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与卫星定位行业-华测导航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星导航与卫星定位行业-华测导航研究报告.docx(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卫星导航与卫星定位行业-华测导航研究报告1 北三组网完成夯实底层架构,协同 5G 赋能车载1.1 北斗组网三阶段已完成,已可实现车道级定位服务北三组网已基本完成,卫星导航底层架构不断夯实。20 世纪后期中国北斗组 网可分为三个阶段:(1)2000 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区域用户提供 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2012 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在 兼容北斗一号系统技术体制基础上,增加无源定位体制,向亚太地区用户提供服务; (3)2020 年,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目前北三组网基本完成,北 斗卫星系统建设重点向卫星增强系统迁移。北三组网完成后,将重点布局增强系
2、统,在信号强度和定位精度方面实现突破。 星地一体、云端一体是未来北斗系统产业化应用的潮流趋势,“北斗三号”建成后 目前我国已着手下一阶段北斗的建设发展,目标在 2035 年前建设一个更智能、更 范在、更融合的系统。地基增强面向有网络覆盖地区的高精度用户;星基增强可解 决无网络覆盖地区的用户痛点。两者互相补位、深度融合进而可满足各行业全场景 的用户需求,形成更高效的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服务网络。同时星地一体高精度定 位服务具有覆盖范围更广、成本更低的特点,可以被更低功耗、更小体积的物联终 端使用,更好地满足智能物联网时代对于无缝、连续、安全可靠的精准定位和复杂 时间协同的需求。目前,星地一体服务已
3、应用于海上或陆地无人区的测量、施工、 油气勘探,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自动驾驶、农业拖拉机自动方向盘控制等领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具备高精度定位能力,已可实现车道级定位服务。目 前北斗系列共完成发射 59 颗卫星,分别分布于地球静止轨道(GEO)、倾斜地球 同步轨道(IGSO)和中圆地球轨道(MEO),均采用星间、星地传输功能一体化 设计,可实现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链路互通,大幅提升北斗系统精度,辅 以地基增强系统进一步提供精确度达厘米级的服务,目前已可实现车道级定位精 度。对比全球主流定位导航系统,北斗性能优越。北斗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卫星定位 导航系统具备一些特殊的性能和特点:(1)
4、北斗的高轨卫星更多,因此抗遮挡能力 更强;(2)北斗的三频信号相较于 GPS 的双频信号,可以更好的消除高阶电离层 延迟影响,提高定位可靠性,增强数据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效率; (3)北斗具备短报文通信服务而其他系统都不具备,可实现海上救助,并在交通 运输指挥、灾区搜救指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1.2 工信部重要文件大力扶持,北斗+5G 充分赋能车载工信部明确强调通过大众消费扩大北斗普及率,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 2022 年 1 月 28 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 见,其中明确指出扩大车载终端北斗应用规模。鼓励车辆标配化前装北斗终端, 提升北斗在车
5、辆应用的渗透率。探索车辆北斗定位+短报文+4G/5G 的一键紧急救 援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车企、服务商先试先行。结合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高 精度地图,在车联网中推广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北斗与 5G 深度融合有望为无人驾驶、无人机等产业完善底层基础。5G 于 RTK 和 PPP 以及地基增强和星基增强方案中都承担了差分改正信息的通信传递功能, 可用于增强北斗信号的定位强度,从而让导航实现从室内到室外的无缝衔接,二者 的结合将同时带来高精度定位和更低时延的信息传输,向通导一体化持续深入推 进,赋能卫星与无人驾驶汽车间的信息传递环节。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逐年提升,高精定位乘势而上。202
