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百科技研究报告:三元需求回暖_巩固龙头地位.docx

上传人:X** 文档编号:80252891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百科技研究报告:三元需求回暖_巩固龙头地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容百科技研究报告:三元需求回暖_巩固龙头地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百科技研究报告:三元需求回暖_巩固龙头地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百科技研究报告:三元需求回暖_巩固龙头地位.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容百科技研究报告:三元需求回暖_巩固龙头地位1、正极龙头地位稳固,推进业绩持续增长1.1、三元材料市占率第一,技术优势领先行业容百科技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为 NCM811 系列、NCA 系列、Ni90 及以上超高镍系列三元正极及前驱体材料。公司 成为国内首家实现 NCM811 系列产品量产的企业,高镍系列产品技术与生产规模 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三元行业集中度不高,龙头企业提升空间较大。三元材料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中, 行业集中度不高,三元正极材料出货 CR3 和 CR5 的数据基本保持稳步上升,CR3 由 2018 年 30%逐步上涨至 2021 年 38%

2、,CR5 由 2018 年 48%逐步上涨至 2021 年 55%,三元高镍有一定技术壁垒,需要长期工艺技术的迭代积累,三元高镍化趋势 将会带动三元正极行业向具有高镍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进一步集中。容百科技凭 借技术和成本优势,始终保持三元出货龙头地位,市占率从 10%提升至 14%,但 第二名至第四名每年发生变化,可见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竞争较为激烈。1.2、供需格局相对稳定,高端产能仍处于紧张状态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铸就高端三元供需比例维持高位。三元企业和电池企业保持 较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三元材料开发和验证周期较长,新进入者较难进入到头部 电池企业供应链。三元产品目前主要分为中镍高电压和高镍,随着

3、中镍高电压的 成熟度不断提升和产能不断释放,供需可能相对宽松,能量密度更高的高镍三元 具有一定技术壁垒,高端三元的产能短期内维持相对紧张的状态。2020 年受补贴 退坡和疫情的影响,三元的供需比例为 63%,21 年下游市场回暖,供需比例提升 至 74%,22 年受疫情影响和三元正极新产能释放,供需比例再次下滑至 63%。预 计 23 年国内终端客户需求回暖和海外客户需求增加,三元的供需比例有望回升至 75%,高端三元供需比例达到至 89%。1.3、正极涨价对电池成本压力显著正极材料成本占锂电池总成本比例最大。根据三元电池成本拆解,正极电解液 铜箔负极结构件隔膜人工及制造费铝箔,其中正极材料成

4、本占锂电池总成 本比例最大,三元正极成本占三元电池成本 58%,领先于其他原材料成本。正极 材料成本下降是电池降本增效的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电动车渗透率的关键。受碳酸锂价格持续走高影响,2021 年正极材料平均上涨幅度超 100%。随着动力 电池需求激增,对锂资源的需求也有所增加,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不断向上, 2021 年锂价出现 3 轮涨幅,21Q1 开始,碳酸锂价格从 5 万元/吨逐步翻番,达到 了 10 万元/吨。从 8 月开始,价格逐步上涨至 20 万元/吨。从去年 12 月开始,锂 价开启第三轮涨幅,价格一度超 50 万元/吨,较 12 月初已上涨近 143%,目前虽 有所回落但仍处

5、于高位。由于碳酸锂新产能释放较慢,预计碳酸锂价格 2022 年仍 将维持高位,三元正极材料成本也将维持高位。1.4、公司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相对稳定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公司 2021 年实现营收 102.59 亿元/同比 +170.36%,归母净利润 9.11 亿元/同比+327.59%;除 2020 年受行业整体下行影响 外,近年来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在 15%-17%间,2021 年为 15.34%;净利率受 行业影响变动较大,2021 年净利率约 8.85%,总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公司毛利相对稳定,处于行业中枢位置。2017-2021 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 14.81%、

6、16.62%、14.00%、12.18%和 15.34%,处于行业中游水平。2018 年后毛利率波动, 主要原因有:1)战略客户对于高镍产品需求大幅增加,公司进行产能结构调整; 2)外购前驱体比例上升。2021 年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产能的扩张以及前驱体 自供率的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得到提高。1.5、新产能释放,营收增速领先行业三元动力业务行业动力,营收增速领先行业。公司核心竞争力来自自主创新核心 技术优势、研发体系优势、大客户渠道和新产能快速释放优势。公司 2019 年至今, 营收仅次于厦钨新能,若剔除厦钨新能钴酸锂业务,公司在主流正极企业营收排 名第一。随着公司 22 年 Q1 产能已增

