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2023年高考作文系列训练(11)知行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写作2023年高考作文系列训练(11)知行合一.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微写作 2023年高考作文训练(十一)知行合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 材料二:柏林洪堡大学的校训是马克思的一句话:书斋里的哲学家们一直在解释世界,但更重要的是去动手改变世界。材料三:杨万里有诗云:“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这句话倡导文艺工作者走近人民走进生活去创作。以上材料对当代青年的学习、生活、工作都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拟写标题拟写分论点拟写首尾段拟写金句标题示范青年做人需方且圆 方圆周兮 立人处世 方正做
2、人 圆通处事首尾段示范1、(首段)2、(首段)3、(尾段)4、(尾段)分论点示范1、青年需方,坚定志向,立志报国。 青年需圆,顺应自然,随机应变。 青年需方且圆,内方外圆,立世做人。2、以正直为根基,方能铸起巍峨的品格大厦,于风雨中屹立不倒。3、方是行端坐正的行为标准,一方为本,则必致远臻善。4、“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异道而相安。”吾辈青年当以无数前辈为榜样,即使身在井隅,也要心有阳光,方正做人。佳作展示知行合一,贵于行之杨万里有诗云:“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贵于知之,更贵于行之。西汉文学家刘向说过:“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千百年来,多少思想
3、家、教育家总在为我们阐述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即知行合一,重于实践。古人常讲“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如果没有博观或者博闻,想必无论是谁也是无处可取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主张。“行知”之名也正代表了他的“行动知识再行动”的教育思想。学贵于知之。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讲究“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这样一种境界。齐白石学画虾时,曾终日蹲坐在虾池旁观虾的动态;徐悲鸿的奔马图,是他常在马厩观马的结果;达芬奇为了完成最后的晚餐,曾用两年半的时间到酒馆、市集去搜寻人物形象,观摩人物神态。这些名人的事例无不启迪着我们,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有
4、“知”在肚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学更贵于行之。千古以来仕子入世的终极理想便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由此可见,空谈向来误国,实干方能兴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陆游领悟的行大于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是苏轼的知行合一。的确,只有当毕生所学付诸实践,才谓成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才叫学有所成。知行合一,方为大成。李时珍为确保所著医术准确详尽,亲自到深山采药,向药农询问;徐霞客为完成游记,跋山涉水,遍游名川大山;巴尔扎克为使书中人物具有狮子般的品性和毅力,亲自到非洲猎狮;托尔斯泰为了刻画逼真的战争场面,亲自前去战场观察。
5、这些事例反复证明:实践出真知,唯有“行”了,方可验证所“闻”所“见”,只有“行”了,才能掌握真正意义上的“知”。知行脱节,实为未知。记得奇葩说中曾有一位清华学子梁植,他的学业成绩完美到令人惊叹,但他却在节目中询问自己该找什么工作,怎么找工作,令人啼笑皆非。这可是从清华园中走出的国之栋梁,却不知除了学习自己该做什么,更不知道学后如何指导自己的实践。这样毫无目标的求学生涯,即便成绩再好,又怎称得上成功?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学无止境,行更无止境。所以,我们学习知识,不能只是听,只是接受,更应该知行合一,贵于行之。惟其如此,才能成长为真正的国之栋梁。【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漫画
6、类+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本题为多材料作文,所选材料为一则漫画和两则文字材料,三则材料之间是同向互训关系。漫画所展示的内涵可以借助文字得到更清楚的展现,文字所阐述的哲理可以在漫画里得到验证。材料一中,人物是漫画主体部分,头上的学位帽、眼镜和整齐的着装说明其身份是高学历人士,样式齐全排列整齐的兵器架和人物“学了不少”的台词说明他系统学习了不少专业知识,但地上散落的兵器和“怎么一样也用不起来呢”的台词说明他的所学没有转化为所用,他的实践操作是不成功的。材料二来自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和知名大学校训,这一点本身就带有启迪和指导世人的暗示性,校训的具体内容也明确表达了只是在书斋里研究学问是不够的,人们应重视学
7、以致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对世界的深入认识拿去指导实践活动,以获得真正改变世界的力量。材料三更具体,宋代诗人杨万里谈论的是诗文创作的心得:独处书斋、闭门觅句并不是作诗的好方法,你只有走出去,在旅行和广阔天地自然中才会作出好诗。其中包含了和前两则材料类似的哲理,闭门造车,脱离生活实践,躲在象牙塔里往往掌握不了真本领,到鲜活的实践中去才能大有收获。材料一从反面给出了错误的做法,材料二批评的同时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材料三前后对比先否后肯指出了正确做法。三则材料综合起来看,强调了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启发考生凡事都不应止于思考和研究,应多动手多实践,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获得改变的力量。学以致用不仅对个人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也有紧密联系。所以,写作时,可以从小到大,逐层深入。如,对于个人的作用:真正将所学的知识运用起来,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掌握好知识,而不是学了就忘。而对于社会与民族的作用,则可结合材料二马克思的话来论述:空想、空谈不能兴国,唯有将所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中,在基础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落实到位,社会才能真正向前发展。立意: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所学须力行。2.学以致用,学用相长。3.以行化知,知行合一。4.要想改变世界,需将书手结合。5.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才能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