6、0 年我国卫 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值已达 4033 亿元,边际增速仍在提升。其中核心产业 (包括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产值同比增 长 11%,达到 1295 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 32.11%。按照服务场景划分,乘用 车相关应用场景产值已达到 492 亿,结合相关政策引导,持续看好北斗在自动驾 驶高精定位方面的应用推进。2 高精定位助力自动驾驶,2025 中国空间超百亿2.1 政策提出明确指引,智能网联加速推进节能与新能源路线图 2.0就智能网联推进进程已给出明确指引,预计 2030 年 L2L3 级车占比超 70%,同时 L4 级及以上车占比达 20%。
7、中国汽车工程学 会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总体路线提出 明确指引,2025 年 PA、CA 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超 50%,C-V2X 终端新车 装配率达 50%;2030 年 PA、CA 级占比超 70%,HA 级占比超 20%,C-V2X 终 端新车装配基本普及。预计到 2035 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广泛运行。中国自动驾驶服务市场空间广阔,发展迅速。据百度招股说明书援引灼识咨询 报告数据显示,预计 2025 年中国自动驾驶服务市场规模将达 3994 亿元,2019- 2025 年 CAGR 将达 136
8、.2%。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单月渗透率已超 17%。当 前统计口径中智能网联乘用车必须配备有 L2 级以上辅助驾驶能力,并同时具备车 联网、OTA 升级功能。目前智能网联乘用车销量占比整体虽有波动但仍呈现上升 趋势,2022 年 2 月智能网联乘用车零售终端渗透率已达 17.64%。2.2 高精定位为自动驾驶感知端重要环节,具备高确定性2.2.1 高精定位与高精地图可高效协同,共同构成感知端重要补充高精定位是自动驾驶的重要基础,可与高精地图协同提供全局视野。自动驾驶 整体技术架构可划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三个部分,其中感知端又涵盖单车 智能与广义车路协同两大维度。感
9、知层单车智能主要依靠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 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等进行外界信息的获取,广义车路协同涵盖高精地图、高精定 位、V2X 等技术,通过车辆与外界的通信提供精确定位及全局视野,可为单车智 能提供有效冗余。高精定位与高精地图相辅相承,GNSS-RTK、惯性导航系统等与高精地图本身 的定位功能可协同提供汽车精准定位信息,多维数据协同验证/互为冗余已成为目 前主流方案。绝对定位:卫星导航与惯性导航提供较为稳定且准确的位置信息:GNSS+RTK 为定位系统中流砥柱。GNSS 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由三颗卫星 发出电磁波信号形成的球面相切于一点,得到定位物体的空间坐标,再引入第四颗 卫星进行钟差的解
10、算,消除时间误差从而有效提高定位精度。RTK 是一种利用接 收机实时观测卫星信号载波相位的技术,结合了数据通信技术与为型定位技术,采 用实时解算和数据处理的方式,能够实现为流动站提供在指定坐标系中的实时三 维坐标点,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分米乃至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不依赖外部信息的自主式导航系统。惯性导航定位系统是一种以陀 螺仪和加速度计为感知元件的导航参数解算系统,应用航迹递推算法提供位置、速 度和姿态等信息,主要由惯性测量单元、信号与处理和机械力学编排 3 个模块组 成。惯性导航系统可自主的、隐蔽的获取汽车完备运动信息的优势是诸如 GNSS 等 其他定位系统无法比拟的,因而惯性导航系