7、加至 15 万吨,产能增速领先行业,公司 22Q1 的营收增速领先其他公司。22 年公司新增产能 10 万吨,预计公司 22 年营收增速 领先行业。1.6、公司管理能力优异,期间费用率稳定下降业务增速较快,期间费用率稳定下降。公司在 2018 年完成股改后,管理费用大幅 度下降,2020 年由于归还借款及利息收入增加致使财务费用为负。2021 年借款规 模增加但由于利息收入较多财务费用仍保持负值,财务费用率管控较好。除研发 费用率处于行业中游外,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均处于低位;2021 年因规模扩 大,公司大力引进管理人才,同时公司进行股权激励导致股份支付费用增加,使 得当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处

8、于行业较高水平。2、能量密度电池核心指标,超高镍路线逐渐清晰2.1、长续航仍是发展趋势电动车续航里程是向长续航和低续航两端发展。各续航里程区间车型趋势是市场 化和政策驱动的叠加结果。2020 年-2022 年,100150km 的车型占 7%的比例,今 年 150200km 续航里程的车型上升至 12%的比例,200km 以下的两者合起来接近 20%的比例,所以 200 公里以下的代步电动车的占比从 2019 年的几乎为零上升到 近 20%的比例。高端电动车产品的续航里程在不断地向上突破,600 公里以上的 占比从 2021 年的 7.3%提高到 2022 年达到 10.9%,400 到 50

9、0km 车型占比 2022 年下降至 26.3%, 300 到 400km 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从 2018 年的 38.5%下降 至 2022 年的 16.7%,使高低两端的结构走势日益明显。预计未来续航 600km 以 上车型的比例将持续提高。2.2、中高端车型长续航需求拉动超高镍出货铁锂和中镍高电压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超高镍是长续航的必由之路。目前从 技术角度而言,可以实现 LFP 电芯能量密度超过 180Wh/kg,但从产业化角度来 看,该数值对动力电池企业仍有一定技术难度,由于其接近铁锂材料体系能量密 度的理论上限,进一步结构优化的空间非常有限。相比之下,三元 8 系电池量产 能量

10、密度已经达到 270Wh/kg 以上,超高镍+硅碳已经突破 360Wh/kg,更具进步空间。当前时点看,超高镍预计成为下一代三元正极的主流选择。超高镍的放量 依托于长续航里程车型需求,目前行业主流的续航里程在 500-600km,若想进一 步提升续航表现至 800km,只能增加三元电池中镍元素的含量达到超高镍。多家车企规划中高端车型,应用超高镍正极技术。戴姆勒、广汽、蔚来和上汽相 继推出多款续航超过 800km 的中高端车型,为了满足长续航和整车动力的需求, 普遍选择了高能量密度的超高镍三元电池。中长期来看,越来越多的车企希望通 过抢占中高端纯电市场高地,提高品牌力。中高端电动车放量将成为超高

11、镍三元 电池出货的重要增长动力。2.3、超高镍拉开与中镍高电压和磷酸铁锂能量密度差距正极材料决定电池核心性能。正极材料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安全和成本起主导作 用,过去几年电池的技术迭代,围绕正极提高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能和降低电 池成本的角度展开,例如 NCM523 向 NCM811 的迭代、NCM523 向 NCM523 高 电压的迭代和磷酸铁锂向磷酸锰铁锂迭代。超高镍拉开与中镍高电压能量密度差距。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核心参数,提高正 极材料能量密度即可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提高正极能量密度可通过增加镍含量或 提高充电截至电压。通常 5 系的克容量可达到 181mAh/g,8 系高镍可达到 188m

12、Ah/g 左右,超高镍 9 系将进一步提升至 205mAh/g。考虑到中镍可通过高电 压提升能量密度,从能量密度的角度看,中镍高电压正极材料可达到 684Wh/kg 的 能量密度,8 系电池可达到 688Wh/kg,中镍高电压和 8 系并不能有效拉开能量密 度差距,而超高镍 9 系能够实现 750Wh/kg 的能量密度,较当前 8 系和中镍高电 压的体系有显著提升,分别提升 9.04%和 9.62%。2.4、长续航应用场景超高镍优势明显中高端车型应用超高镍电池优势明显。续航能力主要受电池电量和整车电耗影响。 整车续航与电耗成反比关系,新能源车的百公里电耗受整备质量、阻力、电机电 控效率等因素影

