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版老子 德道经道德经注读.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013419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207 大小:24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帛书版老子 德道经道德经注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帛书版老子 德道经道德经注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帛书版老子 德道经道德经注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帛书版老子 德道经道德经注读.docx(20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帛书版老子/德道经/道德经注读目录德经注读一、道、德是这样沦丧的(今38章)二、无人赞赏,才是最大的赞赏(今39章)三、大道无名,因人高下而有差(今41章)四、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今40章)五、万物负阴而抱阳,以虚而至中和(今42章)六、不言之教,更胜言传身教(今43章)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44章)八、清静可以为天下正(今45章)九、真正的富足,在于心态(今46章)十、不出户,为何能知天下?(今47章)、无为,方能无所不为(今48章)德经注读一、道、德是这样沦丧的(今38章)帛书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 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

2、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那么攘臂而扔之。故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 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 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传世版: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 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那么攘臂而扔之。故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 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 此。版本差异: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传世版在句后添了

3、一句“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其实是 误解。本章“上德”对应的“下德”,是个统称,包括“仁、义、礼”在内,统称为“下 德”,而不是单独有一个“下德”。“下德”的共同特性便是“不失德”,都是以立“德” 为目的而为之,如此反而失去了真正的“德”,所以才要“建德如偷”。直译:最上乘德性的人,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才具备了真正的德。低层次德性的人, 处处以施行德为目的,所以反而不具备真正的德。最上乘德性的人,以无为来行事,顺 从本性而为之。最上乘仁的人,以施行仁德来行事,顺从本性而为之。最上乘义的人, 以施行义举来行事,强制自己而为之。最上乘礼的人,以施行礼制来行事,得不到回应, 对于违法乱禁者,我抓来杀掉

4、,又有谁还敢于对抗我呢?这里表达的是老子的无奈,对统治者以武力威吓人民的无奈。老子试着给统治者分 析,如果人民一直都很怕死,那么按你们的方法去治理,有作乱的就杀掉,又怎么还会 有对抗,还会出乱子呢?如果人民一直都不怕死,那你们又为什么还要用这种无效的方 式,去治理他们呢?这是稍有思考能力都能想明白的道理。“假设民恒且必畏死,那么恒有司杀者必”,就算,倘假设。就算人民一直以来都是害 怕死亡的,那也从来都有专门掌管死亡的存在。这个存在就是“天道”,天道掌管万物 的死亡,而不应该是由统治者来决定人民当不当死。“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斯也新”,砍,削。代替掌管死亡的存在来杀人,就 好像代替技术高明的工

5、匠砍削木头一样。“夫代大匠断者,那么希不伤其手矣。”代替技术高明的工匠砍削木头,那么很少有不 伤自己手的。四十、厚待自己,但不要压迫别人(今75章)帛书版: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 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传世版: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 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版本差异: 以其取食税之多也:传世版为“以其上食税之多”,陈鼓应把“其上”解为“统 治者”,“食税”解为“吞吃赋税”。高明说:“从甲、乙本经文分析,以字为介词, 在此

6、表示事之所因;其字为代词,作句中主语;取字为动词;税字为宾词; ,食字乃税字定语。战国策西周策:籍兵乞食于西周注:食,粮也 食税指粮食之税,经文犹言因国君榨取粮食之税过多,是以造成饥荒不治:传世版为“难治”。高明说:“不治与难治词义不同,不治谓 不可治也,难治为可治而不好治也。王弼注云: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乱,皆由 上不由其下也,民从上也君行那么民随,上行必下效。君有为,民多欲;君行暴敛, 民多盗贼,乃历史之必然。故老子谆谆告诫人君虚静无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败 之失之皆为不治,非难治也。” 是贤贵生:传世版为“是贤于贵生”,多加一个“于”字,解读就完全不同。陈 鼓应解为“胜于奉养奢厚的人