11、统也是自动驾驶中获取汽车位姿数据 的重要手段。相对定位:高精度地图定位用以辅助校准:区别于传统导航地图,高精地图的使用对象主要为智能驾驶汽车而非人类驾 驶员。普通地图面向的使用者是驾驶员,因人本身具备感知和判断能力,故普通地 图主要承担路线规划、定位与方向识别等功能,包含信息相对简单,精度在米级。高精度地图面向使用对象是无人驾驶汽车,因而精度要求较高且包含信息较多。高精地图功能涵盖定位、感知、规划、决策。高精度地图可对传感器无法探测 的部分进行补充,进行实时状况的检测以及外部信息的反馈。同时由于交通信息的 实时更新,最优路径也可能会随时发生变化,此时高精地图在云计算的帮助下可有 效为自动驾驶汽
12、车提供最新路况,重新制定最优路径。高精地图定位的核心要义在于纠偏。高精地图将大量的行车辅助信息存储为 结构化数据,如道路数据和车道周边的固定对象信息等,高精度地图的定位更多是 依靠丰富的先验信息(如车道形状、曲率和标志牌等),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收集 的在线点云数据,对其特征提取之后进行离散化,而后与离线地图转提取车辆所在 位置周围的地图信息并进行体素化后转变为的离散化体素地图进行比对,通过 ICP 或 NDT 算法对离线数据和在线数据进行匹配,找到相似度最高的地方生成定位结 果,对卫星导航定位输入结果进行纠偏校正。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系统的输入主要来自 GNSS-RTK、惯性导航系统和地图匹 配定
13、位系统。融合定位系统对其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配准和数据融合等处理后, 可输出汽车自身的速度、位置和姿态信息。“高精地图+高精定位“融合定位,满 足高精度、高频低延迟、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要求。由于高精地图定位不依赖卫 星信号,精度较高,但是具有依赖高精地图质量、依赖车辆周围环境等局限,而卫 星定位又具有对周围环境要求较高,对 RTK 信号依赖较大的缺点,所以目前一般 采取融合定位的方法。在融合定位算法中,需要同时接收卫星定位结果、高精地图 定位结果、IMU 数据和轮速计数据,进行融合定位和融合测距。融合定位分为预 测和更新两个步骤:在收到传感器数据前,使用离线信息对车辆位置进行预测,接 收数据
14、后,利用在线数据进行定位修整,满足高精度、高频低延迟、高可用性、高 可靠性的要求。卫星定位、惯导定位和高精地图是互为冗余和补充。如隧道场景中, 卫星信号会被遮挡,或者因为多路径效应,卫星定位的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此时就需要惯导来保障定位的可靠性。在西部地区路边的道路边界信息不够清晰 的情况下,惯导定位性能会受到影响,此时卫星定位依旧可以发挥优势。目前海内外自动驾驶巨头公司高精度定位解决方案已采用融合方式。方案内 用到的技术或产品包括 GNSS、无线电(例如蜂窝网、局域网等)、RTK、惯性测 量单元、传感器等。主流方案大体上包括以下四种:1)基于 GPS 和 IMU 传感器 的融合的组合导
15、航定位;2)基于激光雷达点云特征与高精地图的环境特征匹配定 位;3)基于摄像头的道路特征识别为主 + GPS 定位为辅助的形式;4)绝对定位 (GNSS) + 相对定位(IMU + 环境特征匹配定位):首先利用车辆自带的 GPS 和 IMU 传感器作出大的位置判断,然后用预选准备好的高精度地图与激光雷达点 云图像以及摄像头图像特征相匹配,配准成功后确认车辆位置。2.3 自动驾驶进程推进提速,高精定位前景广阔奔驰 L3 级自动驾驶已于德国落地,搭载高精定位模块+高精度地图。2021 年 12 月,搭载最新一代 DRIVE PILOT 的奔驰 S 级和 EQS 已经通过了德国相关监管 部门的审批,
16、搭载激光雷达、摄像头等车载传感器的同时也配备了高精定位模块和 高精度地图,可以被允许在德国高速上以不高于 60km/h 的条件启用。这是全球 首个真正意义上面向私人市场的 L3 级乘用车量产车型。我们认为从法律层面允许 L3 自动驾驶车辆销售和上路是量产自动驾驶技术的重要突破。中国法律层面虽未允许 L3 级自动驾驶车辆上路,但目前泛 L2+自动驾驶车型 已开始配备高精定位功能。据佐思汽车研究数据,2021 年中国 L2 级自动驾驶乘 用车的装配率已突破 20%,部分 L2 级车型通过搭载高精定位和高精地图实现了 高速领航自动驾驶。小鹏 P7,蔚来 EC6、ES6、ES8,广汽埃安 V、埃安 L
17、X,长城 WEY 摩卡等车型可以选装高精定位模块,一汽红旗 E-HS9、高合 HiPhi X、 2021 款理想 ONE 等车型标配高精定位模块。除已量产车型外,2021 年以来各主 机厂推出了 10 余款搭载高精度定位技术的车型,如小鹏 P5、蔚来 ET7、哪吒 U Pro、埃安 V Plus、埃安 LX Plus、长城机甲龙、北汽极狐阿尔法 S Hi 版等。政策提出明确指引下,高等级自动驾驶渗透率有望提升。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我们假设 2022 年-2025 年我国乘用车 产量增速分别为 5%/5%/4%/4%,同时伴随技术发展 2025 年具备