13、响,其中降低整备质量主要通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和整车轻量化。 整车续航与电池电量成正比关系,电池电量受能量密度和整车底盘空间等因素影 响。伴随续航里程提升、带电量增大,动力电池重量对于电耗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也就要求更高的能量密度。基于一款 D 级车和 A 级车测算不同镍含量的三元电池 参数:D 级车,在续航里程 800km 车型中,对应的 5 系/8 系/9 系电池电量分别为 144KWh/128KWh/112KWh , 对 应 的 5 系 /8 系 /9 系 电 池 质 量 分 别 是 800kg/656kg/497kg,使用超高镍电池相比 5 系可以给整车带来 303kg 的减重和减 少

14、32KWh 电量的需求,超高镍在电池电量和重量优势明显;A 级车,在续航里程 500km 车型中,对应的 5 系/8 系/9 系电池电量分别为 72.5KWh/70KWh/67.5KWh , 对 应 的 5 系 /8 系 /9 系 电 池 质 量 分 别 是 402kg/356kg/300kg,使用超高镍电池相比 5 系可以给整车带来 102kg 的减重和减 少 5KWh 电量的需求,超高镍在电池电量和重量改善效果一般。2.5、降本显著驱动正极超高镍方向发展电池正极降本核心路径为材料成本下降。电池成本主要由主材(正极、负极、隔 膜和电解液)成本构成,其中正极成本占电池成本一半左右,电池降本也驱

15、动正 极材料成本下降。若只考虑材料成本,超高镍能有效降低电池成本。随着下半年 印尼高冰镍的投产,预计镍价将有所回落,有望进一步降低 9 系正极材料成本。从单吨材料成本看,9 系正极材料用低价镍金属替代高价钴金属,镍价未大幅上 涨之前,6 系成本8 系成本9 系成本,镍价大幅上涨之后,8 系成本9 系成本6 系成本;从单 GWh 材料成本看,9 系正极材料能量密度提升,电池能量提升,假设其他材 料成本不变,电池每度电摊薄成本降低。针对单 GWh 的正极成本,镍价未大幅上 涨之前,6 系成本8 系成本9 系成本,镍价大幅上涨之后,8 系成本6 系成本9 系成本。加工费取决于产品技术壁垒。考虑到目前

16、正极超高镍存在较大的技术壁垒、成熟 度不高和产能不足,现 9 系加工费成本大于 8 系和 6 系。远期来看,随着 9 系产 能的释放和技术壁垒逐渐缩小,我们预计 9 系加工费将持续下降,综合成本(材 料+加工)将优于 6 系和 8 系电池。2.6、电池企业高镍产品规划主流电池企业布局超高镍产品,海外企业超高镍量产时间早于国内电池企业。国 内外在超高镍发展路线有所不同,LG 化学计划在 2021 向特斯拉供应其超高镍 NCMA 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镍含量已提高到 90%,今年上半年在软包电池使用 9 系超高镍正极。2021 年,SKI 展示了最新的 NCM 9/0.5/0.5 体系,将钴含量降低

17、至 5%,可以提供 700km 的续航和更短的充电时间。三星 SDI 则在韩国 2021 年 InterBattery 上展示其最新的电池技术,包括镍含量 90%以上的 NCA 电池。国内 最快的 9 系电池量产时间为 22 年下半年。固态电池企业也开始使用 9 系三元作为固态电池和半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例如蔚来汽车的 ET7,搭载了 9 系的固态 电池。3、高镍需求明确,容百优势突出3.1、超高镍拥有较高技术门槛,行业进一步向优质厂商倾斜现阶段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行业存在着较高的技术门槛,主要体现在开发技术壁垒、 制造壁垒、原材料壁垒及客户壁垒四方面。制造壁垒:高镍正极材料对生产环境(湿度控制、

18、温度控制)方面要求相对苛刻, 还需要在氧气气氛下煅烧,对产线设计能力(柔性产线)、个性化工艺能力(水洗 和烧结)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设备的耐腐蚀和自动化水平要求更为 苛刻。技术壁垒:镍含量的增加会导致碱性杂质残留大幅上升和阳离子混排的问题,进 而引起充放电过程中严重的产气,导致电池鼓胀变形、循环寿命缩短和产生安全 隐患。因此,需要对高镍正极材料进行掺杂改性以及表面包覆处理等技术操作改 善高镍三元的热稳定性较差的缺点。原材料壁垒:三元正极材料上游原材料为镍盐、钴盐、锂盐,由于相关原材料的 价格较高,原材料成本占三元正极材料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较高。宏观经济形势变 化及突发性事件都有可能对原

