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焊割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及中国焊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焊割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及中国焊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焊割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及中国焊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图 一、焊割的特征与分类 焊割是一种将材料切割或连接并成为具有给定功能结构的制造技术。焊割技术已从单一的加工工艺发展成为现代多学科互相交融的新学科,成为一种综合的工程技术,融合了计算机、数字控制、信息处理、自动化、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等先进技术。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成熟,我国焊割行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批新兴的焊割设备生产企业以其自主创新的理念和日益完善的销售渠道,不断提升其焊割设备生产技术。国内焊割设备生产企业约900家左右,其中逆变焊割设备生产企业约400家,部分国外知名公司
2、已在国内设厂生产。 数据显示,中国焊割设备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绝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只能扩大简单再生产来抢占市场份额,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而特种产品特别是高档特种焊机、成套焊接设备的开发和生产能力较低,基本上不能批量生产或者在品质上与进口产品相差很远,进口产品占据约55%的市场份额。在利润率高的高端产品市场,中国企业难与外资企业进行竞争。另外,我国逆变焊割设备比重较低,约为28%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约为60%-70%,而未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焊割设备应用企业对焊割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越来越重视、逆变焊割设备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比重将稳步上升。 随
3、着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有新的学科知识融合到焊接之中。焊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焊接是最普遍的连接技术焊接具有高性价比优势,在当今社会,已广泛应用于各工业及民用领域,焊接的应用面与作业量远远超过其他金属连接方法,焊接已成为最普遍的金属连接方式。焊接已经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全球大约60%70%的钢材需要焊接。而在我国,焊接技术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已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重型装备制造业、工程建筑、轻工、民用等领域,焊接用钢量也占到钢产量的40%50%左右。焊接已成为关键的制造技术焊接作为组装工艺之一,通常被安排在制造
4、流程的后期或最终阶段,因而对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众多行业中,焊接被视为一种关键的制造技术。在工业化最发达的美国,焊接被视为“美国制造业的关键技术,而且是未来制造竞争力的重点所在”,其根本原因在于众多工业产品的制造已经无法离开焊接技术的使用。焊接显现了极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目前,焊接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当今世界的许多最新科研成果、前沿技术和高新技术,诸如:计算机、微电子、数字控制、信息处理、工业机器人、激光技术等,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焊接领域,这使得焊接的技术含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并在制造过程中创造了较高的附加值。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
5、中国3c焊接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焊接大致可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及钎焊三大类。1熔化焊接熔化焊接是在焊接过程中,将焊接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完成焊接的方法。熔化焊接应用面很广,特别是电弧焊,可以对众多材料进行焊接,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焊接方法。2压力焊接压力焊接是在焊接过程中,对焊件施加压力以完成焊接的方法。压力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不断施加压力,以电阻焊为例,一般是使工件处在一定电极压力作用下,利用电流通过工件时产生的电阻热将工件之间的接触面熔化而实现连接。这种方法对工件表面状况要求较高,同时要求焊接电流大,通电时间短。压力焊接设备价格昂贵、结构复杂。3钎焊钎焊是用比母材熔点低的
6、金属材料,将焊件和钎料加热至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连接焊接的方法。钎焊适用于对精密、微型工件进行焊接。钎焊时由于加热温度比较低,故对工件材料的性能影响较小,工件的应力变形也较小,但钎焊接头的强度比较低,耐热性能较差。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焊割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焊割设备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焊接技术作为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之一,其相关产品下游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军工、航空航天、船舶、压力容器、管道工程、石化工程、工程机械、电力工程、建筑、钢结构、车辆制造、轨道交通、轻工及民用等行业。 2010年以来,受新兴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的
