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优秀3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人今年将继续担任六年级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本册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学习较主动,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不理想。还有部分学生对应用题的题目不能理解,解题困难。学生学习习惯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潜能生学习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处于应付状态。本学期
2、尽量多设计分层次作业,让潜能生得到提高,优生得到发展。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本册教材注重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重点: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在具
3、体情境中使用负数。 2、进一步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会解决有关比例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他们的面积和体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6、整理与复习。 五、教学措施 1、减负提质: 1)认真学习新教材,读懂新课标,领会精神,吃透教材,认真备课,做到提前备课 2)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 3)平时多看一些教育书籍,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及时有效地把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2、学生辅导: 1)上课多加提问,在基本练习的基
4、础下,为学优生的提高,增加一些有难度的练习; 2)多和学困生进行课下交流,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学生辅导小组,做好辅导纪录。 4)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 3、教学检测及评价: 每个单元学完以后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再加期中和期末各一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二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9人,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大多较好,课堂上能认真听课,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习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习、课前预习,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习成绩较不理想。
5、尤其是在实际教学的应用题上,有大部分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
6、、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7、。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3、教学重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
9、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 4、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 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
10、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
11、课下多关心。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5、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6、抓好单元与月考检测,把握好各单元教学过关。 7、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8、针对本册内容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加强自身学习,坚持不懈的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北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年我继续担任三年级(4)、(5)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并协助两个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4)班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24 人,女生 24 人
12、;(5)班有学生 49 人,其中男生 25 人,女生 24 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可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还要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
13、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重难点 1、“时、分、秒”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整时、半时、分的认识以及知道了1时=60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以后学习二十四时计时法以及其他时间单位打下良好基础。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个单两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加、减法估算。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以及学习了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后面学习更大数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测量”这个单元主要内容是毫米、分米、千米、吨的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厘米、米,千克和克的基础
14、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面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做准备。 4、“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这个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今后能自主进行更大数的计算打基础。 5、“倍的认识”这个单元你主要的内容就是倍的认识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已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6、“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笔算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以前学习表内乘、除法以及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小数乘法打基础。 7
15、、“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四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并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打基础。 8、“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元主要内容是两位数加、减数的简单计算及简单应用。这些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以及整数的计算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数概念的扩展,为今后学习更为复杂的分数计算及应用打基础。 9、“数学广角集合”这个单元主要内容就是体会集合思维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
16、今后学习其他的数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本册教材的重点: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 (4)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5)分数的认识。 本册教材的难点: (1)1毫米、1千米、1吨的表象建立以及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2)万以内数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以及加、减法的估算。 (3)“倍”与乘、除法运算的关系以及能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提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进位叠加乘法。 (5)分数的意义以及整数减几分之几的分数减法。 三、本册教材的任务和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
17、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
18、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采取的具体措施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先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和提前思考,在课堂上充分的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学习。 2、在课堂上做到精讲,合理、精心地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尽量做到少而精。 3、针对班级中学生的的不同层次,在课堂和课后多关注中等生以及思维较慢的学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