7、”,“贤”是长于、胜于,“贵生”是奉养奢厚,当贬弃之。 而还有一种解法,“贵生”是珍重生命;“贤”是擅长、掌握;“贤贵生”是掌握了珍重 生命的精髓,当崇扬之。道德经对生命是尊重而珍视的,认为乐杀人者必不能得志 于天下,认为要重视养护身体,爱惜生命,只是不提倡“益生”,也就是过度奉养生命。直译: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拿出太多粮食来上税,因此才会饥饿。百姓之所以不能治 理,是因为君上妄作有为,因此不能治理。人民之所以看轻死亡,是因为他们求生的意愿非常强烈,因此才看轻死亡。只有不以奉养生命为务的人,才是真正掌握了珍重生命 的精髓。解读:“人之饥也,以其取食税之多也,是以饥。”“取。取以奉。“食税”,

8、“食”,粮也, “食税”指粮食之税。人民之所以饥饿,是因为拿出太多粮食来上税,因此才会饥饿。“百姓之不治也,以其上有以为也,是以不治。”“不治”,不能治理。如管子国 蓄:“法令之不行,万民之不治,贫富之不齐也。”“有以为”,有目的而作为,指贯彻 自身意志。百姓之所以不能治理,是因为君上妄作有为,因此不能治理。“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也,是以轻死。”“轻死”,看轻死亡,表示不怕死。人民 之所以看轻死亡,是因为他们求生的意愿非常强烈,因此才看轻死亡。不怕死,正是因 为求生欲很强,所以才会豁出性命来求生存。“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贵生。”“无以生为”,不以奉养生命为务,不想着让自己得 到更多,享受更好

9、,生活更奢靡。只有不以奉养生命为追求的人,才是真正掌握了珍重 生命的精髓。因为生命,不是人为可以增益补充的,不是物资可以荣养延续的,只要能活到天赋 寿数,就是在养生了。所以庄子德充符说:“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因此,如果统治者真的知道如何“贵生”,就不会取用太多食税来奉养自己,也不 会妄作有为。如此,也就不会“狭其居”、“厌其生”,把百姓逼得个个不怕死,拼了性 命奋起对抗。“我将无我”,那么“我”才真正得以被养护。第五十章有讲“善摄生者”,好像不重视奉养生命一般,进入山陵也不想着避让犀 牛老虎,上了战场也不想着披甲执兵。但往往是这样的人,碰不到危险,因为他的心神 如赤子般圆润无缺,外来的侵犯都不得

10、其门而入。四十一、柔弱,是“生”的象征(今76章)帛书版: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日:坚强 者死之徒也,柔弱细微者生之徒也。兵强那么不胜,木强那么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传世版: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那么不胜,木强那么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版本差异: 木强那么烘:传世版为“木强那么兵”,此处历来争议不断。帛书甲本是“木强那么恒”, 乙本是“木强那么兢”,王弼本作“木强那么兵”,世传本多同傅奕本作“木强那么共”,还有 作“木强那么折”的。高明说:“恒、兢古音同可互假,但与折字音义

11、绝远。从 而证明原文绝非木强那么折共字与恒、兢古读音相同,在此均当假借 为烘尔雅释言:烘,燎也。木强那么烘,犹言木强那么为樵者伐取,燎 之于娃灶也直译:人活着时身体柔弱,但死了就筋骨僵硬,变得坚强了。包括草木在内的万物,活着 的时候都是柔软而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枯强硬。所以说,坚强的东西归属于死的 那一类,而柔弱细微的东西,归属于生的那一类。军队骄矜逞强就不能胜利,树木坚强 干硬只会被取用烧火。所以强大的东西居于下位,而柔弱的东西居于上位。解读:“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但死了以后就 筋骨僵硬,变得坚强了。所以柔弱是生命力的象征,婴儿是生命力最强的,第五

12、十五章 中说婴儿就是“骨弱筋柔而握固”的状态。“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不止是人,包括草木在内的万物,它们活着 的时候都是柔软而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枯强硬。“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细微者生之徒也。”“徒”,附属,种类。所以说,坚 强的东西归属于死的那一类,而柔弱细微的东西,归属于生的那一类。“兵强那么不胜,木强那么烘J第三十章讲用兵“毋以取强”,到达目的就行了,千万 不要凭着武力逞强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毋伐,果而毋得已居,是谓果而不强。” 胜利了不骄傲,胜利了不矜持,胜利了不自夸,这就叫不逞强。因为“物壮而老,是谓 之不道,不道早已”,一味骄矜逞强,是取死之道。“烘。燎也。

