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汇编(14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0138727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9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汇编(1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汇编(1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汇编(1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汇编(14篇).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汇编(14篇)目录1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五个关注点3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家解读】张军:恢复消费的紧迫性远远高于投资93 .发力增长着力统筹坚定信心154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双实企业”将助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45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科技元素286 .专家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327 .解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I聚力重点产业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398 .更加突出稳增长首要任务扩内需449 .重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哪些信号?万字最新解读来了4710 .权威专家解读中央经

2、济工作会议精神75张军: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稿可以看出,决策层 显然已经意识到目前整体经济状况比较严峻,并且释放出 明确信号,明年将会为恢复经济增长做出最大努力。同时,会议还传递出其他四个比较重要的信息:一是 调整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更好统筹疫情 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将经济发展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二 是过去若干年,我们一贯强调供给侧改革,这次中央经济 工作会议明确释放的信号是转向需求侧管理。三是重申“两 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是一 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此又一次 作出系统阐述,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也以问答的形式回 应相关问题。四是更加

3、突出财政政策的作用,提出积极的 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中国新闻周刊:你如何看待防疫政策的迅速优化对经 济恢复的影响?张军: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内部原 因导致,而非受到外部冲击的结果,因此需要对一些政策 进行系统调整。比如今年经济状况比较严峻,很大程度受 到防疫政策影响,需要优化防疫政策以消除其带来的不确 定性。防疫政策优化相当于经济恢复的“一阶条件”,即放 开是经济恢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其他的宏观调3)抓住结构性提升的个股机会。消费需求疲软的大 环境下,中产消费降级与注重性价比的趋势凸显,个体公 司仍有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在平衡好自身的产品升级, 与市场需求结构性下降之间的

4、机会,以此为代表的【飞科 电器】、【小熊电器】、【新宝股份】。4)成长赛道仍具长期空间。可选成长赛道中,长期 渗透率空间与短期确定性刚需之间有矛盾,但仍需乐观看 待长期空间,尽管集成灶、投影仪、扫地机等成长赛道个 股的三季报表现不佳,但考虑到产品长期的渗透率仍在低 位,且行业内的龙头个股仍在不断研发新品,行业需求由 创新新品驱动,重点可关注创新能力居前的【石头科 技】、【科沃斯】、【极米科技】;5)成本改善及布局第二曲线成长的公司仍有机会。 黑电版块公司整体因面板价格下跌迎来较好的业绩财报, 考虑到Q4的世界杯效应,仍有较好的布局机会,重点关注 【海信视像】【TCL电子】。此外,积极转型汽车零

5、部件 类的公司调整后也有进一步成长的机会,开拓第二增长曲 线的态势不变。重点可关注【三花智控】【盾安环境】【东方电热】。谢皓宇地产首席分析师供稳需松的政策,平稳过渡新模式一对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的点评导读:将支持住房改善放至扩大内需的第一位,将需 求侧重要性提到极高的位置,同时,供给侧风险则放在化 解经济金融风险当中,供稳需松的政策,向新模式平稳过 渡。1、本次报告主要亮点在于支持住房改善需求,并放至 扩大内需的第一位,这是在解决了供给侧矛盾之后,楼市 仍处下行趋势的应有做法,同时还将需求放在后面的经济 金融风险小节,表明支持需求对防风险也有重大意义。需求侧政策已有预期,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不

6、会 提到具体政策,但这次将需求侧支持放在了极为靠前的位 置,为此后针对需求端出台更为超前的政策做好了铺垫。 同时,在化解经济金融风险处,再次强调要支持刚性和改 善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我们认为, 这说明需求的支持对化解当前风险也极为重要,从过去的 纯供给侧风险向需求侧风险过渡,具备重要的意义。2、供给侧仍然延续了此前的政策,以风险化解为主, 和以往地产周期相比,依然缺少了房企重启扩表周期的途 径,整体呈现供给侧以平稳发展、内部整合为主,最终选 拔出优秀企业。本次会议与房地产相关的,除了前述的需求侧支持以 外,全部放在了化解风险这一小节,其中,明确提到保持 平稳健康发展、“保交楼