19、材料供应及价格产生较大波动。客户壁垒:车企和动力电池企业对于高镍产品的认证测试程序更为复杂,需要进 行长期产品性能测试,还需要对生产厂商的综合供货能力、自动化生产管理水平、 规模量产下的低成本及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详细评估,整体认证周期时间会 达到 2 年以上。3.2、深度绑定大客户,锁定未来产能下游客户锁定公司未来高镍三元产能。容百科技在 2016 年完成了第一代 NCM811 的开发和中试,2017 年实现大规模量产,2020 年实现 NCM811 出货量超 2 万吨, 居全球第 1。借助公司在高镍三元技术领先形成的先发优势,公司与宁德时代、比 亚迪、LG 化学、天津力神、孚能科技、比克

20、动力等国内外主流锂电池厂商建立了 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持续的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稳定与深化客户合作。2021 年 7 月,公司先后与孚能科技、宁德时代和与卫蓝新能源签署合作协议,约定相 关采购协议,预计 2022 年锁定 13.23 万吨正极产能。3.3、三元出货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凭借领先行业的产业化布局,公司在三元正极领域占据龙头地位。2017 年在国内 正极企业中率先实现 811 高镍正极的量产,2021 年上半年高镍出货占比超过 90%, 9 系产品也已经实现突破,年内有望实现量产出货,优秀的技术积累和高镍化东 风助力公司 2021 年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二。3.4、超高镍产品率先量

21、产,具备先发 know-how 优势高镍方面研发布局最早&产业化最快。公司在 2016 年率先突破 NCM811 产品, 国内最早发布高镍产品,并不断攻克三元正极材料领域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持 续推动技术的创新升级,构筑自身技术壁垒,迭代更新推出多代高镍 NCM811、 NCA、NCMA 等高端材料产品。超高镍方面产业化领先行业。公司于 2019 年布局超高镍产品研发,2021 年率先 实现超高镍产品批量出货,领先于行业同比公司 1-2 年。3.5、核心团队积淀深厚,研发创新能力强劲高管团队深耕行业多年。公司董事长白厚善先生和总经理刘相烈先生同为研发领 域出身,深耕正极材料领域数十载,对于行业

22、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深刻认识和敏锐 洞察力。深厚的技术积淀也为公司在研发领域的前瞻布局夯实基础。研发团队领先行业。公司中央研究院组建国际化研究队伍,截至 2021 年年报共有 研发人员 497 人,研发人员占总人数比例 14.12%,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到 44.06%,遥遥领先行业同比公司。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团队。针对核心技术人员,公司实施了包括固定工资、绩效工 资、年终奖、项目奖及股权激励的薪酬体系,通过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吸引技 术人才。3.6、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成果领先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处于行业较高水平。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优 化产品结构,布局产品迭代更新。根据公司 2021

23、 年年报,本期投入研发费用 3.59 亿元,较上期增长 146.17%。科研能力突出,专利数量领先。深耕于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的研发 和生产制造,现已具备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成功掌握了多项自主研发的行业领 先的核心技术。截至 2021 年年报,公司在国内外拥有 141 项注册专利(其中发明 专利 60 项,实用新型专利 81 项)。3.7、持续推动产品创新升级,构筑自身技术壁垒技术储备丰富,布局超高镍产品研发。公司现已实现高镍单晶型 Ni90 产品量产,该产品全电池测试 1/3C 容量超过 206mAh/g,适用于传统液态电池和半固态锂离 子电池。同时,公司对核心产品 NCM811

24、系列进行迭代更新,综合改善材料性能 和生产成本等指标,拟将能量密度提升 6%,采用低钴化路线,降低成本 8%。此 外,公司超高镍多晶产品(Ni92%)已进入产线调试阶段,目前全电池测试 1/3C 容量超过 215mAh/g。全面优化产线,完善前驱体环节自供。公司在量产 NCM90 前驱体的基础上,积 极布局无钴、窄分布等前驱体前沿技术研究,以期实现前驱体环节自产供应,降 低成本并提高最终正极材料性能。3.8、核心技术解决超高镍产业难题三元正极领域高镍核心技术布局全面。公司不仅具备掺杂、包覆、单晶化等全面 的改性工艺外,并已将上述改性工艺应用于高镍三元的量产。公司的气氛烧结作 用能够有效改善 L

