,在亚非拉广大地区建立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倾销商品、收购原料,扩大了世界贸易范围,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基本形成。(3)评价积极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传播先进的生产方式;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消极
9、性:加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分化;造成了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4.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3)推动工业文明的传播,它促进了国际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10、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5.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1)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早期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早期工人运动(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虽然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产品日益丰富,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改善,贫富分化严重,苦难深重,政治权利也极其有限。(2)目的:改善
11、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维护自己的权益。(3)形式:从捣毁机器到争取政治权利的多种形式。(4)代表: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5)意义: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6)教训:相继失败,早期工人运动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1)背景:早期工人运动的发展。(2)代表: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3)内容: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自由放任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4)认识: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创立
12、人:德国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和恩格斯。2.条件(1)思想条件:广泛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2)社会条件:进一步探讨工业革命后的社会变化。社会矛盾日益激化(3)阶级条件: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终于从无产阶级身上看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力量。3.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揭示资本主义在积累财富和资本的同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夺必将引起工人阶级反抗的社会现实,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
13、策略原则。(2)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4.发展(1)背景:1848年,欧洲普遍发生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同时,继续进行理论探索。(2)表现1867年,马克思撰写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辩证关系,鲜明地提出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5.意义(1)创造性
14、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2)自19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6.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2)科学社会主义阐明
15、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三、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1.“第一国际”(1)背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3)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2.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的激化。(2)成立:1871年3月,法国巴黎爆发工人武装起义,起义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3)举措: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政权机关和司法机构;废除旧军队和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人员,
16、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实行八小时工作日。(4)结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国资产阶级和普鲁士联合扼杀。(5)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3.全面认识巴黎公社(1)爆发的偶然性:巴黎公社革命并非因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爆发,而是在普法战争失败后,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形势下爆发的,具有突发性、偶然性。(2)失败的必然性: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还不具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尚未成熟,这就决定了其失败
17、的必然性。(3)意义的深远性: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4)教训的深刻性:巴黎公社革命由于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如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与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4.巴黎公社的失败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1)两大经验:坚持暴力斗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实现无产阶级专政。(2)两大教训:必须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领导革命;必须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