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范文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范文六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范文六篇【篇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的资源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为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教育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但是新课改实施了多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信息技术如何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在一起呢?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状分析 1.教师缺乏主动应用的积极性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初期,对信息技术手段充满兴趣,但经过一段实践之后感觉用信息技术手段是一种负担,渐渐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兴趣。教师在应用理念
2、上有误区,开始认为在教学中用了就比不用强,用的多就比用的少强,现在认为不用最好,于是教师们还是选择了自己最熟悉最方便的教学方式。 2.教师欠缺应有的整合能力 有的教师课件用得过多、过滥,有用没用都要演,课件播放满堂灌。有的课件用得没有重点,一味追求课件的精美度和娱乐性,使课件的播放冲淡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有的课件用得不适时机,学生正在思考,教师就急于展示课件,造成了课件的展示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的应用不但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反而造成了课堂的低效甚至是负效。 3.教师缺少有效的操作方法 教师对信息技术整合感到无从下手,是先考虑教学需要还是考虑现有课件呢?备课时先备什么,后
3、备什么,不是很清楚。教师对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用于什么课型,什么环节,用什么媒体,用到什么程度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有效的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有效策略 1.备课 (1)分析教材。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语文教材体裁广泛、内容丰富,要探索学科教学内容的规律就应该把教材内容进行分类,探索学科内在的逻辑关系。阅读课文可以按体裁分类,也可以按教学内容的字、词、句、段、篇、章分类。如,每个学年在备课时可以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典型备课的思路来进行备课。 首先,要通读教材、理解新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然后把教材按不同体例进行分类,建立教材之间的横向
4、和纵向联系。其次,进行单元备课明确本章节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再次,选择典型课例,通过对典型课例的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学策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规律。 (2)了解学生。探索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的认知心理和知识基础。小学生的认知大多数是从直接经验中获取的,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采取,生动、直观的学具、图片和影像进行形象思维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慢慢由形象思维训练向抽象思维训练过度。研究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才能把未知转化为己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
5、不能转化为能,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了解媒体。了解媒体功能,根据媒体功能进行系统分类。我们可以把现行的媒体根据它们的功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媒体,一类是动态媒体,静态媒体又分为单一功能媒体和多功能媒体,例如单一功能媒体中有板书、挂图等,多功能媒体包括标本、模型等。动态媒体可分为手动媒体和自动媒体,例如手动媒体包括FLASH动画!老式幻灯片等;自动媒体包括电影、唱片、磁带等。不同的媒体有其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教学任务中要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走出媒体应用过多、过滥的误区,使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2.上课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的整合。新课导入不但预示着一节课的开始,它更能预示
6、着一节课的成败。恰当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角色,愉快接受新知识,而且还能把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而与文本相应的视频,音乐,图片穿插在导入环节本身就是培养兴趣的有效手段,有效的使用,更能将学生带入文本角色,易化学习过程。有效的导入将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甚至将影响学生一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作为新生的教学手段,以其独有的新奇性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新授环节的整合。新授环节是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它承载着新鲜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根据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法,新授
7、环节是对课文整体的把握,再细化到具体的品词析句的过程,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教师讲授,学生探究,小组学习等。可当学生遇到一篇离生活实际较远的陌生文章时,老师的讲解再生动,学生听起来也只是字面。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显得无力了,因为他们没有人了解或看到这一事物或景色。不能用原有生活经验带动学生阅读学习的时候,信息技术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陌生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3)信息技术在巩固训练环节的整合。小学语文学科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应用学科,是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本领的应用学科,为了达到应用,必须通过严格的训练。训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特质,巧妙设计巩固训练环节不可小