7、驱动,全球焊接设备市场容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7年,全球焊接设备市场容量约为2186.14亿元,同比增长3.26%;预计2018年,全球焊割设备市场容量将达到2241.55亿元。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我国逆变焊接产品市场容量达到242亿元,同比增长15.24%; 2018年市场容量在252亿元左右。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年逆变焊接产品市场占整个电弧焊接产品市场比重已超过一半,达到56%, 2018年提升约58%。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焊割设备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随着国外知名企业研发本土化,产品制造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焊割设备行业也有显著提高,在全球
8、市场比重不断提升。2017年我国焊割设备行业销售收入达465.96亿元,2018年销售收入达473.51亿元左右。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焊接设备进出口情况分析 2017年我国焊接设备出口额为123260.6万美元,2018年我国焊接设备出口额为133288.2万美元,同比增长8.14%。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我国焊割设备进出口总额为172196.9万美元,同比增长5.04%。行业出口产品有8种。2018年“其他电弧焊接机器及装置”为中国焊割设备行业的主要出口产品,出口数量为890.13万台,出口金额为69080.4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1.83%。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9、 2017年我国焊接设备进口额为40674.2万美元,2018年我国焊接设备进口额为38908.7万美元,同比下降4.34%。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年中国焊割设备行业进口产品有8种, “品目8515所列机器”为中国焊割设备行业的主要进口产品,进口数量为1017.75吨,进口金额为15272.5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9.25%。 2018年焊割设备行业进口金额位列第二的产品是“其他钎焊机器及装置”,进口数量为13861台,进口额为10411.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6.76%。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4、焊割设备行业竞争格局 在企业竞争方面,全球焊割设备主要生产厂商目前主要
10、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 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焊割设备行业发展历史较久,有些焊接设备企业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国际上焊接行业主要代表企业有林肯、米勒、伊萨、福尼斯等。但随着国外知名企业研发本土化,产品制造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的焊割设备行业也有显著提高,在全球市场比重不断提升。 我国国内,焊割设备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除少数具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厂商规模较大以外,绝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只能扩大简单再生产来抢占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领先企业研发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规模效应的增强,以及客户对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一些靠简单抄
11、袭、生产价低质次产品的小企业将逐步被市场淘汰,市场集中度将会逐步提高。 三、焊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和制造业保持上升态势,以及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及规划,焊接设备行业未来发展预期向好。预计到2023年我国逆变焊接产品市场容量将超过360亿元,所占比重也将进一步提升。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焊接发展历史和现状,我国焊接行业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将朝着逆变化、自动化、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进一步适应焊接应用需求。在技术领域呈现如下特点: 1、逆变焊割设备所占比重逐步扩大,向发达国家水平靠拢 逆变焊割设备因为其工作频率高而使焊割设备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节能、省材、动态响应
12、快、效率高、焊接性能好、多功能、有利于实现焊接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正逐步成为焊割设备的主流。从我国逆变焊割设备生产和销售情况来看,逆变焊割设备产量每年以大约20%的速度增长,该发展速度大大高于传统焊割设备的增长速度,逆变焊割设备替代传统焊割设备的趋势明显。 2、自动、半自动焊接设备将得到快速的发展 焊接自动化就是要通过先进的焊接工艺、材料、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焊接夹具、装卡定位及其运动系统的有机集成,实现对工件的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批量化规模焊接作业,以保证高品质产品的一致、稳定的批量产出。面对每年几亿吨钢材需要焊接的庞大作业量和日益上涨的人工成本,追求焊接自动化和高效焊接将成为下一步焊接创新的主要方向。 c.专用焊接设备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专用焊接设备就是为用户专门定制的焊接设备。近年来,焊接设备行业在专用成套焊接设备制造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除继续为汽车、冶金、石油化工、轻工等传统产业提供所需焊接设备外,还部分承担了国家重点工程焊接装备的供货任务,如西气东输工程中输气管道用的大直缝管焊接生产线的研制任务。此外,机器人焊接、切割已经在汽车、摩托车、工业电器、化工机械以及民用产品制造等众多领域得到应用。 d.数字化焊接电源快速发展 步入21世纪,在国外,数字化焊接已发展成一项成熟的技术,各种类型的数字化焊机已相继研制成功,并逐步应用于各种弧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