13、“木强那么烘”,是说木强那么为樵者伐取,用来在炉子里烧火。我们去捡 柴,都知道要捡干材;去砍柴,也会优先砍那些水分少的,干硬的树木,容易折断也容 易燃烧。所以树木如果过于强硬,只会被取用烧火。“强大居下,柔弱居上。”道德经提倡的是守柔处下,此处怎么讲强大居下,而 柔弱居上呢? “上。形容珍贵,人们会把认为是好的东西放在上位,收藏保护;“下”, 形容低廉,人们会把认为不好的东西扔在下面,随意丢弃。所以强大的东西居于下位, 柔弱的东西居于上位。四十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缺乏(今77章)帛书版: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缺乏者补之。故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缺乏。人之道那么不然

14、,损缺乏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 唯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假设此,其不欲见贤也。传世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缺乏者补之。天之道, 损有余而补缺乏。人之道那么不然,损缺乏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 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版本差异: 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传世版为“孰能有余以奉天下”。二者意义完全 不同,一个是遵从天道,一个是施以有为。高明说:“奉法古音相同通假,故取 奉于天当作取法于天今本经文已经后人窜改,非老子本义。”“取奉”,其实 也并非“取法”,而是“取而奉之。献送之意。直译:天道的规那

15、么,就好像给松弛的弓上弦一样,压抑高位的,而抬举低位的,多余的进 行减损,缺乏的进行补充。所以天道是减损有余而补充缺乏。但人道就不一样了,减损 缺乏的,而供奉有余的。谁能在有余时,而把多余的取出献奉给天呢?只有有道的人。 所以圣人有所成就而不占有,建立功业而不居功。这样做,是因为不想展示自己贤于众 人。解读:“天之道,犹张弓者也J“张弓”,上弦的弓。古代的弓为了保养,使用时才上弦, 平常是不上弦的,称为“弛弓”。弓在“弛”的状态下,其弯曲方向与“张”时正好相 反,所以有“角弓反张”一词,也用于形容人头颈和下肢后弯而躯干向前成弓形的病症。在诗小雅角弓中写道:“驿驿角弓,翩其反矣J正是说弓如果松下

16、弦,便 要向反面转,用于警示兄弟亲人之间注意处好关系,不要疏远甚至反目。所以张弓的过 程,是一个反转的过程,原本处在下位的,会反过来在上;原本处在上位的,会反过来 在下。而天道的规那么,就好像把弓张开一样,“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缺乏 者补之”。处在高位的,会被压抑;处在低位的,会被抬举。有所多余的,会被减损; 有所缺乏的,会被补充。“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缺乏”,因此天道规那么,是减损有余而 补充缺乏。所以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假设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金玉盈室,莫之 守也。贵富而骄,自遗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盈满的东西不好保持,因为它正 处在被天道减损的状态。尖锐的东

17、西不好保养,因为它正处在被天道锂削的状态。金玉 满堂很难守住,贵富骄横就会有灾祸,因为他们正处在天道所向的对立面。所以才要功 成身退,退下那个被天道打压的位置,远离风口浪尖,才能得以保全自身。所以第四十二章说:“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物或损之而 益,益之而损。”人们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谷”,但是王公却用来自称,因 为处下而以为缺乏,那么可以得到天道往上的抬举之力。因此万物损己致虚,反而能得益; 益己强横,反而会受损。“人之道那么不然,损缺乏而奉有余。”而人道规那么就不一样了,减损本就缺乏的,用 来供奉还有多余的。本来就多的,还要让他更多;本来就少的,还要继续剥

18、夺。人道规那么正是这样。对于身处高位的,大家都会继续追捧让他更高;对于身处低位 的,大家都会继续踩踏让他更低。财富越多的人,越容易聚敛财富,财富越少的人,越 容易陷入贫困。“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唯有道者乎? ”“取奉”,取而奉之,献送。”取奉 于天”,天道要损我,那么我就拿出来奉给天;天道要压我,那么我就退出来让给天。 “持而盈之,不假设其已”,“功遂身退”,都是“取奉于天”的表现。谁能在有余时,而把 多余的取出献奉给天呢?只有有道的人吧!“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所以圣人有所成就而不占有,建立功业而不 居功。“假设此,其不欲见贤也。”这样做,是因为不想表现得出众,不想让人把