18、L2、L3、L4- L5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乘用车占比有望达 30%、20%、7%,基于以上假设推测我 国 2025 年理论上具备 L2、L3、L4-L5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乘用车有望分别达 765.8 万辆、510.6 万辆和 178.7 万辆。2025 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高精定位终市场空间将有望达 108.5 亿元, 20212025 年 CAGR 将有望达 77.6%。我们认为未来高精度定位将成为 L3 及 以上等级智能驾驶汽车的前装量产标配,同时具备 L2 级智能驾驶能力的乘用车中 我们假设 20212025 年搭载高精定位功能汽车比例分别为 15%、24%、30%、 40%,55%,我
19、们测算 2025 年配套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量产的高精度定位终端产 品的市场空间将有望达 108.5 亿元,20212025 年 CAGR 将有望达 77.6%。3 华测导航:高精定位核心标的,充分受益智能网联3.1 高精度卫星导航领先企业,长期发展稳定向好公司为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龙头企业,下游领域覆盖广泛。公司成立于 2003 年,2017 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持续纵向深耕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同时,也在积极 拓展高精度定位技术于多领域的应用。2021 年伴随汽车智能网联进程的推进,公 司卫惯导航产品已顺利切入多家核心主机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集中,主要高管均从事相关专业,行业经验丰富。公司整体 股权
20、集中度较高,创始人及董事长赵延平先生为实际控制人,总计持股 40.32%。 第二、三、四大股东为宁波上裕投资、上海太禾行、宁波尚坤投资,分别持股 13.04%/12.25%/6.25%。董事长赵延平先生目前担任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理事、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理事等;总经理朴东国(合计持股 4.91%)毕业于浙江大 学光电与科学仪器系光学仪器专业;副总经理王向忠(合计持股 4.92%)毕业于 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专业。公司核心高管均具备卫星导航相关专业从业经验,在华 测导航任期均超过 5 年,团队专业性和稳定性强,有助于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实施。3.2 公司于北斗产业链多维度布局,产品矩阵多点开花目前
21、公司重点布局测绘与地理信息、导航控制与无人驾驶两大核心应用领域。 公司始终聚焦高精度导航定位相关的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制造、集成和产业化, 坚持钻研高精度导航定位核心技术,持续打造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和全球星 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主体应用包括测绘与地理信息、封闭和半封闭场景的无 人驾驶等,目前已在多个行业均处于领先地位。3.2.1 测绘与地理信息:RTK 设备:高精度 GNSS 接收新产品+海外市场突破,带来传统业务增长动 力。测量测绘属于公司传统业务,其 RTK 硬件产品共有六大系列,同时配备 CORS 和 RTK 软件,能够兼容北斗、GPS、GLONASS 和 Galileo 四大系
22、统卫星信号,在 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2021H1 公司推出了“五星十六频 RTK”高精度 GNSS 接收机产品,突破在复杂测量场景下的信号问题,实现惯性导航与卫星定位 融合解算,提升用户 20%+作业效率,产品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RTK 设备及系 列软件主要用于实现工程施工、精密测绘等解决方案。此外,国外市场需求随着疫 情复苏逐渐恢复,公司凭借产品高性价比以及搭建的全球销售网络优势实现 RTK 产品顺利推广,目前已远销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东南亚拥有较大市场占 有率,于泰国、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建了高精度基础设施建设。测绘领域:激光雷达+无人机应用于实景三维采集测绘。测绘