25、i+和 Ni2+混排度,解决镍含量提高带来的产业化难点;表面处 理技术以及掺杂技术能够对应解决超高镍材料表面残碱量呈倍数级增长的问题, 并提高超高镍材料的热稳定性与安全性。3.9、收购凤谷节能扩大超高镍制造优势镍含量越高,生产工艺越复杂。高镍三元和中镍三元工艺基本相似,上游的前驱 体制备,然后混料、烧结、破碎、表面处理等。高镍材料对水比较敏感和烧结需要氧气氛围,因此高镍三元需要在干燥制造环境 和氧气氛围下烧结;高镍材料,镍含量越高,适宜的烧结温度越低,较高温度易 引发安全问题,但是较高温度更利于形成大单晶;高镍三元锂源将从碳酸锂切换 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锂对设备腐蚀大。成熟、兼容的高镍产线造就工

26、艺壁垒。公司 2017 年率先建成国内第一条全自动化 高镍正极材料生产线,依托自主研发优势,目前公司陆续落地超高镍可兼容的高 镍产能的产线,并开展前驱体正极一体化新工艺设备及工程产线技术研究。且 公司于 2021 年年末收购凤谷节能,采用陶瓷窖炉设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具 备多晶、单晶柔性产线。3.10、前驱体自供率逐渐提高,产线单位投资行业最低把握行业东风,顺势布局而上。2021 年以来公司加速产能建设布局,2020 年底公 司建成产能合计 4.5 万吨,到 2021 年迅速增长至超过 12 万吨,已公告产能规划 超过 30 万吨,产能高速扩张为公司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凭借

27、 规模化效应降本,公司有望进一步取得成本优势反哺份额增长,实现产能利润的 正循环。具备设备开发和产线设计能力,单位投资低于同业。公司拥有独立的工程设计团 队并具备设备开发能力,不断优化升级产线设备,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同 时,并通过收购陶瓷回窑炉企业凤谷节能进一步夯实技术实力,有效降低投资强 度,根据公司公告,公司 1 万吨产线投资额 3.13 亿元,低于可比公司。3.11、布局上游资源确保原材料成本公司 2021 年前驱体产量大幅增长,已加快浙江前驱体项目建设。2021 年公司前 驱体产量达到 2.0 万吨,同比增长 243%,正极自供率提升至 30%左右。由于公司 前驱体业务主要满足内

28、部正极材料自供,因此 2021年前驱体外销量仅 0.2 万吨, 外销率仅为 10%左右。公司与上游企业签署合作协议,确保前驱体及镍钴原料供应。与其他公司相比, 容百科技参股上游供应商能够保障公司快速增长的高镍三元正极业务对镍原材料 的战略需求,有效降低成本。2021 年 5 月,公司与天津茂联科技就镍钴冶炼材料供应、镍钴资源合作等方面合 作达成合作意向;2021 年 11 月,公司与华友钴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自 2022- 2025 年,华友钴业提供有竞争优势的计价方式与前驱体加工费条件下,双方预计 前驱体采购量将达到 41.5 万吨,预计下半年开始供货低价前驱体;2022 年 2 月,

29、公司与格林美公司约定共同构建基于“镍钴资源开采-动力电池回收-三元前驱体 制造-三元材料制造”产业链的战略合作体系,公司预计 2022-2026 年向格林美采 购前驱体不低于 30 万吨。(报告来源:未来智库)4、高镍三元需求回暖,容百出货确定性高4.1、正极材料需求保持增长,三元铁锂错位竞争正极材料需求保持增长。2020 年全球三元及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为 34.1 万 吨,2021 年为 71.9 万吨,同比增长 111%。预计未来 4 年全球三元及磷酸铁锂正 极材料需求量保持逐年增长,由 2022 年的 110.2 万吨的需求量逐步增长到 2025 年的 252.9 万吨的整体需求量,