19、贤能的名号 加在自己身上。假设居贤出众,必然会被人之道“奉”至高位,而遭到天之道“损”之。圣人不会顺从人道而违背天道,所以“不欲见贤:四十三、柔弱胜刚强,易知却难行(今78章)帛书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弱之胜强, 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 祥,是为天下之王。正言假设反。传世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 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 假设反。版本差异:无直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

20、谁能胜过它。因为它的柔弱没 有什么能够改变。柔战胜刚,弱战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却没有谁能 做得到。所以圣人的话是这么说的:能够承当国家的屈辱,才可以说是国家的君主;能 够承当国家的不祥,才可以说是天下的君王。行正道的话,听着就好像说反了一样。解读:“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易”,改变。王弼 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 谁能胜过它。因为它的柔弱没有什么能够改变。很多时候我们失败,只是因为遗忘了初衷,改变了本心。第六十四章说:“民之从 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慎终假设始,那么无败事矣初从事时,和终成事时

21、,我们的 心态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为不能持之以恒。人们在做事之初戒惧谨慎,成事时却往往恣意张狂,因而失败。如果对待事情的终 结,也能像对待事情的开始一样,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所以水为何攻克坚强战无不胜, 因为它的柔弱自始至终,都不会发生改变,一直都是持之以恒的。“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弗知也,而莫能行也。”柔战胜刚,弱战胜强,天下 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却没有谁能做得到。人们从初生之时的柔弱,最终变成年 老之时的坚强,从柔而变刚,从弱而变强,没有谁能做到始终如一地柔弱。“故圣人之言云,日: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为天下之王。”所 以圣人的话是这么说的:能够承当国家的屈

22、辱,才可以说是国家的君主;能够承当国家 的不祥,才可以说是天下的君王。国君需要承当一国之重,故须身处举国之下。处在最下的位置,也是各种污垢屈辱 聚集的地方,能够坚持一直处下,而始终不发生改变,才可以说是国家的君主。如果国 家兴旺的时候,高高兴兴做君主,一遇到危难艰险就丢下国家跑了,这样的人是不够资 格做国君的。同理,国家安定的时候就容易托举,而国家混乱灾难频发的时候,就难承其重了。 能在这个时候还依然坚持处下,始终如一地托举着国家,才够资格成为天下的君王。“正言假设反。”释德清说:“乃合道之正言,但世俗以为反耳。”如第四十章所说“明 道如昧,进道如退,夷道如便是“正言假设反二讲的是显明之道,世

23、人听着却好像是暗昧;讲的是进取之道,世人听着却好像是在 后退;讲的是平顺之道,世人听着却好像诸多阻碍。在世人看来,一国之君当然是高高 在上,有福独享有难臣民来当,又怎么会让国君去承当屈辱和不祥,但行正道却恰好是 相反的。就举起胳膊强迫他人遵从。所以大道失去了,德开始得到推崇;德失去了,仁开始得到 推崇;仁失去了,义开始得到推崇;义失去了,礼开始得到推崇。礼是忠信缺失的表现, 推行它就是祸乱的开始。先行确立的规范制度,不过是大道的浮华,追随它就是愚昧的 开端。所以大丈夫选择敦厚,而不居于浅薄;选择朴实,而不居于浮华。因此取其厚实, 而弃其薄华。解读:“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里的“上”字和第八章

24、“上善似水”的“上”是一个意 思,都表示高品质的、上乘的。不过“上善”侧重于表现,而“上德”侧重于内涵,“上 德”之人有所行动,表现出来即为“上善”。最上乘的德,不以施行德为目的,或者说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是有德,所以才具备 了真正的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等的德,处处不离开德,时时想着要建树德, 所以反而不具备真正的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人扶老太太过马路。其中一个啥也没想,看到老太太需要 帮助就自然上前去帮助了。另一个是想着小学老师的教导,要多做好人好事,扶老太太 过马路就是好人好事,所以上前去帮助了。那么这两个人,哪一个才具备真正的德呢?行为没有私心杂念,无所欲求而自然去做的,才是出