7、、保民生、保稳定”、满足行业合理 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 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 罪行为。整体来看,供给侧的政策仍然是延续此前的做 法,例如,即便是第二支箭,但发行依赖于资产担保,对 整体信用扩张依然难度较大,更多的是不再出现明显的信 用收缩。因此,我们认为,供给侧政策整体是以平稳发 展、内部整合,最终达到供给侧出清的效果,选拔优秀企 业。3、供给侧稳定、需求侧放松,进入到和海外房地产市 场一样的模式,即降低房企杠杆率、提高居民杠杆率,整 体信用保持一致,但可以降低居民购房门槛,有利于行业 长期稳定发展,平稳过渡新发展模式,具备重要意义。

8、我们曾经反复提出,土地信用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本 质,也是有别于海外房地产市场的最显著特征,在指标上 的呈现就是房企的杠杆率水平远高于海外房企、而居民杠 杆率又低于海外居民,原因就在于中国信用派生的源头在 于房企通过融资的方式去拿地。本次会议,对新模式的表 述,变为了“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具备重 要意义,通过限制资产的重复抵押来降低房企杠杆率水 平,以减少囤地的可能性,同时,降低居民购房门槛和降 低贷款利率,能够有效降低居民的购房压力,最终可以让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属性逐步的从房企端金融向居民端金融 过渡,也即从投资端、切换为消费端,实现更为良性的循 环。4、本次会议,对房地产提出

9、了更高的要求,需求侧政 策之后,不仅仅是信用能力,还有产品能力也将摆在房企 面前,对有信用、有产品的房企来说将迎来重大的历史机 遇。在确保信用的前提下,从产品角度,目前市场比较认 可的包括龙湖集团、建发股份、招商蛇口、万科A、保利 发展、金地集团等,同时,一些小玩家和新玩家也在奋力 改进自己产品,比如中交地产等。韩其成建筑首席分析师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 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1)积极财政 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 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稳健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 效带动

10、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 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 重大项目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 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3)广义基建投资增速2022年为12%左右,预期2023年 仍维持8-10%高位。2、支持住房改善,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 渡。(1)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 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 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 产负债状况。(2)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 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

11、 建设。(3)央企凭借融资/销售优势提升地产开发份额和房 建资产质量:第三季度地产销售中国中铁增55%/中国铁建增 39% (土地进前十)/中国建筑增7% (中海上升到第四)。 中国建筑22PE4.2倍(万保招金PE8.3倍)、PB0.66低于 万保招金PB1.03倍。3、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1)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 化机制运营。(2)前期证监会提出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 估值体系,上交所推出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 划。国资委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鼓励中央企业探索将价值实现因素纳

12、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 体系(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定向增发)。支持符合条件公司 开展中长期激励(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化学/中国交 建)。通过资产重组(中国电建/中钢国际/中材国际)等方 式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支持利于突出主业优势子企业分 拆上市(中国交建/铁建)。(3)央企资产待重估:中国铁 建2022PE4.2倍(历史最高PE平均20倍/2015年最高24 倍)PB 0.52倍,中国中铁22PE4.7倍(最高PE平均14倍 /2015年最高40倍)PB0.6倍,中国交建22PE7.4倍(最高 PE平均14倍/2015年最高20倍)PB0.62倍。4、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国家2

