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导学案【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并背诵最后一段。疏通文意,积累掌握重要文言知识。(重点)2、理解孟子的“保民而王”的民本思想。(难点)3、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难点)【预习要求】1、 自主学习非常学案48页,了解孟子及写作背景。2、 读熟文本,读准字音、断句。完成非常学案48页“字音辨识”“通假字”练习,并把生僻字词整理到笔记本上。3、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勾画出注释中的重点知识,标识出难理解的字、句。4、 我的疑点、难点是:【学习过程】一、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断句,并用原文语句填空 。(一)、 阅读“齐宣王问曰君子远庖厨也”1、谈话之初,齐
2、宣王想听的内容是 ;孟子要说内容则是 。2、孟子提出了 的政治主张。对此,齐宣王的态度是 。3、为说服齐宣王,孟子举了齐宣王 的事例,以此证明齐宣王具有 之心,并把它上升到 的高度。(二) 阅读“王说王请度之。”4、经过初次的论辩,齐宣王已经认同了孟子主张的 ,可是齐宣王依然怀有畏难情绪。对此,孟子连用四个比喻: ,得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抑王兴甲兵其若是,孰能御之。” 5、到此,齐宣王依然存在着妄想,即 。孟子为打消他的妄想,让齐宣王彻底认识到自己的妄想结局只有一个,即 ,后又给齐宣王描绘了一副令所有王者向往的美好政治图景:“ ”。(四)阅读“吾惛结尾”6、到此,齐宣王终于真正为孟
3、子的主张所动,他说“ ”。7、孟子适时提出实行仁政的具体措施: 。二、熟读文本,对照注释疏通句意,质疑,解疑:1、讨论交流预习时提出的疑难问题。2、自我检测:(解释加点的词)无以,则王乎( ) 若寡人者( ) 彼恶知之( ) 是乃仁术也( ) 然则废衅钟与( )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 )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俯足以畜妻子( ) 鸡豚狗彘之畜( )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牛何之( )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 )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刑于寡妻( ) 盖亦反其本矣( )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 ( )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 ) 树之以桑( ) 以若所为,
4、求若所欲( ) 不识有诸(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二、翻译下列语句,注意准确译出黑体字。1、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2、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3、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4、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5、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
5、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6、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研读文本,体会孟子论辩的艺术。思考探究:你认为孟子如何巧妙说服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思想的?【归纳整理】1、完成非常学案49页练习。2、自主归纳“之”“以”“若”的意义和用法。3、把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点整理到笔记本上。4、背诵并默写最后一自然节。【孟子名言名句】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尽信书,不如无书。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