23、激光雷达是将激 光传感器、GNSS、IMU 和相机集成在一起的一个系统,通过各传感器的参数标定 精确计算传感器之间的位置偏差及不同坐标系间转换所用到的旋转角,从而将获 取的点云数据的相对坐标转换成大地坐标。测绘激光雷达可搭载在直升机或无人 机上提高效率。公司收购了武汉珞珈新空科技有限公司,以珞珈新空的三维激光扫 描设备、机载雷达设备倾斜摄影等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和集成提升公司在高精度空 间三维全景数据采集领域的技术水平,进一步夯实和完善公司高精度三维空间信 息装备及解决方案相关业务布局。海洋测绘:一体集成+远程操控。海洋测绘以无人船为载体,搭载了很多自研 传感器,进行水上水下测绘,测流测速,可应用
24、于海洋管理开发、港口码头建设、 航道疏浚、水库监测、中小河流整治等行业,客户包括全国水利站、水文局、航贸 局等。华微无人船已成为业内龙头产品,可搭载的设备包括单波束/多波束探测仪、 浅地层剖面仪、ADCP、扫描仪、侧扫声呐、鱼探仪、水质仪等,结合海洋测量软件,可实现远程操控。位移监测:尚处快速增长阶段,有望伴随政策放量。位移监测解决方案应用主 要产品包括 GNSS 产品、雷达产品、传感器产品和数据采集仪,可用于矿山安全、 地质灾害、交通行业、水利水电、建筑变形、油气管道等方面的监测。应用量较大 且运作体系较为成熟的是地质灾害监测(包括地表沉降、滑坡、泥石流等)。3.2.2 导航控制与无人驾驶:
25、农机自动驾驶:提供精准农业解决方案,或通过较高的产品力和有竞争力的价 格策略提升市场份额。农机自动导航系统是由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液压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技术融合而成的完整系统,该系统可以使拖拉机设备遵循设计好的路线由系统自行控制方向进行田间作业,帮助农机操作者提高标准化 作业水平。公司最新发布的领航员 NX300 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可匹配旱地、 水田、平地、坡地等各种作业场景,作业精度可达2.5cm。硬件产品还包括 NX507 插秧机自动驾驶系统、NX300 和 NX200 等多种农机自动驾驶系统,软件产品包 括农机生产信息化平台和 AMIT 监测终端,满足差异化、精细化田间
26、管理需求,有 望在农机产品竞争格局尚不明晰的环境下通过较高的产品力和有竞争力的价格策 略提升市场份额,优化竞争格局。自动驾驶:惯性导航+卫星导航实现全覆盖,地基增强系统提高精度。传统 RTK 的测量主要依靠的是地磁解算,很容易受到磁场的影响,使用场景十分有限,测量 结果也不可控。而惯性导航的原理是从一个初始位置开始,连续测得物体运动的航 向角与加速度,推算出现在物体所在位置。惯导内部自成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 磁场干扰的问题,不需要外界任何电磁信号,也不向外部辐射能量,可以独立给出 载体的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从根本上解决了磁场干扰、信号差、飞点等问题。自动驾驶方面,现阶段的传感器和后处理算法
27、难以达到人为驾驶的性能,因此 自动驾驶汽车对于周边环境的理解需要高精地图、联合感知等技术的辅助,所以目 前“GNSS RTK+惯性导航+高精地图+视觉技术”组合方案是实现自动驾驶实时高 精度定位和导航功能的强有力方案之一。公司提供的 GNSS/INS 组合导航系统融 合了惯导和卫导实现优势互补,具有全天候、全球覆盖、高精度、高效率、应用广 泛等优势。自动驾驶相关核心产品除组合导航系统外还包括导航定位模块、高精度 接收机等。2021 年公司乘自动驾驶行业东风持续开拓该领域应用,与哪吒和浙江 省某车企建立明确合作关系,同时紧密跟进多家核心车企。3.3 营收及利润均呈高速上升态势,研发投入加大未来可
28、期公司营业收入呈高速增长态势,2014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从 2.95 亿元增 长到 14.1 亿元,6 年 CAGR 达到 29.79%。公司采取“数据采集设备+数据应用 及解决方案”并重的业务模式,其中数据采集设备贡献主要营收,2021H1 占比达 67.7%,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近年来有所提升,从 2019 年的 27.15%上升至 2021H1 的 32.26%,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稳定在 50%以及 10%以上。得益于公司对成本费用 的有效控制以及收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同时叠加海外收入占比的不断提升,公司毛 利率近年来呈现稳步上行态势,2021Q3 达到 56.07