13、023 年将考虑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十周年),2014年一 带一路行情央企如中国中铁涨936%/中国电建涨684%等大 涨。(2)第三届一带一路峰会叠加疫情宽松2023年国际 工程弹性大:前3季度中国交建订单境外占比14% (疫情前 最高占比31%),中国化学境外占9% (最高占60%),中 国电建境外占14% (最高占47%)。5、综合推荐(1)地产七方向:一是地产开发/EPC推 荐中国建筑(首推)/中国铁建等;二是设计推华阳国际; 三是新开工推铝膜志特新材;四是设备租赁华铁应急受 益;五是施工评估推深圳瑞捷;六是装配式钢结构推鸿路 钢构,七是装饰推金螳螂,亚厦股份受益。(2)基建四方

14、向:一是首推央企中国中铁(首推)/中国交建等;二是地 方国企推安徽建工,浙江交科等受益;三是设计推设计总 院/苏交科等,地铁设计受益;四是园林碳汇推东珠生态, 蒙草生态等受益。(3) 一带一路:推中国化学(己二庸)/ 中材国际,中钢国际/北方国际/上海港湾/中工国际受益。6、 (4)新能源电力四方向:一是风光电储推荐中国 电建(首推)/中国能建/粤水电;二是BIPV推荐杭萧钢构 (钙钛矿)/江河集团/永福股份/东南网架,龙元建设受益; 三是核电推荐上海建工(土基熔盐核堆);四是智能电网 推荐安科瑞/智洋创新等。(5)新能源汽车四方向:一是锂 推荐四川路桥,东华科技/天铁股份/百利科技受益;二是

15、氢 推荐华电重工/隧道股份;三是锲推荐中国中冶;四是车路 协同推荐华设集团,深城交受益。(6)消费文旅两方向: 一是食品消费中粮科工/中国海诚等受益;二是文娱元宇宙 大丰实业/岭南股份等受益。李鹏飞钢铁首席分析师看好钢铁板块配置机会1 .经济预期修复,地产迎拐点,钢铁将受益。地产、基 建、制造业,政策与预期皆修复的背景下,钢铁板块值得 重视。自2021年9月开始的地产端下行,导致钢铁行业需 求持续走弱,叠加2022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行导致的成 本高企使得钢铁行业利润持续收缩,三季度上市钢企较多 出现亏损,行业进入寒冬。2022年下半年,伴随地产端政 策逐步出现拐点,无论是居民利率端还是房企融

16、资端都出 现了积极变化,从政策向基本面的销售、拿地、开工传导 虽有时滞,但我们认为这也足够导致2023年的钢铁需求预 期从底部逐步抬升,年初的金三银四也将存在更多期待, 行业大概率从亏损走向盈利,相应的周期复苏交易也将重 新出现。2 .估值底部区域,长期逻辑未改,配置价值凸显。钢 铁板块目前从PB的角度来看,已经处于底部区域,龙头公 司大多进入估值最低水平,这种低估值历史上发生的次数 并不多,而且伴随着危机或行业持续性的大规模亏损,从 目前的一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等因素看,目前的二级市场交 易价格明显低估,另外如果看钢企的吨钢重置成本与吨钢 市值比较,也具有较大的修复空间。钢铁行业从长期来 看,行

17、业加速集中度提升,兼并收购持续推进,行业格局 优化,龙头公司定价权提升,降本增效与报表修复未改, 当前的估值水平具有较大程度的修复空间,配置价值凸 显。3 .拥抱材料与资源景气时代。当前我们比较看好的赛 道,一是火电机组更新改造,带来超超临界锅炉管需求的 爆发,超级不锈钢304及T91/T92等不锈钢和合金钢钢管 需求确定性较高,龙头公司积极扩产,享受产能增加与产 品结构提升,订单饱满成本下降;第二是军工领域高温合 金的需求持续拉动,尤其是军品,飞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 需求旺盛;第三是硅钢,宝武合并后行业集中度提升,龙 头定价权增加,一些优质民企不断提高技术实力,增加高 端牌号产能,量利齐升。金