25、于内在的德性。而且这样无意 识去做事,事后往往也不会认为自己是做了好事,有功劳。正因此,才具备了真正的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J “无为”指“不施为”,不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施加于人而 为,是谓“无为”。“无以为”是指“不因为什么而为,在这里表示“不自我强迫而为 之”。“无为”是不施加意志于他人;“无以为”是不施加意志于自身。“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拥有上仁的人,以施行仁德来行事,但也是乐意为之, 并非强制自己而为之。关于“仁”和“慈”的区别,“慈”表现出来是“不伤害”,而“仁”表现出来是“有 亲爱”,所以“仁”是一定要施以行为的,但“慈”不需要。我们说一个人有仁有义, 就需要有相应的行为来表

26、达,而说一个人很慈祥,并不需要他做什么。“慈”属于上德, 因为无为;而“仁”属于下德,因为有所施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拥有上义的人,以施行义举来行事,但是出于主观的考 量而为之。“义”的行为,中庸解释为“义者宜也”,适宜的意思,行为是否适宜,四十四、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今79章)帛书版: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 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传世版: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 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版本差异: 执右契:传世版是“执左契”,恰好相反。帛书甲本是“执右契”,乙本是“执 左契”

27、,高明说:“从经义考察,甲本是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乃谓圣人 执右契应责而不责,施而不求报。正与老子所讲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之玄德思想一 致。乙本执左契义不可识,虽经历代学者旁征博引,多方诠释,仍不合老子之旨。 据此足证帛书甲本当为老子原本旧文,乙本与世传今本皆有论误。今据上述古今各本勘 校,老子此文当订正为: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右契位尊,乃贷人者所执。 左契位卑,为贷于人者所执。圣人执右契而不以其责于人,施而不求报也。”不过高亨 说:“左契右契孰尊孰卑,因时因地而异,不尽同也。”可能这也是经文发生改变的原因 之一。直译:调和大的怨恨,必然有余怨不能消除,又怎么能说是妥善的处理

28、方法呢?所以圣人 持有债券,但从不向人讨还。有德之人就像债券的保管人一样,持有但不去讨还;无德 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税吏一般,分毫都不能差少。天道不会偏爱谁,它从来都只会回馈 有道之人。解读:“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 ”有注家说应当把“报怨以德”句,加在“和 大怨,必有余怨”句后,陈鼓应表示认可。陈鼓应说:报怨以德原在六十三章,但和上下文并无关联,疑是本章的错简, 移入此处,文义相通。本段的意思是说:和解大怨,必然仍有余怨,所以老子认为以德 来和解怨(报怨),仍非妥善的方法,最好是根本不和人民结怨。如何才能不和人民结 怨呢?莫假设行清静无为之政一一即后文所说的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样就不至

29、 于构怨于民。如行司彻之政一一向人民榨取,就会和人民结下大怨了。到了那时候, 虽然用德来和解,也非上策。”其实行“清静无为”之政,正是在“报怨以德二第六十三章说“为无为,事无事, 味无味”,无为可以消弭有为,无事可以平息祸乱,无味可以调和厚味。最终大怨变小, 多事变少,重口变淡,如同清水稀释点墨一般,有形消于无形。这才是消除怨恨,而不 是是口”怨恨。“和”只是和谐、和解,而不是消除。“和”字,原指调和乐声,使和谐有节奏。也 就是说,原本杂乱无章的乐声,经过调和之后变得悦耳动听,这就是“和、并非使声 音消散,而只是使之和谐,互相不冲突。也就是原本的怨恨仍然还在,只是让冲突不要 爆发出来,这叫“和

30、二所以老子说“焉可以为善”?只是一时压制住了,理顺了,但 怨恨终究没有消除,治标而不治本,所以不能说是处理怨恨的好方法。“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高明说:“右契位尊,乃贷人者所执。左契位 卑,为贷于人者所执。圣人执右契而不以其责于人,施而不求报也J圣人就好像掌握 了借据的债权人一样,但从来不会向人讨要债务。这便是“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 弗宰”的玄德。比方父母,生养了我们但不讨要我们的身家性命。比方天地,成就了我们但不做我 们的主人。比方道,统领着我们但不做我们的主宰。如此,怨从何来?“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彻”,周代的田税制度。“司彻”,掌管税收。所以有德 之人就像债券的保管人一样,