29、%。公司净利率则常年保持在 10%以上,2021Q3 达到 13.72%,同比提升 1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研发费率逐年提升,拓宽挖深技术护城河,新品持续推出带来增长空间。公司 研发费用持续提升,2021 前三季度已达 2.34 亿元,研发费率同样创下新高,达 到 18.45%。目前公司已申请 800 余项知识产权,其中专利 500 余项,发明专利 300 余项,拥有的已授权自主知识产权 500 余项,其中专利 200 余项,发明专利 近百项。公司定增 8 亿,产能拓展+增强技术实力进一步延伸成长曲线。公司募集资金 8 亿元,3.27 亿元用于北斗高精度基础器件及终端装备产能建设项目、
30、2.38 亿元 用于智能时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 2.35 亿元用以补充流动资金。北斗高 精度基础器件及终端装备产能建设项目拟对公司高精度 GNSS 接收机和商业导 航应用产品进行产能建设,完全达产后高精度 GNSS 接收机年产能将新增 50000 台(套),板卡年产能将新增 60000 件,组合导航接收机年产能将新增 12000 台 (套);智能时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主要为加强公司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 技术研发能力,攻破三维核心器件的技术壁垒。4 技术壁垒高筑,乡村振兴+智能驾驶助力成长4.1 公司核心技术覆盖全产业链,芯片+算法构建核心壁垒公司产品布局完备且涉足广泛,卫星导航产业
31、链多维度覆盖。卫星导航产业链 上游为 OEM 板、芯片、核心软件及天线等基础构件,中游包括终端应用产品、应 用软件及解决方案,下游主要是直达用户的服务运营环节。公司覆盖领域较为广泛, 具备自研芯片、天线、模块等上中游布局的同时,也可提供数据采集设备以及位移 监测系统、农机自动导航系统等数据应用及系统解决方案。4.1.1 公司具备上游元件生产能力,璇玑芯片奠定车规芯片技术底蕴底层基础架构:SWAS 广域增强系统属于用户段上游以上的基础设施部分, 卫星导航定位在无增强系统的辅助下,定位精度通常为米级,使用增强系统可实现 毫米/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显著提升 GNSS 定位精度。上游芯片、板卡、天线等基
32、础器件持续发力,实现全流程自主可控。公司自研璇玑芯片可支持北斗、GPS、GLONASS、Galileo 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全部卫 星星座,并支持前述卫星星座所播发的所有卫星信号;板卡涵盖高精度定位测向板 卡以及 B380 北斗高精度测量型板卡,可支持厘米级定位需求和毫米级载波观测 值。天线方面,公司研制了抗风阻型、抗震型、通用型等共五种适用于不同场景的 天线设备,用于接收北斗卫星信号。中游模块:公司具备 M620 和 M620 INS 两种高精度低功耗 GNSS 定位模 块,集成了 MEMS 芯片和成熟的自研组合导航算法,广泛适用于智能驾驶、无人 机、机器人、V2X 车路协同,形变监测等其他
33、对于功耗体积要求较高的领域。公司具备卫导芯片能力并已投入应用,未来芯片设计或成竞争差异化重点。 2020 年公司投入开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度定位定向基带芯片“璇玑” 完成样片投片、测试成功并投产,在单颗芯片上实现基带+射频+高精度算法一体 化,显著降低功耗、成本和体积。“璇玑”支持全星座全频点 GNSS 卫星(北斗、 GPS、GLONASS、Galileo、QZSS)信号,支持 SBAS 星基增强系统,支持 Lband, 支持 RTK,PPP-RTK 和 RTD,支持单芯片高精度定位定向,支持 PPS、eventmark, 并可实现 100Hz 原始观测量输出。搭载璇玑的板卡可实现精
34、度为 1cm(水平 RMS) 的 RTK 定位,及 0.12/米基线(动态定向)精度的定向。“璇玑”芯片奠定技术底蕴,短期自用为主,长期或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璇 玑芯片具备高精度,量产后将大大降低公司 GNSS 产品、模块、板卡的成本。在 当前基带芯片产业化的基础上公司将进一步投入研制下一代更高集成度和更高制 程的 GNSS 芯片, 并开发相应的 OEM 板卡和模组等产品,提升多场景应用的技 术能力。我们看好公司在芯片方面的设计研发和量产能力。短期公司自主研发的芯 片仍将继续以自用为主,更加侧重与公司产品自洽,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 借北斗高精度芯片的技术储备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4.1.