18、属粉材领域,核心是下游需求 景气度高,公司绑定下游核心客户,不断拓宽产品结构, 募投项目逐步投产,业绩确定性高,客户、技术、认证等 壁垒高,享受行业高景气。炭素行业积极布局特种石墨, 核石墨、等静压石墨放量,持续进口替代。资源为王,我 们继续看好锐矿、钛矿、铁矿、锂矿、稀土矿等相应产业 链和龙头公司。自主可控背景下,核心资源依然具有长期 价值。4 .我们维持行业增持评级。重点推荐普钢龙头,方大 特钢、华菱钢铁、宝钢股份、首钢股份、太钢不锈等;特 钢板块推荐盛德鑫泰、久立特材、图南股份、抚顺特钢、 中信特钢、甬金股份等;新材料板块推荐销科新材、悦安 新材、屹通新材、方大炭素等;资源板块推荐安宁股

19、份、银钛股份、永兴材料、包钢股份等;港股推荐天工国际、 中国东方集团等标的。控政策相当于“二阶条件”,只有在“一阶条件”满足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当然,防疫政策优化并不意味着疫情消失,疫情依然 会对明年上半年的经济构成较大冲击,预计明年下半年的 情况会好于上半年。“放开”后需要若干月度过感染峰值,这 也是其他国家、地区在“放开”后必然经历的过程,从初期的 谨慎逐步恢复到正常生活。同时,防疫政策优化也不意味 着经济会自动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经历疫情三年,已经 形成一些“疤痕”,因此尚需宏观政策支持。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明年经济增长目标应该如 何更合理设定?张军:其实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

20、定性越来越多,为每 一年设定经济增速目标其实是有风险的。一些发达国家往 往以季度为单位,对下一季度的经济增速进行预测,后续 情况改变,预测也可以被修正,这涉及宏观经济管理的科 学性问题。虽然今年经济增速尚未出炉,但外界推测在3.5%左 右,这意味着疫情三年,从2020年到2022年,经济平均 增速为4.6%。考虑到今年基数较低,会变相推高明年经济 增速。明年经济增速目标定在5%以上,比如达到5.5%是 合适的,实际增速可以高于这一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之一: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2022-12-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 议从多个方面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21、和安排。会议 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 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 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开好局起好步。会议特别强调了消费恢复在经济运行转好中的重要作 用,并定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这有利于充分发 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注入 稳定持久动能。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是经济的压舱石,对于经济增长发挥着基础性作 用。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在 2023年全球经济大概率陷入衰退、外需进一步萎缩的背景 下,内需尤其

22、是消费的作用将更为凸显。今年以来,消费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疫情反复限制消费场景、失业 率上升限制消费能力、信心不足限制消费意愿。中共中央、国务院此前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 要(2022-2035年)释放重要信号,要求坚定实施扩大内 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此次会议再次将提振内需列 为重中之重,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 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 费场景”。植信投资研究院认为,相较于投资,消费是经济增长 的持久内生动力。随着近年来经济结构转型步伐加快,投 资对内需的提振作用越来越小,扩大内需需要更多向依靠 消费进行转变。在疫情发生前的9年间,最终消

23、费支出对 于GDP的贡献率保持在55%-69%的区间内,且贡献率都 大于资本形成,表明中国内需增长已逐渐向以消费为主要 拉动力的路径上转变。疫情发生3年以来,消费受到的冲 击远大于投资,因此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不断提高,优先拉动消费快速回升是推动明年内需回暖 和经济稳步恢复的关键。疫情期间,各类市场主体均受到 不同程度冲击。其中,居民部门隐性失业率上升,收入减 少,防御性储蓄提升,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重要原因之 -O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对于重新提升预期,缓解消费 后顾之忧有较大推动作用。房地产相关消费和汽车消费将 会成为拉动明年消费快速回升的两大抓手。同时,以政府 资本为基础,