8、视。传统的教学中,巩固环节真可谓是做到了听、说、读、写。教师不厌其烦的带领学生读,逼迫学生听,一本本的抄写,背诵,还要让学生来说说做以检查这是应试教学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真正能力的提高没有达到,信息技术的到来又一次地改变了这一现状。 (4)信息技术在拓展延伸环节的整合。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由此及彼,灵活运用,拓展能力,沟通生活,培养语文素养,是很重要的。如果说课本的教学是学生基础积累的过程的话,那么拓展与应用则是语文教学的升华。拓展延伸的知识高于文本知识,但却与文本密不可分对文本的拓展延伸正是以文本知识为基础的升华,是文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沟通桥梁,同时,合理的拓展
9、过程也是学生迁移练习,进一步探索语文知识的启蒙教师。 总之,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学习能力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合理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小学语文学习活动更加情境化、多样化、综合化,来提高教学效率。 【篇2】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理论和观念在不断发展中 现在教学设计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一些新的见解和观点也层出不穷,各家争论也比较大。 笔者最近查了一些资料,根据美国的最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作为教学设计理
10、论最重要的参考书,居前三名的分别是:迪克和加里的系统化教学设计(1996年)、加涅和布里格斯的教学设计原理(1992年)以及加涅于1985年写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理论,这说明在美国传统的教学设计工具书多年来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我们这次教学设计大赛,还是介绍一些目前比较公认的,比较成熟的设计方法。 但是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考虑,如何让我们设计出来的课程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比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等等,因为在不同的教学观指导下,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比如你是按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布置作业,五大环节的程序来设计教学,人家一听就知道你的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中心
11、的传统教学观。而一个注重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师,他设计的教学过程,一般是提供问题建立假说讨论验证形成概念,其教学策略是发现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的要求,我们老师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问题的分析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学策略的决策者、教学资源的组织者。这是保证我们的教学设计与新课改指导思想一致的前提。 2、什么是教学设计 各家说法大同小异,最简洁的是李克东的定义,教学设计就是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从教学设计的定义可以看出,教学设计首先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系统,
12、设计的目的是要对课堂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协调和控制,使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优化。 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问题和教学需求为基础的。因此要首先作好教学分析,分析之后要明确解决教学问题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就要考虑达到目标需要哪些条件,采用那些方法,通过什么样的步骤,帮助我们接近教学目标,这些方法步骤被称为教学策略。 作为完整的设计过程,在实施之后都要对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设计方案进行修订,使方案趋于完善,这样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我们教师的课后小结就是一个自我评价、修订、完善的过程。) 以上四项就是教学设计所涉及的全部内容,但是请大家注意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信息技
13、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考虑一定的教学条件,在什么样的教学空间展开教学。我们现在依托的信息技术环境有三种: 依托校园网的教室多媒体环境 基于网络教室的局域网环境 直接利用INTELNET的广泛互联网环境 老师们常用的是前两种,我们也主要是介绍前两种教学环境的设计方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知识点、教学目标的配置 教学目标受课程标准的制约 课程标准以前叫教学大纲,被称之为教育宪法,改称课程标准是考虑到教育固有的规律,有意识地弱化了大纲的指令性质。但是课程标准是课程最终达到的目标,是教学目标的总体性的终极标准,不能充分体现对每一节课的达标要求。教学目标是针
14、对一节课的知识,它要求很具体,根据知识点的性质不同,要求学生达到的认知水平也不同。 有影响的教学目标体系有两个,一个是加涅的认知目标体系,另一个是布卢姆的认知目标体系,我们国家广泛使用的是布卢姆的体系。但布卢姆的教学目标深受美国文化和思维习惯的影响,各国在引进时都作了相应的修改,我们国家各省市对教学目标分级处理也不同,比如吴边显在新教学论中就将认知水平分成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级,我们在进行知识、目标与教学策略配置时,应当根据北京市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拟定教学目标。 各位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有行为动词,因为只有通过对学生外显行为的观察,才能随时掌握你的教学是否达标了。 另外不同