30、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 49%。三元铁锂错位竞争,并行发展。2020 年全球三元和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量占比分别 为 77%和 23%,2021 年,受动力及储能电池出货量高速增长、磷酸铁锂电池 量密度得到改善和低成本等多种因素驱动,2021 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 达到 26.39 万吨,同比大幅增长 237.14%,2022 年继续保持在 80%的增速,预计 2022 年铁锂将达到全球 43%的市场份额。磷酸铁锂电池的特点是“低成本+高安全”,较三元电池成本高低、寿命更高,所以其多应用于中低端、主打性价比的车 型。三元的特点是“高性能+长续航”,多应用在中高端车型,解决中高端车型对 充电、动

31、力和续航的要求。远期来看,随着海外车企更加侧重三元电池的应用和 中高端车型的放量,此后三元开始再次扩大市场份额,预计 2025 年三元正极材料 需求量市场份额为 61%。4.2、镍钴价格下行,缩小三元铁锂成本差距镍钴价格下行,缩小三元铁锂成本差距。根据鑫椤锂电统计,2022 年以来,国内 硫酸镍和硫酸钴持续涨价,在 3 月达到峰值后,硫酸镍和硫酸锰价格开始下行, 国内硫酸镍价格已跌至 4.25 万元/吨,较 3 月高点跌幅达到 23%,硫酸钴价格跌 至 8.45 万元/吨,较 3 月高点跌幅达到 30% ,磷酸铁相对稳定,较高点仅下降 4.1%。从电池成本角度看,受碳酸锂和硫酸镍价格波动,铁锂

32、和三元电池在 3 月 成本达到峰值,后受镍和钴的价格下行,三元正极材料的成本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缩小了和 LFP 电池的成本差距。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镍冶炼项目的热度继续升温, 包括华友钴业和中伟股份等公司均有新建项目,2022 年上半年开始陆续建成投产 并释放产能,推动镍价回归理性,有望进一步降低镍价,缩小三元铁锂成本差距。4.3、疫情短暂波动,五月三元需求回暖疫情造成三元正极出货短期波动,五月三元电池需求回暖。据ICC鑫椤资讯显示, 受疫情影响,4 月国内正极材料合计产量为 11.25 万吨,同比增长 37.5%,环比下 滑 7.3%。其中三元材料产量为 4.36 万吨,同比增长 42.1%

33、,环比下滑 5.9%;磷 酸铁锂产量为 5.96 万吨,同比增长 90.3%,环比下滑 2.4%。根据动力电池联盟数 据,5 月三元电池的产量 16.3GWh,环比增长 58.2%;三元电池装车量 8.3GWh, 环比增长 90.3%,特别是宁德的三元电池恢复较快。由于碳酸锂价格高企,磷酸 铁锂的成本优势不明显。5 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 19.2GWh,环比增长 3.3%;磷酸 铁锂电池装车量 10.2GWh,环比增长 15.1%。4.4、宁德时代三元环比+106.9%,三元新增产能下半年释放容百科技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容百科技在 2016 年完成了第一代 NCM811 的开发, 2017 年实现

34、大规模量产,2020 年实现 NCM811 出货量超 2 万吨,居全球第 1。宁 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供应商,是容百科技的最大客户,宁德正极需求占容 百 21 年出货 63%,容百占宁德原材料采购的 3.92%。宁德时代三元电池需求回暖。相比 4 月,宁德时代在装机量环比的增长最大,达 到了 67.52%。宁德时代三元和磷酸铁锂 5 月电池装机都达到 4.2GWh 以上,相比 4 月三元环比增长 106.90%,铁锂环比增长 37.7%。宁德时代三元新产能下半年放量。起点研究院(SPIR)预计,宁德在 2025 年规划 了 700GWh的电池产能,2021 年年底公司产能将达170.39G

35、Wh,在建产能 140GWh。 预计宁德时代 2022 年 H1 三元出货 44.2GWh,对应三元需求 7.34 万吨,下半年三元出货 56GWh,环比增加 26.7%,对应三元需求 9.3 万吨,三元需求环比增加 26.7%。4.5、容百 2022 年出货预测受益于疫情复工复产和大客户新产能释放,容百下半年出货激增。根据鑫椤锂电 数据,2022 年上半年容百出货 4.12 万吨,参考 2021 年容百出货量增速和今年下 游客户需求增速,中性预计全年出货达 13.98 万吨。Q2 受疫情影响,下游需求有所下降,出货和 Q1 持平,Q3 随着宁德时代三元项目 需求回暖和新项目投产,预计出现暴增:乐观预测:全年出货 14.92 万吨;中性预 测:全年出货 13.98 万吨;悲观预测:全年出货 13.53 万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