24、社会资本有力参与固定资产投资是保持平稳 较快增长的重要保障。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大有可为根据会议,2023年货币政策的基调为“精准有力”。具 体来说,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 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 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 度。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精准有力”与近几年 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合理适度”“灵活适度”的提法不同。 “有力”意味着人民银行将通过适时适度降准降息等方式, “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 基本匹配”,并适度提升杠杆率。明年,美联储加息将见 顶,中美无风险利差将会收窄,同时

25、输入型通胀压力不 大,物价总体温和,货币政策宽松的掣肘将大为减弱。而 “精准”则将主要体现在“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 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对应的是结构性工具以及PSL等。植信投资研究院认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 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的提法可以看出中央 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视。明年,人民银行可能会继 续加大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的规模或降低 再贷款利率,以不低于现有规模的结构性工具持续支持重 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甚至可能会扩展至消费领域,增大对 消费需求恢复的金融支持。近年来,人民银行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

26、色发展、科 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服务经济高质量 发展,逐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 系。人民银行公布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情况表显示,截 至2022年9月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合计达到 5.5461万亿元,涵盖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再贴现、 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抵押补充贷款、碳减排支持工 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普 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解读】高度重视统筹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2022-12-18央视网消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 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总结了 2022年经济工作,

27、分析了当 前经济形势,部署了 2023年经济工作。其中释放了哪些值 得期待的积极信号,一起来听一听专家的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 战很多,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统 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统筹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 策,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 长远。对此,多位专家都表示,高度重视统筹,强调加强各 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是今年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的一个鲜明特点。在专家看来,除了“统筹”,“加力”也是今年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里值得关注的一个关键词。这意味着,明年在财

28、政、金融、产业,以及科技人才、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将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确保实现稳增长、稳就业、稳物 价。经济学者张连起: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 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引导 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支持力度。此外,专家表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及“信 心”,做出了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的重大判断。中央 提出要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 张做好经济工作,因此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值得期 待的政策举措出台。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 会议强调,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 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

29、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 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中央在考虑安排这些,不光体现 了经济决策的问题导向,也积极回应了民生关切,向市场 和社会各界释放出强烈的积极信号。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要点权威解读2022-12-17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此 次会议对2023年的经济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 增长被置于更突出的位置。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字当 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 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 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 政策、科

30、技政策、社会政策等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从着 力扩大内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 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 济金融风险等方面部署了具体工作。【要点1“稳”是明年经济工作核心关键词稳增长被置于更突出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 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 质量发展合力。“目前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为经济总量的修复创造 了良好环境。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 中求进,有利于统一思想,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进一步聚焦 到稳经济上来。”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专题

31、组负责人、首席 分析师杨畅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二级巡视员、研究员 张俊伟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字当头”“稳中求 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充分表明中央已经把恢复 经济总量平衡问题视作当前经济运行的首要工作。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中, “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出现了两次。稳增长也被置于更 加突出的位置。“可以预计,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 量发展的同时,中央将以更大的力度推动实现稳增长、稳 就业、稳物价。”张俊伟说。会议还明确要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 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明年国内经济增

32、速将出现较大幅度反弹,其中居民消费修复将成为主动 力,2022年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可能 改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明显增强。“这也是经济增长 质量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王青说。【要点2】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明年财政支出力度或更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 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 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明年财政政策的 基调是“加力提效”,将力度和规模置于效果之前,体现出比 今年和去年更强的稳增长取向。这意味着,明年财政支出 力度将更大,赤字规模和

33、专项债总和仍会保持一定强度, 带动总需求回升。罗志恒预计,基准情形下,明年财政赤字率或突破 3%,提高至3.5%左右,当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可能在3.65万 亿兀左右。“在操作方向上,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侧重点会从投资拉 动为主,逐步转向以消费拉动为主,以消费带投资、促投 资,形成消费、投资并重齐动的新发展格局。中国财政预 算绩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认为。在张依群看来,加力提效的同时,财政政策也将更加 注重两个底线:一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重点做好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提高地方政府债券投资 的安全性、有效性,坚决打击各种违规违法行为;二是兜 牢民生底线,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入手,