15、的课程有不同的目标分类,布卢姆的教育目标是认知领域的,对于劳技课一类的教育目标还有一个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为模仿、操作、精确、联接四级。对于思品一类的课有一个情感领域的目标,分为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化、价值复合形成个性五级。在此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如何确定教学目标 决定教学目标的因素有三个 课程标准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往往在一个时期是不变的,是较稳定的常量。 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阶段性和群体性的特点,在某一学年段,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大致保持同步,在一段的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因此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就相对稳定。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清楚所教学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16、、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根据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对学生的分析就更要摆到突出的地位。事实上即使在同一学年段或同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属于视觉型的;有的属于听觉型的;有的属于动觉型的。因此在学习目标确定以后,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和组织教学资源时要考虑满足不同学习类型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材的知识内容的性质教材知识内容日日更新,是最不稳定、最活跃的变量,因此,设定目标最关键的是要做好教材分析。进行教材分析要有两点必须考虑的 所作课在整个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承接关系。一般单元起始课往往要求学生记住定义、粗知方法,而单元的结尾课往往要求
17、学生会运用定义和方法解决问题。 所作课有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中有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然后根据知识点的性质配置相应的教学目标。比如哪些知识只要知道就可以了,哪些要达到理解水平,哪些不但要理解,还要会应用。 教学目标是一个体系,包括三方面,知识掌握、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凡是整合课要把信息技术素养作为目标融到相关的条目中,比如通过对网上资料的浏览提高快速阅读能力;使学生掌握超文本的阅读方法等描述语句。如果直接上INTELNET在情感目标中还可以写:能自觉规避网上不良信息等内容。三方面要写全,再强调一遍知识点后面要跟行为动词,技能的升华就是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当于思想渗透和思想
18、教育。 如何交待教学目标 A.交待教材、章节、单元、第几课; B.交待学生已具备了哪些与本课相关的知识; C.交待本课与前后章节各方面知识的关系;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D.交待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难点,交待各知识点的性质; E.根据课程标准,所教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最后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F.交待资源形态的特点,根据特点交待信息素养目标。 (二)如何确定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就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顺序、学习活动程序、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资源和媒体的组织与呈现的总体考虑。 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教学问题,解决教学问题的基础是分析教材,根据教材分析制定教
19、学目标。第二步就是根据知识的性质,学生的学习风格配置策略和方法。 我们国家引入布卢姆的教学目标时,专家对有关的教材知识性质作了分类,即事实性的知识、概念性的知识、技能性的知识、原理性的知识、问题性的知识,对不同性质的知识作了教法提示,即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设疑思辨。构成一个直角梯形结构图。这个结构图可以作为制定教学策略的参考。 评价 设疑思辨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知识 呈现过程 提供示范 创设情境 展示事实 事实知识 概念知识 技能知识 原理知识 问题知识 其实这个结构图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索引,学生可以根据这个结构图,直接去搜索学习资源,比如事实的知识学生可以自
20、己去查找典型事例,像赵州桥的样式等;原理性的知识学生可以去查找事物的演变过程,像减数分裂等等。设计时这样处理的教学策略,就更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的组织形式也是一种策略,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以课堂群体学习活动为主,环境是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环境或者是网络机房,组织形式上表面看与传统的组织形式没有太大区别,主要分三种:集体学习活动,适合于新知识的学习或群体练习;个别化学习,适合于有针对性的事实查找,简单问题的解决;分组合作学习,适合于复杂问题的意义建构。其中个别化学习与分组合作学习更适合在网络机房学习。当然多媒体教室里也可以进行分组合作学习,但如果分组时间过长,在知识处理上会遇到困难。 学习
21、活动程序就是我们常讲的教学步骤,教学程序、教学环节。在设计活动程序时,要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学习活动的时间分配,很关键的一点是要给学生的学习活动留出充足的时间。 在知识材料的组织上,由于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情境和大量的资源,教师要将网上的资源与课本的知识进行重组,形成新的系统知识提供给学生或者作为学生探究的对象和内容。这一点是传统的教学设计中没有考虑到的。 在学生进行会话和协作时,教师不要忘记自己是知识意义的承载者,要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种交流只能是启发式的、引导式的、质疑式的,决不能是灌输式的,传授似的。 2、交待教学策略要注意说明选择策略的依据。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主体,是教学设