31、持有但不去讨还;无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税吏一般,分 毫都不能差少,税缴缺乏便有罪,要受到惩办。“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亲”,感情深厚,关系密切,在这里指有意的亲近与偏 爱。“与”,赐予、给予,在这里指正向的回馈。天道不会偏爱谁,它只会把正向的回馈 赐予有道之人。有道之人,是谓“善人”。道经注读四十五、道,不是玄(今1章)帛书版: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 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 之又玄,众妙之门。传世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 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2、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版本差异: 非恒道也:传世版为“非常道也二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恒”被改成了 “常二 如果把“常”字理解为“恒常”,那么恒、常二字无差,但很多人把“常”理解为寻常的、 一般意义上的、普通、通常,这就完全失去“恒”的字义了。 万物之始也:传世版为“天地之始”,其实在道德经中天地与万物同属。 异名同谓:传世版是“同谓之玄”。“谓”本义是“告诉”,“异名同谓”是指名 称不一样,可告诉(诉说)的东西一样。而这个东西在传世版中变成了 “玄”,把道学 变成了玄学,由此而始。直译:道是可以被言说的,但可以言说的道,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道。名是可以被定义 的,但

33、可以定义的名,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名。无形无名,是造生万物的起始;有形 有名,是孕育万物的母亲。当我们处于无欲的状态时,可以得观从无生有之妙;当我们 处于有欲的状态时,可以得观万物成形之徼。有欲无欲,同出于人;有名无名,同出于 道。它们虽然名称不一样,可说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它们互相缠绕,来回切换,无限延 伸。这种“玄”之又“玄”的形态是我们认知天下万物、认知“道”的门径,也是道生 天下万物的神妙之门。解读:“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传世版是“道可道,非常道”,这是因为道德经流传 至汉代的时候,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把恒改成了常。可这一改就对后人理解道德经 造成了误导,有局部人把“非常道”理解成了

34、 “非同一般的道”,“不寻常的道”。在帛 书版出土以后,这种理解已经很明显站不住脚了。因为常是恒常、恒久的意思,而不是 一般、平常的意思。还有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的。岂不知原文是“道可道也”,有个“也”字, 根本没法这么断句。这句话是讲,道是可以被言说的,但可以言说的道,并不是那个恒 久常存的道。名是可以被定义的,但可以定义的名,并不是那个恒久常存的名。有人说先秦时“道”尚无“言说”之意,都是用日”来表达,其实不然。如楚 辞天问:“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朱集注:“道,犹言也。”礼记经解:“其在朝廷,那么道仁圣礼义之序。”郑玄注:“道,犹言也。”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35、”集注:“道,言也J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无以,那么王乎?”集注:“道,言也J只不过“道”与曰相比,更加正式一些,书面化一些,类似写论文比照大白话。 所以“道”作“言说”来讲,是组织语言进行有逻辑的描述,对论证对象作显明的呈现。 至于说唐宋以后才有“速速道来”之类的运用,那也只是“道”的口语化出现在唐宋之 后而已,并不代表“道”没有“言说”之意。另外庄子知北游说“道不可言”、 “道不当名”,正是对应本章。我们说话,一定要“言之有物”,也就是有具体的内容可陈述。而道是无法直接作 为陈述对象的,因为它无形无象,莫可名状。所以面对着它,我们

36、只能“哑口无言”, 要想表达就必须引入具体的实有进来。比方“上善似水”,老子说水“几于道矣”,用水的特性来论述道,但水也仍然不是 道。再比方“天之道”、“人之道”、“今之道”,“道之物”、“道之在天下”、“道之出口”, 这些着落于具体对象上的“道”,和“道”本身也并不能等同。“恒久常存的道”,是指道本身,因为道是“独立而不改”、“先天地而生”的,所以 称它为“恒道”。而“恒名”,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有讲“自今及古,其名不去”,说的 正是“恒名”。事物的影响只耍存在,它的真“名”也便存在。真“名”本就代表事物 自身,是事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并不因为有人给它命名才存在。没人命名,它也仍然 有自己的名,