34、充分发 挥一次分配市场调节基础作用,一二三次分配协同加力、 推进共同富裕。【要点3】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加大力度支持小微、科创、绿色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 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 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 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 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 定保障体系。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这强调了货币政策 的精准性。目前,实体经济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因此 更多要靠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发力。流动性保持合理充可以推迟一些投资项目上马中国新闻周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35、重申“两个毫不动 摇”,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有多大的意义?张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很重要, 但更要从制度、法律层面予以更多确认,避免未来再在这 个问题上争论。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也提到,要依法保 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 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甚至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法院审理 涉及民营企业的案件,类似金融法院,可以不受地方政府 干预。再比如在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中,可以加入是否善待 民营企业的维度。因此,后续需要有一些实质性举措支撑 “两个毫不动摇中国新闻周刊:该如何理解宏观政策的重心从供给侧 转向需求侧管理?张军:其实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需求侧问题与供给侧问 题很

36、多时候密不可分,因为需求侧问题与家庭、个人的收 入与就业息息相关,而中国九成以上的就业并非大型企业 提供,其中很多为自雇型的小微企业经营者、个体工商 户,占比可能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高。进行需求侧管理,特别是恢复和扩大消费,就需要改 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因此一些供给侧的 裕,可以发挥稳定金融市场运行的功能。同时,小微、科 创和绿色发展仍然是明年的主要支持方向,货币政策和金 融监管政策需要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这些方面的信贷 支持。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稳健的 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表明下一步阶段货币政策将重点在 “精准”和“有力”两个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提升服务实

37、体经济 的精准性和有效性。精准”,就要突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定向“输血”,实施精准 滴灌,优化信贷结构。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 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有力”意味着货币政策在保持稳 健的同时要有力度。连平表示,货币政策力度要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匹 配。财政资源投入后,需要金融的配套支持和跟进,否则 财政政策的效果会大打折扣。通常而言,1元的财政资源投 入,需要4元以上的金融资源投入来进行配套,以实现较 好的宏观政策的效应。“这意味着2023年可能有降准、降 息,保持流动性宽裕,推动市场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行,企 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降。”连平

38、表示。【要点4】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循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 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 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 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推动“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循 环。会议还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多位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是明年产业政策的重要目标。推动“科技一产业一金融良性 循环有助于更好实现这一目标。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吴垠表示,我国的产业政策以往缺乏配套金融支持和科技 支撑,产能过剩、低端竞争等问题经常出现。推动“科技一

39、产业一金融”良性循环可以发挥合力,有利于突围核心技 术、增强产业竞争力。吴垠表示,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 量发展阶段,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 产业体系需要优化产业政策,预计明年的产业政策会进一 步聚焦关键领域。同时,发展数字经济是明年产业政策的 重要内容之一。应当发挥我国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和金融体系优势,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 康持续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博览财经首席经济师李宏图认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也是明年产业政策的重点内容。可以引导和支持传统产业 加快应用先进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投入,用新技 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0、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 能化、绿色化发展。此外,还需要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 加快补齐短板,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要点5】完善生育与延迟退休政策助力缓解人口总量压力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 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 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杨畅表 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社会政策方面,着重提出了四个 方面的重点工作,包括就业、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生育支 持、延迟退休。“前11个月的就业数据显示,青年人口就业情况已经出 现了明

41、显改善,但城镇调查失业率仍然偏高,进一步强调 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的切实需要。完 善生育政策与延迟退休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口的总量压力 和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杨畅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向上 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分重视对社会和 民生工作的部署。目前中国的整体失业率不高,但16到24 岁年龄段的失业率显著高于整体失业率,因此青年就业是 会议提出“三稳”中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还分析表示,由于我国面临老龄化挑战,支持生育 有利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提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 退休年龄政策,和我国预期寿命的增长相适应,这一方面 能提升劳动力的供给