35、2 紧耦合构筑算法壁垒,提升定位精度与系统稳定性卫惯组合互补可增强导航可靠性。惯导与卫导具有较好的互补特性,将二者集 成可以得到比单一导航系统稳定性更好、精度更高的导航方案。卫惯组合导航系统 可以输出高频率的导航参数信息并且在长、短期的导航过程中均能具备较高精度。 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的最优估计方法,对卫导和惯导定位导航信息进行融合,可以 得到可靠的导航解。公司的多元融合定位解决方案具备行业领先的算法优势。卫惯组合导航中涉 及到的算法包括 GNSS 定位算法、IMU 加速度惯性算法、融合定位算法,三者之 间又涉及到底层算法的逻辑和主从关系。目前主流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以 GNSS 为主要定位,用
36、 IMU 在 GNSS 飘移或不可信时去补偿,主输位还是 GNSS 定位, IMU 只做补偿;另一种做法是 GNSS 只为 IMU 提供原始数据,IMU 平滑完后从 IMU 端口得到经过融合后的算法。根据公司技术特点和相关的调研资料,我们推 断公司采用的是前者。公司做测绘起家,早年间以其他厂商的板卡和惯导做组合导 航,由于在 GNSS 和惯导方面积累不足,于是尝试在融合算法上有所突破,也因此积累了诸多融合算法的相关经验,这也是公司在算法方面的突出优势所在。公司已经掌握紧耦合算法,快速实现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布局。松耦合算法 是将 INS 和 GNSS 接收机各自输出的位置/速度解算值做差,差值
37、作为组合导航融 合滤波器的输入,从而通过滤波器来估计出 INS 的误差,再利用估计误差来对惯 导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松耦合导航的输出结果。紧耦合结构则利用伪距/伪距 率来实现导航子系统耦合,紧耦合的算法难度更高,能够实现的厂商也跟少,目前 组合算法 80%左右是松耦合,具备紧耦合算法应用的公司较少。公司在松耦合的 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了紧耦合算法,实现自动驾驶位置单元布局,在同类型厂商中具 备算法优势。4.2 多领域自动驾驶经验赋能车载,终端已切入核心主机厂公司无人机+无人船领域多年技术积累可延伸于汽车自动驾驶。1)无人机、 无人船和自动驾驶同样需要解决感知、定位、规划、控制四大核心环节,公司在
38、多 领域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迁移到自动驾驶,在乘用车自动驾驶系统里提供卫惯组 合接收机、高精度天线,以及整个的差分系统,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服务,软件方面 基于无人机、无人船、农机自动驾驶领域的算法沉淀同样可用于汽车自动驾驶。2) 与其他在 2013 年左右即开始布局乘用车/商务车自动驾驶的厂商相比较,华测导 航的最新产品性能与其他几家头部厂商持平,在相对短期内提供了质量更优的乘 用车自动驾驶定位产品。公司 P2 高精度 MEMS 组合导航系统性能优异。公司 P2 高精度 MEMS 组合 导航系统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将卫星定位与惯性测量相结合,可提供多种 导航参数的组合导航产品。产品在卫星定位方
39、面采用全系统多频方案,具有全天候、 全球要盖、高精度、高效率、应用广泛等优点。可有效应对卫星信号易受城市峡谷、 建筑山林等遮挡、以及多路径干扰等痛点。P2 内詈 MEMS 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支 持外接里程计信息进行辅助,借助新一代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 的可靠性,精确性和动态性,实时提供高精度的载体位置,姿态,速度和传感器等 信息。公司车规级高精度组合导航产品已获核心客户定点,未来有望持续突破。目前 较高级别自动驾驶方面的客户已定点的涵盖哪吒、浙江省某车企等,部分订单将于 2022 年初步交付,我们认为后续伴随下游乘用车自动驾驶渗透率的提升,公司自 动驾驶卫惯导航定位产品将为公司