22、计的重心所在。在交待教学策略时,要讲清为什么选择这种策略。比如你采用设疑法导课,你就要说明疑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集中注意,引起思考;如果你采用复习方法导入,你就要说明这是为了唤起学生头脑中旧知识的苏醒,以使新知识找到生长点。总之要善于用现代教学理论解释你的教学行为。 3、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 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来考虑,比如上例所举导课的例子。 从知识点的性质来考虑,比如地理现象具有大尺度、慢变量的特点,要想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讲述清楚有困难,所以采用视频手段来浓缩亿万年的变化过程,或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这种演变过程。 从学生的认知需要来考虑,教学中当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或生活经验与新的
23、知识有距离时,教学就会产生困难,这时教师或者设计一个恰当的类比事物(举例)使两者发生联系,或者利用课件或网络资源,提供替代经验,以弥补学生自身经验的不足。 上面介绍的三个方面以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价值最高,因为这样的设计是从学生出发考虑教学,符合主体教育和建构主义认识论的教学潮流。 (三)信息环境与教学资源的配置 教学资源是指支持教学活动的物质条件、经济条件及心理条件。课本,教学媒体,网络环境、学生的心理素质都属于教学资源。为什么说学生的心理条件也是教学资源呢?现代教学论认为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情感因素,教学就会取得巨大效果,比如前几年推广的快乐教学、成功教学、情境教学就是充分调动和
24、运用了心理条件。另外像上个世纪中期保加利亚洛扎诺夫搞的暗示教学,就是巧妙地运用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超常的记忆力,一节课可以使学生记住上百个单词。这是调动人潜意识资源的典型例子。 但是具体到媒体的组合上、信息环境的选择上、信息资源的配置上,也同样有设计组合的问题。因此在配置资源和信息环境时,首先要有对资源和媒体的分析。 1、分析的依据一般有以下三点: (1)是教材的需要,或是弥补教材的不足,或是改变教材的知识形态,使知识形态适应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知识是分形态的,有文字的形态、声音的形态、图像的形态,不同的人对知识形态的敏感性不同,越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声像形态的知
25、识接受能力越强。 (2)是学生的需要,或是为学生提供替代经验;或是创设教学情境;或是简约概括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意义的构建。 (3)是考虑媒体的功能,比如音乐引导情绪升华感情的功能;音视频有引情入境的作用。 2需要指出的是,过去我们对常规电教媒体研究的是比较透彻的,对幻灯投影、录像机等媒体的表现力、重现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都有过分析和测试。信息技术进入教学以来,对一些软件平台媒体,则分析研究得不够,但是只有了解各种形态的资源特点,媒体的功能特性,我们在资源的组织上,软件媒体平台的选择上才会心中有数,运用自如。下面根据老师们在教学中的使用经验,做一个初步的归纳。 资源库、网络资源及校园专
26、题学习网站:信息成海量;交互性强;自主选择性强;知识形态丰富;超文本结构;易读取和下载;信息更新快。有些信息结构不良,须学习者重组。 PowerPoint的教学功能 (1)能将教师冗长的叙述语言,简约、概括地表达出来。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记忆。 (2)能提示操作步骤,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 (3)能呈现问题,引起思辨。 (4)贴上图片,能展示事实,引起话题。 (5)提供行为暗示,获得期望的行为。 (6)快速提供大量例题,进行学习训练。 (7)设计递进问题,指导思维方法,训练心智技能。 (8)设计反馈问题,进行诊断和评价。 课件(包括链接的音频素材、图片、动画等) (1)模拟、仿真,
27、提供替代经验。 (2)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3)提供示范,养成正确的行为动作。 (4)展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和自然现象。 (5)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如布朗运动、纵波、横波等。 (6)微化宏观、放大微观,如讲天体、讲电子云等。 (7)辅助教学语言的说明,如讲圆周运动、行程问题、势能转换等。 下载或扫描的word文档 (1)提供最新的事实、实例,保证教学的鲜活性。 (2)提供教学的背景资料,如时代背景、作者生平 (3)对课本作前后延伸,丰富学生的信息量,如预习指导,有关科技的新进展。 (4)提供范文,增加阅读量。 (5)当堂删改、点评,进行作文教学。这是word软件对作文教学的最大贡献,有了wo
28、rd软件可以群批群改,面批面改了。 FrontPage综合了PowerPoint和课件的功能,由于它是一种网页型的课件,可以提供多种学习素材,是一种较好的知识容器,可以提供多种进入途径,非常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媒体及网络环境的运用策略。 可以配合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选择; 要考虑最佳作用时机、最佳作用点; 要考虑知识点的性质用那种媒体呈现最佳; 什么样的问题把它作为认知工具最为适宜; 那些问题需要用网络或多媒体创设情境(其实语言和问题也可以创设情境)。 三、当前常用的学习理论简介 通过以上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分析,就可以组织出完整的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最终的表现形式是教案,但我们必须把
29、整个的设计过程,教学策略选取的依据表述出来。这种表述是要说明策略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以此证明自己设计的合理性。教师应能够用现代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解释自己的教学行为。现在大家都在用建构主义解释教学过程,但是教学活动是涉及到许多复杂认知行为,因此教师们应该从多家教学理论中去寻求解释设计和行为的依据。 行为注意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外部条件,重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重视人的外在行为反应。对学习动机、学习的迁移原理等进行了长期的探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资料,整合时应重视动机原理、迁移原理的运用。 社会学习理论。行为是生理与社会交互的产物,而观察学习是获取信息反映形式的重要方法。观察学习也叫建模或模仿,有四个过