42、,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老龄化对养老 保险资金的短期和长期压力。【要点6】部署六个“更好统筹”抓经济质量是未来主要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六个“更好统筹”,包括:要更 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 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 扩大内需,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要更好统筹 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要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对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王军表示,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继续将“质”放在“量”前面,而且“质”的要 求是“有效”提升,显得更为迫切。“质”的重要性上升,也意 味着抓经济质量是未来的主要方向。“衡量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GDP的含金量

43、,或者说经济 增长是否能带来更多绝对量和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国际 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摩根士丹利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 负责人章俊认为,传统发展关注较多的是需求,高质量增 长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同时发力。未来的供给侧改革将 更多聚焦“补短板”,弥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创新方 面的不足、城乡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不足。章俊说,在未来经济转型过程中,要坚持扩大内需这 个战略基点,同时把更多注意力放到深化供给侧改革,提 升供给的能力和质量上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 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点7】着力扩内需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

44、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和扩大内需,通过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支持以多 种方式和渠道扩大内需。张俊伟对此表示,预计明年扩大内需政策还将加码, 包括鼓励受疫情冲击的行业加快恢复,鼓励居民消费升级 和大件消费,扩大政府投资、提高财政支出拉动效果,改 善投资环境、鼓励民间投资等等。会议还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 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 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 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本次会议在扩大 内需方面的一个亮点。”张俊伟说,住房改善、新能源汽 车、养老服务等是扩内需的重要抓手。川财证券

45、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让居 民增加收入是扩大消费的关键前置条件,要以居民收入增 长支撑消费扩大,而不是仅通过简单发放消费券的形式。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分析,短期来看, 我国消费将呈回暖趋势,出行、服务类消费支出恢复弹性 更大。中长期看,消费将逐步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成为 经济主要驱动力量,在GDP结构中的占比也将逐步提升。随着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供给质量效率提升,居民消费能 力和信心将不断提升。【要点8】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 国企核心竞争力。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 真正按市场

46、化机制运营。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表示,核心竞争力将 成为衡量国资国企改革成效的新标准。“下一步,现代企业 制度将成为国有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真正按 市场化机制运营是改革着力点。”李锦认为,在改革目标方 面,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下一阶段衡量深化国资国 企改革的核心标准,预计下一步会对国企核心竞争力的评 判标准进行统筹与分解,对实现这一目标进行过程式与系 统式分析,相关部门可能研究作出新的政策部署。针对会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 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 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表示,民 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

47、成部分,在增加税收、扩 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新、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破解民企实际发展中面临的市场准 入、融资困难、权益保障等“不公平待遇”、激发民间资本活 力,始终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思路,要真正做到国企、民企 资源配置平等、市场地位平等。另外,他提出,要推动进一步放宽准入,在保证市场 有序竞争的前提下,真正实现产权有效激励、竞争公平有 序、企业优胜劣汰、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要点9持续加力引外资现代服务业将成为开放新“重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 资。要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 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专家表示,此次

48、会议部署的工作向外界传递出我国开 放的脚步将越来越快。“我国制造业已成为吸引外资的重 心,针对制造业的开放合作政策越来越多。下一步,新的 开放重心应放在现代服务业领域,扩大相关市场准入。未 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开放进程在商业、金融、通信等领域 开花结果。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白明对记者说。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全球供应链在未来 可能会有比较大的调整,我国需要通过更有利的开放政 策、更稳定的开放环境吸引更多外资,助力实现经济稳定 增长。会议还明确,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 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邵宇表示,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 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为代表的高标准国际经贸协议,在 知识产权、劳工保护、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对准入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推行下一步的改革开放举措, 不仅能起到稳定外资、稳定外贸的作用,对我国经济未来 的转型升级也能够带来额外的动力。”白明认为,积极推动加入高标准国际经贸协议,是我 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能够帮助 我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与国际高标准看齐,合理利用国际 资源谋求高质量国际合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点10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