40、带来全新业绩增量。此外,公司积极探索与新客 户的合作,未来或有望凭借技术与产品优势,拓展更多优质主机厂客户。4.3 “十四五”为乡村振兴窗口期,智能农机带来全新增量“十四五”为乡村振兴重要窗口期,近年来政策多次强调提升农机装备。“十 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推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 平,加大对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及高端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加强 农机装备的创新和高质量高可靠性建设。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提出的战略目标,我国必须在 2035 年实现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实现农 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目标提供物质装备与技术支撑。在农业农村现代
41、化和乡 村振兴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推动作用明显,需求迫切,发展环境有利。2021 与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更加强调农业科技的自主研发能力,强调物质装备支撑, 整体对农机装备的政策支撑将进一步提升。农机销量回暖叠加需求更新将带来全新增量需求。2018 年至 2020 年,全国 打捆机、植保无人机和采棉机的市场销量持续上升,插秧机、烘干机和喷杆喷雾机 的市场销量呈先抑后扬的趋势。2019 年度,受全国粮食面积种植面积下降、粮食 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农业机械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水稻插秧机、烘干机和喷杆喷 雾机的市场需求较 2018 年度有所下降;2020 年度,全国粮食种植面积及粮食价 格均有所
42、上升,农业机械市场出现反弹。农机在向大型化、高效化发展的同时,也 在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演进,我们认为伴随未来农机补贴政策的推进叠加农业生产 方式的变革将带来全新换代需求。公司深厚技术积累全方位赋能,已形成成熟软硬件解决方案。公司成立精准农 业事业部致力于精准农业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推广先后开发了农机导航自动 驾驶、卫星平地、作业质量监控、农机生产管理平台等产品。终端产品方面针对农 机导航应用中出现的安装困难、调试不便,设备利用率低等痛点,推出了领航员 NX510 北斗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真正实现了快速安装交付,自动调试;甚至用户 可自行移机,一套导航,多车使用,作业精度可达2.5 厘米。平台方面
43、农机生产 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互联网+农机的综合管理平台,用户可以实现农 机具信息管理,农业人员信息管理,农机实时监测,农机作业统计分析,历史轨迹 查询,信息发布等功能。依农业生产管理特点,建立分级管理模式,赋能农业生产。 目前在东北、新疆、内蒙古、江苏、河南、广西等地,截至 2021 年年底有超过 20000 农户使用华测导航的农机自动化系统,用于玉米、棉花、小麦、水稻甜菜 等农作物的耕种。5 盈利预测5.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公司营收主要源于数据采集设备1)数据采集设备:主要涵盖高精度 GNSS 接收机、GIS 数据采集器、三维激 光系统与无人机航测等。我们预计伴随公司下游客
44、户的开拓,数据采集设备营收将 维持近 30%的增速,同时由于产业链目前已较为成熟,预计毛利率将稳定在 55% 的水平。2)数据应用与解决方案:主要涵盖位移监测、农业、数字施工与商业导航等。 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依托高品质高精定位终端逐步延展至解决方案领域,一体化方 案将保持较高增速,后续预计将维持 30%左右的增速水平,在整体营收占比中也 将不断提升,毛利率水平预计将维持在 55%左右。3)研发费用率:我们预计公司后续研发费用投入仍将提升,预计 2022、2023 年将分别达 15.0%、15.5%。5.2 投资分析我们认为公司传统业务稳步推进的同时,车载业务后续将为公司带来全新业绩增量。公司于 新增的车载业务具备先发优势,同时已切入核心主机厂客户,有望依托和大客户的合作实现车载 产品在下游其他核心主机厂客户的不断延展,提升整体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