30、程:注意、记忆、原动力重演、动机。整合是要提供积极的样板和范例;范例要有社会性、典型性,可操作性能引发学生的操作;学习过程要有激励机制。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的作用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的优质潜能得以发挥出来。整合时要真诚对待学生,提供研究条件和认知工具,让学生参与研究,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建构注意学习理论。学习是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整合时最好用发现法,协作学习,联系和思考是建构的关键。 在此很粗疏地蜻蜓点水的介绍,使希望老师们了解各种学习理论对教学,对整合仍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在国外这些理论都没过时,我们
31、要积极吸取各种理论的精华,指导我们的教学设计。我们在解释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才会有丰厚的理论北京作为支撑。 四、关于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设计中药组成部分,他有一整套的检测工具和检测方法,像目标达标度检验,S-P曲线检验,需要做专门的测试,大多数老师还很难掌握,所以在作表述时,这一部分一般是不要求老师做的。但在日常教学中,课后的教学笔记,也可以看作是一种评价手段,希望教师们把它充分地用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断地向深层次发展。 五、关于教学设计的评价 一句上面介绍教学设计的要点,我们进行一下归类和梳理,做出了一个评价表,供大家
32、作教学设计的参考。作为一节独立的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来说,我们在坚持课程本位的同时,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必须有信息素养目标,在组织知识信息时应该有信息资源的内容,在选择媒体时必须有信息技术技术的参与。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教学 目标 阐述 1、理解教材,对教材分析透彻 2、对学生的分析符合年龄、心理特点 3、了解学生有关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4、符合课程标准,且明确、准确、全面(有信息素养目标) 5、重点、难点、知识点清晰、准确 教学 策略 阐述 6、教法、环境有利于展开教学且理论依据充分 7、教学组织有利于发挥主体作用能体现分层指导平等参与 8、设置的教学问题联
33、系实际,能吸引学生参与 9、设置的教学问题能引发思考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篇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即教材)分析 建立个人博客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教材小学版下册第21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上的新授课,是重新认识、使用网络的新窗口,同时也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子邮箱的申请与使用后的又一同类型的网络新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了解博客的概念,会在网上浏览博客的相关信息,并且运用博客、电子邮箱、网上论坛的方法来学习新知识;学会注册博客、发表日志,对于学生进行网路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
34、教学对象以小学六年级(3)班为例,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好奇心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字录入技能和网络操作技能,而且较之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接触网络的机会和次数也较多;在课堂上,他们踊跃积极,团体合作能力较好。同时根据问卷调查,该班9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号和电子邮箱,并且部分同学还经常上网装扮自己的空间和进行网上偷菜,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3)建立个人博客,学会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浏览信息,发表日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搜索查找关于博客的信息,查看
35、中国青少年雏鹰网上的一些博客,从而初步了解博客的概念。通过任务驱动的模式,结合分组教学法和演示法,让学生完成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并且掌握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好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建立个人博客(网上个人家园)的欲望。 (2)倡导学生健康文明地上网。 4.行为与创新 (1)培养学生文明使用博客进行交流的道德观。 (2)能主动思考如何将博客应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意识和个性化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网络获取关于博客的信息,初步了解什么是博客。 2.实现知识的迁移,学会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
36、并能在上面浏览信息和发表日志。 处理方法:带领学生浏览百度字典,并简单介绍介绍用百度解决问题,让学生尝试进入博客留言,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难点: (1)学生怎样合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2)注册过程中的字母大小写问题及注册后要到电子邮箱中进行确认,才能完成个人博客的建立。 处理方法:对于接触网络不多的,并且没有电子邮箱的同学,主要通以个别指导为主,尽量让他们拥有自己的邮箱。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设计: 1.任务驱动法;2.分组教学法;3.演示法学法指导。 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激情引向课堂中来。让学生在兴趣、激情的引导下,有目的地浏览课堂学习任务。我的主导思想是:
37、能在课前都做好充分准备,课内让学生唱主角,教师唱配角。我采取的模式是:情趣导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课上讨论、汇报结果课后巩固,做好作业。 六、教学准备 硬件环境: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机房。 软件资源:网络是否畅通,极域教学系统,建立个人博客PPT课件Office办公软件相关素材:一些图片、文章。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具体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流程图 2.教学过程表述 进行必要复习,截图导入新课。 教师开始新课: 师:我们先看看已经做好的博客主页和电子邮箱主页。 我们已经跨入了信息时代,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收发电子邮件,而且还能在网上建立自己的家园,同学们感兴趣吗?今天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建筑师