37、因此叫“恒名二“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当我们用思维对事物进行解析,通过认知对事物进行定义, 都只能呈现事物的片面信息而己,并非那个能与它自身相等同的“本我”之名。有这样一个笑话,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人定义为“双足的无毛动物”,于是另外 一个哲学家狄奥根尼就把一只鸡的羽毛全部拔光,拎到讲桌上说:“这就是柏拉图所说 的人。”柏拉图无言以对,只好另作补充,把人的定义修改为“人是没有羽毛的,有扁 平指甲的两脚动物”。然而这样的定义,能算得上是“人”的另外一种表达,能代表人 这个事物本身吗?再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我们可以尝试定义一下“爱情”的感觉,是不是很难说出 口?硬要描述就变成了 “呼吸急促,心跳加

38、快,脑子一片空白,如同触电”之类片面的 概念,而这些概念都并不能和“爱情”划等号。简单来讲,“我们都知道就是它,但无 论如何也说不出完整的它:“就是它”,指“恒名”;“说不出完整的它。指“名可名也, 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传世版是“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母”。还有一种断句是北宋王安石首创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流传也 很广,影响很大。传世版把“万物之始”改成了 “天地之始”,把天地与万物分开来讲,应该有两方 面的原因。一是为了对仗工整,如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大气又 朗朗上口。但其实天地与万物是一体的,天地相当于万物的边界,给万物

39、撑着顶,兜着 底。圣人与百姓也是一体的,圣人同样给百姓撑着顶,兜着底。如道德经第八十章 说“受邦之垢,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为天下王。”所以天地能容万物,圣人 能容万民。另一方面的原因,那么是为了方便把“阴阳理论”纳入道德经的体系。在阴阳理 论中,天地代表阴阳,也就是二;天地交合而生万物,代表阴阳相合而成三,三生万物。 又有太极生阴阳,无极而太极,这样就和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统一起来了。包括第二章把“有,无之相生也”改成“有无相生”,也同样是为了引入“阴阳相 生,互为其根”的阴阳理论。为什么有很多人说道德经来源于易经,说道德 经是在讲易经中的某一卦,正是因为道德

40、经在许多细微的地方,被改动过了, 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引入了阴阳,引入了易经的东西。但是,这些强行植入进 来的理念,单独看好像很有道理,而结合全文整体来看,就是漏洞百出。“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徼。边界,边境。王弼注: “徼,归终也”。事物之终,便是它的边界。从无生有,这叫妙;当我们处于无欲的状态 时可以得观。从有到边界之终,这叫徼,当我们处于有欲的状态时可以得观。为什么有 欲要观徼?因为有欲那么处于“有”的世界,在“有”的世界中,万物都是有边界的,知 道边界才能知止,知止才能不殆。“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同出的两者,既可以是有欲和无 欲,也可以是

41、有名和无名。有欲无欲,同出于人;有名无名,同出于道。它们虽然名称 不一样,可讲诉的都是同一个道理。这里和传世版的区别是,这同出的两者它不叫“玄二传世版说“此两者同出而异 名,同谓之玄”,“玄”成了道的代名词。但在帛书版中,“玄”只是缠绕的意思,就像 两股绳拧成一股的那种形态,和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我们看周朝到春秋时“玄”的字形,是个“8”字,而8字形正是典型的双螺旋结 构,它描绘的是两股绳搓缠成一股的形态,这个形态叫做“玄二它表示有名和无名的 互相缠绕,互相切换;也表示有欲和无欲的互相缠绕,互相切换。又因为这种缠绕和切 换是无限延伸的,所以“玄”还有“深不可测”的意思。什么叫互相切换?我们

42、看两个东西拧在一块,比方两股绳拧在一起,在这个时刻可 能是这股绳拧到了我的面前,下一刻就是另一股绳拧到了我的面前,它是来回切换的。 正因为有名和无名它是这样一种形态,切换着缠绕着去走,所以我们才能用有欲和无欲 这样切换着来观。观天下,观万物,观妙,观徼。而道也是依据它,用“玄”的方式来 造生天下万物的。因此天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形有质的一面和无形无质的一面,共同构成的。比 如说宇宙,有物质和空间。物质,有波粒二象性。由物质构成的器物,老子又说了,“有 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是有“有”的一面和“无”的一面共同作用。那么生命呢, 又有精神和身体,精神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也是“无”的一面。所以