38、,一起建立自己喜欢的家园吧。 (揭示课题:建立个人博客) 出示教学任务第一关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博客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博客俗称网络日志,是一种新的网络交流方式,是以文字、图片等方式,将自己的成长日记、班级生活、文学阅读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让全社会共享你的知识和思想,记录个人成长的轨迹。那么,我们如何来建立个人博客呢?进入中国少年雏鹰网。 演示:打开浏览器,进入中国少年雏鹰网感兴趣的博客信息。至此,大家生肯定已经迫(电子邮箱主页)不及待了,下面就来学习注册博客。 出示教学任务第二关 首先单击注册按钮,打开注册通行证页面。 大家请注意,在申请用户名时,用户名是由小写 英文字母、数字组
39、成,长度为520个字符,如果采用中文,字数长度只能为210个文字。 (博客主页) 为了马上知道注册的用户名是否已被别人使用过,我们可以单击测一下用户名是否已经被用按钮,来获得信息。 我还要强调的是:注册时带有*号的栏目必须填写,否则注册就不能成功;密码设Z时也要注意两次输入的密码一定要一致,否则计算机会告知出错;最后还需填写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前几节课每位学生已经申请了个人电子邮箱,现在就请学生们把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正确完整地填写在输入框内。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填写电子邮箱地址吗?网站会通过你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往你的电子邮箱里寄一封激活信,只有当你激活了这封电子邮件,才完成博客注册。
40、当我们把注册的信息全部填写好后,千万别忘记单击确定按钮。接下来计算机会提示还需做3件事: 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进行查看。 点击激活电子邮件中的链接,激活自己的账号确认按钮。(计算机还会提醒你,当你长时间没有收到确认电子邮件,就需要修改邮件地址了) 经过确认后,网站会告知你已成为会员,并且注册成功后系统会自动转入我的地盘页面。 出示教学任务第三关 师:下面请大家自己练习,注册自己的个人博客。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对于大多数同学提出的难题,教师再一次进行必要的屏幕控制演示。 生问:我们已经注册好了博客,接下来我们该干什么呢? 师:祝贺大家成功建立了个人博客,现在博客将成为每
41、位同学学习和交流的一个平台。下面,教师就来教大家发表博文。 出示教学任务第四关 师:通常,人们把在博客中发表的文章称为日志。我们怎么发表我们的博文呢? 首先单击我的地盘页面中的写博文按钮,进入添加博文页面,然后输入要发表的博文标题和正文,并选择发表方式,最后单击提交按钮,完成博文的发表。 教师小结: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建立了个人博客,并且学会了通过个人博客发表日志。博客账号的注册通常需要网络通行证,而且通过自己的邮箱进行激活,此外,用户注册过程中,注意区分大小写。 九、课后作业 通过任务驱动法、分组教学法和演示法三种教学方法,估计大多数的学生可以掌握该节课的内容。所以我根据你们的课堂表现,
42、并结合教学重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中的实践园内容,作为课后的巩固练习。 (2)预习下一节设置个人博客内容,尝试设置自己已建好的博客。 【篇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主题八。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如何在信息海洋中搜索到自身所需的资料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网络信息的基础条件,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介绍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旨在引导学生发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了解并正确使用关键字,掌握基本搜索技巧,并能根据信息需要选择最有效的搜
43、索方式。 二、学情分析 考虑到七年级新生在网络知识、能力方面的群体差异,如原就读于城镇小学的学生学校及家庭都拥有电脑,能经常上网,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能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简单的资料查找,而原就读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学校信息化建设较落后,对网络特别是网上信息查找较为陌生,教学需由浅入深。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及工作原理;能在实践中掌握关键字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搜索方法,并能根据:信息技术与教学设计与反思)信息需求选择最有效的搜索方式,能主动探求搜索引擎的帮助信息,提高搜索信息的效率。 过程与方法: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学会针对具体
44、问题对关键字进行合理选择和提炼,掌握一些适合自己学习和操作的搜索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搜索引擎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极大便利;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网络道德观,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关键词的选择技巧、了解常用的搜索引擎。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搜索技巧。 (一)激情导入 1.播放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十二生肖片段,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自己的生肖传说。(学生动手搜索并七嘴八舌说出自己所属生肖传说。 教师借此机会了解学生网上搜索技能的现状。) (二)出示课题,询问学生都用了哪些搜索工具 解释大家之所以如此快速找到信息,是因为这些网站都有搜索功能,就势引导学生进入搜索引擎学习。(在情境创设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学习。) (三)分组练习 请各小组按要求利用网络搜索生肖传说,第一、二组使用百度,三、四组使用Google或腾讯搜搜等。学生分组体验几种搜索引擎的使用过程,了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类型。组长演示并讲解关键字的使用及搜索过程。通过分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明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