43、“玄”这个形态可以说是天下万物的基本形态。而“玄之又玄”这样一种方式, 既是我们认知天下万物、认知“道”的入门途径,也是道生天下万物的玄妙之门。老子 说它是“众妙之门”,名副其实。四十六、道,不是阴阳(今2章)帛书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 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传世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44、,行不言之教,万物 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版本差异: 斯不善矣:传世版是“斯不善己:“矣”、“已”二字虽可通用,但本章中是各 自为用,意义并不相同。“已”有“太多、太过”的意思。有,无之相生也:传世版句式为“有无相生”,“相”成了 “相互”的意思。而 帛书版句式为“有,无之相生也”,“相”是“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是一方对另 一方的,是单向的而不是相互的,比方“相劝”、“相问”、“相信”。 高,下之相盈也:传世版为“高下相倾”。下盈满那么为高,可高无法盈满成下, 所以“盈”字被改成“倾”字,这样可以互相颠倒成就。 万物作而弗始也:传世版为“万物作焉

45、而不辞”。“始”作动词为“滋生”的意 思,“弗始”表示“不另生事、不作干涉”,正是“处无为之事”。而“不辞”,河上公注: “不辞谢而逆止。”“辞”本义为诉讼、争讼之言;“不辞”即为不违不逆,不拂扰万物的 兴起。“弗始”表达的重点在于不生事,“不辞”表达的重点在于不违逆,此处“弗始” 意义更为贴切。直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恶就已经太多了。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里(斯) 不善就已经存在了。“有”是由“无”生成的;“难”是由“易”成就的;“长”是由“短” 形成的;“高”是由“下”积满而成的;“音”是由“声”应和而起的;“先”是由“后” 跟随才有的。这是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律。所以圣人以无为的方

46、式行事,以不言的方式设 教。万物欣欣向荣而不干涉它们,化育万物而不执掌它们,成就功业也不去占有。只有 不去占有这成功,成功才会一直相随,而不会离去。解读:“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传世版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单从文字上看,差异很小,只是个别字的改动和 补充,但是从句义来看,差异就大了。什么叫美?人们喜欢的就叫美;什么叫恶?人们讨厌的就叫恶。第三十一章说:“锦 袭为上,勿美也。假设美之,是乐杀人也。”这里的美就是赞美、喜欢的意思。什么叫善 呢?认为是好的就是善,认为是不好的就是不善。所以古人一般对人对事表示肯定的时 候就会说“善”,“大善”

47、。从整句来看,传世版的意思很明确: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么对恶的认知就 同时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么不善的观念也就出现了。表示美和恶是互相成 就的,善和不善是同时产生的。特别是传世版还加了一个“故”字,“故有无相生,难 易相成”,表示上下成因果关系,更进一步肯定这个观念。但是用这个观念去解帛书版的时候,就感觉不是那么顺畅了。首先前半句少了个 “斯”字,因果关系弱化;然后前半句结尾是“已”,而后半句是“矣”,不成并列关系。 最后下一句没有个“故”字承接上文,不与下文成因果关系。有学者说“己”、“矣”二字相通,那为什么只是前后两句话,却要多此一举使用通 假字呢?要么一同用“已”字,要么

48、一同用“矣”字,这才是合理的。比方论语中 有一句话:“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奕者乎?为之,犹贤乎已。”也是矣 已同出,但没人会把二者当成通假字来理解。所以传世版把两个字改成了一样的,而帛 书甲乙本,这两处都分别是一个“已”字,一个“矣”字,说明它们各自的意思并不一 样。“已。还有一个衍生义是程度太过的意思,如孔子所说“不为已甚”,指“不做太 过分的事”,“已甚”是太过分的意思。那么帛书版此处的“已”,很可能也是指“太过”、 “太多”的意思。翻译出来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恶就已经太多了:而后一 句“皆知善,斯不善矣”,翻译出来是“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这里(斯)不善就已 经存在了。”不同的两种解读,表达出来是相反的意思。传世版表达的是“知美得恶”、“知善得 不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